01
写公号以来,我们家两小只也成了很多亲们“云养的娃”,大家经常会看到他俩的生活琐事、成长点滴
昨天的“周末聊日常”,我就跟大家分享了一个糖姐姐的好消息。
她第一次参加钢琴比赛,居然幸运地拿了第一名,今晚还要去音乐会上返场演出呢。
暖暖的云阿姨们都夸糖糖真棒、有天赋、不是普通孩子......
但亲妈我特别清醒,她就是资质很正常的小孩,完全不属于天赋异禀的类型。放在我们周围的同龄孩子里,一样有优势有不足,各有所长。
不过咱们普通人养孩子,本来就不能把目标着眼于“别人家孩子”,而是应该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亲们了解我的都知道,我不是鸡娃的虎妈,但也不是放养的羊妈。
在养育两娃的过程中,我付出了很多心血,走过很多弯路,也总结了不少经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昨天在糖糖比赛前,为了分散她注意力埋的一个伏笔。
我问她知不知道什么是“内啡肽”。
其实,除了内啡肽,还有多巴胺。
咱们搞懂了这两个生物学概念,不仅可以运用在育儿中,还能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
02
大家最近肯定看过很多关于谷爱凌的新闻。
这位被公认的天才少女,接受马东采访时说,自己的滑雪天赋不到0.1%。
马东的反应像极了面对学霸时的我们:
你这是不是有点儿凡尔赛啊?
其实我仔细想想,站在谷爱凌的角度,她很可能真心认为天赋对她的成功微不足道。
训练如何艰苦咱都不提了,就说小时候每周末往返8小时去雪场这事,她和妈妈坚持了整整10年!
这是靠天赋就能做到的吗?
超人的成就背后必然有超人的努力!
谷爱凌的成功,天赋固然起了加持作用,但本质还源于她对滑雪运动的极度热爱,和多年以来的极度自律。
很多人就很沮丧了。
对啊,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我家熊孩子对啥事都没多大热情。
自律的人生就像开了挂的人生,可自律咋就这么难呢?
别说孩子了,我们几个大人能有一项热爱?能坚持自律?
我们总在开始做一件事时信心满满,不久以后就变成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
如果把自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那么前期最容易,中期最难,可偏偏要等到后期,我们才能享受到自律带来的快乐。
怎样度过最难的“自律中期”,享受到自律的快乐呢?
答案是:用内啡肽打败多巴胺。
03
相信大家都听过内啡肽和多巴胺,它们俩都是人体分泌的“快乐激素”,都会使人产生快感,感到愉悦和幸福。
但它们的作用机制非常不同。
多巴胺是奖励机制:
做一件事时,奖励你一下,让你觉得爽,期待下次再做。
内啡肽是补偿机制:
做一件事很难受,补偿你一下,让你产生快感,愿意坚持下去,以后还愿意再做。
多巴胺传递给我们的是对做一件事的渴望,也就是驱动力。
普通如吃饭喝水、谈情说爱,激进如高空跳伞、珠峰探险,所有的动力都是由多巴胺提供的。
多巴胺让我们对事物产生兴奋和渴望。
所以在“自律前期”,多巴胺的作用很明显。
就拿糖糖学钢琴来举例。
她看到别人弹钢琴很优雅很漂亮,自己也很想学。琴刚买回家的那几天,她也确实充满热情,时不时就去敲几遍。
这就是多巴胺在起作用,让人产生兴趣和期待。
可为什么人们往往三分钟热度呢?
因为多巴胺这个家伙,非常短视,本质是提供“即时享乐”。
  • 它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一直做同一件事,多巴胺就越分泌越少。
  • 它还需要你一直给它“表扬”,才肯继续分泌。
就像糖糖坚持了几天,发现原来弹琴没那么容易啊,我学了几天什么曲子都没学会啊,多巴胺就不愿意分泌了。
多巴胺带来的快乐消失了,坚持的动力也就没有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习不能坚持,玩游戏却能彻夜不眠。
因为游戏里不断给你提供新鲜的刺激,一会儿掉个装备,一会儿掉个金币,你一路打怪升级,欲罢不能,都是因为游戏设计者在想方设法刺激你的多巴胺分泌。
咱们育儿能这么做吗?
也不是完全不行,很多家长就是这么干的。
比如说:
你写完这个作业,就给你买个冰淇淋;
你这次考试一百分,就带你去游乐园......
孩子们因为对奖励的渴望,完成了任务。
可是我们会发现,除非奖励不断升级,否则很快就会不管用;一旦奖励消失,孩子们就再也不愿意去做这件事了。
所以,很多科学家把多巴胺类比为“精神海洛因”,它激情四射,可是消失得很快,无法提供持久的快乐。
自律恰恰要求我们在没有“快感”的时候,依然能够坚持。
这不是太为难人了吗?
这时候就需要内啡肽的出场。
大家有没有过长跑跑得筋疲力尽,突然过了极限的经历?
我有过。
我忘了因为什么事,被中学老师罚跑10圈。
作为一个爆发力强、耐力特差的人,我刚跑了两三圈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跑到五六圈简直生不如死!可是班主任死死盯着,我痛苦万分也没有办法,只能继续跑下去。
可跑到七八圈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身体越来越轻松,拖不动的双腿再也不沉了,甚至产生了非常愉悦的感觉,跑完10圈还意犹未尽。
当时我不懂为什么突然“如有神助”,后来才明白,这是因为大脑感到了我的痛苦,分泌了大量的内啡肽,用无比美好的愉悦感补偿了我先前的付出。
内啡肽就是这样一种爱找虐、很吝啬的激素:不经历痛苦无法唤醒它,越虐越分泌。
  • 它能缓解我们身体疼痛,让马拉松运动员在极限状态下超越自我;
  • 还能缓解精神压力,让创业者顶着巨大风险仍然勇往直前;
  • 还能增强专注力、加强记忆力,让我们的学习效率倍增。
04
多巴胺和内啡肽都是让人愉悦的激素,为什么自律的秘诀是用内啡肽打败多巴胺呢?
因为跟多巴胺的“短视”、“即时效应”不同,内啡肽带来的快乐是深刻的,持久的,能够让人在没有即时奖励的情况下,也能专注于当下、着眼于未来,最终实现目标。
还是拿糖糖学钢琴举例。
她5岁开始学琴,到现在4年了,别说热爱了,至今主动练琴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我们同一个老师的就有真正厉害的孩子,非常自觉练琴,刚8岁就考上了音乐学院少儿班的奖学金,现在又开始学习小提琴。
可糖糖呢,每天1个小时的固定练琴时间,就在比赛的前一天,还以为我没看见,想偷偷提前结束。
就是因为,她的努力程度决定了她很少感受到学琴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内啡肽没有被唤醒。
但她也有过几个短暂的、非常喜欢弹琴的时刻。
比如,之前两次考级都拿到优秀以后、在学校表演得到老师同学掌声以后,再就是昨天比赛拿了第一以后,不仅欣然同意返场,今天还高高兴兴自己练琴了!
热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很少有人天生就对什么事充满热情,并一生追求。
而是像昨天评委老师告诉糖糖的:
热爱,来自于你一次次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所以我非要糖糖坚持学琴,并不是要她成名成家,甚至根本不会走专业路线,而是希望通过日复一日的枯燥任务,让她体会到坚持的意义,和努力带来的成就感。
靠努力换来的快乐,是真实而无法替代的。
05
但内啡肽不会持续分泌,我们不能奢望孩子体会过一次,从此就变成一个自律者。
大部分孩子都跟糖糖一样,自觉性不强、毅力不够,偶尔尝到了甜头阶段性努力,后来又打回原形。
我们如何能让内啡肽来得更勤一些,效果更持久一些呢?我也还在摸索中,但是有些小经验可以分享:
设置够得着的阶段性小目标
一旦目标过于遥远,我们就会感觉终点遥遥无期,意志力不够的人就很容易放弃。
比如150斤的人,很想变成模特儿身材,但多半流于口头。
如果把这个目标改为:
每餐少吃半碗饭、每天跑步10分钟、一周减去一公斤,这类具体而可以落实的小目标,大脑就有了可以安心努力的方向。
等养成了习惯,再逐渐加大难度,设定更长远的目标。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攻克一个个节点,内啡肽也就一直会来帮忙。
设定固定的时间,形成惯性
就像科比养成了凌晨4点练球的习惯一样,我们同样可以安排固定的时间做某种需要坚持的事,比如糖糖每天下午4-5点练琴。
她肯定会有想偷懒的时候,那我作为家长,只要她没生病,就一定严格监督坚持。
学琴4年,虽说她还是不能完全自觉去练习,可是已经习惯了这件事的存在。
人生很长,一旦你达到一个临界点,或养成一个惯性,内啡肽就是持续分泌,形成正向循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运动
睡眠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运动是刺激内啡肽分泌最直接的方式。
运动30分钟以上,大脑就会释放内啡肽。
同时运动会赋予我们强健的身体,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具有掌控感,在人际交往中更有自信。
保持积极的心态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避免寻找短暂无脑的快感、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多帮助他人,也收获他人的善意。
甚至只是经常放放空,聆听树林里鸟儿的歌唱、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都能提升我们脑内的内啡肽水平,感受平静和快乐。
我们每个人都追求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哪怕天赋异禀如谷爱凌,也需要付出持续的痛苦和努力。
但是内啡肽愿意奖励那些能够坚持的人,经历过这些痛苦和努力,就会体会到真正的充实和快乐。
我在育儿和育己的路上也还任重道远。
愿我们互相鼓励,结伴同行。❤️
1
END
1
正在团
APM首饰100%官方正品
799元两件任选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