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主要由于中国癌症患病人数多,癌症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
最近,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发布了2021年抗癌进展报告(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21)。AACR成立于1907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致力于全面、创新和高水平癌症研究的科学组织之一。这一综合性报告回顾了截至2021年7月底,过去一年里抗击癌症路上获得的众多进展。
全球面对的癌症挑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在2019年,癌症在112个国家中是年龄70岁以上人群的第一大或第二大死亡原因。在2020年造成接近1000万人的死亡柳叶刀:中国癌症新发和死亡人数全球第一,最常见的23个致癌因素!。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全球的癌症负担预计会继续增长。预计到2040年,每年新确诊癌症患者将达到2840万人,比2020年增长47%。因此,我们急需癌症预防、检测、和治疗方面的新手段并且将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应用。

▲癌症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世界范围内癌症患者的数据开始不断增加。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中国的癌症数据并不容乐观,不论是新发人数还是死亡人数,中国都位居全球第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
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其中男性248万例,女性209万例,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其中男性182万例,女性118万例。
这个比之前发布的数据高上了不少,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的具体数据分析:
双双登顶:中国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全球第一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癌症新发人数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中国457万,美国228万,印度132万,日本103万,德国63万,巴西59万,俄罗斯59万,法国47万,英国46万,意大利42万。
2020年各国癌症新发病例数
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主要由于中国癌症患病人数多,癌症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
2020年癌症死亡人数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中国300万,印度85万,美国61万,日本42万,俄罗斯31万,巴西26万,德国25万,印度尼西亚23万,法国19万,英国18万。
2020年各国癌症死亡病例数
肺癌霸主地位不可撼动,死亡人数亦遥遥领先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457万例,乳腺癌在全球发病数高居第一,但在中国则在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之后,位居第四。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82万,结直肠癌56万,胃癌48万,乳腺癌42万,肝癌41万,食管癌32万,甲状腺癌22万,胰腺癌12万,前列腺癌12万,宫颈癌11万,这十种癌症占新发癌症数的78%。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肺癌死亡人数遥遥领先,高达71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3.8%。
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71万,肝癌39万,胃癌37万,食管癌30万,结直肠癌29万,胰腺癌12万,乳腺癌12万,神经系统癌症7万,白血病6万,宫颈癌6万,这十种癌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83%。
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中国男性数据:肺癌、胃癌、肝癌大山依旧
2020年中国男性新发癌症病例数248万,占总数的54%,其中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发病数最多。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54万,胃癌33万,结直肠癌32万,肝癌30万,食管癌22万,前列腺癌12万,胰腺癌7万,膀胱癌7万,甲状腺癌5万,非霍奇金淋巴瘤5万,这十种癌症占男性新发癌症数84%。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死亡病例数182万,占总数的61%,其中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死亡数最多。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死亡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47万,肝癌29万,胃癌26万,食管癌21万,结直肠癌16万,胰腺癌7万,前列腺癌5万,白血病4万,神经系统癌症3万,非霍奇金淋巴瘤3万,这十种癌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88%。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死亡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中国女性:乳腺癌新发超越肺癌,登顶首位
2020年中国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209万,占总数的46%,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发病人数最多。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乳腺癌42万,肺癌28万,结直肠癌24万,甲状腺癌17万,胃癌15万,宫颈癌11万,肝癌11万,食管癌10万,子宫内膜癌8万,卵巢癌6万,这十种癌症占女性新发癌症数81%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死亡病例数118万,占总数的39%,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死亡数最多。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死亡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24万,结直肠癌12万,胃癌12万,乳腺癌12万,肝癌10万,食管癌9万,宫颈癌6万,胰腺癌5万,卵巢癌4万,神经系统癌症3万,这十种癌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83%。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死亡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2040年相比2020年,癌症负担将增加50%,届时全新新发癌症病例数将达到近3000万。这在正经历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国家中最为显著。
对于中国而言,将癌症预防和治疗干预纳入卫生计划,将有助于降低未来的癌症负担,同时推动抗癌创新药物的发展,“预防+治疗”双管齐下,才能更好的降低癌症负担,护卫人民健康。
日前,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和陈万青教授牵头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的重磅论文,专门针对中国人群,分析了中国各个癌肿由于23种主要致癌风险而导致的发病比例。
论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在大陆各省市自治区,因各种致癌风险导致的患癌比例。当大众在面对身边这些隐形杀手时,该如何积极应对,逐一击破呢?
中国常见的致癌因素可分为五大类23种风险因素(详见下表):
各省市各致癌因素导致患癌风险比例
由23种可避免的导致癌症因素所占比例排名,从高到低,前五分别是黑龙江、广东、吉林、湖北、内蒙古;比例最低的五个是甘肃、云南、新疆、西藏和上海,其中上海只有35.2%的癌症死亡,是全国最低。
而在20岁及以上成人中,中国每年有103.6万人死于23种主要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种癌症,占全部20岁及以上癌症死亡人数(约为229万人)的45.2%。
换句话讲,只要放控好23种致癌因素,中国45.2%的癌症死亡可以避免。
早期筛查和诊断有望挽救患者生命
癌症是一种渐进性疾病,正常细胞因为出现基因突变,开始不受控制的增殖。随着基因突变的不断积累,癌前病变转化为癌症病灶,并且扩散到周围的淋巴节,最终转移到身体的其它器官。
早期筛查有望在早期阶段发现癌症,从而做出相应的干预方案。比如,如果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可以手术切除这些组织,防止它们进展成为癌症。在癌症早期发现肿瘤会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存可能,比如早期或局部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99%,而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降低到29%。在前列腺癌方面有类似的现象,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99%,而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只有31%。这些数据强调了开发有效早期筛查手段的重要性。

▲早期筛查发现癌症可以根据癌症进展阶段做出针对性干预(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目前早期筛查领域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是减少筛查检测的侵袭性,这会降低接受筛查人群可能受到的损伤,提高筛查的依从率。液体活检是早期筛查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通过检验血液或其它体液中与肿瘤相关的物质,包括游离癌细胞,无细胞DNA,以及外泌体,来发现肿瘤存在的痕迹。与传统的组织活检相比,它的侵袭性非常小。而且,已有研究显示,有的多癌种液体活检测试已经能够通过一次血检,发现多种不同癌症存在的早期迹象。千亿癌症早筛市场及技术深度分析

▲液体活检等降低检测侵袭性的筛查手段是早期筛查领域的重要研发方向(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展望未来
报告指出,新一代科技的发展正在全面推动癌症科学研究从实验室向临床实践转化的速度。其中:
蛋白基因组学(proteogenomics)将是精准抗癌医疗研发的新前沿。癌症基因组学已经是现代精准医疗的核心之一,然而,DNA或RNA层面上的改变并不能完全揭示癌症背后的生物学机理。因为基因突变并不能完全可靠地预测在蛋白水平上的功能变化。而蛋白组学(对细胞中所有蛋白的全面综合分析)有望为癌症研究增添新的有力工具,发现单靠基因组学无法揭示的洞见。结合蛋白组学和基因组学的蛋白基因组学具有巨大的诊断和治疗潜力。
人工智将重塑癌症科学和医药的未来。人工智能在癌症科学和医药方面的应用正在飞速扩展。它有望简化解释病理学或放射学图像的流程,帮助医生们更快做出决策。在药物研发方面,人工智能也已经渗透到药物研发的多个步骤。
图片来源:123RF
新一波创新剑指癌症中最难于靶向的靶点。虽然癌症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目前的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大多数是小分子药物或单克隆抗体。它们靶向的靶点数目仍然有限。在癌症中多种常见的基因突变仍然难于靶向,例如TP53RASMYC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创新,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策略来靶向这些难于靶向的蛋白靶点。比如双特异性抗体可以通过将免疫细胞招募到肿瘤细胞附近,利用免疫细胞来消灭表达难于靶向蛋白的癌细胞。今年3月在《科学》和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双特异性抗体成功靶向RAS和p53蛋白突变体,在小鼠模型中显著缩小了肿瘤的大小。
报告重点介绍的另一种创新策略是靶向蛋白降解疗法,这种双功能分子能够给致病的蛋白贴上“回收”的标签,引导它们被细胞中的蛋白酶体降解。因为它们的作用方式是降解致病蛋白而不是抑制致病蛋白活性,这类分子可能克服对已有疗法的耐药性。而且一个蛋白降解分子可以重复使用,诱导多个致病蛋白的降解,因此可能在更小的剂量下产生有效抗癌效果。
AACR总裁David A. Tuveson博士表示,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他相信,通过创新和合作研究,我们能够推动更多抗癌进展。新一代的科学和技术创新将具有变革癌症研究和患者治疗的潜力。
今年的2021年抗癌进展报告长达202页,还介绍了关于癌症预防,以及癌症幸存者护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限于篇幅本文不能一一详述,
点击文末“阅读更多/Read more”,浏览更多内容。
参考资料:
[1] 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Retrieved October 14, 2021, from https://cancerprogressreport.aacr.org/progress/
[2] 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highlights how discovery science is driving clinical breakthroughs. Retrieved October 14, 2021,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31187

综合来源:医健趋势,药明康德,cancerprogressreport.org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199024878
微信学科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和硕博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小编微信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