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荷|作者
朴素的树、青橙|编辑
cottonbro|图源
昨天看了《俗女养成记2》第7集,直接把我看颓了。
谁能想到,一向疼爱陈嘉玲的爸爸。
居然把辛苦存下的30万,给了自己的初恋情人,还美其名曰“只是朋友间的帮忙”。
只是帮忙?
那为什么会冒雨去见对方,还送上了拥抱?
这还没完。
嘉玲的表姐育萱,漂亮聪明又能干。
但是,她的丈夫不仅给小三开了店,还打得她浑身是伤。
更可悲的是,被打成那样,育萱还在强撑:
“好歹我有人要”。
而嘉玲的妈妈,明明已经难过的要疯了,可转头看到丈夫在网上给自己点了赞,竟又开心了起来。
何其心酸。
与此同时,我发现这些“渣男”的态度,也很微妙:
嘉玲爸爸在“洗白”时,把自己描述成一个“为了家庭放弃情缘”的牺牲者
育萱的丈夫更是过分,出轨家暴这些不说,竟还想着让小三登堂入室。
这样的情况,现实中也并不少见。
一个人不忠被发现后,怎么还能如此理直气壮地“三人行”?
是本身品性低劣,还是吃定了另一半不敢离婚?
带着疑问,我研究了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相关资料。
答案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今天,壹心理就跟大家聊一聊:婚姻中,为何会不忠
柯立芝效应:
“不忠”是写进基因的吗?
出轨,当然是不对的。
然而腾讯问卷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7万人的样本中,60.2%的男人和38.1%的女人都曾出过轨(包含精神出轨)。
这概率,让人直呼好家伙。
人类这种生物,是不是压根做不到忠诚?
柯立芝效应,对此作出了解释
据说,美国总统柯立芝和妻子参观一家农场时,得知公鸡每天都要履行几十次“职责”,和不同的母鸡。
这是因为,大多数动物在交配之后,会进入“不应期”,对原配毫无性趣。
但如果给它们安排一个新对象,则立马就能生龙活虎起来。
生物学上讲,这的确是有助于物种延续的“理性行为”。
而人类作为哺乳动物,也有类似的特点。
特别是男性。
由此可以看出,人类这个物种,似乎在基因里就缺乏了“忠诚”的本能。
一夫一妻,
从来不是人类的主流
而在漫长的人类史中,“婚内忠诚”也并非普世的价值观。
农业社会里,男性在婚姻制度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周礼》就规定:“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而在西方,虽然长期奉行一夫一妻制,但其背面,却是情人、交际花和私生子。
比如著名的蓬帕杜侯爵夫人,就是路易十五最宠爱的情妇。
她不仅公然“登堂入室”,甚至为万千女性树立了该“潮流标杆”。
直到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女性逐渐掌握生产力,人们的婚姻观才随之发生变化。
但长期以来制度和文化的影响,并没那么容易败退。
某著名脱口秀演员婚后,就曾多次被拍到与女性亲密接触。
他甚至在微博写道:“不是我的问题,是一夫一妻制的问题”。
这样的婚姻观,也是部分人的内心写照。
他们认为,在婚姻之外偶尔玩玩没什么,只要心里还有这个家,就不值得大惊小怪。
“婚姻对自己的人生,其实是没有约束的”。
多么荒谬。
“不忠”的本质,是逃避
婚姻与人性,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婚姻讲究稳定和忠诚;
而人性却渴求着“速度与激情”。
加之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在忙碌、沉闷和庸常中,失去了存在感。
男人被规训成赚钱养家的机器。
雄竞失败便被嘲讽“不配做人”,一心拼事业的又被埋怨“心里没有这个家”。
而女人,亦是如此。
总要被逼着在家庭和职场中做个选择,伴随着的还有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
可见,无论男女,都有一样的困惑:
总觉得自己付出很多,却得不到另一半的理解和认同。
于是,在游戏、运动、购物乃至工作之外。
不忠,成了人们的又一逃避手段。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有各自想要逃避的问题。
有些人,是逃避“权利斗争”。
知名电影大师北野武,是出了名的花心,不忠对他来说,堪称家常便饭。
他认为,相遇的瞬间才是浪漫关系最美好的时刻。
在此之后,除了两人的相互喜欢之外,就只有互相妥协了。
“北野武们”乐于享受婚恋初期的琴瑟和谐,却很难面对那些需要沟通、妥协,甚至是斗争的磨合期。
于是,新鲜的“朱砂痣”,就成了逃避婚内权利斗争的救命稻草。
殊不知,时间久了,朱砂痣也会变成蚊子血。
到那时,新一轮的出逃便狼狈开始了。
有些人,是逃避“损失”。
他们既没有勇气离开当下不满的关系,又不愿意承受离婚带来的负面影响。
于是选择“脚踏两只船”,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比如《乔家的儿女》里的孙小茉,她既贪图二强的老实可靠,又放不下上司娶她的可能性,于是,便在“两条船”上蹉跎着岁月。
有些人,在逃避“中年危机”。
最近,知名声优铃木达央出轨被抓了。
这两年,他的太太LISA因为演唱了《鬼灭之刃》的主题曲《红莲华》火爆一时,事业蒸蒸日上。
相比而言,他自己的事业就显得黯然失色。
据说,他之所以把女粉丝带回家,就是为了证明自己魅力依旧。
所以是事业不行,就想从性上找补吗?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基于哪种原因不忠,本质上,都是在回避本该自己承担的人生课题。
通过不忠带来的新鲜感和愧疚感,来支撑日渐倾颓和平庸无聊的生活。
就像英国作家王尔德所说:“婚姻的枷锁如此沉重,要两个人承担才行,有时得要三个人。”
“不忠”的代价,付不起
于是,对一些人来说,“长期婚姻、偶尔出轨”的模式,成为了“最划算”的选择。
殊不知,看起来是占了便宜,其实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早已付出了代价。
最先损失的,是个人的事业和金钱。
比如男演员文某,一手好牌,就因为婚外情曝光,多年不能翻身。
又比如励志作家乙某洋匡被爆出在婚姻期间,至少出轨50余名女性。原本塑造的身残志坚、积极乐观的人生形象一朝翻车,书的销量也随之一落千丈。
普通人也一样如此。
“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很“费钱”。
最近网上曝出一则新闻:妻子无意间发现老公给小三转了两百多万,这还不包括买奢侈品和旅游的花销。
那对于“不差钱”的人,是不是就没有代价了?
当然不是。
这个代价,会溃烂得更深。
比如“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的成某。
看起来,原配“不争不抢”,情人“情根深种”,成某坐享齐人之福,事业情场两不误。
但其实,这些依附于他的女人们,却在用隐秘的方式,进行着报复。
原配由于老公的缺位,不得不把一切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对其十分依恋又过分管控。
他走到哪里,自己就跟到哪里。
儿子出道时,常有人夸他乖巧懂事,可他自己却说:妈妈为他牺牲了一生,如果不乖,就对不起她。
长久的压抑,最终让他走向了自毁。
反观“情人”,则变成妥妥的“恶母”,把一切负面情绪都发泄在女儿身上。
导致女儿多次被曝精神异常,企图自杀。
成某的孩子们,几乎是不自觉地成为“问题少年”,通过近乎自毁的方式,去引起父亲的注意,反抗母子共生的窒息。
除了能看到的事业受损、家庭破裂、丧失亲情外。
充满“不忠”的婚姻,还会让人付出难以察觉的心理代价。
具体表现为对自我的批判,以及对经营情感的信心丧失。
很多人以为,不忠者享受着齐人之福,别提多爽了。
其实恰恰相反。
陷入多元关系的人,内心往往非常压抑。
前段时间,朋友阿勇找到我,我很难相信同学录里那个阳光男孩,就是眼前这个秃头驼背的大肚子男人。
他一见我就苦笑:“没办法,整夜整夜睡不着,吃了很多药,人都走样了”。
三年前,他出轨女下属。
本想跟妻子好聚好散,但一想起儿子就心软了,于是只好用甜言蜜语和买买买来稳住情人。
去年儿子幼升小,他也全力支持了妻子换学区房。
这事被情人知道之后,狠狠闹了一场。
由于迟迟没能离婚,原本温柔的情人开始对他冷言冷语,还经常摔摔打打。
“你说那么体贴一姑娘,怎么就变成了疯婆子。”阿勇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他想着,不如回归家庭好好过日子。
却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妻子眼里早已没了他这个人。
回不回家,无所谓;在外面做什么,不在乎。
她现在唯一在关心的,就是他的钱。
阿勇用尽了手段,也没捂热妻子的心。
人到中年,两手空空,除了一地鸡毛之外,什么都没留下。
慢慢的,阿勇患上了抑郁症,一如一具行尸走肉。
这,才是婚外情最致命的代价。
写在最后
现在的人,越来越不相信婚姻了。
很多读者经常留言“不婚不育保平安”。
甚至有人预言:婚姻制度会在肉眼可见的未来瓦解。
造成这种想法的原因很多,“不忠”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终究会从“同床共枕”走向“同床异梦”,那还有什么结婚的必要?
可我始终相信:
不忠是人类的本能,忠诚却是我们的选择。
诚然,人的生物性、人性和婚姻制度,都预示了“不忠”的可能性。
但也不必过分悲观。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选择进入婚姻之前,审视一下,彼此是否有对对方忠诚的“实力”。
在不确定性激增的今天,一定程度上,婚姻确实已经成为勇敢者的游戏
它需要双方彼此信任;
需要投入精力,去不断学习和经营;
更需要充满勇气,即使激情褪去,也要坚定着一起走下去。
可我依旧愿意相信,你会碰到一个人:
不去逃避生活中的各种危机,不去倾心所谓的“朱砂痣”和“白月光”。
而是愿意在婚礼上宣誓的瞬间,以及之后的漫长岁月里。
只你一人。
点个在看,愿天下有情人:
即便面对生活的种种,也依然能够坚定地选择彼此。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1.百度词条:柯立芝效应
海伦费舍尔,《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
腾讯调查
对的人会治愈你
错的人只会消耗你
👇👇👇
关注壹心理视频号,
看更多有趣有料的心理学视频~
- The End -
出轨不一定是结束,也可能是一个契机,让彼此去正视问题。
如果你正遭遇婚姻危机,不如如何应对的话,不妨了解《情感万事屋》咨询套餐,让专业的情感咨询师1对1帮助你,一起面对这段特殊的感情,陪你重新找回生活的支撑感,重获爱的能力。 
▷3位导师试沟通,选择最适合的咨询师,定制式成长报告
8次咨询1599元,单次199元,最高省1800元!
作者简介:茗荷,心理咨询师。我唯一的使命是让你记起你有多完美。公众号:mingheonline,新书《我是爱你的,也是自由的》。
点个“在看”,坚定选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