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只能靠长津湖了。”
半个月,一位院线经理朋友向Sir抱怨道。
Sir当时还将信将疑。

直到上周末《长津湖》宣布因疫情延期。

Sir才反应过来——
“**档只能靠**了”这句话,对于影视从业者来说,不是判断,不是期待,反而像是
自我麻痹。
《长津湖》可以换成《盛夏未来》,换成《怒火·重案》……
都是一个意思:

大家都在急迫地期待着,下一个档期,下一部大片,能重现中国电影票房爆发的奇迹,能让自己安心。
为什么不安?

不说行业,各位毒饭:你上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什么时候?
Sir后台这两天陆续收到许多这样的留言:


从业者的不安,是他们沉浸在行业中的敏感嗅觉。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可能后知后觉。
终究无法假装看不见——
不同于2020年初的心脏骤停。

这一回,中国电影更像经历一次“慢性死亡”。
01
腰斩
不止一个《长津湖》。
这个周末,《五个扑水的少年》《皮皮鲁》等一批近期就要上映的新片,相继宣布延期上映。
暑期档,正式宣布提前落幕。
不止某几部电影,更是所有与“电影院”有关的活动。
“北影节”宣布延期举办。

当然有勉强还在支撑的。
目前院线(如果还有的话),扛鼎的作品,依然是半月前上映的《盛夏》与《怒火》。
口碑都不错,绝非趁档期捞钱的作品。

都曾被冠上“救市”的期待。
结果呢?
《盛夏》2.3亿;
《怒火》也惨淡,如今只有5.6亿。
上座率极低,非节假日,黄金场上座率只有3-4%,每场都只有4、5人,甚至只有1、2个人看。
疫情当然是这次阵痛的最大因素。
疫情前呢?
这已经不是今年的偶然现象
近三周前上映的《青蛇》,4.4亿;近一个月前上映的《中国医生》,12.8亿。
看起来挺多?
要知道,暑期档,过去几年,一直是国片的爆款孵化器。
2017年夏,《战狼2》57亿;
2018年夏,《药神》30亿,《西红市首富》25亿;
2019年夏,《哪吒》50亿;
2020年夏,《八佰》最终还是拿下31亿。
随便一部,都盖过今年整个暑期档总和。
甚至,对普通电影观众来说。

现在想在家附近找一间影院,看一场想看的电影,都是难上加难。
影院即使开放,排的也是大片、重磅片、明星片,尽快收回成本,对小片,文艺片愈加谨慎;可越是这样,电影市场越单调,越萎缩,从此进入死循环。
疫情反复,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
拓普数据最近一次统计看得Sir揪心:
截止8月7日,全国已停业影院数3088家,每天总场次仅20多万场其中有73座城市宣布全市影院停业。
注意,这还没算上8.7后才宣布停业的无锡、常州……

△ 图源拓普数据
这什么概念?

作为对比,今年春节档单日场次就有50万场
而这些停业影院票房,占全国票房超过20%
这不是下滑,这是腰斩。
本来以为,2021会是一个全面复苏的年份。

本来以为,清明档五一档的观影热情,会让中国电影市场复苏。
但才发现那可能只是回光返照
相比于2020年初的全民抗疫,电影院全线关闭时的苦苦坚持。
如今很多从业者面临更深的纠结:

比起不赚钱,更要命的是没有尊严。

上座率少,放一场赔一场。

管理不明确,标准不统一,政策扶持更是几乎没有。
不挣钱的,改行了;坚持的,除了真爱,剩下的都是改不了行的。

尤其——

疫情一来,不论本地有没有疫情,首先砍的,就是包括电影院在内的“文化产业”。
Sir当然明白,非常时期疫情防护的重要性,支持有必要的防控措施,毕竟生命大于一切;Sir也知道电影院,并不比关闭的商场、剧院、小饭店更加值得被拿出来同情。
但。

这中间依然有明显可提问的空间——

集体一刀切的手段,是否合理,是否真的“必要”?

对于电影,对于一个“非刚需”的行业,这些牺牲是否过于轻飘?
02
影院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电影院被关,大家还可以去网上看,在手机看,和中国电影兴衰有什么关系?
但事实是: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娱乐产业投资前景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早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院线收入就已经达到了94.2%的占比。
几乎可以等同于:

如果将来有一天,电影院大范围死掉,就相当于中国电影死掉。
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电影院,给越来越多的地区提供标准化的电影院、大银幕,是中国影视产业在过去几年票房蓬勃发展背后,真正脚踏实地推进的事情。
甚至就在疫情肆虐的去年。

电影院的数量,银幕的数量都在增加。
而到了今年,这两个关键数据,从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 图源灯塔数据
这不仅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乏力,更可能到了一个电影产业转向的风口。

首先感到危机的还是基层。

要知道很多小地方的电影院,散客根本不挣钱,真正的营收大头,是政府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包场。
但在疫情还未结束之际,没有机构敢担风险,这一部分营收趋近于零。

更惨烈的情况时。

有些小的电影院,在一些大片上映时,为了生存,会“偷票房”
没错,非常不道德也违法。
Sir也绝没有为这种行为开解的意思。
但它的背后,不像以前,为附和某部大片的声量,票房作假。
这次,是为生存:
在上座率只有几个人的场次,偷,又能偷到多少呢?
连“偷”都不能维持温饱,这就是当下现状。
为什么大家都不去看电影了呢?

电影票价太贵?电影不好看?对流量明星的恶感?还是对疫情的恐惧?
Sir总是能够看到很多极端的言论:
“电影院早就该淘汰了。”
落伍?
历史上看,它的确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抖音,b站,各种解说,几分钟看完电影的up主……
线上的小说,网剧,综艺,游戏……
线下的桌游,密室逃脱,剧本杀……


无数的新娱乐正在疯狂抢夺现代人的闲暇时间。
谁还会去看电影?
越来越泛滥的一种观点:

我在手机上五分钟就能看完的电影,又免费又有趣。
为什么还要花钱去电影院无聊地看两个小时?
甚至,连你鼓吹呐喊的电影院,都已经率先“堕落”——

很多影城里都开起了游乐场、美甲店、饰品店等等。
连电影院都在边缘化电影,你又凭什么说电影院就不该死?
对啊,为什么。
03

我们需要电影,更需要电影院
在刚刚结束的first电影展上。

CEO李子为遭受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批评:
第一种认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应该多聊创作,聊表达,少谈市场。
“first在堕落,李子为在堕落,我们的创投也在堕落。”

但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出现在创投会外:
“中国电影市场都烂成什么样了,还在里边做梦呢!”

这种急切的呼吁,恰恰代表业界认为中国电影面临的困境:
是尊严?

还是活下去?
艺术还是商业,梦想还是面包。
可如今真正让人心酸的是——

中国电影目前面临的问题,恰恰和电影质量没什么关系。
《盛夏未来》《怒火重案》《青蛇劫起》……质量不好么?
口碑放在往年,都是可以救市的作品。

现在妥妥“炮灰”。
Sir想起了《三体里的降维打击。
你的毁灭与否,与你自己的快乐或悲伤,愤怒或后悔,努力或放纵,都没有丝毫关系。
这话放在中国电影这也一样:

它没有做错什么,却突然到了慢性死亡的境地。
如果你问Sir——
过去十年,对中国电影最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
Sir的回答,不会是拍出了多少顶级大片,拿下了几百亿票房;推出了多少明星演员,收获了多少演技奖项;更不是完成了所谓的“电影工业化”……
Sir只有一个答案:
成功培养了一批愿意去电影院支持电影的观众。
你们(观众),是中国电影的最大财富。
所以,Sir能做的,只有一遍又一遍企图对更多潜在的“观众”,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电影院吗?

需要。

为什么需要?

就说近期两部电影,《怒火》和《盛夏》。

《怒火》里有个细节,甄子丹审问谢霆锋时,特意走回办公室,拿了一根杆子,再折返回审讯室。

拿棍子不是为打人,他只是单纯在谢霆锋面前,发狂般地打断这根杆子。
然后镜头给了谢霆锋一个特写。

是不是莫名其妙?

甄子丹的拿杆子莫名其妙,谢霆锋的特写更莫名其妙。

实际电影之前有交代:这根杆子,是曾经甄子丹和谢霆锋还是同事时,一起在办公室打桌球玩闹时的“球杆”。

甄子丹这动作是个信号:杆子断了,兄弟情到此为止。
因此,那瞬间谢霆锋在特写微妙的感情变化,才意义巨大:有不舍,有感触,有震惊,也有掩盖这一切情绪的决绝。

如此高浓度的细腻情感。

手机上看,大银幕里看,冲击力是两种量级。
还有《盛夏》。

也是一个特写。
里面一场重头戏,吴磊被打吐,特写里他太阳穴青筋暴起。

Sir后来才知道,吴磊是真吐。

在现场一杯接一杯灌气泡水,不停地吃香蕉,一遍又一遍催吐,就为了一个镜头。
需要这么拼么?
正因为有大银幕,有了那间幽黑深邃的影院,创作者穷尽一切的造梦行为才让我们“信以为真”。

Sir永远记得第一次去电影院的场景。
当灯光暗下,大银幕亮起。

所有人屏住呼吸,享受着一段延长了三倍的生命。

电影,不仅是影迷的“仪式感”。

不仅是纯粹的娱乐。
正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才对“梦”有了期盼,我们才对隐秘的人性产生了共振,我们才跟那些被忽略的人,形成了对话。
Sir等它回来。

等爱电影的你们回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哆啦春梦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