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新媒体不多,请关注美国华人杂谈
作者 | Yanzi
全文共 6158 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编者按:自疫情以来一波又一波的反亚裔仇恨犯罪,尤其是在3月中发生的亚特兰大枪击案,使许多亚裔思考他们在职场中受到的偏见和歧视。这些歧视不仅仅存在于社会阶级较低的群体中。在硅谷,这些身在科技行业中同时具备亚裔和女性双重身份的她们,分享了一些结合自身性别和种族身份的思考。
本文主要引用了《Politico》旗下专注于科技领域中的人物及新闻的《Protocol》对在硅谷工作的亚裔美国人的采访和报道。
Awaken首席执行官米歇尔·金(Michelle Kim)
上个月发生在亚特兰大的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8人死亡,其中被杀的女性中有6名是亚裔,她们的死亡并不是某个偶然的、可怕的时刻,而是自疫情爆发以来美国反亚裔仇恨和暴力浪潮中又一起惨案。StopAAPIHate报告中心自去年3月到今年2月末共记录了至少3,795次攻击。研究人员说,真实的数字要高得多,因为许多攻击事件没有被报告。
而在硅谷的中心——湾区,也发生了多起针对亚裔美国人的仇恨犯罪。这些暴力袭击引发了微软、Airbnb、谷歌和亚马逊等科技公司的集会、捐款和声明,谴责反亚裔仇恨。
随着#stopasianhate运动进一步扩大为全国性的抗议和行动,许多在高科技行业工作的亚裔美国人向《Protocol》分享了Ta们的共同经历和感受:这种对针对亚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民的暴力和仇恨的关注姗姗来迟,与Ta们被视为“永远的外国人”和模范少数族裔迷思有关。
“你究竟是哪里人?”
米歇尔·金(Michelle Kim)需要赚更多的钱,这样就能把妈妈带到美国来住,她身边的许多人都告诉她,她应该去科技公司谋职。
金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创立了“酷儿直人联盟”(Queer Straight Alliance),并组织志愿者来支持LGBTQIA和青少年。她以为科技行业会比她之前就职的咨询公司更好、更进步,但事实并非如此。
多元化培训是“被洗白的半成品”。没有人去提白人至上或制度化的种族主义,“有的只是在方框上打勾”。
“我最常被问到的是,‘你从哪里来?我是说,你究竟是哪里人?’” 金说。
她回忆道,同事们误以为她是办公室里的另一位亚裔美国女性,其中一位同事甚至开玩笑说,他“分不清”她和另一个人。人们在没有征得亚裔同事同意的情况下,缩短Ta们的名字。她还听说,一名白人女性在工作中随意问起一名亚裔员工是否带了酱油。
而自去年疫情开始,前总统川普和他的支持者一直叫嚣的“中国病毒”或“Kung Flu”,助长了具有亚洲面孔的人是疾病携带者、对国家构成威胁,并且永远不可能真正成为美国人的错误观念。
2021年3月23日,圣何塞的科迪莉亚·拉森(Cordelia Larsen)在奥克兰市中心唐人街麦迪逊公园的反亚裔仇恨守夜活动中落泪。
Michelle Kim现在经营着一家多元化咨询公司Awaken。她此前辞去了人力资源软件初创公司Betterworks主管级别的工作,就是为了抗议同事碧翠丝•金(Beatrice Kim)受到的不公待遇。(两人并无血缘关系,但后来一起成立了Awaken公司。)
Awaken的联合创始人碧翠丝•金(Beatrice Kim)
Beatrice Kim提起诉讼,称自己在公司的一次活动中被时任首席执行官的克里斯•达根(Kris Duggan)性侵。达根以诉讼“令人分心”为由辞职,但在辞职后的几个月,他仍留在公司董事会。公司进行了调查,表示这没有违反公司政策。双方后来达成了和解;Beatrice Kim拒绝置评。
金因为在诉讼案中支持朋友而遭受报复。在为Betterworks工作前,她曾在另一家公司遭受过性骚扰。种族、性别和性取向常常交织在从事科技行业工作的女性的负面经历中。
在Betterworks的经历最终促使金创办了多元化咨询公司Awaken,“我目睹了整个过程,令人心痛得难以想象,坦率地说,对我来说就是创伤,使我再也不想回到科技公司工作了。”
“每个人都想和亚洲女性约会”
对于亚裔女性来说,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一直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对她们来说,种族主义往往表现为不受欢迎的性挑逗,而性骚扰往往呈现出公开的种族主义。
提到这点,不得不提近年来我们听到的“迷恋亚裔女性”(Asian fetish)一词。这也是一种对于亚裔女性的刻板印象,她们极其温顺,又极具诱惑力。亚裔美国女性一直被定型为性方面的服从者,在流行文化中被描绘成充满异国情调的“莲花(Lotus Blossom)”和善于操纵的“龙夫人(Dragon Lady)”,这些形象都抹杀了亚裔女性的个体性。
在脸书工作的杰斯林·坦纳迪(Jesslyn Tannady,音译)分享了类似的经历,讲述了人们曾对她说,她作为一名在硅谷的亚裔女性是幸运的,“有人告诉我,我‘很受欢迎’,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想和亚洲女性约会’。”我知道这是一种恭维,我相信我当时礼貌地一笑置之,但我希望能早日摆脱这样的日子。这真是令人窒息。”
脸书的开发者倡导者杰斯林·坦纳迪(Developer advocate at Facebook Jesslyn Tannady)
这种性挑逗的骚扰已令女性感到不适,而去年特雷西·周(Tracy Chou,音译)遭受的网络语言暴力和Reddit公司推卸责任,更是给她带来彻夜难眠的心理创伤。
作为Block Party的创始人,Tracy和她的团队接下了北美“贴吧”Reddit“问我任何问题”(AMA)的挑战。她的公司Block party命名用了常见术语“街区派对”的双关语“阻止另一方”,目的是帮助推特用户过滤骚扰信息,控制自己的阅读内容
Block Party的创始人Tracy Chou, 图源: https://medium.com/@triketora/ask-me-anything-about-reddits-cesspit-of-toxicity-f4c9e89a4da6
Tracy本意是分享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她们与社交媒体平台合作、软件过滤器如何运作的技术问题,却在有组织的网络暴力下,她所有花很长时间写下的回复,甚至人畜无害的答案(最近读哪些书)都被狂点恶评。网站的投票机制使得这些回答无法出现在首页上或者直接被隐藏。而扭曲的指控、带侮辱性、谩骂性的评论因被点赞而占据了页面。
有些人甚至故意去Reddit私人聊天、推特和Block party后台留下各种充满种族主义和辱骂性言论。尽管最毒辣可怕的言论已被删除,但这无法弥补对她的精神伤害。而面对种族主义和厌女言论,Reddit公司不仅不对这种有组织的行为加以干涉,反而将责任推到她身上,认为她写的答案不够好,或者这些是无法处理的“技术问题”。
这种对亚裔女性的迷恋与厌女症看似相互矛盾,实则不然。迷恋亚裔女性是迷恋她们的顺从、听话、如同一件物品一样,可以任意摆布,而不是将女性当作具有独立人格、也可以获得事业成功的个体,一旦女性展现强势或拒绝被控制的一面,她们则更容易受到无理攻击。
还有一种是经常性地对亚裔进行“情感操控”(gaslighting),不停告诉我们,你们没有被边缘化,所以你们不会经历职场内外的压迫。而另一种亚裔的刻板印象,即我们是不出声的群体,更加剧了这种情况。
模范少数族裔的迷思
这波遍及全国的反亚裔暴力和仇恨浪潮,促使一些亚裔美国人重新审视“模范少数族裔”这一迷思。一些人认为它所体现的刻板印象——亚裔美国人辛苦工作、勤奋、适合从事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职业——延续了种族主义、掩盖了亚裔美国人在社会和职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模范少数族裔”一词最早出现在1966年《纽约时报》杂志的一篇报道中,作者、社会学家威廉·佩特森(William Pettersen)在文章中以这个词语对比日裔美国人和黑人的经历。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亚裔美国人媒体研究助理教授亚历山大·周(Alexander Cho,音译)说, “基本上这是比较这两个群体来否认反非裔,否认结构性种族主义。(它使人们)说,‘嘿,如果亚裔能获得成功,为什么你们就做不到呢?所以根本不存在种族主义这回事。’”
这一迷思暗示亚裔美国人比其他族裔更成功, “因为亚裔群体的文化特征,甚至更隐晦的说法是生物学特征,但这脱离了所有的社会背景。”Cho补充说,这也延续了亚裔美国人消极被动的刻板印象。“亚裔是同化主义者,不想惹是生非,不想挑战权威,也不具备独立的领导技能或想法,”Cho说。“这就是这一观点邪恶的另一面。”
三位加州亚裔女性副教授于2019年在科研期刊《家庭理论及评论》中发表了模范少数族裔对女性家庭与个人的影响一文。(文章摘要可见事实核查|为什么亚裔更容易受到其他少数族裔的攻击?7个关于"模范少数族裔"的苦涩事实
作者是三位亚裔女教授,从左到右依次为:Kristy Y. Shih 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Tzu-Fen Chang 加州州立大学贝克斯菲尔德分校,Szu-Yu Chen Palo Alto University 帕洛阿尔托大学
如果以白人男子赚1美元计,亚裔美国妇女的总收入比其他种族群体的妇女高,为0.85美元/人。强调高收入亚裔美国妇女的成功,模范少数族裔迷思掩盖了不同族裔和年龄组的亚裔美国妇女之间的重要差距
虽然亚裔印度人(118%)、台湾人(109%)和华人(100%)背景的女性在2015年的收入超过了非西班牙裔的白人男性,但大多数人的收入明显较低,越南女性的收入为非西班牙裔白人男性的64%,老挝人为63%,苗族和柬埔寨女性为55%,缅甸人为44%(全美亚太裔美国妇女论坛,2017)。根据年龄的不同,收入也存在很大的不平等。45-65岁的美籍亚裔女性,每个人的收入为0.68美元。
产品策略师普雷斯顿·苏(Preston So,音译)说,科技行业把模范少数族裔的迷思当作武器来对付亚裔美国人。“就是你看到科技界的亚裔美国人,就会立刻把Ta们想象成工程师,或者是擅长计算机的人,” So说。“人们挺难把我们亚裔美国人看成不仅是工程师,不仅是敲键盘、写代码的人。”
So也注意到亚裔美国女性被局限为用户体验专家或设计师。
曾担任Quora和Pinterest软件工程师职位的Tracy Chou也指出女性在技术领域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对亚裔女性来说,她们建立人际关系网的机会很有限,也很少有类似成功的女性榜样。硅谷普遍存在对女性居高临下的态度。她们的工作更容易受到质疑,为了证明自己,需要尽更大的努力。在技术领域,如果女性看起来非常女性化,经常会被忽视;如果表现得过于强势,又会被称为过于咄咄逼人或“婊子(bitch)”。
Block Party的创始人Tracy Chou
亚裔美国人,无论男女,很少被看作是经理或高管。
金说,模范少数族裔的迷思使得人们把亚裔看作是既优秀又可靠的劳动力,但从不具备好的领导力。
“竹子天花板”
由于亚裔美国人在科技领域的高比例就业人数,使人们忽略了他们的职业发展障碍和日常的微歧视。源自模范少数族裔迷思的其中一个困境就是管理教练兼作家简•玄(Jane Hyun)命名的“竹子天花板”,描述了亚裔在高管层中屈指可数的现象。
《打破竹子天花板》一书作者简•玄(Jane Hyun)
美国亚裔女性,无论伦理道德如何,在工作场所都是特别脆弱的,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她们在职场中遭遇的是双重的“竹子玻璃天花板”,这不同于单纯的“玻璃天花板”指代的是女性在职场遭遇性别歧视,“竹子天花板”指代的是亚裔在职场的种族歧视。
Hyun的这一用词备受争议;有些亚裔美国人自由地使用它,有些则强烈反对。金说,“这个词带着异国情调与东方化的意味。但我宁可有这样一个词,因为它的特殊性很重要。”
人们一致同意这个问题的普遍存在。多份报告显示,亚裔美国人最不可能晋升到高管职位,即使是在高比例亚裔就业人数的硅谷。
优秀的华人女创投鲍康如(Ellen Pao)曾经任职于北美“贴吧”reddit,她对硅谷的招聘和晋升做法提出批评,并在2015年对风投公司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提起法律诉讼,指该公司因性别原因没有提拔她,而后在她投诉时,对她进行报复。
鲍康如(Ellen Pao), 图源: usatoday.com
Chia Hong之前作为脸书科技部门的合伙人,在2013年被脸书解雇。2015年她起诉了公司,她说自己因“长相”和“说话方式”都不一样,曾被要求去服务饮料给男同事,并在会议上被轻视或忽视。
Chia Hong,图源: reappropriate.co
当然科技界中有少数知名度高的亚裔领袖,比如Zoom首席执行官袁亚非(Eric Yuan)、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以及Zappos已故的创始人谢家华(Tony Hsieh)。但这些都是个例,而非普遍现象,也并不是每个科技界的亚裔人士都有同样的成功机会。
在科技界,作为亚裔会有一些内在特殊待遇,这有时要归功于模范少数族裔的迷思,也就是说,这种迷思也会带来一定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但这只能到一定程度。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止步于董事会。
需要改变的对话
科技行业因为女性的经历开始了多元化、平等和包容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也逐渐扩大到非裔和拉丁裔员工这些代表性不足的群体。由于亚裔美国人被认为“代表人数过多”,往往被排除在多元化对话之外。
而实际上,亚裔内部也是复杂多样的,亚裔美国人来自大约51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在经济上也呈现多样化。例如,旧金山的亚裔比例为35%,但旧金山市贫困人口的亚裔比例为42%,而且亚裔美国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正在日益扩大。(参见杂谈文章:美国亚裔社区贫富差异最大,收入一比十
“‘亚裔美国人’是一个建立政治联盟的词,实现这个目标很重要,”金说。“然而,当我们用它来整合科技界中的体验和代表性的需求时,我们最终会把亚裔群体扁平化,满足于一个实际上并不公正的结果。”东南亚人、夏威夷原住民、太平洋岛民,甚至一些东亚和南亚群体在科技界的代表性都不足。
模范少数族裔的迷思掩盖了这样的种族群体和收入的差距。
金提到,人们在思考亚裔在科技行业的经历时,常缺乏交集性的(intersectional)意识,即亚裔男性及亚裔女性在职场上会因性别不同,而有独特的经历和挑战。比如,女性还会面临着“骚扰、黄祸、各种各样的性别和性暴力”或被认为“不能擅长工程师类的技术工作”。
亨特学院社会学系的副教授玛格丽特·陈(Margaret Chin,音译)解释了“模范少数族裔”的迷思、亚裔美国人“永远的外国人”的身份以及亚洲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这三者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使成功的亚裔美国人显得很具威胁性。
亨特学院社会学系的副教授玛格丽特·陈(Margaret Chin)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助理教授Alexander Cho指出,用来支持“模范少数族裔”论点的统计数据往往是有缺陷的。例如,亚裔美国人的高受教育率没有考虑到与教育相关的移民计划所起的作用。而家庭收入统计数据忽略了多代同堂家庭的普遍情况。他说,“纠正这些错误,教育人们了解亚裔在美国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是开始消除这些刻板印象的第一步”。
当谈论反亚裔仇恨时,加州大学黑斯廷斯分校(UC Hastings)教授维纳·杜巴尔(Veena Dubal,音译)在推特写下“‘仇恨暴力’ 不是一种个人敌意行为,而是植根于结构性不公正,是由系统性不平等引发的暴力。”
加州大学黑斯廷斯分校(UC Hastings)教授维纳·杜巴尔(Veena Dubal)
事实上,反亚裔的仇恨、种族主义和偏见一直存在于我们社会的各个层面。金通过她的公司Awaken与Vimeo、谷歌、Squarespace、Refinery29和VMware等科技公司合作。对于最近反亚裔美国人的社区暴力行为,她认为这是企业高管反思职场中的种族主义的机会,探讨职场文化是否推波助澜了仇恨、压迫和种族主义。
“就像反黑人的运动一样,我一直请求科技公司做的是,不要只是发表一个声明,好像你们不是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你们也可能是问题的一部分。你们也可能是撑起白人至上这个体系的同谋。”
Awaken首席执行官米歇尔·金(Michelle Kim)
“亚裔社区和其他有色人种之间应该更加团结。”金说。种族主义在美国历史中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这是所有有色人种的共同经历。许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模范少数族裔迷思的起源就为了诋毁黑人。
《亚裔美国人》纪录片系列谈到在上世纪60年代,“当亚裔美国人克服逆境时,亚裔会被大肆宣传。当非裔美国人要求平等时,非裔会被诋毁。”(参见杂谈文章:亚裔的“模范族裔”神话是如何诞生的?|《亚裔美国人》纪录片系列)。而今天的亚裔美国人正在承受着“反亚裔言论、暴力和种族主义”的痛。
“科技界有一些亚裔美国人已经内化了模范少数族裔迷思,认为自己因为优胜劣汰的精英体制而取得成功,认为自己是荣誉白人,所以与白人更有亲近感。”金说,“实际上,亚裔若要争取更大权力,需要谈论“anti-blackness(歧视非裔)”的话题。“了解非裔受到的系统性种族歧视,同时从他们的历史中学习如何反抗歧视。

参考文献:
https://www.protocol.com/asian-americans-model-minority
https://www.protocol.com/newsletters/sourcecode/stop-asian-hate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80109/alt-right-asian-fetish/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us/racism-sexism-atlanta-spa-shooting.html?_ga=2.110836742.2037987988.1618455602-1161599007.1613742042
https://medium.com/@triketora/ask-me-anything-about-reddits-cesspit-of-toxicity-f4c9e89a4da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cy_Chou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jftr.12342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