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新年好!
在今年第一期「简单心理WEEKLY」,你可以看到:
  • 口罩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挡住表情?
  • 没有“适度”,一点点压力可能都有害
  • “绝望死”正在流行,一项童年干预措施显示有效
  • 科学家呼吁,精神疾病患者优先接种新冠疫苗
  • 每4个“ADHD”女孩,就有1个尝试自杀
  • 那些认为自己是“性少数”的孩子更容易肥胖
  • 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危机还在继续
看完记得去留言区与我们唠唠!

口罩可以降低别人认出你的概率,但遮挡不了情绪

戴了一整年口罩,你认错过几个人?
最近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和加拿大约克大学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发现,专门研究了戴口罩对“我们认出彼此的概率”有多大影响。
为了检验戴口罩的效果,研究人员使用剑桥面部记忆测试的一个改进版本,在500人中进行了在线测试。
BGU心理学教授Galia Avidan说:“我们发现,识别戴口罩的人的成功率降低了15%。对于本就有脸部识别障碍的人来说,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伤。”
图/Erez Freud
但另一项由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口罩并不能挡住情绪。
研究人员向80多名7-13岁的儿童展示了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表情,有的人没有任何遮挡,有的戴口罩,有的戴墨镜。孩子们被要求从六个标签中给每一张脸分配一种情绪。

图/Ashley Ruba
结果发现:
  • 孩子们对没有遮盖的脸的识别正确率高达66%,远高于从六个选项中猜出一种正确情绪的几率(约17%);
  • 戴口罩后,他们能识别28%的悲伤、27%的愤怒和18%的恐惧——依然大大高于随机概率。
反过来也可以说,口罩最能遮挡的情绪是“恐惧”(而墨镜最能遮挡的是“悲伤”和“愤怒”)
在现实情况中,情绪被遮挡的概率会更低。
因为“情绪不仅仅是通过脸来传达的。声音的变化、身体的姿势,以及周围发生的事情,所有这些信息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某人的感受”,研究作者之一、华盛顿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博士后Ashley Ruba说。

没有“适度”:一点点压力可能都是有害的
“适当的压力使人进步”,这不仅是打鸡血时的激励,曾经也被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
然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最近发表在《Cerebral Cortex》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是轻微的压力也可能损害大多数人的“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比如自控、集中注意力、工作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140名年轻人在轻度压力下接受计算机认知测试。参与者是如何感受到压力的呢?
在他们完成计算机任务时,有2名工作人员站在身后(一男一女),手里拿着笔和记录板盯着看,似乎是评价他们,但全程不说话(大家可自行带入考试时被监考老师看卷子的场景)
图/Chinnapong
结果发现:
  • 即使是非常轻微的压力,大多数人在执行认知任务上的表现都会受损;
  • 压力的积极影响只对一部分人有效,且只在压力非常小的情况下(只要监督者施加的压力稍微大一点,积极影响就会消失)
UBC精神病学教授Adele Diamond说:
担心别人眼中自己的表现是否出色、羞耻、尴尬……这些情绪都会让人感到压力,而这种压力似乎不利于大多数人将执行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Emmmm,如果你希望高效完成工作,那么第一步不是施压,而是学会如何减压!
“绝望死”正在流行,童年期介入可以预防这一现象
在美国,年轻人的死亡率正在上升,部分原因是“因绝望而死”——由自杀、药物过量和酒精性肝病所致的可预防性死亡。
导致绝望死的因素包括:绝望、愤世嫉俗、人际交往能力差以及社会关系冲突和失败,而这些因素大部分在儿童时期就产生了。 
最近,杜克大学发表于《PNAS》的研究发现,一项名为“快车道”(Fast Track)的儿童强化干预计划,可通过减少青少年时期的危险行为,增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降低“绝望死”。
这项干预计划侧重提高儿童的情绪觉察、调节和人际交往能力,创造支持性环境。主要包括:
  • 儿童:提升其执行功能、控制冲动能力、社会认知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这些都与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关
  • 家长:教授养育技能,以促进父母的监督和参与,促进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
  • 学业技能:提供学业技能,努力帮助孩子跟上学业要求
图Bored Panda
干预计划从一年级开始,持续10年。参与者现在已经35岁左右了。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参与者的“绝望行为”发生率显著更低。另外:
  • 干预组只有16.3%的人有自杀意念,而对照组有24.3%;
  • 干预组的危险饮酒率8.9%,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4.9%);
  • 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是差距最大的。分别为干预组(1.7%)和对照组(4.1%)。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旨在促进问题儿童获得社会和行为能力的预防计划,可以扭转令人担忧的早期和中期绝望死亡的上升趋势,”作者之一Kenneth Dodge说。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与其这样, 不如从童年开始,治愈一生。

科学家呼吁:精神疾病患者优先接种COVID-19疫苗

面对新冠疫情,全球都在加速疫苗的审批和推广。
最近发表于《JAMA Psychiatry》的一篇研究中,昆士兰大学医学院临床科教授 Dan Siskind呼吁:当疫苗开始推广时,应优先考虑精神病患者群体。
因为目前的研究表明:
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更易感染COVID-19病毒,并且由于药物治疗、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减少、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吸烟和肥胖等原因,一旦感染,他们比一般人群更可能有较差的心理健康结果和更高的死亡率
图/Dan Siskind教授
且此前的数据显示,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更不愿接种疫苗
“美国一项关于流感疫苗的调查显示,相比与其他弱势群体,重度精神疾病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低至25%。此外,“精神疾病患者也不太可能认为疫苗是安全的,而更可能相信疫苗本身会导致疾病”,Dan Siskind教授说。
“所以,当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时,这一群体应该和当地人、老年人和患有身体健康疾病的人一起,被纳入优先接种群体”。

每4个“ADHD女孩”中,就有1个尝试自杀

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的症状主要有两类:“无法或过度集中注意力”,以及“过度活动”。
男孩被诊断为“ADHD”的概率更高,可能是因为他们主要的“多动”症状更明显,而女孩的主要症状“注意力问题”则常常被漏诊

图/Mary Grace Heartlein
但最近加拿大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超两万人)的样本,报告了一个令人心惊的结论:
  • ADHD女性(24%)的自杀未遂发生率要比没有ADHD的女性(3%)高得多;
  • 男性也是一样,ADHD男性相对更容易自杀(9%对2%);
  • 总体而言,ADHD女性自杀企图的几率是ADHD男性的两倍多。
ADHD不仅会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与自杀风险相关。研究作者之一、多伦多大学的社会工作硕士Lauren Carrique说:
“我们发现四分之一的加拿大ADHD女性曾试图自杀,这突出表明为这个脆弱和被忽视的群体提供足够的心理健康支持的紧迫性。”
那些认为自己是“性少数”的孩子更容易肥胖
大部分人对“性少数群体”的印象,应该是外表非常精致的,比如这样:
图/《粉雄救兵》
但是,美军医大学最近发表在《JAMA Pediatrics》的一项研究发现,认为自己属于性取向或性别身份少数群体(性取向少数指的是同性恋、双性恋等非异性恋群体;性别身份少数指在性别身份上不认为自己属于出生时的生理性别)的儿童,比同龄人更容易肥胖。
研究者对11,852 名儿童(9-10岁)进行了在线调查。其中有两题询问“你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或者“你是跨性别者(跨性别是指自己内心对性别的认同与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不完全一致)吗?”
其中,190名受访者(1.6%)对有关性取向或性别认同的问题回答了“是”或“可能”。
在分析BMZ(一种体重指标)得分高于平均水平的儿童的数据时,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非性少数儿童,性少数儿童的肥胖风险高出64%,且更容易暴饮暴食。
性少数儿童患饮食障碍的可能性大约是其他儿童的3.5倍。在一项相关的研究中,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去年报告说,双性恋男性比同性恋或异性恋男性更容易患饮食失调。

研究人员暂无法解释为什么性少数儿童更容易肥胖。而且,“大部分儿童的性取向是在成年后才得到确认的”。
对于其中的关联,还需更大样本的前瞻和机制研究。
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危机”还在继续
五年前,曾有一篇著名研究发现:
在100篇发表在顶级期刊的心理学研究中,只有40%能够成功被重复验证”——这一结论令人惊讶,也让许多人感到不安。
PS:“可重复性”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原则之一。即:根据A科学家发表的论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B科学家可重复这一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论。
这些结果引发了学界对心理学研究可重复性的争论,同时引发了研究者探索“为什么不可重复”的兴趣。比如,可能是样本量不足,或者在设计重复研究时“不遵循专家的反馈”。
但这些质疑又被打脸了。

图/memolition
最近,多团队合作项目“Many Labs 5”发表在《AMPPS》的一篇新文章发现,即使扩大样本量,并纳入先前专家对重复设计的审查,仍然没有增加原始发现的可重复性。
主要作者、弗吉尼亚大学博士后助理Charlie Ebersole说:
“总的来说,原始复制项目产生的效果,与我们修改后尝试产生的效果非常相似。在所有这些重复研究中,我们的证据表明,最初的研究在结果或规模上可能被夸大了。”
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学研究“不可信”。
实际上,很多学科都面临着可重复性问题(比如癌症、微生物领域)。但是正如Gilbert所言,“问题并不等于危机”,我们需要去解决问题。
“科学是一个人们朝着真理跌跌撞撞前行的过程,路上的曲折在所难免,心理学是奇妙的,而且它每天都在进步。”
本期weekly就是这么多,希望你又得到了一点有意思的心理学技能

我们下周再见!

殷殷✑  撰文
江湖边✑  编辑

Erez Freud et al.The COVID‑19 pandemic masks the way people perceive faces.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DOI: 10.1038/s41598-020-78986-9
Ashley L. Ruba, Seth D. Pollak. Children’s emotion inferences from masked faces: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interactions during COVID-19. PLOS ONE. December 23, 2020. DOI: 10.1371/journal.pone.0243708
Ebersole CR et al. Many Labs 5: Testing Pre-Data-Collection Peer Review as an Intervention to Increase Replicability. Advances in Methods and Practi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September 2020:309-331. DOI:10.1177/2515245920958687
Shahab Zareyan et al. First Demonstration of Double Dissociation between COMT-Met158 and COMT-Val158 Cognitive Performance When Stressed and When Calmer, Cerebral Cortex (2020). DOI: 10.1093/cercor/bhaa276
Jennifer W. Godwin et al. The Fast Track intervention's impact on behaviors of despair i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DOI: 10.1073/pnas.2016234117
Esme Fuller-Thomson et al. The Dark Side of ADH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icide Attempts Among Those With ADHD in a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Canadian Sample, 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 (2020). DOI: 10.1080/13811118.2020.1856258
Nicola Warren et al. Maximizing the Uptake of a COVID-19 Vaccine in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JAMA Psychiatry (2020).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20.4396
Natasha A. Schvey et al. Obesity and Eating Disorder Disparities Among Sexual and Gender Minority Youth, JAMA Pediatrics (2020).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20.5152

往期 WEEKLY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心理学专业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