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简单心理「情绪周记」栏目。
今年,你读到了哪些心理学好书?
编辑部2020年度书单”来了。
简单心理的编辑们列了一些我们读过、且觉得不错的作品。涉及亲密关系、自我疗愈、情绪处理等心理学的各个方面。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欢迎你也来推荐一本自己的年度心理学好书。
PS:
在本栏目的评论区,每期都有一个幸运鹅会得到简单心理的周边礼盒。
要推荐的是:《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
两个极为相配的人相爱了,这本书的开头是非常俗套的幸福。美丽聪慧的崔雅三十六岁邂逅肯•威尔伯(超个人主义心理流派的大师),彼此一见钟情,很快就走入婚姻。然而,就在婚礼前夕,崔雅却发现患了乳癌,这本书便是夫妻二人在婚后五年与病魔斗争的记录。
在病魔面前,即使如威尔伯这样的心理学大师仍束手无策。而这本书的好看之处正在于此“在死亡面前,生命是如何在这些的消磨中愈发旺盛的”,“夫妻之间的联结是如何在破碎后重组的”,透过两人的日记,身为读者的我也似乎跟着崔雅走完了她生命最后的时光,充满着失望、病痛,又带有力量和超脱。
读完这本书后,我恋恋不舍,好像与一对伟大灵魂告别了一样。当时我写下的感受是"书的影响力长久的笼罩着我,心中涌起很深的感恩和与万事万物的联结,就好像缓缓的,靠近生命的大河流,真诚并容纳。"
里面提及了很多心理学、灵性的治疗方案,即使不是面对死亡这样宏大的议题,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一些帮助。
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场自疗。
图/肯.威尔伯与崔雅夫妇 (左图是崔雅化疗后剃了光头,但仍然美丽;右图是两人的结婚照

要推荐的是:《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看上去有些文不对题,我今年的“心理读物”,是一本卡佛的小说集。
一直觉得文学跟心理咨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它们都不急着找答案。当你被一些问题困扰,陷入糟糕的状态时,我们首先需要的其实不是解决它,而是自己的感受被他人看见,是陪伴和拥抱。
小说跟心理咨询的意义就是这样,前者是通过叙述和描写,后者是通过不加评判的倾听。被共情、被接纳的感觉,会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发生。
这本书就是这样,有几篇,读完你都不能判断自己是否读懂了,看似缺乏主题,但故事本身容纳的细节和情感,足以打动你,让你安静一会儿。这种”被拥抱“的感觉,能丰富你对世界的感知,也能加深对自己的理解和共情。
最近天气很冷,希望你也可以被拥抱。

要推荐的是:《人生的智慧》
我特别喜欢在飞机上看书。等飞机平稳后,把头顶的小灯打开,一小柱昏黄的光落在小桌板中间,像是把你与书跟外界区别开。而且这也是鲜少的能自由自在、正大光明的不被外界任何信息打扰的时刻,唯一一次,可能是空乘温柔的声音响起,“请问您需要用餐吗,茶,咖啡,还是可乐”,啊,美妙的问题。
我就是在一个长途飞机上看完这本书的,在这种氛围的加持下,更喜欢了。
谈论哲学的书语言好像都挺平实的,就我个人而言,相较于华丽的文学,更喜欢这种打开书就能跟人聊天的感觉。
我是今年一月份读的,当时根本没料到后面发生的一切事,都让这本书更回味无穷。
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
当叔本华特别理性的去讨论幸福时,他让我觉得幸福是一件可行可信的事,给我一直动荡不安的心特别大的慰藉。让我变得平和,给我一些人生道路的指引。我的生活应该也是在那之后开始有序的。
我希望大家有时间的时候能读一下,特别在被自己困住的时候,会有新感悟的。之前我大言不惭的跟朋友讲,“我觉得人生就是没有意义”,即使她特别坚定的建议我再想想,当时我也丝毫没有动摇。但现在已经能感受到人生的温度了,新的想法是“人生的意义在于每一件可感可知的事物”
要推荐的是:《犯罪妇女访谈实录》
推荐一本今年看到的服刑妇女访谈录。长期关注中国底层女性困境的王金玲研究员主编。
研究组挑选了一些适合访谈的服刑妇女,听她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包括为什么会犯罪,她们的精神困境、原生家庭,对人生、未来和过去的思考
之所以对这本书有额外的兴趣,是因为我父亲是监狱民警,我从小在监狱边的家属院长大。在现代化技术还没有彻底到达这里的时候,我与那些“地球上最邪恶的人”只有一堵高墙之隔。
但无数的条框和安保规定,都阻断了我对他们的好奇。
他们神秘、有罪,看起来又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这本访谈录多少弥补了我对他们的一点想象。田野调查的魅力是很raw data,徐徐展开的同时惊心动魄。
它也可以用来提醒写作者,不要漂在高处,不要意淫他者的困境。
要推荐的是:《崭新的理所当然》
我很不喜欢看鸡汤,总觉得它在瞎bibi,各种讲大道理。但日式文学就很神奇,能把一切都写成看着很舒适的日常。
这是一本讲自我成长的书(强行·心理学书籍),在我眼里却像是美好事物清单。
有时候我们把太多的事情当作理所当然,于是开始抱怨生活的无趣。当我做选择的时候,总是理所当然的偏爱方便又熟悉的那一个。当我想尝试新的事物的时候,又总是会觉得:好麻烦,算了吧。
也许无趣是懒带来的,所以说不定:“在每天的生活中遇到的每道选择题,选更辛苦的那件事比较好。”
松浦弥太郎的文字味道寡淡,我不会觉得有什么闪闪发光的地方,但读着就是会觉得:“这样想好像真的还不错。”
附上一段我很喜欢的话:
小时候买冰淇淋,在商店门口,我总是将铜板紧握在手心直到发热,还在犹豫着“要选什么口味呢”,当时的冰淇淋实在美味极了。
长大以后,你已经没有了这种“甜蜜的烦恼”,可以把所有口味的冰淇淋爽快地全放进购物篮里了,但这时的冰淇淋应该没那么好吃了,对吧?
这是个什么东西都能轻易入手,什么美味都吃得到,什么体验都能轻易获得的年代。正因为如此,有些梦想就让它保持在渴望的状态反而不是很好吗?还未得到满足的渴望,就好好守护吧。
——引自 特别的咖喱饭
你今年读到了哪些心理学好书?
写在评论区,照例抽送一份简单心理猫狗周边礼盒。
(坚持打卡周记,将提升礼物的掉落概率)
上期中奖的幸运鹅是@花花爱吃糖

 往期「情绪周记」
爱自己的18种招式
“想谈恋爱,又怕得要死”
下班路上撞见一只可爱鬼
双11是啥?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
直男迷思:哪些行为才是尊重女性?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心理专业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