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月报      
      北京 · 9月       
当昼夜开始平衡,天空开始离得很远时,
我们就知道,北京最美的季节回来啦!
老舍在《北平的秋》里,就这样盛赞秋天:
“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
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
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
惬意的天气,又恰逢月底的长假,
跨出无趣的日常,去追逐秋天的风吧!
< 本 期 内 容 概 览 >
展览
01
终端 >_How Do We Begin4
02
WAVELENGTH:边界之间
03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04
蘑登之城 · Modern City
05
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
“万物共生”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
06
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感映交互展
07
艺虚亦实
环保可持续新媒体艺术展
08
白:通过展示空间的变化
呈现二十一世纪未来型媒介空间
展览
终端 >_How Do We Begin
#科技 #媒介 #人文
图片来源:北京X美术馆
终端 >_How Do We Begin
· 时间 ·
2020年5月30日-9月13日
周二至周五:13:00~20:00
周六,周日:11:00~20:00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
国际艺术金融示范区11号楼
x美术馆
· 价格 ·
老幼票:25元/人
成人票:50元/人
“终端 >_How Do We Begin?”是X美术馆三年展的第一届,这是X美术馆的持续性探索项目,以定期对中国当代艺术及其发展进行节律性回顾。
本次展览分为“科技与媒介”,“社会观察者”,“作为叙事者的艺术家和建筑师”三个章节。在“科技与媒介”中展出的作品,一方面关注媒介本身,人类是如何与技术和媒介建立联系。另一方面,则关注新媒体所带来的内容生产,从社交媒体如何扰乱真实的人际互动到自我“审查”制度的建立;“社会观察者”则是对人类与强侵入性社交媒体间关系的反思;“作为叙事者的艺术家和建筑师意图探索当代城市中技术发展如何与叙事性相交织的一系列命题,以及物质性如何抵抗和干预虚拟化并与其共存。
图片来源:北京X美术馆
WAVELENGTH:边界之间
#感官 #无限 #装置
图片来源:时代美术馆
WAVELENGTH:边界之间
· 时间 ·
2020年8月1日-8月31日
10:00-22:00
(21:30后停止入场)
· 地址 ·
北京市 海淀区 复兴路69号 
华熙LIVE 五棵松东北角
北京时代美术馆
· 价格 ·
单人票:98元
学生票:58元
双人票:180元
在这个斜杠时代,不同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边界之间”的意义,在于打开规则、定义、概念背后的多重维度。相比起一个个固定的标签,身为走在前沿的当代青年,你是否更愿意去思考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探索那条拥有无限可能的中间地带?
图片来源:时代美术馆
本次展览聚焦在边界之间,展览分为多个不同的板块,通过对多种不同主题板块的诠释,体现了展览内容丰富的多样性。参展作品分布在“定格/释放”,“内在/外在”,“现实/虚拟”,“自我/他者”这四大放飞思想、精彩纷呈的体验性艺术装置板块。让每一个参与展览的观众,置身于颠覆传统的艺术展览空间,享受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新媒体 #计算机 #物质模式
图片来源:UCCA
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 时间 ·
2020年9月26日-2021年1月17日
10:00–19:00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
798艺术区中区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 价格 ·
早鸟票:60元/人(9.25日前)
正常票:100/人
“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对机器学习美学、数字客体性以及科学技术的反思进行了探讨。
1985年,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曾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划了具有开创性的展览“非物质”,构想了一种与电讯技术进步相呼应的全新物质模式。本次“非物质 / 再物质”展览既是对此前“非物质”展览的致敬,亦旨在通过探索计算机艺术的广阔前景与哲学根基,在计算机艺术这一媒介的历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池田亮司,《data。tron(WUCGA版本)》
图片来源:大麦
蘑登之城 · Modern City
#艺术展 #蘑菇 #打卡
图片来源:蔓空间
蘑登之城 · Modern City
· 时间 ·
2020年8月1日-12月26日
10:00-19:00
· 地址 ·
北京市 朝阳区 798艺术区
东街D085 
蔓空间ARTSPACE
· 价格 ·
早鸟票:38元(8.1-8.10)
通票:68元
《蘑登之城》展览邀请了十二位艺术家:陈轩荣、杨松、袁松、郑江、张钊瀛、刘銧銧、吴大伟、柳青、渠季阳、王国强、时砚亮、王宇葳共同打造。
图片来源:蔓空间
本次展览包含雕塑艺术、绘画艺术、涂鸦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绘本插画艺术等,并在蔓空间的“城堡”里,建造了一座“蘑菇花园”。
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
“万物共生”
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
#实景 #沉浸式体验 #光影
图片来源: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
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
“万物共生”
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
· 时间 ·
2020年8月20日-12月25日
8月份19:30-22:00(21:30停止入场)
9月份天黑-21:30(21:00停止入场)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玉渊潭公园樱落花谷区域
(入园请从南门进入)
· 价格 ·
单人票:198元
双人票:278元
三人票:388元
《万物共生》就是一个神秘的平行空间世界,在这里海洋、森林、花海、星河,万物共生,融合绽放!它将给我们提供无限想象空间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
《万物共生》由十五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作品组成,每一个作品都以不同形式、不同状态来表现生命的多元化。它将自然界中的多种现象,像光、影、雾、气、水、雷、风等,通过光影的艺术形式,结合仿生装置、动作捕捉、体感互动、声光机械等多种科技手段,为观众带来一种奇幻的沉浸体验,从而去探索生命万物的无限可能。

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感映交互展
#光影 #数字创意 #圆明园
图片来源:RE睿·国际创忆馆
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感映交互展
· 时间 ·
2020年07月11日-11月30日
10:00-17:00(每周一闭馆)
最晚入场时间:16:30
· 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
广宁路新首钢园区
北七筒办公区4号筒
RE睿·国际创忆馆
· 价格 ·
儿童票:68元
学生票:65元
单人票:88元
双人票:150元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自由的探索,无尽的遐想,每一个角落,每一次回首,都会有精心准备的惊喜;每一处停留,每一个视角,都将会有别样的景致。
在这里,你在观景,你也在景中;你是书中仙,你也是画中人。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积累了清华大学20余年的科研成果,数字圆明制作团队精雕细琢,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正式拉开帷幕。
图片来源:RE睿·国际创忆馆
万园之园在异次元世界再现,工业遗产在现实世界重生,传统与现代,真实与虚幻,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这里在追寻过往?不,这里就是未来!

RE睿·国际创忆馆由清华大学旗下文化遗产研究阐释与增值运营品牌清城睿现设计并发起,旨在以数字创意激发传统文化在当代视角下的价值认知与阐释,构建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民族与世界、传统文化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平台。
艺虚亦实
环保可持续新媒体艺术展
#环保 #新媒体 #虚拟现实
图片来源:野生救援wildaid
艺虚亦实
环保可持续新媒体艺术展
· 时间 ·
8月22日 - 9月22日
· 价格 ·
免费
· 方式 ·
抖音、大麦App内搜索“艺虚亦实”
2019年,北京晨生推出首个自创环保艺术IP「持续反YING」,以线下艺术展览的形式,通过艺术家以废弃物为原料驻地创作,用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为环保议题发声。2020年,晨生将环保艺术拓展至线上,结合美与科技,将领先的虚拟与现实黑科技元素融入进来,邀请中国虚拟KOL – 翎Ling作为嘉宾,联动公益支持伙伴野生救援WildAid和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推出新媒体环保艺术IP「艺虚亦实」。
图片来源:野生救援wildaid
「艺虚亦实」的展出平台在抖音app和大麦app。观众们不需要去到特定的城市或美术馆,更不用因为观看时间仓促而草草了事,只要网络在线,随时随地“美术馆一日游”!8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环保”为主题,通过新媒体艺术形式为大家带来一场特殊的线上展览。

白:通过展示空间的变化
呈现二十一世纪未来型媒介空间
#媒介 #后现代主义 #空间
图片来源:白盒子艺术馆
白:通过展示空间的变化
呈现二十一世纪未来型媒介空间
· 时间 ·
2020年07月31日-11月01日
周一闭馆
· 价格 ·
免费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 
酒仙桥路2号 798艺术区 
797路 B07
白盒子艺术馆
在日常与经验成为艺术的时代里,与代表了现在的艺术家们,一同通过本次展览,思考如何将以“提前了解艺术家对‘白’的意义”的展览空间进行改进,以此创建生活性、未来型媒介空间,成为一个可以通过建造并不是非凡之人,而是营造人人都可以一起融入的和谐环境的机会,再次思考它的意义。
图片来源:白盒子艺术馆
追求创造性与纯粹性的现代主义逐渐把艺术神化,而当代艺术消退为保守化。白立方也受到把美术馆这一空间神圣化的置评,被认为是顺应社会体系的一个僵硬世俗的场所。

结果,反叛现代主义的保守性与黑白理论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脱离白立方僵硬性的理念。在白立方里艺术作品沟通上感到限制的艺术家们开始寻找打破艺术与现实之间的间隙及界限的多种方法。
本次在白盒子艺术馆的展览,并不是以往策展人所叙述的基础的一般的展览方式,而是以艺术家与参观者间互相沟通的方式,就在这里,“白:通过展示空间的变化呈现二十一世纪未来型媒介空间。”
Harvey
本期编辑
解构与重构。
关注我们
 扩展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