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君说:
收到小X的投稿,办公室的老师又惊喜又惊讶又感动:惊喜的是和ZI共同度过的申请季对她的自我成长有如此深的影响,惊讶的是对老师的push她内心原来有这么多OS,感动的是她对ZI工作的理解和认可。
小X来自广州一所体制内高中,申请季与ZoomIn结缘。她在这篇文章里详尽的描述了自己如何突破普高党的“文书困境”:没有“标准答案”和“范文” - 不知道写什么;缺乏批判性思维训练 - 写出来没深度。新的申请季已然开始,如果你也对此发怵,往下看吧,希望小X的经历能给你启发!
图文作者:X同学
2020ZIer,广州体制内高中,拥有“优秀普高党”所有典型特点:礼貌,努力,坚韧,喜欢“标准答案”,没机会进行思考训练。
总是凌晨出没的她,在和ZI老师一稿又一稿的锤炼中,终于打破思维的墙,在ED II阶段录取Boston University(波士顿大学)。
1月6号的晚上交完最后一所学校的申请费之后,盖上电脑,我还是没有任何实感。
我的申请季就这样结束了。无数个穿梭往来于咖啡厅和书店的白日,无数个开着台灯敲打着键盘的凌晨,改了一篇又一篇,被推翻了一遍又一遍。我的申请季,就这样结束了。
这几个月,对我改变良多,也收获颇丰
我不得不感叹和佩服美国的升学制度。一个申请季,却能让学生有远远多于考上大学的收获。
经过了申请季,我开始思考,开始喜欢思考,开始善于思考,当然也还远远不足。当意识到自己的某个想法,当发现自己的某种性格,当回忆起自己的某个行为某个选择时,当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与往常因懒惰和不喜而几乎从不思考相比,如今的我已经彻底变样。
我开始追根溯源,开始转换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开始剖析自我。我发现,家庭和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居然如此深入骨髓,习惯的形成和性格的养成原来都有迹可循。我慢慢剥离对学校的过分依赖,开始学会接受和包容他人的意见和话语,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相信自己。虽然表面上只是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文书,但申请季却从根本上改变了我。
接下来,就谈谈我写PS的故事吧。
回忆开闸,我是8月的时候进入ZI,直接就进入申请季。与意想中的一样,写PS果然是我最大的难题。
首先在选材上,我就纠结了很久很久:我拿捏不准究竟该写什么样的事,该展现出自己怎样的性格给招生官。
现在回想起来,大概就像huini说的,我比较在意某些形式(写文章做不到洋洋洒洒的随意写,而很在意篇章结构和内容的分配),而且自我的认知不足,再加上经历过的事情太少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用中文写过很多个立意,然后扩展成中文原稿,最后再译成英文稿。但写出来之后,都不满意。王老师和huini总是继着我的文章提出很多的问题,认为文章的重点不够突出,读者难以“抓住”。我自己也觉得没有写出最想表达的内容。
写了很多很多不同主题,当别人成形的文章都修改到第三、四稿的时候,我却连初稿都没有写出来……
我当时很焦虑,近乎抓狂。我知道那样的状态更不利于写文章,努力调整,王老师和huini也一直陪伴,给我支持和鼓励,给出我思路引导我思考。无数个具体问答来回后,王老师曾无奈地摊手:“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语塞,但更积极地把任何想到关于自己性格,价值观或对事情的看法都分享给她,紧接着得到更多的灵魂拷问:“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一度被问到厌烦,跟她吐槽说可能我俩的聊天记录里出现的最多的三个字就是“为什么”但直到某一刻,我发现当时的不断的追问和无数个“为什么”激发了我寻找事情根源的思路。
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我开始反思,意识到了自己文章的问题:一直以来我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写或者平铺直叙的来,我不善于构造一篇重点突出的文章,像什么线索、伏笔、插叙倒叙之类的我通通都不擅长,导致了文章内容很广,显得很空泛;再加上我太不喜欢思考了,我回想起之前在ZoomIn的文书训练营里,huini就说过我“会有很多不一样的角度和想法,但是不会自己深入想,要别人问一句才会答一句”——确实是这样,我总是会有很多的想法,但有时因为来不及深入思考或者思考下去牵扯到很多其他的思考,导致有时候到了最后思考的东西和本来要想的东西简直是南辕北辙。长此以往,我越来越不愿意静下心来仔细思考
发现了自己的短板之后,我尝试改进。
老师们给了我一些“工具”:huini发给了我很多范文链接,说我得有多些输入才能更好的输出。我把范文都打印下来,开始精读,尤其是跟自己比较像的。文章旁我写满了标注,着重于文章中使用的手法和每一部分内容存在的作用。同时,我给自己下了硬规定,每天必须空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静下心什么也不干的好好思考。
紧接着就是开始创作了。
记录下了每一个灵感。很多时候,看到某个东西,穿行在人行道上时,尤其在夜晚准备入睡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会唰地浮现出新的思路。无数次,强忍扑面而来的强烈睡意,转身拿起枕头旁的手机在备忘录里敲打下自己的新思路,以及紧接着的继续思考该如何展开并一并记下。
我把所有的思路素材整合在一个文档里,开始筛选,一个个衡量比较。最终,选择了一个算是有我人生为数不多的大事,获得王老师的肯定后,我开始展开写。
但也不可能一下从顿悟到真的“变身”,我写了很多东西,但读起来还是太过宽泛了,想要覆盖的内容和心理活动太多。更难的是,我自己也在事件延伸出的reflection上飘忽不定,不知道最后该升华定调到释然还是乐观还是其他什么。现在回想起来,根本原因应该是当时的自己其实没有彻底想明白,但迫于时间,只能匆匆下笔。
这时候,KK老师也加入我的文书小组共同出力。这一稿给到他们,反馈依然不够满意。但是他们没有让我反复订补,而且让我先继续完成Supp,他们对我的PS进行集体讨论,出谋划策。
经过几轮的沟通,我们重新敲定了整篇PS的逻辑线和主题。ZoomIn的老师们会留给我最大限度的自我发挥空间,会给予每一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虽然当时时间很紧急了,但他们还是坚持让我先修改,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字数都不是问题,他们会处理。
我清晰的记得我半夜两点多改好后发到群里,KK老师秒回说会进一步修改,让我去休息。第二天早上看到的是他四点多发来的改好的文章。那一刻紧绷已久的我真的一下子心安了,打开文档后我更是瞠目结舌,删减和修改真的做的太好了吧!有的说法和句式真的是给我多少时间都想不到的。
但当我看到有的部分标注了直击灵魂的提问和对内容的推翻的时候,我给整恼了。都这个时候了,还推翻我的内容,要我写啥上去啊?(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太感谢老师的高要求啦哈哈哈,推翻内容总是恼人的,却也是想要出好作品必不可少的)我深呼吸两次,耐下性子好好思考然后发回去。之后这个过程又重复了三四次,最后终于得出了双方都满意的文章,一个一个词确认后给到外教再润色语言。那一刻我觉得人生都圆满了。
我写了这么多,你可能会觉得:就写个PS怎么就对你那么大的改变了?就追根溯源爱思考相信自己?我想说的是,这写出来的只是申请中冰山一角的故事……(敲完这句话,我停顿了好久,想到了好多个接下来可以承接的内容,然后点开我的备忘里在里面写下了今天的日记“我发现关于申请季,可说的真的太多了”。)
我不敢说我的申请季有多么的轰轰烈烈,但的确经历了不少。不说别的,网站、推荐信、成绩单、交费,这些事情就够我一个普高的英文网站小白忙活的了。我曾三天两头跑回去学校为了帮老师们递交推荐信(我申请了自修不用回去上学,普高的科任老师们也不会英文所以没法上传...就连推荐信都是我和机构一起写出来的...【下跪】)。有过被UCAS的限时交费搞到崩溃,一度破口大骂摔东西,然后气愤地注册twitter去找UCAS工作人员帮忙解锁(他们没有邮箱,只有Facebook和twitter,真的好奇怪,而且英国人的严谨真的逼疯我…),在成功缴费后激动的流下了眼泪(上一次这种时刻是中考分数公布)。
各种可气又可笑的事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这个申请季,比起以前,我真的经历了太多,见识了太多啦。正是这一个个的经历,让我开始回顾,开始反思,也开始有了很多新的思路和角度,才得到了那些变化。这是难以用三言两语说清的,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变化。
接下来,我想给准备申请的大家一些小小的建议(当然我不是什么阅历丰富的权威人士,只是作为一个“过来人”,还是觉得有不少想分享给大家的)
1.PS前期的倒经历这个事情,一定要做充分!血淋淋的教训!哪怕再小的事情和想法,都值得分享!有时候自己觉得不足为奇的东西可能就是真正的宝藏!
2.多和老师沟通交流,了解是基础!(但是最好工作时间发送吧,别凌晨十几条微信发过去,虽然我就干过这种事...)
3.多记录自己的想法!我是个没有好文笔的人,很多时候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写清楚,就没做记录,导致到了要用的时候会想起来,都忘了自己当时的心态。
(这三条好像差不多......总之就是:多记录!多回顾!多分享!)
4.跟紧老师的作息时间!老师休息了你就也去睡觉,老师起床了你就也起来干活,千万别老师睡觉了你还大半夜的在填表格改文书,遇到要意见的时候得不到及时的反馈,等老师起床了第一时间反馈给你了你又去睡觉了...这样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时间!
5.当你完成了一篇文书等老师反馈时,可以去着手准备or写下一篇了。老师们当然会尽量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你最有质量的反馈,但是这也需要时间,他们又不是机器。这样可以节省好多的时间。申请季,一分一秒都是金子!浪费不得!!
6.没事的同学可以先熟悉熟悉申请网站(尤其不只是申请美国大学的朋友们,就算只是美国,也至少有common app和uc这俩)以及各个学校的官网(school research真的太重要了 第二个血淋淋的教训) 越早看越熟悉越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7.如果你不知道从哪写起,也可以看点PS的“范文”(PS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玩意儿,这就是我讨厌它的原因。虽然看的越多可能会越迷茫,但更可能在迷茫中找到一条路)
8.在老师推翻了你文书中的某些内容时(也许是全部)不要气恼,不要气恼,不要气恼。跟我一起深呼吸。还是那句话,推翻内容总是恼人的,但也是出好作品必不可少的。这是他们对你的高要求,要明白和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当然,自己出的所有作品和文字都是很棒的内容,一笔一画都是血和泪,只是也许放在这篇文章里,不是最必需的部分而已,千万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唔..暂时想到的就是这些啦。都只些小小的建议。当然,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自己的申请,然后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地去完成申请!
最后,我想说说我的小遗憾,就是关于和ZoomIn的老师们的。我在广州上学,所以除了2019年的8月份我一直呆在上海上文书训练营和准备托福,其他的日子都回到广州了。可能是因为认识的时间太晚了,再加上地理上的无法避免的距离,我们有过相识相“微熟”,但我感觉没有真实的走的很近。所以很多时候,看到很多篇ZIer分享的文章说和老师们怎么怎么好,多少多少的小故事,我都觉得心里酸酸的。我觉得上海的ZIer们真的太幸福啦!
更触动我的是有一次,大概是ED1截止前一天晚上凌晨一两点,我跟王老师在语通确认最后一篇Supp。忽然电话那头响起一阵掌声,给我整蒙了。我就顺口问了一句,然后才知道,是某一位老师结束了倒数第二天的辅导准备收工回家了,其余还在加班的老师在鼓掌欢送。我也说不清是什么感受,总之就是他们都很温暖很有爱,整个办公室的氛围也很温暖很有爱,然后想到不知道自己以后工作的办公室的同事会是怎么样的…(扯远了)。所以我觉得,这是我的遗憾吧,还没有和大家足够的熟悉和亲近,最能让我们熟悉亲近的申请季就这样走掉了。
最后的最后,当然是感谢。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们。他们给予了我很多的支持,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物质上。感谢ZI的老师们。每一个凌晨的陪伴,每一次耐心的回复,我都记在心里。感谢我的托福老师。我心爱的陈老师,在她的帮助下我的标化从此拼出一条血路,我觉得她身上值得我学习的东西真的太多了…她的文学涵养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感谢我的SAT老师们,她们真的太专业了。感谢我的朋友们。所有的支持鼓励还有耐心回答“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都是莫大的安慰。感谢所有在我申请季帮助和支持过我的人们,没有你们,也许就没有我现在成功的申请。当然,更要感谢自己,撑过了所有。
虽然不想再重来一遍,但这个申请季对我来说,真的弥足珍贵。
“In the depth of winter, I finally learned that within me there lay an invincible summer.”

ZoomIn全面恢复线上办公
扫码咨询,预约一对一咨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