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作者:小张
ZoomIn前实习生,2020ZI转学学员。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USNews排名91)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Top3女子学院),同时收获密歇根安娜堡大学、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学院等录取。
当我用浮夸的演技和惊天地泣鬼神的哭声成功把Register的老阿姨说服以后,她一边麻利的帮我发了College Report,一边安慰我说“别担心,我现在就送,马上就会送到了。
我梨花带雨地抹去眼泪:Leo老师教我的“苦肉计”真的有效!
——转学的琐事也太多了。以为交了申请就完事了,但眼看就要过截止日期,原学校的成绩单还迟迟没发,老师在电话那头“鞭笞”我说:“去找你们老师,看着她给你传,不传你就哭,就不走。”于是有了以上这一幕。
两年前的今天,我还沉浸在SAT发挥失常的悲伤中。裱花先不提,我几乎踩了申请时所有可踩的雷:
  1. 没有大局意识,初三太浪导致GPA爆炸,却不知道这居然还能直接影响申请时的GPA(申请GPA要提交9-12年级的);
  2. 把大部分文书扔给了某东方中介,自己埋头苦干并不出众托福和GPA;
  3. 没有系统的规划,没有心思搞活动和志愿项目,最终的文书和活动经历都平平无奇;
  4. 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导致没太多时间准备SAT,最终二刷只获得13xx的成绩;
  5. 几乎没摸过commapp,不知道怎么填写个人信息,更不知道如何上传各种材料;
  6. 选校是什么?被中介突然告知申请的其中一所大学的文书deadline就在这两天,急速上学校网站上搜索所谓的相关信息表达对这所大学“不熟”的喜爱;
  7. 妄想靠着转发各种锦鲤能吸欧气获得一份天降offer。
一通令人窒息的操作后,当年的我连申请的具体过程都不知道,云里雾里竟然也收到了8封大学录取通知书——然而没有任何一封能让我狂喜到像其他同学一样发朋友圈秀。
个性争强好胜的我,看到同学们纷纷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备受打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反复自我否定和贬低。同时我也开始懊悔申请的时候没有更多参与进去,把那么重要的人生经历全部丢给中介来操作。
“人生无望”之际,“转学”这个念头浮上我心头,牢牢扎根便是一年多。我想用自己的实力向我身边人和我自己证明:我可以做的更好。我也想通过转学好好磨练自己,给过往的自己补上人生中缺失的一课。
带着这种“使命”,我开始了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生活。
第一学期,我过得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懈怠:频繁跑教授办公室“骚扰”提问,和教授negotiate points求手下留情多给分;每周自主参加mentor program(senior学生手把手教做人)和tutor program(senior学生手把手教学习);在距离midterm和final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就四处参加“学习局”,参加各种Club和活动想填充自己的简历,奔波寻找intern或research的机会,甚至为了final在图书馆连续过夜一周……
我的努力是有回报的,第一学期获得了3.84的GPA,也在各种教授面前刷熟了脸。
随着寒假的到来,我却陷入了迷茫——转学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说是要转学,但是从何开始?接下来具体该怎么做?我要重新考标化吗?还要花时间来准备折磨了我两年的SAT和托福?转去哪个学校呢?
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细想过,总觉得只要自己有一股子干劲,稳住GPA,增强社会实践经验和参与活动,就会有成功的那天。可是看着排名top20,30的大学,我犯怵了,没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给招生官展现我最优秀的一面。
面对曾经多次“伤害过”我的SAT和托福,我不仅没有动力去备考,反而还给自己贴“不适合标化考试”的标签。看着高中和大学同学惬意享受大学生活,而我整整一个学期如履薄冰负重前行,对比之下,转学路上的自己十分孤独。
无头苍蝇小张,在线迷茫。
对未来的迷茫和懒惰把我淹没,背着单词书都能哭出来。
正在这个时候,妈妈的朋友吴迪阿姨介绍给我一个寒假的实习机会,让我有幸与ZI相遇,还结识了一群优秀并且有趣的老师们。实习中,我努力完成老师们交代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工作,也在ZI的公众号上发表自己写的新生指南。在和老师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对申请和大学的概念越来越清晰,“转学之魂”又被燃起。
在ZoomIn,我看过学弟学妹们自觉过来刷托福和SAT也看过他们抓着老师聊文书和心仪的大学;听过Huini老师的分享,也听过不同老师用不同方法耐心引导学生,寻找更好的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声音的方式……我的百无头绪在ZI有了具体的希望的光。
对比我当年惨不忍睹的申请季——如果能重来,我要选ZI!
一个月的实习中,我亲眼看到老师们工作的认真投入和负责,他们也对我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很信任地把自己的转学计划托付给ZI。在Huini和潘潘老师的匹配安排下,ZI“地头蛇”Leo老师成为了我的转学导师,我在暑假第一次和他面谈转学计划。
其实之前我已经和另一家在纽约时代广场的转学中介签约,但对方过于拖拉,也没给过我什么“明示”,丢我一个人我迷茫又焦虑。在和Leo老师面谈时,他给了一个我从没想过的建议:转移目标,立马开始做春季转学。
——他根据我现在的情况,包括硬性成绩(GPA和标化成绩)和软实力(实习、活动、Club等),做了全方面的分析:“你现在的条件已经足够申请春季转学了,没必要把战线拖的太长。”
他有条不紊地白板上写着我在接下来的一学期需要准备的转学资料、需要提升的方面。GPA能确保一直保持在全A吗?有足够的耐心打持久战吗?不如现在抄起手做起来。
春季申请,意味着开学后要开始写文书,除了托福和SAT,还要预留一些时间各种跑办公室填表格请教授写推荐信邮寄文件。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GPA——但很不可思议,这些听来十分繁琐的事项在我看来却要比前两个学期的无所事事更加“刺激“,足以激发我的动力和挑战欲。就像暴风雨中的灯塔一样,Leo老师给我指明了一条道路,让我冲出了迷雾。
接着,我们聊选校:
- “你想转哪?”
- “我有考虑申请布朗?西北?还有纽大…安娜堡…圣母?”我支支吾吾。
- “那我们先聊聊圣母,你为什么选它?你对它有多少了解?”
- 我:【一时语塞.jpg】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选校是多么的主观和肤浅:要么因为有好朋友在同一个城市,要么是跟别人较劲找排名比Ta好的。却完全没有考虑之后的两年多要在哪个学校如何度过。
想想有点后怕,如果新学校不合适,选它的理由仅仅是xx同学在同个城市读书,和xx同学较劲,那我估计想打死做这种决定的自己。在Leo老师和妈妈的建议下,我优先考虑专业(心理学)排名,地理位置(大城市)以及实习机会(校内内推、校友资源)等,重新做了选校调研。
被Leo老师这波熟练且游刃有余的操作“炸”到后,我心中莫名滋长了底气:终于告别只身一人战斗的孤独!
九月,我在纽约清晨的寒风中一个人到离校五十分钟的考场考托福。回来后匆匆打了个盹,开始写文书。各种文书题目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我心中有几个可选的写法,但总觉得还能表达得更多更深,却不知如何用清晰的逻辑写出来。
就在我恨自己词穷,打算freestyle的时候,老师远程通话又来了。
我跟他漫谈我的想法,他拎出来几个重点,还提供了一些专业术语,引导我的重点方向。在这里真的夸爆Leo老师!不仅思路缜密条理清晰,而且很快就能get到我的点,并用准确的词概括出来——他应该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我就一边和他语音聊天,一边在文档里敲入重点,思路,和文书整体的逻辑关系。我逐步理清了自己的思路,然后一顿爆写。
当然写文书过程不像我写的这般容易:
midterm week,我准备熬夜复习时,Leo老师盛情邀请我语音修改文书。高度集中注意力,抽丝剥茧把线索串联起来,涂涂改改,当我挂掉电话,发现已经是凌晨而我还没开始复习时……头大。不过每次和老师头脑风暴,都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新角度,改文书的速度也会提高一个档。
我有大半夜在被窝里接到老师电话叫我起来改文书,也有呆在电脑屏幕前半小时憋不出来一个单词的经历,我还忍痛推翻所有以前惯用的“套路”,尝试从全新的角度切入。这种参与其中,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在我高中的申请季那会儿是真的没有体验过。我知道,我手指敲打的每一个单词都可能牵动到招生官的心绪,我不厌其烦的改,想做到更好。
有的时候没收到老师要求改文书的电话,心中反而有些空虚和不适,可能真的是写上头了(捂脸
△ 写不出文书而明天要考试的样子
此外,申请环节中糟心事也不少,比如上传的材料久久不更新。
最夸张的是当时给Cornell寄高中成绩单。我请求高中counselor同时发送成绩单给多所大学,只有Cornell出幺蛾子迟迟没有更新状态。Leo老师指导我打电话给Cornell Admission:询问,并请求他们按照日期和邮箱地址搜索。结果那边officer让我等:“抱歉,最近收到的文件还在审核中,你下周再看看。“
我一边等待状态的更新,一边麻烦高中的counselor再寄一份成绩单。
一周过去,status还是没有更新。我:???
按照老师的经验,他让我夺命连环call——多碰几个接电话的,有些officer比较敷衍,用“审核”搪塞;有些就比较勤快,会帮助搜索邮件。打了几个电话,我终于遇到一个愿意帮我查邮件的officer——但她在整个资料库里都没有查到我的成绩单信息。
我的两份成绩单被吞了?
最终我要到了那个officer的工作邮箱,又去麻烦高中counselor直接发到她的邮箱中。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诸如此类的状况还有很多,有些学校没有收到ETS送的托福,有些学校不催就不更新。再三提醒小伙伴们,一定要多检查自己的status啊!
回想这个过程,我学会了自己搜集分析信息和资源,准确定位,也学会了抽离出来站在第三视角审视大局;我摸熟了comm app,亲自填写所有表格和文件;我学会了和教授、advisor争取,按时拿到漂亮的Mid-term Report和College Report;我打电话、写邮件,催各路人马,沟通技能up up……在某个时刻,我突然想起一年半前那个无助无知又弱小的自己,我告诉她:“嘿,你在转学的过程中,真的成长了很多诶!
终于,我成功斩获了七所大学的offer,有心仪许久的,也有意料之外的。听了Huini和Leo老师的建议,家庭讨论,我选择了Barnard College。从排名90多的公立到top10,从村里到城里,从幼稚到成长。
这一步我花了一年半,跨的有点大,但是我值得。
最后的最后,说说“经验”吧:
  1. 原地告别拖延症!有什么要交的马上交,因为你不知道后续会有什么突发情况(系统崩溃,成绩单一直送不到等);
  2. 勤查status更新,勤催申请学校的Admission Office更新状态;
  3. 不要偷懒,一定要去和教授混脸熟,方便以后厚脸皮找教授求分,求推荐信和求实习等;
  4. “苦肉计”在必要时要用,不达目的不放弃
  5. 找一个能陪你度过申请季的朋友/顾问导师,最好是可以半夜督促你改文书的那种。
 △ 小张的日历
特写君后记:
很多人觉得,美本转学是一条捷径,是弯道超车。尤其当你听到从90多名的石溪转进哥大巴纳德这样的故事。
但我们更希望你看到小张的offer的背后,她坚如磐石的决心,为此付出的孤独代价,以及高度配合的行动力。
如果你决心坚定,请带着你的信息和诉求联系我,我们好好聊一聊转学。在这件事情上,经验、方法和合适的策略,确实会有助力的。

想了解ZoomIn?欢迎参加ZI招生宣讲会!
时间:12月29日(周日)上午10:00-11:00
地点:上海市黄浦区局门路427号1号楼404
点击下图,填写报名表即可报名
限额10人,先到先得


如果你想了解ZoomIn更多
欢迎来办公室和我们聊聊
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预约一对一咨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