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也没任何人联系过我们,万科真是一家很傲慢的公司。”
你的利益,他的情怀
万科被前员工实名举报
广东证监局已回函
30多年前,王石面临两个选择:赚大钱,还是做大事?王石选择了后者,这一决定成就了万科日后“地产一哥”地位,也给股权处置留下了争议。

4月初,王石率万科员工将2亿企业股捐赠给清华大学,对应市值高达53亿元。捐赠当天,王石发了微博:36年,感君托高义,终不负初心!捐赠完成后,王石心情不错,微博几乎日更,满是他攀岩、爬山、赛艇的动态。
当日,沉寂许久的王石上了热搜,这回跟他的小娇妻田朴珺没啥关系,标签是#王石率领万科员工捐2亿股股票#。
据估计,这次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股票,市值高达53亿,将用来建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世界卫生组织原总干事陈冯富珍奇担任院长,王石将出任学院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捐款是王石和万科员工高风亮节的举动,赢得各界一片赞誉。当然,大家确实只记住了王石和万科,却记不住无名氏“万科全体员工”。
但最近两天,
王石却被人举报到证监会,说他涉嫌侵犯万科全体员工权益。举报人是广东省房地产研究会执行会长韩世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万科的前员工。


易简财经联系了韩世同,其表示,在此前寄出的举报信中,目前已经收到广东省证监局回函。据广东省证监局反馈,此事归深圳市管,所以接下来,其还会向深圳市证监系统以及证监会投诉。韩世同还指,万科最初的200多名职工,目前已联系上100多人,大家都表示要联名进行维权,拿回属于自己的权益。
举报人质疑捐赠的企业股归属问题,以及王石等有没有权利捐赠。不久前还发文称,退位的王石怎么可以凌驾于万科和全体员工之上,未经万科员工代表大会审议,就把股权给捐了?
4月20日,韩世同又一口气寄出19封举报信,收件人包括证监会信访办、广东监管局等,再一次把王石和万科送到了风口浪尖上。
看到这儿,你是否有许多问号?万科企业股到底是谁的?
答案要追溯到1988年,万科完成改制,改造后60%为国家股,40%为企业股。根据当时的规则,企业股的“操作和处理”由企业“自主决定”。
于是乎,别的企业都分配给创始团队了。但王石等人放弃了,王石觉得突然有了钱,会给自己惹来祸端,而且家族也没有掌管财富的DNA。在现实财富和干一番事业当中,王石团队选择了后者
当时没有分配,企业股交由万科职工委员会管理。王石曾公开表示,管理层建议,将职工股成立一个基金,只要在万科的职员,新老都有享用权。企业股的用途被设定为职员福利,重点照顾1988年以前进入万科的职员,另外的用于回馈社会,做公益活动。不排除一种情况,万科的全体员工被感召了,或者被票决了。
随着万科的发展,这笔股权不断被摊薄,但却不断增值。今年1月王石公开说,要是没放弃万科股份,现在至少是百亿富翁。到今年4月捐赠时,企业股对应的股票价值高达53亿元。
等等,不是说职工福利,怎么全捐了?万科官网显示,9年前,万科员工代表大会一致决定,将这笔资产贡献给社会、最终用于公益。于是成立“万科企业股资产管理中心(企业股中心)”。
企业股中心有一条关键章程,规定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得从企业股资产中索取投资回报。企业股资产及其衍生财富,只能最终用于公益方向。而且章程的这一条规定,在日后不允许修改。
就是根据这条章程,企业股中心顺理成章地把全部资产2亿股万科股票捐了。这算是谁捐的?万科说捐出的不是上市公司资产,而是“数十万万科人36年努力奋斗的共同成果和财富”。
王石在员工代表大会召开前,还发给万科全员一封信,说“22年前,我曾经做出过一个决定。这个决定,使得我从此远离一切富豪排行榜,也使我的内心收获了22年的平静。”
从王石被举报来看,万科员工的内心恐怕不都像王石一样平静。
据举报人说,还有不少万科老员工也要举报王石。他们质疑的是企业股权属不应该模糊为“全体员工”,大多数人离开万科的时候都两手空空。而且万科都无权决策的捐赠,王石和企业股中心竟然决定了?万科全体员工的利益是不是受到了侵犯?
“现在是等于员工的权益被捐赠了,但没有咨询大家意见的过程。我们也跟很多法律人士交流过,无论是2011年那次,还是现在这次捐赠,程序上都存在瑕疵。”韩世同指出。他认为王石和万科此举,是贪天之功,慷他人之慨。
其还在接受腾讯新闻采访时指出,“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对他(王石)有偏见,我原来是非常崇拜他,也是非常尊重他的。但是因为他的个人作为和他在万科的一些举止,导致对他的看法发生改变。我在2012年时就曾写过,伟大的王石在我心里已经死了。”
“所以捐款事件,一开始我就觉得他是故意的,是欺世冒名,借这个由头“挖”走一块万科的资产,然后做好人送给清华。当然,在清华的基金里他个人是可以受益的,虽然不能在金钱上直接受益,但是至少从名声上,甚至作为名誉院长是否享有津贴等。”
 另一位前万科员工周桥先,也表达了不满,“我觉得这个捐赠是有问题的,职工股不是王石一个人的,是大家的。股权应该在我们员工手上。你一个人把它捐出去,不经过我们同意。你要做好事,你可以用你自己的钱来捐。”
有媒体表示,万科方面回应股权捐赠一事,称并无更多增量信息可回复。目前看来,举报者的疑问只能由监管层调查定性。万科企业股的处置虽然是历史遗留问题,却对上市公司等股权资产治理具有警示意义。
不同于韩世同一方的“激烈反应”,万科方面却显得十分平静。
事件爆发后,万科方面曾拿出一份王石4月2日捐赠当日的演讲稿。在演讲稿中,王石明确提到,万科企业股资产最初来自万科股份制改造时,万科创始团队放弃了本可以分配到个人的那批股份。此外,没有其他更多回应。
而王石的微博,仍在关注世界地球日。
韩世同则表示,自提出质疑以来,捐赠一事已受到广泛关注,自己也获得很多来自万科员工以及前员工的支持,但是万科自始至终没有任何反应,一次都没有联系过他们。
“由此来看,万科真的是一家很傲慢的公司。”
如果此次企业股的权属不能理清,不排除有类似情况的公司跟风模仿,将权属模糊的企业股一捐了之,导致员工权益受到侵害。也不排除会有公司故意模糊激励对象,给员工发空头支票。此前,有上市公司因为激励对象或门槛模糊,导致方案落空,还有的公司表面激励员工实则激励高管,引发员工不满。
万科53亿元企业股捐赠清华的一事,自然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公益。但是当聚光灯闪烁在王石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那些将自己的权益交给公益的前万科员工,似乎有一种“为他人做嫁衣”的失落,确实没有太多的存在感和荣誉感。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前员工举报王石的背后,是一场存在感与荣誉感的盗刷。这其实无关捐赠本身,32年前的那张股权激励的大饼,不知道圈进了多少万科老员工的美好青春,而最后这张大饼化成了公益之大爱。

你很难相信王石已经是一位马上就要70岁的老人了。
他身材精瘦,身姿挺拔,体重长期保持在64公斤左右,目光坚定且自信,有人甚至怀疑他整容。
曾有豆瓣网友这样评价王石:有着丰沛生命体验的人,目标并不是的生命体验,而是为了他的使命感。王石对此并不完全认同
“使命感,反正在我的辞典里这个词出现的比较少。那是年轻的时候,现在真的不敢有。更多来讲,你会发现作为一个人,如果你把握住了自己,能够在社会中去做自己,这个事已经很不容易了。”
过去30多年,王石一直活在巨大的名声之中,他享受聚光灯带给自己的一切,但也必须随时承担它反噬时所要付出的代价。
王石登顶珠峰那一年,恰好赶上非典,观看登山直播的人超乎预计,这让王石迅速从企业家圈走入大众视野,之后,他频频以硬汉形象出现在广告代言中,王石“挑战自我”的大无畏形象深入人心。登山带给他的关注远超他的想象,这一度使他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 王石登顶珠峰 | 图片由王石团队提供
2008年一直被王石称为“至暗时刻”,这一年,“拐点论”让万科成为行业内的眼中钉,接踵而至的“捐款门”,又让他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网络上每天五六十万个帖子对他攻击谩骂,最广为流传的,就是那句“虽然你登上了珠峰,但是你的道德高度还没有坟头高。
舆论发酵到最后,有人甚至让他出国避一避。汹涌的潮水一拥而进将他淹没,王石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在商业丛林主义与反精英话语体系的两头夹击下,他不被理解,他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感开始时常伴随他。
或许是为了再一次体验强大,2010年,王石第二次攀登珠峰,这一年他59岁。登山能让他找回底气,在与大自然抗争胜利后,他每每与人较劲时,心里时常想的是:“我在冰壁上挂过一夜,你挂过吗?”
那次登顶珠峰后,他在远眺之间,突然发现左眼失明,迅速下撤到8000米高度后,右眼也看不见了,他开始恐惧地大喊。就在这时,队友伸出手来按住他的肩膀:“老王,你怎么了?”王石瞬间就平静下来,离死亡咫尺之遥,他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世界上比身体痛苦还可怕的是精神孤独。”
“登珠峰它是有一个常识的。就是到了一定的高度,只有你自己帮自己,没有别人来帮你”面对许多人对他登顶珠峰真实性的怀疑,王石这样告诉记者。
这句话对于他的人生来说,亦是如此。
王石自身一直有一种匮乏感,在该上学的年纪就早早进入了社会,大学没有教给他太多知识,当年去深圳本想挣到钱就出国留学,公司业务却把他栓到了60岁。
直到2011年,王石逮住了一个去哈佛游学的机会。
刚到哈佛时,王石还计划着第三次第四次登珠峰,他要做人类登顶珠峰最大年龄的挑战者。没想到的是,到了哈佛两个月后,他决定放弃自己的登山生涯。
▲ 2013年3月,于哈佛商学院授课 | 图片由王石团队提供
那时他还没过语言关,一开口就紧张,开始上课后,立刻进入一个高强度、连轴转的学习状态,一周五天,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熬到凌晨1点,上课时,听不懂也得熬着,熬不住了还会打瞌睡,课后只能请同学吃饭,以便借来笔记拷贝。
“时间一长,觉得自己都要得抑郁症了,生不如死,那时候就想,人最困难的不是如何面对死亡,而是如何活着。”
翻过了一座座物理山峰,王石决定开始攀登更有挑战的知识山峰他让助理回国,独自一人在异国的土地上,让自己重新成为一名学生。
哈佛的老宿舍楼,冬天取暖效果不好,起床后王石要先烧一壶热水,灌在热水袋里,抱着它温习功课。一杯牛奶,一片面包,再加上一颗西柚,吃过简单的早餐,他需要赶去教室上课。这样的生活虽然辛苦,但让王石感到分外充实。
直到今天,王石仍然继续着游学计划,2018年秋天他抵达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希伯来是他的第四站,此前他先后在哈佛、剑桥、牛津访学。他想要寻求作为一个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在全球文化当中来把握平衡。
▲王石在耶路撒冷乘公交车上学 | 图片由王石团队提供
许知远在《十三邀》上评价王石说:他属于不多的拓展了这一代企业家维度的这么一个人,从一个商业领袖变成社会领袖。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竞争,自我证明。
重新谈起“捐款门”的影响,王石如今冷静得多:“你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如果你的言行引起对股票的波动,对投资者的担心,对购房者的的疑虑,那这是不合适的。你不能因为你的性格喜欢,你说我认为对,我就这样说。”
说完这话,王石沉思一下,接着说:“但是你发现吗?谈到个人我还是咄咄逼人的。”他露出狡黠的笑容。
王石退休前咄咄逼人起来,像极了《穿prada的女王》里的场景,这让所有曾与他共事过的人都印象深刻。
每天都像一场雷厉风行的谍战剧。
早上王石从家里刚一出来,小区保安就来信儿了,万科总裁办公室主任立刻通知大家:“主席的车从小区出来了,大家清理桌面,不要乱,要坐住,安静。
十几分钟过后,万科中心园区门卫在对讲机里报告:“车现在进园区了,车进地下室了,主席进地库楼梯间了。”紧张的气氛开始蔓延,助理秘书们守在顶层楼梯间,电梯门开的瞬间,一股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办公室主任立刻迎上去汇报重要工作。
职员们都害怕与王石的冷酷眼神撞个正着。有一次王石和一位律师去餐厅吃饭,碰到公司的两位职员,他想展示自己的亲和力,于是主动过去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事后,一旁的律师对王石说:“你有没有看到,他紧张得膝盖都在发抖。”这让王石感到疑惑:“我哪有那么可怕?”
在工作之外,王石也曾十分自我,不爱给人留情面,即便是与官员打交道也丝毫不收敛。
年前,在一场饭局上,地方官员们想拉拢关系,纷纷向王石敬酒,彼时他正在戒酒,对觥筹交错无动于衷,随行的同事就帮着挡酒,后来敬酒越来越多,王石看不下去,给对方来了一句:“哎我说,你干嘛非得灌他喝酒啊?
在运动中,王石曾经不喜欢弱者,不愿意迁就。
挑战南北极时,他曾与一位因体力不支拖后腿的女队员产生矛盾,最后不欢而散。
拥有强人思维,崇尚效率第一的王石,曾经一度信奉个人英雄主义,这使他对自己要求严苛外,对外界也显得咄咄逼人、棱角分明。
但理想主义总有需要对现实妥协的时候,再尖锐的棱角也总有变钝的一天。经历得多了,年龄大了,王石开始自我反思。
在他今年出版的传记《我的改变》中,他写道:“企业越做越大之后,我越来越深地意识到,在不规范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权威人物,往往带来个人崇拜、好大喜功等负面效应,所以,企业要做大,就必须逐渐弱化个人权威,走出人治的怪圈。”
▲王石新书《我的改变:个人的现代化40年》 | 图片由王石团队提供
他还找了个机会,向之前一起穿越南北极的女士表达了歉意,王石觉得,“自己以前完全就是一个混蛋”。
周围人都感受到,退休后王石的状态变得比以前更松弛了,不再不苟言笑,不再让人敬而远之,在采访过程中,他也会积极配合,还时不时跟你互动。
如今王石最爱的运动,变成了赛艇,在赛艇运动中,他越来越感受到集体主义的魅力,“赛艇一定是你们组里最弱的那个人,决定了你的成绩。你再强,其他人再强,有一个弱的,往往他起反作用,你不管它哪个桨,因为它这个幅度很大,前后打桨。”为了聚集更多热爱赛艇运动的企业家,王石还创建了赛艇俱乐部,名叫“深潜”。
▲ 王石在划赛艇 | 图片由王石团队提供
但王石依然想证明自己。在退休之前,王石给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干到70岁时就退休,没想到轰动一时的“万宝之争”让这个期限提前了4年,被打乱了人生节奏,王石有些不甘心。
2017年从万科退休后,王石基本没有让自己闲下来,除了华大和远大两个联席董事长的职务,他还在做公益推动垃圾分类,做企业家教育,王石现在的工作量相比退休前,有增无减。
从很早之前,王石就十分崇敬褚时健,除了自己每年去探望褚老,还常常带着企业家们一去去参观褚橙庄园。
如今褚老不在了,王石却走上了与他相似的轨迹。
“大运河”是王石正在筹备的新品牌,他打算把自己第三段33年的人生,全部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去。尽管详细的计划王石从未透露过,但从囊括在其中的深潜训练营,人们可以略知一二,这个颇为宏伟的计划与他自身的价值观相匹配,或许他希望为世界留下更能代表自己的精神遗产。
王石从不隐藏自己的野心,在采访中,这个词也经常被提到。从1988年他放弃万科股权选择做职业经理人开始,他对自己就有着较为清醒的认知,在自传中他写道:“你又高调又有钱肯定是死路一条。我不要钱,但我这个人性格改不了,估计出风头是无法避免了。”
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曾评价王石称:“他是一个这样的人:不是没有毛病,也不是很完美,但他生命的价值取舍和人生状态令我非常崇拜。
王石现在觉得,提前几年离开万科,也未必不是好事,他觉得自己“准备得挺充实”,这让他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即将到来的70岁。
“2020年,就是新的征途开始了。既然是新的尝试,一定是做我原来从来没有做过的。”
而王石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拿大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