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消费还没来,有人说报复性存款先来了。
4月10号,中国央行发布《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8.07万亿,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比2019年的6.07万亿元增长6.6%,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
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第一季度,每天有超过700亿存款涌向了银行。平均来算,相当于一个中国人新增了4600元存款。据央行数据,截至3月末,我国住户存款余额87.8万亿元,人均储蓄大约6.3万元。在4月疫情得到控制后,各种报复性概念孕育而出,“报复性存款”也成了当下热词。
为什么大家都开始存钱了?据中国新闻网援引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分析称,中国人有“积谷防饥”的传统观念,储蓄观念根深蒂固,而这次受到疫情的冲击,不少居民感觉到了收入减少的压力,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稳定,危机感增强,为了保障未来生活,于是很多人存钱意识提高了,开始增加储蓄、减少开支。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报复性存款”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居民储蓄意愿增强在近期中国央行的调查报告中也有所体现。
4月28日,中国央行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0%,比上季下降6.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3.0%,比上季上升7.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5.0%,比上季下降1.3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48.6%)、“基金信托产品”(21.6%)和“股票”(16.3%)。
同时,一季度,城镇储户的收入感受指数为41.6%,比上季下降11.0个百分点。其中,10.7%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比上季下降6.6个百分点,61.8%的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比上季下降8.8个百分点,27.5%的居民认为收入“减少”,比上季上升15.4个百分点。反映居民对未来收入信心的收入信心指数为45.9%,比上季下降7.2个百分点。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3月的一份研报中指出,不管是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难,还是瘟疫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都会对人们的消费心理产生影响。灾难会导致未来收入和支出的剧烈波动,为了自己及家人有更多的资源应对这种不确定性,人们会削减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中国的储蓄率比较高,这有多方面的解释,比如收入增速较高、人口红利、消费观念保守。此外,预防性储蓄可能也是重要原因。这次疫情影响到了全国大多数人,而且现在信息传播很快,受影响较小的群体也能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到重灾区的情况,心灵也会受到冲击。疫情可能对预防性储蓄产生很强的拉升力量。
然而,在“报复性存款”的表面之下,很多人也面临无钱可存的境地。按照银行业“2/80定律”,就是不到2%的人,掌握80%以上的存款,多数人基本没什么存款,有的甚至处于负债的状态。
4月2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透露,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同比减少95万人,3月份环比降幅收窄。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9%,环比小幅回落。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66%,就业形势较往年更加严峻。而2月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近日,个人公众号“李迅雷金融与投资”发布的《中国失业率有多高?》文章称,我国就业总体更加偏重第三产业,并且个体经营户占了很大部分,疫情中个体经营户受影响较大。再考虑到服务业和可选消费需求的低迷,外需的大幅冲击,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我国新增失业人数可能已经超过7000万,对应的失业率大概在20.5%。
智联招聘的数据也显示,工资无法按时发放、工资缩水、裁员、缩招、倒闭等情况的占了小7成。种种数据表明:2020年,很多人无钱可赚,更无钱可存。
而大多数人的压力还在负债上面。截止到2020年3月份,我国住户贷款约达到了56.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0.3%。其中,11.8万亿属于经营性贷款。44.7万亿属于消费性贷款,而这里面有30万亿左右都是属于房贷,剩下的消费贷款属于信用卡、车贷等。
近日《中国金融》刊发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数据出炉。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大约为317.9万元。其中,家庭资产主要以实物为主,住房就占了将近7成,而城镇居民的住房拥有率高至96%。
调查还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高达56.5%,其中负债最高20%家庭承担总样本家庭债务的61.4%;而负债来源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且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占家庭总负债的75.9%,也就是说接近8成的家庭背负房贷。
在1996年的时候,我国居民负债率才3%;到了2003年2007年中,我国家庭负债率开始在18%左右波动。到了2019年末,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上升为55.8%,相较于2018年末的52.1%又上涨了3.7个百分点。2020年第一季度居民杠杆率从2019年末的55.8%上升至57.7%,提高了1.9个百分点。从历史比较来看,这一上升幅度仅次于 2010年1季度2.2个百分点的增幅。
众多家庭每月背着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月供,一遇风吹草动现金流就可能断了,以前还能勉励维持,但这平衡都被新冠疫情打破。同时,年轻人背负着“卡债”,中年人背负着“房贷”、“车贷”,还有教育、医疗方面的支出......这让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也被慢慢“掏空”了。
整理编辑:商周君
可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最新杂志!
◆ ◆ ◆  ◆  ◆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