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今天是连载的第4篇了,把剩下几家一起说了再顺带做个小结。这周是够任性的,主题没换,洋洋洒洒占了一周。但每篇文章里都有很多不同角度的精彩留言,还有不少是业内比较资深的人参与讨论,大家从评论里估计也能收获很多。
前3篇👇:
01
转去新园的原因
上回“说书人”讲到蛋仔又要去新园所了,这次的理由是无法拒绝的......
到底是什么让人无法拒绝呢?
谜底......不是回国,
而是老公公司的福利可以报销学费,但只能去公司指定的学校,所以你懂的......
题外话,说起来蛋仔爸爸的公司是我们的大媒人。因为我跟他爸,就是毕业的时候在这家公司校园招聘时候认识的。
当时有一个职位招两个人,发的offer一个给了他,另一个给了我,于是乎我们这两个二十多年生活轨迹里完全没有任何交集,不同校不同级不同乡,甚至连一个共同朋友也没有的人,就这样认识了,虽然我最终拒了那个offer,虽然谈恋爱是后来的事情,但大媒是如假包换的。 
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说,其实这说明公司的招聘体系是很靠谱的,要不然不会在茫茫人海中筛出两个很相像的人,难怪那么多人找对象是找的同事,大概因为公司先给筛了一遍缩小了范围吧。
转去新园最大的顾虑就是,会不会比较难适应,评论里这个问题也是被问到比较多的。
这么频繁的转园适应么?有没有什么心理伤害?
我其实也有这样的担忧,但是就我家的情况来说,有好几次其实是客观原因造成,而不是主动要去折腾,孩子也比较能理解,而且学校都还比较给力,很好地帮他渡过了适应期。
另外,我们家庭内的环境一直都还比较稳定,在美国的3年基本都是我和他爸自己带,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部变化造成的变动。蛋仔本身又是喜欢和期待变化的孩子,总体来说没有遇到太多困难,在新园也都交到了好朋友,所以还是因人而异的。
02
新园HXX的生活
这家学校是比较传统的美式私校,其实是小学的学前部,价格也比前几家高,不过是公司报销,我们就没有那么心疼。和前三家学校不同的是,入学还进行了面试,得等offer。
蛋仔所在班的老师已经在那里工作了20多年了,每天会通过APP发孩子在学校的照片和视频。
一天的大致日程是:
6:30-7:45 课外看护(额外交钱可以这个时段就送)
7:45-8:30 学习/点心时间 
8:30-9:00 晨圈
9:00-9:15 课间休息
9:15-10:00 语言、阅读
10:00-10:45 分组活动
10:45-11:00 洗手、准备吃午饭
11:00-11:30 午饭
11:30-12:00 户外活动
12:00-12:15 洗手准备休息
12:15-1:30 讲故事,休息、放松
1:30-1:45 起床、吃点心
1:45-2:35 创意表达
2:35-2:50 学习时间、清理教室
2:50-3:30 离校
3:30-6:30 课外看护(做家庭作业,户外活动,阅读)
其实可以看出来吃东西、睡觉、休息的时间占掉一半多,这个道理在哪家幼儿园都是如此,是不是这样一想就没有那么焦虑了?
一周的课表,为了写这篇特地翻出来的,之前好多搬家的时候没有保留:
这家园的特点是比较注重知识的学习,也有体育、音乐艺术课,蛋蛋几乎每天都要写一两页作业,谁说国外孩子不学习呢。
学期结束的时候,学校还进行一对一的谈话,对孩子的情况做一些评估,下图是蛋蛋的评估情况,具体从好几个方面做了反馈,翻译在下面了👇。
一、社会能力/情感
1.能够与父母分离
2.参与社交游戏
3.恰当地表达情感
4.能注意到他人的感受
5.知道事情的后果
6.表现出独立性
7.能遵守秩序
8.认真聆听
9.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谢谢、打扰了)
二、倾听
1.能够执行需要两到三步完成的指示
2.能够复述歌曲和故事
3.享受围成一圈的小组活动
4.能理解故事的主要意思
三、自理能力
1.使用餐具吃饭
2.独立如厕
3.参与教室整理工作
4.独立穿脱衣服
四、认知
1.可以完成40块拼图
2.可以写75个数字
3.能够识别数字的顺序
4.能够识别形状
5.能够写出自己的姓名
6.能识别图形规律
7.能够按照颜色、形状、大小分类
8.理解大小
9.理解空间关系
10.口头能数到100
11.理解一一对应关系
12.理解位值
13.简单的加法
14.简单的减法
15.理解时间
16.理解钱
03
回国后
2017年底的时候,我们计划要回国了。早就听说魔都的学校很紧缺,当时最担心的就是回去之后孩子怎么上学,还是比较幸运的,在网友的指点下,找到了一家有位置的园,当时是看都没看过,想也没想就微信上交钱占了位置了。
我们回去的时候就在那家幼儿园附近租了房子,其实还是有点失策,租的房子离他爸单位太远了,每天来回路上要差不多2小时。不过也没办法,总要有取舍。
我个人的感受,老师都挺热心,学校的设施、活动也挺丰富,孩子还是挺适应的。国内的幼儿园有不少地方做得不错,比如,我们回国后的两家园,入园时都有专人检查孩子们体温是否正常,嗓子有没有发炎,门口还有专门的洗手池。我们在美国的4家幼儿园都没这些检查。
幼儿园的环境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班上同学都挺好,很快也交到了朋友。因为他还要幼升小,原谅我这两家国内的园所就不细说了。
这几年,教育体系的政策和改革呼声也很多,作为一个普通家长来说,就很希望老师们的待遇能更好,家长们能有更多放心、方便的选择。
(我特别喜欢拍娃的背影)
04
再谈择园
看了这些经历,可能大家关于择园也会有自己的想法,除了第二篇说到的,还补充几点: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很多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多选择。
如果期待价格、距离、理念、环境、名额等因素,都是最优,那也许是无解的。必须有所取舍,既来之则安之。
学校的硬件,不是要追求多豪华,但要关注室内、室外的活动空间,因为活动设施、活动的空间够多,孩子的负面情绪、冲突会减少,管理的难度都会下降。 
师生比高低很关键。
我们自己回想一下,家里同时几个小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是不是耳朵和嗓子都受不了了。换位思考, 带那么多孩子的老师真的很辛苦。如果老师每天很疲惫,得不到相应的支持,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是很难有耐性对待孩子的。
一所好的园,能给老师比较好的待遇,维持相对高的师生比,不那么辛苦。生活得比较有尊严的老师,谈吐之间会多一份从容气息,对待孩子,多半会多一些耐心。不过这个不是绝对的,一些公立园,虽然说师生比低一点,但老师的福利待遇都比较稳定,状态也会好一些。
4 园所时间,人员是否稳定一定要留意
幼儿园开了多长时间,是很关键的考量因素。时间够长,才能足够的口碑实例来校验,宣传是虚的,上过的家长孩子说好,才是真的好。
可以问问老师,你来这里工作多久了?
想想看一所园吗,如果老师都待不下去留不住,孩子怎么可能得到好的照料呢?
5 学校是否提供兴趣班
幼儿园放学比较早,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一些兴趣班作为补充(绘画、音乐、运动等),总比老人带回家看电视的强。能提供这样的兴趣班是学校的加分项,省去了接送时间,价格也比外面实惠。
6 价格不一定等于质量
现在很多是信息不对称的,价格高未必能买到更好的教学质量,国内很多私立园没有经过市场的充分淘汰和验证,还是要注意鉴别,未必是价格高就一定比公立的好。
7 不要忽略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学校的教育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孩子如何成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庭。这既是我们的责任和压力,也意味着,我们在成长中能发挥影响的比重是很大的,没有办法送孩子去很好的园所时不要太内疚,不要太焦虑。
05
写在最后
转眼间到了要幼升小的年纪了,在竞争激烈的如今,不是没有担心过将来。
那天给他听《yesterday once more》,问他有没有 long lost friend,他低头想了一会,说了几个名字,也许他逐渐能够理解,人生的去留之间,就像那天上的云卷云舒,聚了又散。
记得上次蛋仔说,长大以后想当数学老师,其实挺欣慰的,说实话并没有想着孩子一定要多成功,这几年奔波的经历更多的是顺应人生的际遇而非目的。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觉得有价值感的事情,就是幸福了。
我不知道他会有怎样的人生,甚至连我自己也未必有多强大,但这一路会一起面对,一起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