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我们推送一篇张邦鑫老师在2012年关于学而思教育理念的内部讲话,7年后的今天读来,仍有很多引人思考之处。
全文共18000字,预计阅读时间46分钟
在学而思成长史上,经历过三次变革。其中,以教育理念驱动的第三次变革,让学而思开始从对“教”的打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教书”的追求转向对“育人”的思考,从学习背后的发生机制研究如何激发每个独一无二的孩子。
如果说教育是一条滚滚向前的大河,那么理念就是大河之下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也是一家教育机构的灵魂。7年过去,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学而思的教学、产品、服务等各个层面,有些已经落地,更多还在路上。
理念的实现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尤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在百舸争流、变幻莫测的时代,越发需要更多教育人沉下心来,孜孜不倦地对教育本质进行探索。
最近半年,我们在进行学而思发展史上的第三次方向调整,这也是学而思推动行业的第三次进步。

在中国,学而思并不是最早做小班教学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培训机构刚刚出现时,几人或十几人规模的辅导班就已经产生了。但在行业内部,大家公认学而思是中国小班模式的创新者,是因为我们把这个模式规模化了。
规模化的同时,学而思第一次创新了小班授课模式。
第一,小班教学。
20个学生一个班,报不上班也不随便增加名额。
第二,开放课堂
我们把培训机构和家长之间的墙拆开了,把家长请进了教室,他们可以坐在后面旁听。在此之前,没有机构这样做,直到今天,很多机构也没有做到。
第三,随时退费。
如果第一次课不满意可以全额退费;在三分之二的课程结束前可以按比例退费。
第四,有针对性地教学。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安排不同的班次。请有经验的教师负责统一教研,学生不管在哪个教学点、哪个老师的班上上课,学习内容都有保障。
第五,聘请名牌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
这么简单的几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尤其开放课堂和随时退费,会给学校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但是通过创新小班教学模式,我们推动了这个行业的透明化,把退费压力留给自己,把投票权交给家长,逼迫我们自己狠抓教学质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改变了这个行业的人才结构。原来培训机构主要聘用公立学校老师做兼职老师,而我们更多是培养大学生进入这个行业。
截至前年年会时,学而思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职员工超过700人。对一家机构而言,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现在,教育培训业已经吸引了数千甚至上万个毕业于211、985大学甚至北大清华的学生。
所以,2003年我们刚做学而思的时候,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给行业带来了第一次推动,让这个行业变得更规范、更透明、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优秀人才的进入。
但是,坦白的说,也正是因为这个模式还不错,接下来好几年我们躺在功劳簿上,没有做更多的创新。一直到2009年,我们才意识到问题,开始有危机感——很多机构都在学习我们。我们需要继续创新,因为行业和社会都需要创新去推动。
第二次变革是真正加大教研投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逐渐加深。我们发现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优秀的老师、专业的讲义,还要有生动的素材,让学生易于接受,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趣味教育。
于是,我们成立了教研学院,把教研成果和IT成果结合,投资数千万元推出ICS(智能教学系统),在行业内部引起不小的震动。
2011年,我们又推出ICS2.0,把静态PPT升级为动画课。为使教学体系连贯统一,我们还专门投资数百万开发了大型动画片《摩比传说》。
当然,在一系列尝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ICS2.0在有些年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高年级效果不够显著。应该说,第二阶段我们是在曲折中前行。
这几年,学而思在新模式、新技术、新观念方面走在行业前列,通过我们的努力,这个行业开始有些技术含量了。当然,第二次变革还在路上。
第三次变革,是教育理念调整。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讲“教不好学生等于偷钱和抢钱”“讲课不好就是人品不好”,我们总是在强调老师讲课要好,服务要好,环境要好……但是学生有没有掌握知识,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直到今天,在我们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个问题说明学而思只是致力于解决“教好”的问题,不管“学好”的问题。老师讲得好,但是学生可能走神了,或是家庭环境不好,或者是校风问题……最后没有学好,我们认为这不是自己的问题。
其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真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最起码也要找到他们学习效果不好的症结所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或多或少也在运用一些方法和理念,其中很多始于2003年,但是不够具体和体系化。最近我和部分伙伴开始系统地研究教育理念的问题。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教育理念。相信它们会指导我们的研发、师资培训、教学服务、学科宣讲,以及与家长的沟通。
3小时创造的价值
大家想一个学生一周有多少个小时?
——7*24=168个小时
但是我们一周给他上课几个小时?
——只有3个小时
如果一个学生在我们这里上课后来考上了清华或北大,我们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办学成绩。
在这里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一周168个小时,他在我们这里只学了3小时,我们如何能够帮助到他?所以我们要真正帮助到他,必须借助这3小时以外的力量。
通过3个小时的上课时间,我们不仅要教会他知识和方法,还要改变他对学习的兴趣,改变他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一个学生在这里上了3个小时课,学会了如何复习,学会了每天回家先复习后做作业;一个学生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逐渐爱上了学习,周一到周五的校内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这就是3个小时创造的价值。
事实上,很多家长之所以愿意把孩子送到学而思,是因为他们看到很多学生在这里成绩提升很快,但这只是结果。有时候,他们花了钱和时间,可能仍然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
花钱花时间给孩子报班,甚至报1对1的班,只能解决找好老师教的问题,但孩子要想真正吸收知识,至少还面临三个制约因素,它们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第一个是学习动力。
说到底,这是孩子爱不爱学、想不想学的问题。有的家长只知道请好老师给孩子灌输知识,但忽视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孩子对学习既没有兴趣,也没有信心,更缺乏乐趣、成就感和积极的人生目标,当然学不好。
第二个是学习环境。
如果一个孩子有好老师教,也愿意学,但是他的圈子不支持,也不行。比如家里没有自习室,父母打牌每次三缺一都叫他,周围朋友上课都不认真听讲,那么他很难学好。
第三个是学习能力
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方法不对,比如不会复习,每次都是对着课堂笔记做作业,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听歌,那么也很难学好。
下面就这三个因素,我为大家具体展开阐述。
学习动力
分享一个小故事。我有一个好朋友,家庭条件比较好,孩子也很聪明,但是报辅导班、请家教,进步都不明显。他便请我跟孩子交流一下,我一聊发现他的孩子一直在疑惑“为什么要学习好”的问题。孩子觉得自己学习好与不好没有区别,在他的认识中,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不少是喜欢拍老师马屁的人,所以他完全不想学习。此外,他的爸爸有能力,他将来不管上什么学校都可以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学习好也带不来成就感,所以他没有学习动力。
那什么是学习动力?它由四部分组成:兴趣、信心、成就感和榜样效应。
兴趣:帮助孩子打开世界
一个学生如果连学习兴趣都没有,那么他很难学好。其实这不能怪学生,大部分时候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缘于老师教学枯燥所致。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学习经历。我上小学时特别讨厌语文,因为语文老师每次布置作业,无非是在课文中挑出词汇,让我们抄写二十遍。那时,我把两三只铅笔绑在一起抄写,抄到最后很崩溃,干脆不写了。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好。
后来,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语文成绩。
一次,学校组织拔草活动,我跟班上语文最好的同学分在一起,便请教他怎么学语文,他告诉我“可能武侠小说看多了”。我心想,还有这么好的事情,便向他借了很多武侠小说,燃起了阅读的兴趣,语文成绩果然渐渐提高了。小学升初中考试时,他的语文成绩全班第一,我是全班第二,比他少2分。
很多时候,学生的兴趣也会被家长扼杀。比如,很多家长反对孩子看故事书、看动画片、玩游戏,他们觉得那样浪费时间,这些也是当年我父母反对的事情。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跟踪研究,观察了很多孩子。我发现那些学习特别好的孩子,他们也一样会看动画片、玩游戏,但是这些并没有把他们毁掉。这其实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问题,反过来看,一个学生离开了这些会变成什么样呢?让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只会讨厌、抵触,然后趁你不在时偷偷做这些事情。
为人父母,你可能非常希望孩子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很多顶尖人才都有每天阅读的习惯,但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难。随便拿一本名著或者散文给他,孩子不容易看进去。你让他自己挑一本,很可能是故事书。你让他选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可能是看动画片或玩游戏。或许你觉得这些对他没什么帮助,其实只有这样有趣的情节,他才会感兴趣。
故事书、动画片对孩子的大脑发育,相当于鸡鸭鱼肉等蛋白质对于他身体营养的补充。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身体健壮,会给孩子买很多好吃的;那么一个孩子小时候多积累故事书、动画片这些素材,对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思维模式的健全是非常有帮助的。
孩子没有丰富的社会圈子,也不太了解这个社会,动画片很多时候塑造了他们最初的价值观。
小时候,我看过的那些动画片到现在还影响着我:《雪孩子》让我们看到人世间的爱,《葫芦娃》和《黑猫警长》让我们知道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机器猫》让我们拥有梦想,《圣斗士星矢》时常给我们内心力量……小孩子容易接受这些东西,他们是通过动画片认识这个世界的。
现在也是如此。很多学生的地理知识是从《赛尔号》学来的,很多学生对三国时代的了解是从玩《三国群英传》游戏开始的。你让他认真看书,他常常不愿意,这些才是他喜闻乐见的形式,前提是你给他看的东西是健康的。
当他通过漫画、童话、趣味故事书把信息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会转向那些更高雅的读物。当他看了几十本《安徒生童话》之类的书之后,也许突然有一天他会打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反之,我们用极限分析法,把一个孩子从小关在一间屋子里,天天给他吃各种好吃的东西,那么他长到20岁仍然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把一个孩子通过故事、动画片、游戏、社交等了解世界的渠道切断了,他很难有所成长,这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你给孩子保留社会交往,那么他只能从别人身上学习。在这个信息时代,他获取信息的渠道会比别人少很多。一个孩子一旦离开了这些渠道,只能按照你的意愿学习,那么他就不容易产生形象思维,不容易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信心:递给学生一把椅子
前面提到我小学语文后来学好了,其实还有第二个原因。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我们县的一个民办教师把他们班的好作文收集起来出了一本书,我至今记得书的名字叫《幸福的小芽》。倒不是那本书写得有多好,而是书里的文章很一般,我觉得这种水平都可以出书,是不是自己也可以写书?原来我不敢写文章,从那以后敢写了。
那时,我的作文得分总是不高,但我觉得只要坚持写就会出成果。后来果然如此,虽然老师给我的作文打分从来没有高过,但我参加作文竞赛获了市级奖项。
告诉大家一个我的研究发现:很多学生的信心是在学习中被打击掉的,真正重视保护学生信心的老师不多。
一个好老师一定要时时刻刻维护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我刚教书时,看到人大附中考过这样一道题的变形:
这个题用到的裂项知识,符合专家所说的“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理论。其实不只奥数如此,数学、物理、化学很多定理、公式的发现都是如此。

我问过无数学生,还没有听说过哪个学生第一次在课上看到这个题目就会用裂项解决的,我自己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知道,一个学生拿到一道新题,一看不会做,心里是有挫败感的。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给学生讲裂项知识点的:“同学们,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题:
这个题目很多同学用通分算法,很快就算出来了。我要让他们有自信和成就感。
随后,我跟大家讨论了这个题目的第二种解法:
“这种知识的题,人类是这样发现的:我们先看一个通分
在若干年前,有一个很无聊的人,他在做通分时,突然发现
正好可以写成
。当一个人无聊到极点的时候,他也会把数字颠来倒去的看,所以他发现
可以写成
。那么这就意味着
也可以写成
所以,
,可以拆解成
。我们很惊喜地看到,中间项全部抵消了,最后就剩下
这个解法就出来了。
我让他们用我的方法重新来做这个题目:
结果大部分同学解出了答案。

我接着说:“刚才老师让你思考五分钟,你没想明白,一点关系都没有。你知道这么简单的一个题目,历史上无数人想了一辈子也没想明白,但是你五分钟就听明白了。
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这样,无数数学家、科学家终其一生也就研究出一两个规律,比如祖冲之研究一辈子圆周率,也只搞清楚了小数点后的七位数。你想在课堂上五分钟研究出来是极其困难,但是你五分钟就掌握了,这多么了不起!”
不管你讲哪个学科,都必须一点点破解,否则学生接受这些知识点时,因为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方法,他会受到打击。我们要告诉学生,很多人一辈子只想出了一个公式,但是今天的他们有更加重要的使命——一辈子要学习无数公式,所以他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学习,就能站在前人肩膀上继续探索,甚至超过这些科学家。
有的学生上完一节课还是不会做,不是因为笨,也不是题目本身难,而是因为他学习的是前人浓缩的精华。这样,他的成就感会逐渐积累起来。
大家注意到没有,我讲的是这个题:
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是这个题:
这样,学生做出这个题时,通常会觉得是自己做出来的。如果学生想爬上桌子又很难,做老师最好的方法不是把他抱上桌子,而是悄悄给他递一把椅子。他第一步跨到椅子上,突然发现自己再跨一步可以爬到桌子上,当他爬上去了,会充满欣喜的说:看,我自己爬到桌子上了!
老师的成就感来自于这种默默的甘为人梯、没有炫耀的付出。让学生超过老师,也正是教育的意义和老师的伟大之处。
成就感:将影响孩子学习与人生
培训老师时,我们经常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主人,让他通过你的引导自己探索出知识,而不是直接教给他。所以,做老师不能只顾自己讲课爽,要通过互动让你的学生爽。
这一点对家长同样适用,有的家长也会跟孩子抢成就感。一次老师提问,一看学生都在思考,突然一个家长举手了。也有的家长坐在孩子边上,看到孩子不会做,一会指点一下,一会替孩子写两笔,孩子还不会,他就着急了,骂孩子“笨蛋”。这就是家长不给孩子成就感,只顾自己感觉好。
很多家长喜欢上课记笔记,回去之后如果孩子不懂,他可以给孩子再讲一遍。其实正好弄反了:家长不仅不要给孩子讲题,而且应该让孩子给家长讲题。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请教别人,是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和向一切人学习的能力。
孩子请教别人有时会觉得不好意思,尤其是被拒绝的时候。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小时候很愿意给别人讲题,感觉跟别人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所以请教别人也从不含糊。有个成绩好的同学不愿意分享,我还厚着脸皮请教他。有同学不理解,我说反正难受的又不是我。
第二,孩子能给父母讲清楚,一定是自己深刻理解了,而且越讲越有成就感,也锻炼了口才。孩子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来自与人分享知识以及由此带来的荣誉感。
我们在课间也会请同学讲题,一般给会做的同学布置一个任务——必须把别的同学教会,也给不会的同学一个向别人请教的机会。任务完成后,我们给每个人发一个积分卡。我们每两节课或三节课会安排这么一个任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会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增加大家的课堂参与度。
我自己对此深有体会。我的父母都是很朴实的农民,父亲小学五年级毕业,母亲是小学二年级水平。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说:我们教不了你什么,你不会的去问老师。我只能自学或请教别人,否则没办法获得知识。
长大后进入社会,我才意识到,父母不给孩子讲知识,真的也不会耽误孩子。父母一定要放弃对孩子的控制,不要什么事都帮助他,你能帮助他的地方在于,成为他为人处事的表率。在学习问题上,家长一定要建立孩子的成就感,不要把自己的成就感凌驾于孩子之上。
再比如定目标,假如一个班50人,一个孩子在班上是15名的水平,家长通常喜欢这样给孩子定目标:考到前10名,奖励你一辆小汽车;考到前5名,带你去三亚玩;考到前3名,带你去美国玩。如果考第1名,简直要带孩子上月球了。
本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结果变成了父母给定的目标。这就弄反了,以物质奖励和绩效考核来管理孩子,对孩子的成就感破坏极大,把一个无价的东西变成有价的东西了。当父母不能给孩子奖励时,他为什么还要为父母的目标努力学习呢?这是最大程度扼杀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手段之一。
第二个问题是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我跟很多家长探讨过这个问题,发现大多数父母给孩子定的目标都会略高于孩子的实际水平。假如一个孩子上次考到15名,大部分家长给他定的目标在10-15名,几乎所有家长都期望孩子下次考试比上次要高。那么,有一半左右的家长该失望了,因为有人进步就有人退步。如果这样定目标,家长们在无形中又一次拿走了孩子们最宝贵的几样东西:兴趣、信心、成就感。
最好别设定目标,如果一定要定目标,那么定低一些会更好,比如20名,这样孩子不会有太大压力。你要让他即使发挥失常,仍然在家长面前很有面子。
给孩子尊严、面子,这样他即便考到18名,依然超出你的期望,他依然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家长放心,他才不想考18名呢。他心里想的一样和你一样,是高于上一次的成绩。但那是他心里的目标,而不是你强加给他的。
所以,你要给孩子尊严,如果表扬他,多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多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扬他。让他不只在你面前,而是在其他同学、亲戚、朋友面前依然很有面子,很有尊严。你给他尊严,他会努力去维护。但是很多家长会毁掉孩子的尊严。
有的家长说,你怎么这样,你看隔壁家的小明怎么样,王叔叔家的孩子怎么样。这让孩子觉得他在爸爸妈妈心目中很没有地位。孩子内心的尊严、兴趣、信心、成就感,什么都没了。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中国式的教育窘境。
一个孩子如果比较努力,考多少都是正常结果。我读书时,父母从来不跟我谈学习目标,跟我谈的更多是人生目标和理想,我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好管理。
刘亚超老师讲过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他小时候学习很不好,也不听老师的话。一次,老师提问一个课后知识点,依次叫同学们回答,没有一个答上来。碰巧,他前一天晚上看了书后的知识点,等老师叫到他时,他回答对了。老师表扬了他一番,他心里非常高兴,趁着被表扬的劲儿,回家又复习了当天的知识。他想万一第二天老师再提问的话,自己能够答上来。
果然,老师第二天又提问大家,还是挨个问,同学们又答不上来。轮到他时,他又答对了。老师又表扬了他。从那以后,他不再有侥幸心理,每天回家认真复习功课,后来书后的作业连标点符号都记得一清二楚。他的成绩直线上升,考上了市里最好的中学,后来又考上北大,再后来我们一起创办了学而思。
他告诉我,自己之所以改变就是因为那件简单的事情。有时,改变一个学生命运的通常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你给孩子面子,给孩子尊严,给孩子成就感,真的会影响他的一生。
有的家长过于追求完美,不希望孩子走弯路,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发展。什么叫过于追求完美?有的家长希望从孩子上学第一天开始,就是第一名,如果考第二名,回来就得跪地板。最好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路领先,大学进入北大、清华,然后出国,出国也必是哈佛、耶鲁。
我们知道,一个人一辈子会受到无数挫折。假如你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这么优秀,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有时候长期的优秀会因为没有经受过风雨的洗礼而产生悲剧。跳楼不是富士康的专利,北大清华等名牌学校也有学生跳楼。
我在北大读书那几年,不时地听到学生跳楼的消息。这些学生,有的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全班第一,到了北大,不能总是第一了,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没有及时化解,结果走了极端。这是多么悲剧的事情。
事实上,一个人的成绩和他的成就不一定完全相关。正如大家所知,近代散文家朱自清考北大时,数学0分,被破格录取;
知名学者钱钟书考清华时,数学只得15分。
企业家马云第一年高考数学考了1分。他高考考了三年,虽然梦想是北大,但只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据说,他起初只考上杭师范学院的专科,由于当年该校外语系本科没招满,部分英语成绩优异者获得了升本机会,这样马云才上了本科。
可见,成就和成绩不完全相关。考上北大、清华是一条出路,但是不见得只有上了这样的学校,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2009年,有统计机构对高考状元追踪调查,最后出了一个报告《改革开放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全军覆没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说真的全军覆没,而是这些人后来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就与他们当初的光环不够匹配。
其实这并不奇怪。打个比方,高考相当于短跑,人生一辈子相当于马拉松。50米、100米的冠军,跑马拉松不一定比得过一万米的冠军、亚军甚至第十名。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如果从来没遇到过沟沟坎坎,不见得是件好事。大家都听过马加爵的故事吧,他其实是个学习不错的学生,曾经得过县里的物理竞赛二等奖,只不过家庭条件比较差,当然还有他的个人原因,当时可能受到欺负,最后走了极端,用锤子砸死了同学。
很多时候,我们会重视孩子一个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但是当他进入社会以后,他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注重一个方面,长期来看可能酿成悲剧。这一点,大家一定要重视。
榜样:发现孩子独特的优势
一个人的学习动力有时也很简单,就是他到处看到榜样。学而思是一个很年轻的团队,因为有榜样,有些人成长特别快。他们会带动很多人,大家觉得只要我努力做到了,也一样有机会。
对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很多学生不好好学习,也是因为没有榜样。他从来没见过学习好的学生是多么幸福和有成就感,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之前糟糕的学生也一样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所以无法激发内心的动力。
我们准备做一个榜样库,通过视频和文章的形式,把孩子心中榜样的故事记录下来。有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孩子的榜样要多元化。
榜样不一定都是学习好的,也可以是进步快的。比如,一个班50个学生,一个学生考了38名,但他是从49名进步到38名的,这就是一个榜样。再比如,一个学生学习一般,但是某个方面有特长,他进入社会以后如鱼得水,最终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希望我们每个班的老师花精力发掘学生的独特优势,并且公开表扬学生,将他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是对学生自己和同班同学一举两得的事情。遥远的榜样对学生价值比较小,因为接触不到。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感受会比较深刻。
另外,我们研究发现,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以学习成绩论英雄。中国传统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文化,导致不只教育界,社会上也形成了“读书好能力就强,读书不好能力就弱”的意识,企业招聘也容易聚焦那些名牌大学的高学历毕业生。
我们很少提到,学习不好的学生进入社会也可能有很好的发展。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知道的人很少,即便知道,应用和实践也很有限。但是,榜样的多元化非常重要。
如果学习动力、学习环境和学习能力这三个因素非要排序,我认为学习动力是第一位的,它是一个人学习的内因。
学习环境
坦白地说,如果一个学生足够有学习动力,学习环境不是问题。但是人会受到环境影响,环境有时候也会反作用于学习动力。

孩子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三个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家庭环境:身教重于言传
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的孩子。家庭环境会从根本上影响到孩子学习动力的几个因素:兴趣、信心、成就感、榜样。
家长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持积极心态还是消极心态都会严重影响到孩子。一个消极的家长教育不出积极的孩子。父母爱抱怨,孩子没有不爱抱怨的;父母对人不礼貌,孩子很少会对人礼貌,因为他觉得这个社会本来就应该这样。
父母给孩子讲什么道理也没用,身教远远重于言传,那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孩子很可能也喜欢跟一帮同学在外面玩游戏,他现在还没到花天酒地的年龄,到了那个年龄可能比父母还过分。
孩子学习时,大人在旁边看电视。孩子会想:为什么我要学习,你们可以看连续剧?小时候,爸妈不让我看电视,他们自己也不看。要想让孩子读书,自己也陪着看书,这是最好的榜样。

家长自己看的书,也要注意。我去过一些家庭,书柜里像样的书没有,倒是有一堆杂七杂八的杂志,都是些花边新闻,甚至不健康的东西。往往家里有什么书,孩子就会翻什么书,这对孩子的引导非常负面。
孩子最早是通过父母了解这个世界的,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的心态,父母一定要自己先做到。说到这一点,我再跟大家深入介绍一个发现:教育的双环理论。
我在研究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时候,注意到很多教育没有效果。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跟孩子说:你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两个是正常要求,为什么会出现很多事与愿违的情况呢?因为父亲只停留在跟孩子“讲”的层面。
这是双环的第一个环节,教育的“教”,但是他没有做另外一环的事情——教育的“育”。双环的另外一环包含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道理要讲透。要给孩子打预防针,告诉他其实这个社会不是那么简单,什么样的人都有,他将来一定会遇到一些为了目的不诚信、不正直的人,他们可能面临特殊困难,也可能是为了占便宜。但这不应该影响孩子的判断和价值观,更不应该影响他的行为,因为他要做一个诚信和正直的人。这样当孩子见到真实的社会时,他会有心理预期。
第二件事情,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的阶段性任务,及时奖励孩子诚信和正直的行为。
第三件事情最重要也最不简单,就是家长自身要做到诚信和正直。父母是孩子心中做人做事的榜样,他们自然会去学习。
做到这三点,父母要求孩子保持诚信和正直才会得以落实。这个世界上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教育的双环理论和我们做管理是一样的。
我有时候也在反思,为什么有时干部跟员工讲一个事情,员工不听。比如我们要求员工上班要投入,不要玩游戏,这只是第一环。第二环至少有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告诉员工上班玩游戏是不对的,年纪轻轻虚度光阴,不会有好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件事情,要做出员工的发展模型。
告诉员工达到哪些能力,会进入什么成长通道,得到什么培养,拥有怎样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第三件事情,要有领导力素质模型。
作为领导,要做的远比员工多,要求也远比员工高,领导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是员工成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这三点缺一不可,它是一个循环系统,这样才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和持续。很多时候,我们教育孩子只做到了第一个环节——要求孩子怎样做。如果不是双环,后面没有事情持续教育他、引导他,那么这种教育很难落地。
学校环境:大小环境都很重要
我刚到北京做家教时,北京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它是关于中学生早恋的。
现在中学生谈恋爱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北京四中的学生也不例外。有意思的是,北京四中的学生谈恋爱也不一样,两人一起聊天时会问:你那个《莎士比亚全集》看到第几卷了?另一个比较差的学校学生谈恋爱,两人一见面张口就是:今天晚上去哪个歌厅?这就是学校环境的差别。学校环境非常重要,所以家长择校是有原因的。
但是,一些家长过度重视学校环境,把百分之九十的重点都放在学校上面,导致择校过热。他们希望孩子小升初考重点初中,中考考重点高中,高考要进好大学。当家长们只关注这些事情的时候,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改革开放30年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事情。说到底,家长们认为教育更多是学校的事情,跟自己关系不大。
为什么那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成绩不错,但是进入社会之后不够成功?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靠知识,也不仅是动力、环境和能力,这些能够解决他的成绩问题,但是成功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最终是靠一些很好的习惯和品质支撑的。
当然,环境也很重要。相比学校环境,对学生影响更大的是班级环境,比如班主任怎么样,任课教师怎么样,同学怎么样,班风怎么样。很多时候学生学不好只有一个原因——任课老师不负责任,或者他不喜欢那个任课老师。
我从小数学就很好,因为别的老师总批评我,但是数学老师特别喜欢我。我觉得如果学不好,不好意思见他。我初中政治没学好,也跟政治老师有关。那个老师长得很有特点,我一开始总觉得自己眼睛花了,揉了无数遍眼睛之后,很奇怪怎么有人长得这么有特点呢?我和同桌讨论他的长相,笑了一节课,什么也没学到,后来就跟不上了。
多年以后,回想这件事,我就想如果我长的特别奇怪,在给学生上课时,就跟他们说:我长的有点特别,你们如果觉得好笑,给你们五分钟时间笑,笑完了必须安心上课。
事实上,更多情况是学生如果不喜欢某个老师或者因为某个老师分散注意力,这样会导致他对课堂产生厌倦,甚至会对这个学科产生厌烦。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对老师是否喜欢和认可。
学生所在班级的班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的学习。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我父母的话说是“跟好人,学好人”,确实如此。所谓校有校风,班有班风,连学生宿舍都有舍风。
同伴的作用不容忽视。比如,一些学生玩《三国杀》,大家往往都会玩《三国杀》,过一段时间,流行《摩尔庄园》,大家又跟着玩《摩尔庄园》了。看书也是如此,一些同学看穿越题材的小说,很快就会有很多同学跟进。
如果一个孩子所在的班级班风如此,家长很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不是说玩游戏不对,但是他得懂得做事情的度。学习动力和学习环境是动态平衡的,学习环境也会影响到学习动力。如果这个班的学生都把《赛尔号》玩得好作为有面子的事情,那么对他们来说学习好可能就不重要了,在这个价值观导向的群体里,学生很难学好。
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塑造人
这里的社会环境是指孩子在家庭、学校以外接触的生活和交往环境。
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家原来住在一个坟场附近,经常有人哭泣、烧纸、跪拜、磕头,孟子和邻居家的孩子就一起学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
孟母看了觉得孩子这样将来比较麻烦,于是他们搬到了另一个地方——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孩子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母一看,这样孩子长大了岂不成屠夫了?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文庙附近。夏历每月初一时,官员都会到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后都一一习记。孟母对这个地方很满意,一直住在这里,后来孟子成了一代圣人。这就叫环境塑造人。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社会环境通常包含几个方面:父母跟什么样的人交往,亲朋好友在聊什么,周末父母带孩子去什么地方,孩子通过哪些渠道获取信息,等等。
如果一个家长一出去不是卡拉OK,就是洗浴中心,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肯定会受影响。反之,家长如果经常带孩子去名胜古迹这些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孩子的成长是不一样的。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认识高度是由与他接触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高度决定。所以,家庭交往的亲戚朋友也会决定孩子的认识。我们注意到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某个亲戚或父母的某个朋友曾经提过一个事情,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孩子大了往往厌倦父母的唠叨,这时家庭交往的亲戚朋友的意见反而对孩子非常重要。
此外,孩子的信息获取渠道也很重要。比如,孩子经常上的网站、经常读的刊物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东西常常又是父母很难控制的,他们只能在方向上对孩子进行引导。
学习能力
我们简单的把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分为智力和方法两个层面。
智力:与基因和后天都有关系
所谓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致分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智商属于个人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测试成绩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
关于智商的研究非常多,有的科学家认为智商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后天无法改变;有的科学家认为两岁以前智商可以改变,两岁以后就改不了了;还有些科学家认为智商经过努力可以提高,不一而足。
我的看法倾向于:人的智力与基因、后天饮食及培养都有关系。智力训练在一定年龄和一定程度内有效,随着年龄增长,智力提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好比人的身高,一个人的身高既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又取决于后天的营养状况。成年后一个人的身高大致已经确定,但是一个人的身体经过训练会变得更强壮。
智商经常打击人,因为它以科学的名义把人的能力分成了三六九等。我给很多顶尖学生上过课,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智商很高,很多在120以上,但是我没有感觉到他们因此而自信。一旦把智力加以数字化,竞争就是赤裸裸的,智商低的有压力,智商高的也有压力。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智商肯定是够用的。大部分人不需要去研究原子弹,也不需要去研究宇宙飞船(而且我怀疑即便要研究,大部分人经过培训和努力都可以做到),应对正常的工作,一般的智商绰绰有余,所以不要因此产生心理负担。而且智商这个测评标准也是人做的,凭什么要过于相信别人做的这个标准并用来打击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事实上,智商高的人也未必有高成果。据记载,十九世纪末纽约神童WilliamJames Sidis是有史以来智商最高的人,他4岁时已精通法文。8岁高中毕业,已经能流利的使用希腊语、拉丁语、德语、俄语、土耳其语和亚美尼亚语。
传说他后来一共懂得200种语言而且能互相翻译,一天能学会一门外语。7岁通过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入学测试,9岁进入哈佛大学。据说Sidis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的智力巅峰,智商在250以上。但是他与社会格格不入,一生潦倒没落,成年之后放弃了学术生涯,做了一名印刷厂工人,并以收集车票为嗜好。46岁时,他死于脑中风。
正因为如此,不断有人质疑智商的评判标准,就像很多人质疑高考标准一样,因为智商高不代表成就高。所以不断有人提出新概念:情商、逆商、多元智能理论。
当然,提高智商的研究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注意力,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很短,上课听一会儿就走神了,老师刚讲完,他的思路又回到课堂,一看没有听懂,又不敢提问,这时他的兴趣、信心、成就感都没了。如果从上课到下课出现几次这样的情况,孩子的学习动力就没了。
注意力对思考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思考需要持续性,如果一个人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他的思路一定是紊乱的,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不能够持续琢磨一件事情,也就抓不住重点。培养注意力就是训练孩子一心只做一件事情,学会放下别的事情。所谓“一心无二用”,不要让孩子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或者做其他任何事情。
孩子的注意力通常是怎样被破坏的呢?比如,一个孩子题目做了一半,刚有点想法,妈妈送盘苹果来了。人的注意力有点类似电脑的缓存,需要集中注意力,等心静下来,人脑的CPU使用率才能慢慢上去。问题刚想了一半,这时妈妈递过来一盘水果,孩子大脑立刻就释放缓存,CPU使用率也立刻回到最低。
过一会再学习,孩子的CPU使用率慢慢回升,刚刚使用得充分些,突然想起苹果又吃上一块,孩子的思路再次被打断。如此反复,他的大脑缓存不断被释放,大脑CPU始终不能高效运转,始终进入不了一个注意力持续专注的状态。不断中止的思维无法思考复杂问题,他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整个过程中大脑随时需要释放短期记忆的信息,记忆力也会受到影响,就像一部车不停的启动、加速、刹车一样。
这样使用大脑非常不健康,有这样习惯的学生学习时容易遇到大问题:第一,上课不容易专注。第二,读前面忘后面,读后面忘前面。
不管哪个学科,不论是中英文的阅读理解,还是数学竞赛的题目或中高考的压轴题目,信息量都很大,对学生大脑内存要求很高。比如,一道数学大题5行字,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读到第4行就忘记第1行说什么了,回过头来看第1行,又忘记后面说什么了。
这样来回读了5遍终于把题目理解清楚了,交卷时间也到了。由于长期以来不能形成专注的习惯,最后考试时就吃大亏了。很多人在工作中也有非常糟糕的习惯。
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开着QQ,QQ和上面案例中苹果的作用是一样的。那个东西只要开着,就一直在闪,一会蹦出来一个东西,不断打断你的工作思路,让你无法静下心来思考更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一般要静下心思考问题时,一定要有一两个小时完整的时间,让我完全进入思考的状态。
学而思有不少专注的学生,他们做题的时候,你在旁边说话,他是不理你的。考试时,这样的学生很少用草稿纸,因为他的大脑缓存足够大,大脑的CPU运转足够快,一个题目从头读到尾,读一遍就理解了,每读一段他都能转化成自己脑子里的知识。有些学生甚至不用笔演算,脑子转着转着,就直接把结果写出来了。这样,他便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这就是专注的力量。我们千万不要破坏注意力,记住一个脑袋同时做两件事,是一件降低智商的行为。
方法:听课复习最重要
学习方法涉及到很多具体的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等。这里面有两点最重要:一个是听课,一个是复习。
先说预习,学生到底要不要预习,我们内部有过争论,我觉得视情况而定。如果课程简单,没有必要预习。因为如果预习的话,上课时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成就感。但对于竞赛类题目和高中课程,适当预习有助于理解知识点,更好的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尤其比较难的专题,如果别人预习了而你没有,老师未必会照顾到你的感受。
这里没有完美解。常见的情况是,老师讲一个学生预习过的知识点时,学生往往觉得老师讲的东西自己已经会了,便开始干别的事情了。老师看到学生基础不错,开始增加难度,内容一下子变难了。等预习过的同学回过头来听老师讲新东西时,他发现自己错过了上课内容。这里唯一的解法是,学生上课时务必谨记“一心无二用”。
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但很多人不会听课。其实,如果上课时没有效果,回家再努力也是本末倒置。我上初中时犯了一个错误——上课睡觉,晚上回家再补学到很晚,结果恶性循环,把身体弄坏了。身体不好是我后来下决心研究学习方法的原因。
上课最重要的是与老师做好互动,学习是一个与老师交流思想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学习者未必需要老师关注,就像你读一本书时,其实是在跟作者对话,但是作者并不知道你的存在。站在一个优秀老师的角度,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但是站在优秀学生的角度,不管老师关不关注你,你都要跟上他的思路,理解他讲的重点,与他在心里对话。
至于记不记笔记,我觉得不是最重要的,上课听懂比记下完美的笔记更重要。听到不懂的一定要敢提问,至少要记下来下课提问。
更多问题出在复习环节,很多学生不会复习,都是对着笔记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的做法是,一回家就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再翻笔记,而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首先,回家之后不翻笔记,先把老师讲的东西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过一遍,能回忆起多少回忆起多少。回忆出来的知识是自己的。
其次,复习笔记,看看哪些地方没有回忆出来,再对照笔记把没有深刻掌握的东西复习一遍,变成自己的知识。
再次,合上笔记,像考试一样完成作业。
最后,把作业中不会的圈出来,再看笔记,看完后合上笔记再来做。如果还不会,就去请教同学和老师。
把不会的题目弄明白后,过一天再复习一遍,过一星期再复习一遍,过一个月再复习一遍。凡是圈出来不会的题目至少复习3遍以上。
已经会的题目只复习1遍即可,直接能回忆出来的题目不用再复习了。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三五个班,往往是让孩子把会的题目又重新做了一遍,不会的还是放在那里不会,这样的班报100个也没有用。
刘开给我讲过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原来的班上有个很有智慧的妈妈,她的孩子智商一般,不是那种一点就透、反应特别快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他要琢磨半天才明白。但是这个孩子有个非常好的习惯,每次上课,他不在我们发的讲义上写任何字,而是单独用一个本子记笔记。
他回家后先复习一遍笔记,然后像考试一样在空白讲义上做一遍,他妈妈把孩子不会做的地方用笔圈出来,让他去问老师,弄懂了再做一遍。然后,这位妈妈让孩子把不会的题再给她讲一遍,确保他学会了,这样他的知识没有疏漏,而且他讲完了,受到妈妈的表扬,也很有成就感。
有时父母不会也挺好的,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给你讲题的能力。有人说:张老师我真的会怎么办?我说,您就不能“不去会”吗?
有的家长不注重解决问题,凡事喜欢“多”,多让孩子做题,多给孩子报班,但忽视了孩子遇到困难,关键是把它解决,而不是绕过去。孩子学习时绕过困难,造成不会的还是不会。为求心理安慰,家长再给孩子报一个班。
其实一次课3个小时,孩子只要把不会的搞清楚就行了,不需要做那么多题,把会的做100遍又有什么用?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一万个0比不上一个1。使用错题本是一个办法,把做错的、易错的、还不会的题目都放进去,复习的时候重点看这些内容。
我们日常工作中也是这样,遇到难题、纠结的问题,经常会绕着走,结果今年是问题,明年是问题,后年还是问题,如果不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就很缓慢。只有坚决把问题解决了,才可能有进步。
学习的另一个密钥是,学会梳理知识脉络,这就是所谓把一本书先读厚再读薄。把知识脉络梳理出来,学生能够闭着眼睛把这个学期的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回忆清楚,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树,这样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容易有思路。
学习好的孩子是相似的,学习不好的孩子各有各的原因。不管是学习动力问题,学习能力的问题,还是学习环境的问题,只要一个环节有问题,他可能就学不好。所以,我们要努力研究学习的科学,给出具体解决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
如何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明白了那么多教育孩子的道理,还不足以支撑学生的成功。但是明白这些道理以后,通过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把这些理念细化到学生日常的行为中,才会驱动学生成功。
根据前面讲的理念,我们总结整理了学生成长过程需要重点培养的一些好习惯。
与学习动力相关的习惯
1、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开卷有益,不管故事书还是历史书,只要孩子喜欢读,都鼓励他多读。开始时,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读,一起讨论故事情节。
2、培养孩子讲故事的习惯。鼓励孩子把书中的内容讲给家长或同学听,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肯定孩子,鼓励他们展示自我。
3、培养孩子给父母口述讲题的习惯。孩子只有把题目讲出来,才真正懂了。我们会从教研中进行设计,每一讲会留两道题要求孩子给家长讲一遍,然后请家长签字确认。我们会给予积分卡的奖励。
4、培养孩子请教别人的习惯。遇到问题先自己琢磨,实在不会要学会自己去请教同学和老师,而不是让父母解答。课堂设计上,我们也会逐步规定,每节课有一道题不讲,而是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请教把它解出来。
5、培养孩子与榜样对照的习惯。每个人定期看看自己的榜样,拿自己和榜样对比,会不断进步。
我们后续会出版一本名叫《榜样》的书,寻找那些具有各种优秀品质的榜样,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与学习环境相关的习惯
1、培养与榜样多交流的习惯。所谓见贤思齐,要想变得优秀,多与优秀者为伍吧。如果希望学习好,就多与学习好的同学一起交流;如果希望打篮球好,就与打篮球好的同学泡在一起。
2、培养与老师保持良好沟通的习惯。在社会上有问题找警察,在学校里有问题找老师,与老师保持良好沟通,这也是一个基本能力。
3、培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习惯。
4、培养自我约束的习惯。比如玩游戏懂得节制,做事情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长大了,他就会明白“自律者方得自由”。
与学习能力相关的习惯
1、养成做事情集中注意力,一心一用的习惯。
2、课前适当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先复习后作业。
3、养成定期反思的习惯。
4、学会整理错题本,梳理自己的知识树。
从根本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学生这些重要的习惯,帮助他们获得成长。
塑造品格: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
习惯不是容易改变的,要想真正改变一个人,并让他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改变他的思维模式,塑造他的品格。

一个人成年之后,培养品格不是不可以,但是年龄越大,改变越困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孩子处在价值观塑造期,这些有益的思维模式和品质品格,对他们的将来影响深远。人和人的差别根本在于,他们具备不一样的品质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那么,我们在对学生要求的品格中,有哪些品格会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我们挑选了12个品质——
与学习动力相关的品格:目标、积极、坚持、好学;
与学习环境相关的品格:诚信、勤奋、感恩、信念;
与学习能力相关的品格:专注、反思、规划、务实;
我们把这些品格,按照年龄特征落实到12个年级中,每年重点培养孩子的一个品格。
我们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具备了这些品格,就会养成很多好习惯,最终会成为优秀的人,其实学习好反而只是一个结果了。

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育”两个字一半是教书,一半是育人。为什么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为教书容易育人难。
要做好“育人”,必须从品格、思维、习惯上真正帮助到学生,把我们的教育理念“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塑造品格”真正落实到教研中去,落实到师资培训中去,落实到日常授课中去,落实到与家长的沟通中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传播教育理念的漫长征途中,我们需要足够的信心、耐心和恒心。
好文!您的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往期精彩回顾
近期报告免费下载:
【报告下载】K12在线辅导竞争多元
商务合作,投稿
扫一扫加小编微信
扫一扫关注灯塔EDU
灯塔EDU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除非实在找不到),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原作者不同意请联系微信:qq94864510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