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天,我发了一篇文章《2018,你敢再刺激点吗?》果然,2018年跟坐Universal Studio的绿巨人一样刺激的不得了。
这一年,我步入了人生的四分之一处,我 以为我会茫然,彷徨,不知所措,可是我没有。25岁生日那个周末,我选了一个纽约周边很美很梦幻的海滨小镇度过,我在海边发呆,去水里踏浪,早上5点起床去看日出。那里像童话一样,我想找机会再去一次。
1. 
从2018年农历开年起,似乎一切就过的不太顺利,上半年经历了两次人事变动,人事变动后我就知道我早晚会离开纽约。那时我和身边的朋友说,如果有一天我辞职了,甚至我离开了新闻行业,千万别来劝我。因为这个选择一定不是我当下厌倦了这个行业。
我原本有一个很清晰的计划,但四月过后,我知道如果我不换个地方,这个计划永远都完成不了,不是内因。五月我回了趟旧金山散心,我坐在家里的后院,看着邻居家的棕榈树,反复回想着过去一个多月发生的所有事情。我好像可以很清晰的看见未来一年,两年甚至更久的日常生活。我一遍一遍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诚然,我目前拥有着这个行业里还算不错的薪资和年假,可以掌握的工作时长,一切都显得那么诱人。但在四月后,我清晰的看见我触手可及的且短时间内无法突破的天花板。
我太了解自己,我不会委曲求全的去迎合,也明白自己偶尔的耿直和无法伪装的厌恶情绪有时对我来说是致命一击。可我依然选择做自己,我不愿用堆满假笑的面庞去面对我不喜欢的一切,也不愿用标准的露出八颗牙齿却没有任何情绪的笑意去阐释自己的情感。
纵然我太清楚自己的野心不会就此停下,但我更希望自己活的真实、坦荡和潇洒。我知道当下假装做一只小白兔多么重要,可是,狼永远都是狼。
这两年我采访了几百个CEO,也有很多独角兽公司,我跟他们聊着一切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东西,他们也会虚心问我对一些领域的看法,我顺意小心翼翼的解释着我的一丝拙见。但在我心里很清楚的知道你采访的人再牛逼也不代表你牛逼。做记者本身就可以遇见很多牛逼的人物,而做财经记者,摆清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听多了没有伞的孩子必须拼命奔跑的鸡汤,于是我光着脚丫子在纽约这座城市拼了命的往前冲,生怕被落下,生怕无法实现自己八年前刚来美国时不知天高地厚的给自己许下的诺言。我不算太食言,况且人在职场,最重要的一点之一,不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么?
2. 
我当然记得我为什么选择做了财经记者报道融资并购上市的新闻。我也记得为什么当初我有胆量拒绝老板三次抛出的去加州报道消费行业的橄榄枝不要死活要留在纽约,报道着我从来没有去过的加拿大,后来变成我司第一个报道地区和自己所在的地区不在同一地理区域的人。
对,我承认是因为野心和欲望。我不愿意自己被束缚在一个领域或者一个地区,比起成为一个领域的专才,看更多的世界对我来说才更有吸引力。那时的我也觉得纽约这座城市对我还有着无法抵挡的魅力。于我而言,工作最重要的是自由和可以做主支配。所以此时我又要感谢我的老板,费劲力气用了三个月帮我申请下来了我想要的职位。
做记者,我最担心的就是丧失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这两者缺了任何一个我都会觉得自己丢了魂。
老实说,我想过转行,且不止一次。但等我再仔细思考一遍以后,我确定我对记者这个行业还抱有些许热忱。向来我都不是一个会100%顺从的人,我也知道这半年来骤降的热情完全是因为消耗人的一些事而不是我对这个行业失望。但美国这八年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之一就是辩证的批判性的看问题,我想继续在这条路上再走一会儿。
前段时间面试一家香港的媒体,终面的时候主编问我,你的父母希望你回国发展吗?我给她的答案或许足够出乎她的意料。我说,我的每一步都是自己决定,所有的结果都是自己承担。
而这近八年的时间教会我的另一件事就是,你只需要活出你自己想要活出的样子,别人眼里的你和别人口中的你没有那么重要,你更不需要去关心和你毫不相干的人和事。有这个精力,不如想办法多赚点钱。
3. 
八月,猝不及防的爱上一座城市。朋友说,你在街边随便拍张照,照片透出来的感觉是你属于那个城市,毫无违和感。

几乎我身边的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指哪打哪做事目的性特别强的人,也有很多人不止一次跟我说过很羡慕我很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定位并且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
这几年每次我回去某个大学生活动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本科生问我,我的五年规划是什么。说实话,我以前想的特别明白,但我也迷失了。就像这一次我并不知道下一站会最终把我带到哪里,但我知道这是一个值得一试的机会。
我将接触我曾很多次想要接触的报道领域,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巧,以及在一个我只去过一次的地方开启一段新的生活,想想就很刺激。
人生如果一直是按部就班就不好玩了,有意外来打乱你的计划才刺激。
但这个选择和决定的过程很痛苦,我要放下的是塑造了我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形成我真正人格的地方,有很多情感呼之欲出却又觉得堵在胸口,让人窒息。有时我甚至不知道我到底放不下的是什么,但就是无法真的割舍。
我倒现在都过的有点拧巴,我想开了的时候会觉得机会在哪里人在哪里,况且或许我可以实现我的另一个目的,这样挺好的;我想不开的时候会觉得,就这么突然间走了,总觉得有点舍不得。
所以在决堤的那一刻,身边的朋友都说是件好事,上天帮我做了一个选择。这中间又经历了变动,连给我算工作运势的塔罗师听到第一个变动的时候都很惊讶。她说牌面有很清晰的显示,但最后一切算是随了人愿,所以有的时候,很多事情的发生大概都是天意吧。
很多塔罗师都说我需要主动放弃一些事情才有可能得到我想要的。我不管这个可能性是多少,最终我还是不顾一切鼓起所有勇气迈出了这一步,我不知道我接下来一年两年或者更久将要面临什么样的生活遇见什么样的人,我也不知道我最期待的事情会不会发生。但无论怎样,我都不后悔,如果我不去尝试,我一定会后悔和感到遗憾吧。这可能是我真正意义上不算完全理智的第一次孤勇,但是,我愿意。
我以前过的特别紧张,给自己列了无数个KPI,连周末都过的小心翼翼,今天必须整理完哪些采访笔记,今天必须写完哪些推文,几点到几点可以看一集综艺,几点到几点见谁,我像执行任务一样过着周末。但有人可以让我放慢脚步,也是从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也可以停下来享受一下生活,让我知道原来我可以抛下所有的紧张感自在的过活。无论是在街角惬意的吹风喝茶还是在各自静静的忙彼此的事情又或者去书店各自捧着喜欢的书看一个小时,所有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十分珍贵,而我也因此而变得温柔和善良。
高晓松说 “什么是好的感情,让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什么是更好的自己,就是纯良的自己,诚恳的自己,磊落的自己,这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而不是谈恋爱。我们各自成为了更好的自己,那才是一段最好的感情,不论是一段还是一生,就是两个自由的灵魂相爱,才是最好的爱情
我也很向往,我也很想一直生活在夏天。
4. 
有点搞笑的是我八月开始信命和算塔罗。人在自己无法控制一些事的时候好像总要找点可以寄托的东西。
不过年底发生的事情好像也确实被一股神秘力量在远方拽着,慢慢的让所有的事情很机缘巧合的发生。我很感谢这份机缘。
如果说我错失第一个机会后的第一感觉像失恋,那么第二个机会毫无预兆的恰到好处出现的时候仿佛重新点亮了生活。2018年的年底体会了什么是一夜暴瘦,感受了人生无常,明白了什么是真朋友,也经历了否极泰来。
在纽约的1000多天里,我写了近20万字,我的书稿里收录了近15万,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也被吓了一跳。我很期待下一站会给我带来新的灵感,给我的生命组成中带来新的元素和冲击。
无论在哪里,文字都已经是我和自己对话的最好的方式。在文字里理清自己的思绪,重新审视自己,审视真正的自己的欲望和边界。前段时间和编辑校对书稿,看着以前写的文字,好像带我重新过了一遍过去的几年,那种感觉很奇妙。
我曾特别害怕那个别人嘴里还算“优秀”的自己变得越来越平凡,可我觉得人最大的成长和成熟就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且正视它。什么是平凡,什么又是不平凡,什么是理想的生活什么又是不理想的生活?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我姑姑在美国20多年,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很多时候不是很能理解她想事情的角度,后来我把这些统统归结为和国内脱节了太久。可当我在这个国家生活的时间越来越久以后,那些以前我不懂的思维方式全部通了。所以不论你被贴上了什么标签,只有你能定义你自己。
从知道要离开纽约的那一刻起,我疯狂的打卡纽约我想吃的所有的餐厅,去我想去的景点,看有意思的百老汇,生活好像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起来。好朋友说,如果你做决定的那一刻你觉得自己解脱了,那这个选择就没错。
没错,那一刻我的确觉得自己解脱了。11月20号我发了一条微博“好像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那个偶尔会捅马蜂窝的姑娘,会压抑,会不知所措,会害怕,会担心,会偶尔压力大到想暴食或者什么都不吃。自从前编辑离职后,这半年过的太压抑了,好像每一步都在提心吊胆,好想念以前的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个每天幸福开心到不自禁吹口哨的我。”
四月汤姆叔叔曾经问过我,想不想和他一样成为一个international person,那天我们在会议室聊了很久。聊了我的梦想,聊了他在公司这些年的发展路径,也聊了他对我的建议。他说他不会替我最决定,他只是问问,但是希望我可以把它纳入考虑范围。所以,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刻,这样的一个push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
我很感谢他,他在每一个我最需要他的时刻都及时出现把我打捞上岸。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好的老板该有的模样,也明白了老板之所以是老板靠的不仅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眼界、胸襟和看人的眼光。我知道他在努力的留住我,不然也不会费这么大劲的在亚太和美国之间来回帮我周旋,甚至帮我料理好我最担心也最不擅长的那个步骤。
我从他身上学到的是给下属安全感,有他在的地方,我从来没有怕过。他是永远都支持我去大胆尝试的那个人,一个好的老板大概就是可以让自己的下属可以不顾一切的为自己向前冲,没有顾虑,因为他们会知道,他们身后永远有人在给他托底,一切都没什么好怕的。谢谢你,一直是那个为我托底的人。
2018年我为了某活动十周年,放弃了今年的H1B工作抽签,号称最容易抽到签的一年。很多人替我觉得不值,觉得我太感情用事。但我并不后悔,我收获了比工作签证更重要的事情。我十分庆幸夏天回国的那段时间里,去了我想去的两个城市走走停停,去真正感受体验,好多时候命运真的挺奇妙的。
这几天是美国本科申请2023er的放榜时间,我看着知乎上那些EA/ED的admitted/rejected,想起了八年前一样紧张的自己,我还记得我收到第一个美国大学的来信时(虽然只是学校介绍)我爸兴奋、开心的模样。出国读本科是我做的最明智的决定。
可我还是要从纽约从美国阶段性的毕业了,比我预期的时间早了两年。就像之前一篇文章说的,没有人永远属于曼哈顿。
离开美国,我最割舍不下的除了家人之外,恐怕只有阿拉巴马。对阿拉巴马是真真正正的归属感,青春里最美好的事情都在那里发生,在那里塑造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也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善良的一面。终于狠下心花了200美金买了一块校友纪念砖,我在上面刻了一个词 “Metamorphosis”。  他的原本含义是非单面体的,是在整体之外,关注局部与多面的蜕变再生与发现自我的修行。我更喜欢把它翻译成破茧成蝶。这个词最完美的解释了我在阿拉巴马的四年。当然我还很不要脸的刻了一个“Next Legend”,希望有一天和李小加一样真的可以成为母校的骄傲。
虽然分明感受到痛苦,但我仍然相信这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年最大的成就是减掉了20几斤,身材变得更Fit,我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我的手臂还有核心力量的增强。衣服码数直降4码。有的时候安慰自己,终于成为了一个连体重都可以控制的“全脂女孩”,以后一定攻无不克。
一个人在外面闯荡的这八年,经历过某一刻绝望的瞬间,但我知道生活不会比我大二经历的那些事更糟糕了,而那些一个人走过的日子,日后都成了我保护自己的无坚不摧的盔甲。

2018最大的进步大概就是可以用平常心来对待自己,不再把自己逼的喘不过气。每一天都是为了更开心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眼里“优秀”的自己的虚荣。
从夏天回到纽约到年底,我费了那么大劲终于如愿以偿的把自己折腾到了香港。2019年,真的要香港见了。
“我想,在极大程度上,如果你真的忠于自己,坦言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你也将如愿以偿。”
PS:
我离你们更近了,也终于决定开始用心运营粉丝群,
经常weekend trip的我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到了你的城市,
那就让我们一起喝杯茶,喝杯果汁,喝杯酒吧。
微信添加threeshow33,简单介绍自己,拉你入群。
希望,遇见你。
--- E N D ---
往期文章:
思睿说:25岁,更自由
思睿说Threeshow
Sirui SHAO
东北姑娘,财经记者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喜书法爱国画,好烘培愿旅行
很开心遇见你,不如交个朋友
微博@邵思睿_Daisy微信threeshow33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