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精算视觉」的 第214篇 原创文章
精算视觉
不吹不黑
精算视角看保险
导读:「最强年金」计划全面解析。
7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设立的公共年金计划「香港年金」公布认购细节,投保金额最低为5万港元,上限为100万港元,接受65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认购,7月9日开始派发认购表格,7月19日正式开始接受认购,首期额度为100亿港元。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先生表示,如果首批认购超过100亿港元的额度,首期额度将由100亿港元增加一倍,至200亿港元。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先生
这个公共年金计划的初步样貌在17年4月就已经公布由于这个计划是由香港政府推出(相当于有信用背书),不收任何管理费,内部回报率较高,形态设计合理,因此计划一经公布,就被很多保险和精算界的人士称为香港「最强年金」。
今天的文章,我将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这款所谓的「最强年金」,包括其产品形态、回报率、产品优缺点等,以及选择年金产品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 年金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年金(Annuity),是指定期、等额的一系列生存金收入。例如,投保人在65岁时一次性缴费100万购买一份终身年金,则可以每月领取5,800元生存金(相当于每年领取约7万元),直至身故。
购买年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退休之后可以获得连续不断的收入,来保证我们“只要在世上活一天,就一直有钱花”。
年金与普通储蓄保险的最大区别是,“年金”更加偏重于长寿风险的转移,而“储蓄保险”则更加强调财富的累积与传承。由于年金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会“对赌”投保人寿命的长短,因此“年金”有显著的“风险转移”功能——如果投保人活得时间比较久,保险公司就要给投保人更多的钱,“投保人赚”;如果投保人活得时间比较短,保险公司就可以少给投保人很多钱,“投保人亏”。
有关于年金保险的运作机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下面这篇文章:通过保险的“对赌机制”区分“真年金”和“假年金”
2. 产品特点
「最强年金」的官方产品名称为「香港年金计划」,由香港年金有限公司(HKMC Annuity Limited)发行。香港年金有限公司于2017年6月成立,唯一股东为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The Hong Kong Mortgage Corporation Limited),其所有股份均由香港财政司司长以外汇基金管理人的身份拥有。
「香港年金计划」的产品特点如下:
  • 申请资格:65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
  • 保费缴付形式:一笔过整付保费;
  • 最低投保金额:5万港元;
  • 最高投保金额:100万港元;
  • 是否需要体检:不需要;
  • 年金发放形式:投保后的1个月开始按月发放,每月派发的金额固定(没有递增,没有分红),终身有效,直至投保人身故;
  • 保证期:无论身故与否,年金计划的保证派发金额(累积计算)为已缴保费的105%;
  • 现金价值:保单签发时的现金价值约等于已缴保费的70%,并随着时间推进不断降低,在保证期结束时保单现金价值降为0;
  • 退保价值:于保证期内,退保价值与保单现金价值相同,保证期过后,保单没有现金价值和退保价值;
  • 身故赔偿:投保人身故后,如果保单仍在保证期内(即已领取生存金的累积金额尚未达到已缴保费的105%),保单的受益人可以选择:(1)继续按月领取保证期内的生存金,直至原保单的保证期结束,或(2)选择获得一笔过身故赔偿,赔偿金额相当于投保人身故时保单的现金价值。
「香港年金计划」的实例演示

以65岁男性投保100万港元为例
3.
 不同年龄投保人的

每月年金金额与保证期长度
对于不同年龄的投保人,「香港年金计划」已经设定了每月保证可以领取的年金金额,保证期也可由“105%*整付保费/每月领取年金金额”算出。
总体来看,无论男性或女性,投保年龄越高,每月所领取的金额也越高,同时保证期也越短;对于同样的投保金额和投保年龄,男性所能领取的每月金额高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香港女性的寿命明显高于男性。
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投保人的每月年金金额与保证期长度如下表所示:
↑ 不同年龄男性的

每月年金金额与保证期长度
↑ 不同年龄女性的
每月年金金额与保证期长度
4. 收益率计算
对于一款最终目的是用来养老的年金产品,除了能够转移“长寿风险”外,所能提供的收益率也是投资者们重点关注的。只不过,作为一款保险产品,尤其是一款能够分担风险的保险产品,其收益率计算一定超出了大部分人的能力范畴。
「香港年金计划」公布后不久,就有香港媒体开始宣传此计划,有的官媒甚至用“收益高达7厘”这种标题来吸引大家的眼球,有一定的误导成分在里面。
这些媒体是如何算出7%收益率的呢?他们假设一个65岁的男性投保人投保100万港元,随后每年可以领取生存金约7万元(12个月*5,800港元),因此收益率=7/100=7%。
而这种计算,显然不是收益率正确的计算方式,因为按照这种思路,这个投资要达成7%的年化收益率,最终投保人是可以将100万元的本金取回的。而对于一款年金计划,显然最终是没有返本的,因此收益率绝不可能达到7%,就算是香港政府主导推出、0扣费、特供优质投资项目,也做不出这种计划
随便去逛逛一些香港的论坛和社区,大家的确有在讨论这个计划“7%的收益率好吸引”。至于有没有一些已经退休的、不太懂金融知识的阿公阿婆被误导,就真的很难讲了。
那么,「香港年金计划」的收益率究竟该如何计算呢?
对于一名年金的投保人,由于其未来的寿命是不确定的,因此他最终所能获得的收益也是不确定的。在「香港年金计划」中:
  • 每名投保人都有一个“保证收益率”这就是他所能遭遇的“最差情景”——在没有领完所有保证生存金时就身故,由其受益人领取剩余的生存金,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计划所提供的生存金总金额是最低的,仅为已缴保费的105%;
  • 每名投保人都有一个“预期收益率”,这就是他所面对的“预期情景”——根据《香港人口生命表》,可以计算该投保人的预期剩余寿命有多少年,然后计算一下这个计划所提供的生存金所对应的收益率是多少;
  • 每名投保人都有若干个“乐观收益率”,这就是他有可能遇到的“乐观情景”——投保人非常幸运地超过了香港人的平均寿命,因此所获得的生存金金额已经超过了一半以上的投保人,投保人活得越久,这个计划所提供的生存金对应的收益率就越高。
保证收益率
根据上面介绍的「香港终身年金」每月领取金额与保证期长度,我们可以计算“最差情景”下的“保证收益率”。例如,一名65岁的男性,投保时一笔过整付100万港元,随后每年可领取生存金约7万元(12个月*5,800港元),直至投保人80.2岁(保证可以领取182个月,累计为105万港元),因此可以使用IRR公式计算得出“保证收益率”为0.61%。
按照同样的计算原理,对于65岁女性而言,「香港终身年金」提供的“保证收益率”为0.56%。
预期收益率
根据最新版本的《香港人口生命表》(2011-2066),对于一名65岁的男性,其预期剩余寿命为19.83岁,即如果一名香港男性已经活到了65岁,那么预计他可以活到84.8岁。相比于“最差情景”下的182个月,在“预期情景”下,一名65岁的男性预计可以领取238个月的生存金,所对应的“预期收益率”为3.30%。
注:生命表(Mortality Table)也称为“死亡表”,是用来展示某个地区、某个时期各个年龄阶段的男性、女性在接下来一年中身故概率的表格,也是精算师用来为寿险、年金定价的基础工具。
同理,根据最新的《香港人口生命表2011-2066》,对于一名65岁的女性,其预期剩余寿命为24.51岁,即如果一名香港女性已经活到了65岁,那么预计她可以活到89.5岁(较男性长寿近5岁)。相比于“最差情景”下的199个月,在“预期情景”下,一名65岁的女性预计可以领取294个月的生存金,所对应的“预期收益率”为3.82%。
乐观收益率
如果年金投保人的寿命超过了当地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那么他所能获得的“乐观收益率”将大大提升。例如,一名65岁的男性投保人,如果他能活到100岁,那么相比于保证可领取的182个月和预期可领取的238个月,他将可以领取420个月的生存金,相当于年化回报率6.15%。
收益率总结
对于65岁的男性和女性投保人,其“保证情景”、“预期情景”和“超越平均情景”下所能获得的回报率如下表所示(对于其他年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此原理自行计算)。不同情景下收益率的不同,也体现了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对赌行为”。
5. 选择年金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由于「香港终身年金」计划是由香港政府推出,不收任何管理费,内部回报率较高,形态设计合理,对于绝大多数65岁以上的香港居民,我是推荐大家购买的。
不过,由于年金产品所拥有的固有特点,在选择年金产品时,仍有几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 由于年金产品是“活越久、领越久”的,因此身体越健康的投保人,越适合购买年金产品。如果投保人的身体已经出现了较大问题,预计寿命会大幅缩减,则非常不推荐购买年金产品。
  • 年金产品不同于普通储蓄,退保(尤其是早期退保)将使投保人面临巨大的损失。比如,65岁的男性投保人,一笔过缴费100万港元,如果在领取了1年之后就选择退保,那么只能退回66万港元,加上之前已经领取的7万港元,相当于只能领回73万港元,损失严重。同理,如果投保人在保证期内身故,建议保单的受益人不要选择一次性取回赔偿金额,而是选择继续按月领取。
  • 「香港终身年金」并没有年金递增功能,因此由于通货膨胀的因素,在若干年后投保人领取的生存金的实际购买力将大幅下降。市面上也有提供递增功能的年金产品,这样可以保证投保人所领取的生存金的实际购买力不会因通货膨胀而大幅减少,不过这种产品早期所要缴纳的保费也相对更高。
  • 对于寿险产品,某个地区的死亡率越低、预期寿命越长,产品的定价就越便宜。对于年金产品,则正好相反,因为某个地区的预期寿命越长,保险公司就要支付更多的生存金给投保人,因此某个地区的死亡率越低、预期寿命越长,年金产品的定价就越贵。

咨询请加微信 tycope 或 wswor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