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手妈妈们在宝宝睡眠上疑问是最多的,很多妈妈总希望能有一种特别具体有针对性的办法可以迅速解决宝宝的睡眠问题。但是一妈这里不得不泼一盆冷水说,这种神奇的一劳永逸立马见效的办法不存在!“坏习惯易得,好习惯难养。”不管多么好的方法如果不坚持一段时间,都不会看到效果的。另一方面,越是具体的方法,失效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有个体差异的人而非机器,同时每个家庭有特殊的环境与条件,同样的方法放到不同的家庭得到的反馈可能截然相反。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然而是不是因为如此,我们干脆就不要去学习了呢?实际上一妈特别想和大家说的是,学习、读书、读文章有几个关键点:
1.先大量阅读相关资料

2.转过头剖析自身本质问题究竟是什么

3.回过来审视之前所看到的资料,选取适合自己的部分去多多尝试

4.灵活变通的应用所看到的方法,建立自己的知识库
我们看育儿相关资料最后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但是真正可以起到帮助的不是那些手把手具体到细节的办法,而是在大方向上的观念的转变、对本质问题分析的能力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我更多是在反复的强调观念上的误区和弹性的重要性。抓住各个育儿经典里骨子里的观念与精神,再去针对自己的情况分析,融会贯通灵活应对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育儿达人。
妈妈们提了很多问题,然而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都在妈妈们自己心中!一妈不是什么育儿达人,也只是一个乐于分享的普通妈妈,给出的建议和文章也只是供大家参考,能有帮助就欣喜万分,没有帮助或你不认可也请一笑而过。
        今天一妈分享的就是解决睡眠问题前最重要的一部分:睡眠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以及正常的睡眠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篇将涉及关于婴儿睡眠的几本最经典的育儿书里核心内容,一妈也配上了一些自己画的图片,希望可以将书中抽象晦涩难懂的部分变得更为简单易懂些。

强烈建议妈妈们细细阅读此篇,个人认为了解睡眠产生的本质原因比具体的哄睡方法更为重要。治标先治本!
1.睡眠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
一妈在后台收到大量苦恼的妈妈们的留言,其实大家遇到的问题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小睡短、抱睡奶睡、落地哭、夜醒频繁、黄昏闹、哄睡困难、接不上觉、点心奶、日夜颠倒。其实所有这些问题都只是我们所看到的表面现象,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其背后真正的本质原因到底是什么?搞清这些,相信妈妈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分析自己家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去调整。一妈总结了一张图,本质原因其实大致就以下三种:
首先,关于过度疲倦我们来看一下经典的育儿书里都是怎么说的:
疲倦会造成肾上腺素浓度增加。所有的研究都支持这样一个观点:
过于疲倦
的儿童之所以表现得兴奋、易怒、急躁、难以入睡,是因为体内的化学物质在对抗疲倦。当婴儿该睡的时候不睡,体内会发生一些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直接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使得他们不能保持安静觉醒,也不能无忧无虑地入睡。孩子
脾气会变差
,因为他很累。白天过度的困乏会形成一个累积的效应。也就是说,孩子如果长期白天不小睡和晚上睡眠不足,情绪以及行为恶化的速度是递增的。所以,即便孩子只是每天晚上都少睡一会儿,
长期下来,孩子的情绪会非常恶劣

在婴儿和童年时期未能形成良好睡眠习惯可能导致
成年时期出现失眠问题
。在心理失常的人群中,睡眠问题越严重,
心理问题也越严重。
预防不良睡眠模式的形成是所有父母都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越早越好。
睡眠问题会导致孩子反应不够灵敏,难以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分神,也会造成孩子易冲动、多动,或者懒惰。而如果孩子能得到充分的睡眠,就会保持最佳的觉醒状态,机敏,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魅力,有幽默感。
如果父母反复无常,做事没有定力,大惊小怪,或者夫妻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孩子的睡眠问题就会很明显,导致孩子夜里哭闹的次数变多。
                ————《婴幼儿睡眠圣经》
一妈将书中关于疲倦产生激素的过程的描述画成了更为简洁明了的图片:
研究表示,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无法睡足或者睡眠不稳的幼童,会出现易怒、攻击行为、多动症、较差的冲动情绪管理,以及学习和记忆方面的问题。另外,这样的孩子也更容易出现意外,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较差,使生活总质量下降。在婴儿期出现的睡眠问题,有可能会持续多年
这些研究指出,一个无法睡好觉的孩子,会给整个家庭带来负面影响,包括产后抑郁症以及家庭生活质量下降。
相反,当宝宝可以睡好觉,经统计,父母的婚姻生活质量会较高,同时使他们成为压力更小、更优秀的父母。法国人认为凡事绕着孩子转,对每个人都没好处。他们认为学习睡觉,是宝宝学着融入家庭,适应其他家庭成员生活的一步。
                ————《法国妈妈育儿经》

正常的孩子应该很容易入睡,睡眠质量非常高,在早晨能自行醒来,白天小睡的时间也应该与其年龄相符。


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行为举止有了很大的改善,然后发现一些之前没有发现的征兆,而这些
隐蔽的征兆正显示出孩子睡眠不够充足
睡眠充足的孩子白天心情更好,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法伯睡眠宝典》
关于
睡眠环境的变化
引发的睡眠问题:

孩子在半夜醒来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关键在于孩子在醒来后因为睡眠环境发生改变而无法自己再次入睡。我们通常会翻个身,调整下睡姿,拉一拉被子,观察一下身边的环境是否与入睡时一致。
             ————《法伯睡眠宝典》
也就是说“落地哭”正是因为宝宝入睡时的环境不是小床,而是妈妈的怀抱,所以他会频繁查岗确认环境是否变化,当他发现睡眠环境不再是妈妈怀抱的时候就会很容易惊醒并且恐惧。
所以这正是抱睡导致宝宝易惊喜的主要原因。因此让宝宝的睡眠环境变为床而非怀抱,才是给宝宝稳定健康的睡眠的基础,而好的睡眠才是安全感建立的前提。(有些书强调的“抱”才是安全感建立,多么的可笑,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在他睡好吃好,周围整体环境氛围轻松愉快的前提建立的。)
事实上,家长在孩子醒来后去安抚他们,试图帮助他们再次入睡,这本身就是对睡眠的一种干扰,或者说是在变相地巩固这种夜间的频繁清醒状。
                       ————《法伯睡眠宝典》
关于规律作息,上一篇已经全篇讲解,详情请点击这里:规律作息还是按需喂养?【一妈带你读经典】
有时我们怀抱满心热诚的爱,想把我们所能给的都给孩子,只要他不哭就行。然而想法与现实事与愿违,过度的干涉与盲目的爱反而引发了孩子不健康的依赖,并且让孩子陷入恶性循环,大人越害怕孩子哭闹,全家一群大人越围着孩子团团转,孩子反而越容易烦躁越脆弱,越容易哭闹,最后造成一个团队带娃,还带的每个人都累得喘不过气。
这正是本末倒置,没有分析到问题的本质原因,只想解决表面上看到的问题。把“不能让孩子哭”作为目标,而不是“让孩子吃好睡好玩好,有规律健康作息”为目标,最后只能造成问题解决不了,全家筋疲力尽,矛盾冲突不断,孩子浑身都不舒服却有口难言只能用更多的哭声表达不满。
2.宝宝正常健康的睡眠应该是什么样呢?

一般来说,一个足月出生的婴儿在三四个月时就能持续一整夜的睡眠状态了,也就是说,他们即使在夜间醒来,也能自己再次入睡。
                             ——《法伯睡眠宝典》

正常的宝宝在他出生后2个月,便有睡过夜的本能。
                           ——《从零岁开始》

如果孩子在3个月后还不能自己入睡,夜间频繁哭闹,家长就要注意了,因为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入睡了。如果到了5个月左右,孩子还是在夜间频繁醒来,家长就必须采取应对措施了。
                           ——《婴幼儿睡眠圣经》
我认识的巴黎朋友和熟人中,大部分人的孩子在出生后2~3个月就可以睡上整晚觉。每个和我聊天的人都认为宝宝能够并且将会在6个月开始睡整夜觉,而且经常会更早。
                        ——《法国妈妈育儿经》
可以看到,其实宝宝从两三个月开始就已经有可以睡整夜的能力了,也就是说过了两三个月,宝宝夜晚是可以不喝奶的。
当然,书中所写的都是理想状态下,宝宝一出生父母就有意识地进行睡眠引导和规律作息会出现的情况。
而我们作为新手妈妈,等意识到宝宝睡眠问题是个大问题的时候,或者与家里长辈矛盾不断后,才开始规律作息和睡眠引导,这时还要有一段改变之前不良习惯的过渡期以及反复观察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睡眠引导办法。因此,
妈妈们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要强求宝宝必须在什么月份达到睡整觉的水平,只要宝宝一整天精神状态好、睡眠情况作息情况大方向上都在变好,其实妈妈们就已经胜利了!
但是最难的还是
坚持
。尤其睡眠问题其实是会有反复,遇上猛长期、睡眠倒退期,会给爸妈反复的挫折感,但是不能因为这些正常的反复,而放弃坚持健康的睡眠引导和规律作息。

3.睡眠周期及成长规律
认识睡眠周期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孩子睡觉不安稳、易醒等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抓住哄睡、接觉时机。
关于睡眠周期《法伯睡眠宝典》里有大段大段的描述,有些地方也比较晦涩难懂,这里就不再引用了。一妈根据它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与理解画了几幅图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可以看到,法伯将睡眠周期分为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非快速眼动期又分为四个阶段。一妈将整个睡眠周期简化成五个部分。
清醒阶段:这时你需要做的时抓住孩子入睡信号,及时哄睡。并且慢慢减少干预,让孩子养成自主入睡的能力。
浅睡眠到深睡眠:这是在孩子睡眠过程
中反复转换的过程。你会发现孩子刚入睡的时候还不是很安稳,非常容易醒,很多宝宝睡20~40分钟就醒,起来后精神状态很差,再次哄睡很困难。这就是孩子一直处于浅睡眠没有成功过渡到深睡眠。

有自主入睡能力的孩子一般可以很好地转换,就算没有转换成功,醒了以后也可以自行再次入睡。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去过多干预孩子的睡眠,以免给宝宝养成不好的依赖,形成睡眠障碍。
而还没有自主入睡能力的孩子,则需要家人及时接觉,接觉的办法和哄睡一模一样,不过一定要
抓住时机
。也就是孩子刚刚有醒的迹象时及时接觉,一旦错过时机孩子很容易清醒过来难以再次哄睡。而办法则是
:在白天小睡的时候,可以陪在孩子身边,一般孩子醒过来的时间是很有规律的,在恰当的时间点接觉,并一直巩固到孩子进入深睡眠。
这个办法只是过渡使用,主要是先打通孩子作息,延长孩子小睡时间,保证孩子睡眠总时长和质量。
长期来看,还是要逐渐递减干预的力度和频率。
在了解了孩子睡眠周期后,帮孩子打通作息,养成良好的“日夜节律”,通俗点说就是
“生物钟”。
“生理节奏定时系统”,也称“体内定时系统”。它就像一个精密的调节程序一样,随着白昼变换而开关体内的某些基因。体内这个开关装置是分子钟,它可根据阳光指向正确的时间。这个自动调节机制可以确保人在恰当的时间进入睡眠,并且进入每一个睡眠阶段的时间点和时间长度都恰当。大脑的某个区域会发出信号,让我们感觉欲睡或欲醒。
                ———《婴幼儿睡眠圣经》
“日夜节律”指生物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理规律,人体有很多这样的节律,包括睡眠与清醒、人体机能的活跃与抑制以及吃饭喝水、体温与激素水平。人的入睡与清醒都与这些节律有关。通常来说,人在入睡时体温会降到一天中的最低值,当体温上升到某一个峰值时,人就会醒来。


如果我们作息规律,保持 24 小时的生物节律一点都不困难,只有当我们的作息规律被打乱,在不该睡的时候想要入睡,才会感觉不适应


生物节律控制着睡眠规律,作息不规律会影响这些规律的运行,由此导致睡眠问题的产生。维持良好的日夜节律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及日间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
对于很多与日夜节律有关的睡眠问题,应该首先考虑调整与校正节律,使之正常化。
                    ————《法伯睡眠宝典》
打宝宝出生起,他们就非常细心地“看护”宝宝,然后顺着宝宝自己的“节奏”走。
                    ——《法国妈妈育儿经
这也是一妈在《天使宝宝养成记》里强调晨奶和睡前奶时间固定很重要的原因。其实关键点不是吃奶的问题,而是抓住日夜分割的两个重要节点,给宝宝建立良好的生物钟,让宝宝的作息变得有节奏,也可以变形为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保持同一个时间段(不要求一分一秒分毫不差的执行,在半个小时的弹性范围内即可)
当孩子每天生物钟固定下来后,你会发现在更长的时间段上,孩子的作息和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尤其第一年孩子成长迅速,生理心理都在随时发生巨变。这决定了
规律作息和睡眠引导绝对不是一蹴而就,反而要求家长要随时观察宝宝的变化,不停做出调整。
随着孩子大脑的发育,孩子的睡眠模式和节奏一直在变化。如果你能相应地调整育儿的行为,孩子就能睡得好。如果父母没有注意到这些变化,或者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育儿行为,就容易产生孩子过度疲倦的现象。在婴儿发育的过程中,这些信号的作用模式可能几周、几个月或者几年变化一次。在婴儿出生后前几个月,“生理节奏定时系统”的信号模式的变化时间间隔很短,父母很容易就跟不上节奏。当你刚琢磨明白宝宝什么时间应该打盹、什么时间该上床睡觉的时候,宝宝的睡眠节奏又变了!

                   ——《婴幼儿睡眠圣经》

一妈总结整合《从零岁开始》《实用程序育儿法》《法伯睡眠宝典》里关于不同月龄宝宝的睡眠需要,结合自己经验做了以下表给给大家参考:
上表仅供参考,每个宝宝由于发育的差异,肯定会有所不同,大体上大部分宝宝符合以上规律。

今天这篇非常长,如果你细心的看到这里,一妈要感谢你的耐心阅读,相信一定会有对你所帮助!~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心得。
也有收到好几位妈妈留言说因为受我的文章的启发,通过妈妈的悉心引导,现在收获天使宝宝一枚。这里一妈感觉特别的荣幸,自己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这种喜悦真的是难以言表的。
这里也向成功规律作息或睡眠引导的妈妈们约稿,希望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给一妈投稿哦,这不仅是于更多妈妈分享自己的经验,更是对自己的总结与回顾,也是给宝宝以后的一份礼物,让宝宝看到在他没有记忆的年岁里妈妈是这么用心的呵护引导他。
后面几期我会分别详解帮助无数妈妈成功睡眠引导的几个著名的方法:法伯法、抱起放下法、嘘拍法等。欢迎持续关注~
往期回顾:
天使宝宝养成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