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错人”的事儿时有发生,但抓住的人贩子没几个,误会倒是越来越多。
文 | 酒颜君
十一长假本该是平日忙碌的父母陪孩子尽享自由欢愉的最好时间,而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对宝爸宝妈却遇到了一件与孩子有关的糟心事儿。

近日,“丰台区某商场光天化日竟然抢孩子”的消息在社交平台疯传。微博名为“六月的雨在哪里”的事主发博称,2日上午10点半,自己妻子推婴儿车带着未满周岁的儿子在银泰百货购物时,遭遇了三名前来抢夺孩子的妇女,在其妻子的呼救和现场人员的帮助下,儿子未被抢走。
网友“六月的雨在哪里”发微博称,其未满周岁的儿子在商场被人抢夺。
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过失子之痛的人,看到这样明目张胆“抢孩子”,也恨不能隔着屏幕把他们消灭掉。然而博主后面爆料的事件处理结果却让大家感到很不解。
从该博主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图片可以看到,大红门派出所已介入调查,民警查明后发现,4名女子系“误将他人孩子认做自己的孙子,上前抢夺,因她们也有类似大的孩子,纯属巧合。”文章中还说,警方随后对4名女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未予立案。
如此一桩人心惶惶,疑点重重的“抢孩子未遂”事件,显然这样的处理结果并不能安抚当事家属,也没回应公众疑惑。即便是“认错人”,为何报警后三名抢孩子妇女自己消失了,不留下把事情解释清楚?几个在北京没有固定住所的妇女为何会在商场认错儿媳,认错孙子?她们所说的孙子是不是事实存在,和被争夺孩子是否特征相似容易错认?既然是“认错了”,那么警方为何还会拘留这几个人?
更有些网友像当事博主一样,质疑这是将疑似拐卖儿童事件变成了家庭纠纷,不仅是和稀泥而是赤裸裸的懒政。随着舆论愈演愈烈,针对家长质疑公安机关对嫌疑人处理过轻的情况,“平安北京”回应,北京市公安局对此案高度重视,已组成工作专班对案件开展复核,相关结果将及时通报。
北京市公安局警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商场“抢孩子”情况。 
暂且不管此案背后是真的与拐卖儿童有关,还是可以算了的误会,这些备受质疑的点,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成了经典防拐案例,但凡对社会热点有点儿了解的人首先会联想到,“认错人抢孩子”是人贩子惯用的套路。
随便一搜,网上都有很多类似的案例或提醒。一些影视作品也对类似桥段有非常生动的演绎,普及骗子的套路。
2014年上映的电视剧《下一站婚姻》,剧中一开头便描绘了2009年11月,在东安火车站发生的一幕,由刘涛饰演的女一号邓草草带儿子轩轩上车时遇到人犯子,一位老太太戏精上身,说孩子是她孙子,说邓草草是早和他儿子离婚的儿媳妇,还和同伙一唱一和上演家庭闹剧。虽然火车站有很多人,但没有人相信这个可怜女人的话。就这样,轩轩被老太太拐走,身为孩子的亲生母亲却无力和对方争执,眼见轩轩离开而晕倒。
多让一个家长了解一点拐卖套路就可能多挽救一个家庭,本着这样的原则,还有电视台专门请演员模拟“认错人”团伙作案拐骗现场,就是为了粉碎这种伎俩,给家长敲个警钟。随着现实案例与影视作品的宣传作用,“认错人”的人贩子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但是,现实有时候确实比剧本还复杂,“认错人”的事儿时有发生,但抓住的人贩子没几个,误会倒是越来越多。
认错的孩子各不相同,误会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7月8日,在广州珠江新城花城汇某餐厅发生了与银泰百货类似的事件,一名中年妇女趁陈某的孩子在旁边玩耍时一把将孩子抱走并称孩子是自己的,随后发生纠纷。事后广州警方回应,“抢小孩”女子是保姆,当日由于人流较多,女子误把陈某的孩子当作雇主的孩子企图抱走。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6年9月12日,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发生了一起老人“抢孩子”事件,媒体描述当时动静非常大,惊动了购物中心的其他人,抢夺孩子的人被保安按住。经警察询问,其中一老人说眼睛有问题,认错路人的孩子为自家孩子。西城警方通报称,发生争执后,经民警调解,双方现场达成和解并自行离开。
2017年6月11日,广州西湖路滔博运动城内发生“男子抢小孩”的讯息刷爆朋友圈。南方都市报追踪报道,广州公安调查称,该男子实为精神障碍人士,目前已被家人带回治疗。
长得像,喝多了,精神问题,甚至还有吸毒致幻,多起“抢孩子”冲突背后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来解释意外,当然,我们也希望看到的是误会不是拐卖,因为少一个居心叵测的人贩子,就会少很多儿童悲剧。但是仍要提醒,误会多了,不代表危险真的完全不存在。
在“抢孩子”这场悲剧中,最可怕的是很多人默认“抢孩子”的合理性。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讲,碰到爷爷奶奶抢孩子,很少有人会伸出援助之手,就像《下一站婚姻》里的邓草草,眼看着孩子“奶奶”带走孩子,陷入无人相助的困局。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这样大多人“默许”的合理性作为动机,对年轻妈妈或者老人下手。
丰台的这起事件具体情形如何,还需要看警方后续的信息披露。但从最大程度地保护孩子的角度而言,必须尽可能减少类似的误会。只要涉及“抢孩子”就不能简单视作家务事,现场围观者应该及时出手帮忙制止并报警,而警方也不能因为“误会”的解释,就大事化小,而是要深入调查“误会”的可能性,甚至追查相关当事人的背景材料,避免放过真正的“坏人”。即便最终认定是误会,也要有充分的解释和信息披露以说服家长和公众。
来源:搜狐号狐度出品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点击“阅读原文”来搜狐参与更多讨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