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一条锦鲤,安抚一下浙江考生受伤的心
图片来源:@李晓明
高考结束仅一天后,作文的风头和热度已经被一道阅读理解题完全抢尽。

浙江省今年语文高考的阅读理解题中,有一篇叫《一种美味》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是:“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原文如下: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
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验证。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偷瓜摘桃。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谗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安排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
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满满一大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豆腐来搭配。隐约的,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意外里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
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
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其实做饭的小屋里灯光昏暗,即使父亲起身凑近了看,也不一定看清锅里现在是什么景象。而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怔怔地发呆。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
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吴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
美味,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忽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扇动鼻翼,有些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可供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卤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响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做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他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是三子。
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一切的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
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的铁嘴铜牙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的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乎乎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全家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问题。三子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项了,他刚把火点着,第二把柴火他就抓着了一个粘粘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
从锅里蹦到地面,显然已经超越了鱼的极限。
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讲真,作为一条鱼,眼睛里能闪出“诡异的光”,已经让我觉得对它肃然起敬了。而考题竟然还要问“诡异的光指的是什么?”
凑(gu)巧(yi)的是,浙江省今年在卷子上标了作者名字,于是浙江省30万考生就提刀找到了作者微博,组团向他请(bi)教(wen)诡异的光到底是什么。
而作者的回答竟然是……
出卷老师你听见了吗,他说他是来搞笑的……

而观澜君看到了一条对于这道问题的回答,觉得这可能就是标准答案呢……

大家对语文阅读理解的吐槽由来已久。篇幅惊人的文章,大同小异的选项,似是而非的表述,总是让人丢分都不知道怎么丢的,观澜君对此也是心有余悸。
更是有不少作者尝试作答自己的文章,结果大多得不了几分……
前一段时间,@中国青年报 刊登了一篇题为《我是作者,却答不准文章的“作者原意”》的文章,这位作者去年9月的一篇报道被选为阅读理解的材料,他尝试作答之后却发现,这篇12分的阅读理解按照他的答案最多只能得6分。
而且他发现,原文中有助于解答一道选择题的关键段落在选用时被删掉了。他不禁发问:“挖了那么多‘坑’的考题究竟能不能很好地测试出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本人都要等到答案出来了才知道自己的原意是什么,这已经成了阅读理解题被人调侃的一个段子。由此,也掀起了一波对于语文阅读理解的出题方式和答案设置的质疑。
阅读理解选文大户周国平更是特意出了一本书,评点以自己的文章为材料的阅读试题,将出题方的标准答案和作者点评作对比,直言“我不知道这两个名词”“我没想到几则寓言竟体现了当今社会流行的主旋律”。
周国平
图片来源:www.cssn.cn
鲁迅先生在谈到国人对《红楼梦》的阅读体验时提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命意”之所以不同,就是由于不同的读者知识背景和理解角度的差异,由此所造成的对作品解读上的差异。
然而不同的解读其实并无对错之分,也没有高低上下之别。观澜君觉得,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在不同的读者那里获得共鸣,即使是作者本身也无法限制,这正是文学的奇妙之处。
红楼梦
图片来源:difang.kaiwind.com
所以@华西都市报 评论说,如今的阅读理解题之所以“荒诞”起来,问题并不在作者能否做得对题上面。
最直观的原因是在问题设置的科学性上。
语文阅读理解题目中的 “作者意图”、“作者想表达些什么”等措辞,一方面在逻辑上不够严谨,另一方面也有越俎代庖、冒名顶替之嫌——这种单方面将“一己之见”强加到原作者身上的做法,引起反感与反弹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许多主观题的题目设置明明是“你怎样理解”,学生却只有答出“出题人怎样理解”才能得分。好好的一场语文考试,却像谈恋爱似的要去揣测出题人的心思,也着实让人无奈。
其次是答案设置和评分规则的科学性。
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是除作文以外的“得分大项”。@南方都市报 提到,正常的阅读训练,无非三方面目的,一是准确获取信息,二是训练逻辑和说理,三是形成良好的、对于语言和修辞之美的鉴赏力及感受力。
语文学科本身具备文学性和工具性两个方面,当文章出现在我们如今的试卷上的时候,考生需先浏览题目设置中的“考点”,带着考点到文章中去找去抠,心中想的完全是“分几条说、得分点在哪”,甚至还要根据题目的分值决定如何答题,完全忽略了对文章本身的感受。此时的文章已失去了其文学性,变成了一个工具性的文本。
就像钱理群先生在《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中提到的,“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说难听点,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现在很多学生,你一篇文章讲完了,他还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遍。
这正是我们阅读理解考试里面最大的问题。
图片来源:@讲开又讲
观澜君之前读过一些语文阅读理解的解答“金钥匙”,大概意思是“你要熟知出题人的意思,跟他心照不宣,知道他要考哪个知识点,这就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比方说,考到环境描写的作用,怎么都跑不出这十六字秘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点明背景,深化内涵。”
真是“唯有套路得人心”啊。
这就好像《智取威虎山》里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一样,成为了考生与阅卷老师之间的“黑话”。
而观澜君本人,高中时期也熟知并善于使用这样的套路。深谙套路的我现在发文吐槽它,为的啥?
因为在观澜君现在看来,这样的考试所考察的纯粹就是应试伎俩。出题者把自己认为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定为标准答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考生独立思考、审视文章的能力,与阅读本应具有的功能背道而驰。
叶圣陶在上世纪60年代时就提出,语文是心灵的学科,“不要抽出而讲之”,“不要抽出课文中之政治道理而讲之”,“不要把作品化为文学方面之若干概念与术语而讲之”。
这样的套路虽可获一时之利,长远看却扼杀了学生的灵性
从出题者的角度来讲,考题只要实现了选拔功能,出题就算完成任务。@南方都市报 表示,我们作为考试大国,考试改卷标准化所必须的是“得分点”,有了这样的得分点,就能实现流水线式的机械改卷,也就能缓解阅卷者水平的参差不齐、数量不足和劳动量过大的现状。
所以有人说,语文阅读的主要矛盾是广大学生群众日益增长的逻辑思辨能力同落后的语文考试之间的矛盾。
语文教育,本质上确实是一个“训练—反馈—筛选”的过程。但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学生的思维成长极其重要。阅读题中,除了句法、语义等客观题的考察外,对于“主观理解部分”应具有开放性,绝不能非此即彼,将注意力放在与“标准答案”的契合度上。
图片来源:www.sohu.com
开放式的答案设置,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考验。评论员@张楠之 表示,这不仅对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增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强度,更考验教育工作者开放、包容、公平、公正的素养与品质,最终指向的其实是教育教学综合水平的提升和全面改革。
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这个魄力,也必须因应时代的变化,作出这样的改变才行。
语文教学本不该像数学方程式一样,已知x值求y值。语文应该是生长,不是培训。
对于文章的细枝末节过度解读,处处设陷阱,如此的阅读考试,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也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心理阴影。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感受、表达,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解读是否言之成理、角度是否新颖等方面,着重于母语的训练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才是阅读理解本该有的模样。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撰文  | 侯楠楠
※本微信号内容专属于
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