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暖在微博上收到一位网友@的消息,说的是她自己身上刚刚发生的惊心动魄体验:短短几秒钟,自己的孩子差点儿被陌生人抱走!
从她的描述中说,自己带着孩子在小区门口玩儿,孩子想去坐便利店的摇摇车就爬上去了,她站在几米外拿着东西看着。这时走过来一个陌生女子,小心翼翼四处张望后竟然一把把孩子抱了起来就想走。孩子可能什么也没弄明白,连喊都没想起来喊一声。
她懵了一下然后大喊一声,女子马上放下孩子,说了句自己是抱错孩子了,转身抱起了身边另一个孩子,跟一个走过来的女子一起很快走了。
这真的是那个陌生女人不小心抱错孩子了?可俩孩子差别太大,身高、衣服都大不一样,怎么可能看错?这位当事的妈妈回家后越想越后怕,第二天去店里调取了监控,看后冒了一身冷汗。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视频:

想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那么短的时间,几秒钟而已,
如果当时我们低头看了一眼手机会如何呢?真是不敢想。

这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带娃出门,真是一秒钟都不能看不住。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说明抱孩子的女人就是人贩子,可但凡做家长的看了,想必心里一定是有所震撼了。
视频里这个女人是直接用抱的,其实生活里还会有哄骗的。尤其是三四岁以上的孩子,家长会觉得稍微放心一些让他们自己行动,距离会离得没有那么近,相对心情也没那么紧张。可实际上,我们真的可以这么放心么?
今天推送的这篇来自特约供稿作者李小寄的文章会告诉你孩子被哄骗走是多么容易,以及美国人会怎样教给孩子防骗与自护技巧。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提防陌生人
国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看看小朋友有多么容易被哄骗走。

这段视频一开始实验人员挑选了一对父子,儿子在公园的滑滑梯上玩,爸爸在一旁的长椅上玩手机。实验人员先问孩子的妈妈:
“你觉得如果我把你儿子哄骗走,你老公会注意到吗?”
孩子的妈妈似乎对丈夫没什么信心,因为他总是在玩手机,注意力根本不在孩子身上。随后实验人员出动了,他走到小男孩身边,只是简单地问了一句“你想吃糖吗?”,然后拿出两包糖,小男孩就顺从地跟他走了。
从头到尾那个粗心的爸爸都全神贯注地盯着手机,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不在了。
等又过了一会儿,听不见孩子的声音,爸爸才发现事情不对,站起来着急的四处寻找,大声呼喊孩子的名字。孩子的妈妈这时出现走过去指责他,他还显得非常不耐烦。
当然这只是一个实验,最后孩子安全回到父母身边。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虽然大家知道现在拐卖儿童很猖獗,平时也会给孩子做安全方面的教育,但真正遇到情况的时候完全没有用。
诚然我们可以说这个爸爸责任心太薄弱,但是仅仅用两包糖就让孩子轻而易举地跟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走了,也反映大人对孩子的教育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
那么家长究竟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提防陌生人,保护自己呢?美国专家认为应该分为三步。
第一步:定义陌生人
首先,家长要告诉孩子:
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有危险的陌生人
不是所有孩子不认识的人都叫陌生人,也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可怕的,家长必须帮助孩子去识别和鉴定什么样的陌生人是可能带来危险的。
同时,不要让孩子学会“以貌取人”。不是所有坏的陌生人都一定长了一张凶神恶煞或者丑陋的脸,相反有一些看上去很善良的人反而背后包藏着祸心。这就是近些年在美国流行的一个新概念“tricky stranger”,“带有迷惑性的陌生人”。
前一段时间英国有个新闻,说是一个妈妈因为身体不舒服要去急诊室,就诊之前她给邻居打电话拜托对方把她的两个儿子送去上学。这个妈妈以为邻居5分钟之内就能赶到,所以只是简单嘱咐了几句就离开了。谁知道邻居迟迟不到,兄弟两只好坐在医院门口的长椅上等。
这个时候走过来三个大人,其中一个女的向两兄弟求助:“小朋友,姐姐的男朋友因为害怕看病,现在躲在男厕所里,你能不能进去帮我劝劝他,告诉他医生会治好他的病,不要担心。”据两个小男孩事后回忆,这三个大人看起来很和蔼,那个女人长得也很漂亮,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坏人,会对他们做什么不好的事情。
可是这小哥俩记得妈妈教过的安全法则里有一条:“如果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需要帮助,她会找另一个成年人,而不是向孩子寻求帮助。”
于是他们拒绝了,结果这个女的不死心,一再的求助于他们“如果你们帮了姐姐,你们就救了他的命哦,帮我去叫他一下吧。”但是两个小朋友又一次拒绝了。
就这样磨磨蹭蹭等到了邻居大叔,后来母亲报警,调取监控录像才发现那三个人就是之前儿童绑架案的犯罪嫌疑人,是一个拐卖团伙。
这个故事里的那个女人就是孩子们应该警惕的“带有迷惑性的陌生人”。面目和善,富有魅力,言谈举止具有亲和力,让人没有防备,正是这样的人更加容易让孩子信任从而上当。
此外,和孩子谈论这些事的时候
要用平和正面的语气
而不是吓唬他们或者讲恐怖故事来夸大和过分渲染。比如不要跟孩子说“你如果调皮,被坏人抓走了,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之类的话。
教育孩子的初衷是保护,而不是让他们生活在真空里,摧毁他们的社交能力。父母还是应该鼓励孩子多与外界和他人交流,树立他们正常人际交往的信心。
最后还要跟孩子探讨:
好的陌生人和坏的陌生人之间的区别
让他们明确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坏的,危险的,会伤害他们的。
让孩子清楚什么样的陌生人是可以信赖和寻求帮助的,比如警察,消防队员,急救人员,商场里穿着制服的营业员,保安人员或者其他小朋友的父母等等。
尤其是警察,我们小时候可能很多父母都吓唬过孩子:“你再调皮,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久而久之,警察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和“可怕的坏人”联系在一起了,这样当孩子们真的遇到了危险自然也不会向警察求助,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第二步:保证自己的安全
孩子们总是好奇心旺盛,随时都想要探索这个世界,尝试很多新鲜的事情。家长要跟孩子明确一些边界,哪里不能去,什么事情不能做,让他们清楚被值得信赖的大人监督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他们的安全。
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公共场合,告诉孩子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如果不小心落单或者迷路了也可以到那里去等待或寻求帮助。家长最好能拿着地图,或者实地让孩子明白安全区域的位置和到达的路线。
家长还要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向可信赖的成人求助。要让孩子牢记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家庭地址,父母的手机号码,学会在最紧急的时候拨打报警电话。
类似的求助要事先在家里进行演练,模拟一些可能发生的危险场景,让孩子试着自己处理,家长再进行补充和指导。
第三步:让孩子信任自己的直觉
小孩子虽然思想还不成熟,但有的时候第六感反而会比大人敏锐。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遇到不舒服的事情和人,不用先搞清楚为什么,直接离开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教会孩子“不、跑、喊、说”这四步法则
1
如果感到对方有危险,马上拒绝,说不
2
赶紧跑开,离的越远越好
3
一边跑一边高声喊叫,这样能够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4
找到可以信赖的成人后,马上把刚才的事情说给他们听,寻求帮助。
小技巧
最后是几个跟孩子谈论陌生人时候的小技巧,可以帮助家长事半功倍。
1
不要说“不许跟陌生人说话”,而要说“先经过父母或者其他看护人的同意再跟陌生人说话。”
正如之前所说,陌生人的概念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比较模糊的。与其一概禁止与陌生人交流,不如让孩子先征得父母的同意。
2
不要说“如果你在商场里面走丢了,去找一个信得过的大人求助”,而要说:“如果你在商场里面走丢了,不要走到商场外面去,就留在商场里,然后找身上别有名牌的人来帮助你。”
对于惊恐中的孩子来说可能没有办法判断什么样的大人是值得信赖的。所以经常是一边哭一边想跑到外面去找爸爸妈妈。要跟他们十分明确首先不要离开商场,然后要找穿制服或者身上有工作牌的工作人员求助。等下次跟孩子去商场的时候,不妨让他们试着分辨商场的工作人员吧。
3
不要说:“不要拿陌生人的糖果”,而是说:“不要拿除了爸妈、老师、保姆或者朋友以外的任何人给的任何东西。”
小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如果大人只是说不能拿糖果,那他们可能就会觉得只有糖果是危险的,其他东西都没关系。
4
不要说“不许离开我的视线”,而是说“不要到你看不见爸爸妈妈的地方。”
当你问一个孩子为什么跑那么远,不担心父母找不到他吗,他多半会回答“我觉得他们是能看到我的。”因此孩子需要更加明确的限定,让他们不要去任何看不见父母的地方。
5
不要说“小孩子不能有秘密”,而是说“惊喜是唯一可以守护的秘密。”
小孩子的理解是线性的,直来直去,不会像大人一样弯弯绕。因此,如果妈妈在给爸爸准备一个惊喜生日派对或者礼物,就要孩子守住秘密不告诉对方。那下一次再跟孩子说:“你不可以跟爸爸妈妈有秘密”的时候,他们就会糊涂了。
所以,尽量把话说得直白和简洁一点,让孩子能够更好的理解。
6
家长教给孩子安全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例如尽量不要直接跟其他陌生的小朋友说话,而是跟他们的父母交谈。否则,你的孩子就会认为陌生人跟他们说话也是正常的。
不要强迫孩子去拥抱别人,即使是亲戚或父母的朋友。孩子应该意识到在自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他有权利说“不”!
-END-
作者介绍:李小寄,留学欧罗巴7年,如今旅居美利坚德州的新手博士工程师妈妈,家有半岁小柚子一枚。
参考来源:
http://www.wikihow.com/Talk-to-Kids-About-Strangers
http://www.ncpc.org/topics/violent-crime-and-personal-safety/strangers
http://www.parents.com/kids/safety/stranger-safety/rules-for-stranger-safe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2QMiRnA0sk
小暖有话说
前面那段视频真是看得我心惊胆战,带孩子出门,只要一不留神,彻头彻尾的家庭悲剧就会马上上演。千万别像文中视频里那个只看手机把娃丢了的爸爸一样,三心二意肯定不行。
而在自己绝对的关注与小心以外,告诉孩子这些防骗和自我保护的知识也是必须的。可以找一些安全知识类的绘本,或实际在生活中时常演练。
我家4岁的潼潼现在已经知道不会拿别人递来的东西,万一跟妈妈走丢了要站在原地等,或是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绝对不能自己跑到妈妈看不到的地方去,不跟任何不认识的人走,跟妈妈之间没有秘密……
可我还是小心翼翼不敢放松。
傻根最大的梦想是“天下无贼”,相信每对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无拐骗了。
往期推荐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 让孩子爱上安全座椅,才是对他们最负责的爱
  • 比孩子多拥有2%的努力,你就能引领孩子走得更远
嗨,我是小暖
是睡眠咨询师,也是个较真派的普通妈妈
回复“关键词”或“目录”
可以看见更全面的文章主题
点击公号页面最右侧的菜单可以一对一睡眠咨询
这里还有许多小暖的育儿分享与体悟
儿童心理、教养心得、亲子阅读、旅行玩乐、自我成长
希望我们能成为彼此育儿路上的温暖陪伴
一起睡好觉,养个好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