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茶人Vivi
“东方大叶”古树茶创始人
与意大利爱人Lorenzo久居
西双版纳南糯山
niwo-第145位受访人物
文 / 陈瑜(niwo特邀作者)
前言|PREFACE
穿过中国美术馆,步入后面的胡同。开墙打洞的治理很有成效,胡同里一片寂静。
Vivi的茶室,在一处平房大院的西侧。她重新翻修,做了木头的栅栏和窗户。苎麻做的门帘,低调的绣了一个“喫”字。这个跟喝茶有关的暗语,懂的人自然收到。
立秋之后,北京的雨水多了起来,院里散落着石榴花瓣。Vivi和Lorenzo爬上屋顶,那里有他们专门开辟的秘密空间。露台饮茶,阳光透过叶子一圈一圈随风摇晃。
烧开水,泡好茶,分到杯中,靠近嘴边,香气、滋味都来了。
几千里外云南原始森林里的古树叶,阳光下的滋味,此刻复活在水中。
我只是种茶的,其他的都交给雨、露、阳光和整片森林的无限可能,时间让树木越来越茂盛,我的心也越来越坚定。— Vivi语
正文
BODY
最难走的路,也许是最容易的
喜欢喝茶的人很多,然而喜欢到要去云南原始森林里直接种茶的,大概只有Vivi,还有她的爱人Lorenzo。从意大利到云南,又到北京,跟她一起,跨越万里,自己买山铺路种树采茶制茶,成为痴迷古树茶的现代茶人。
*南糯山位于景洪到勐海的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是西双版纳有名的茶叶产地。
第一次去南糯山,确切来说这就是一个原始森林。地处拔玛河上游,平均海拔1850米。
古树参天、森林茂密,溪泉潺潺,物种丰富,有许多典型的热带雨林奇观。深厚肥沃的土壤,孕育着掩隐在森林里的古茶树,盘根错结,茶韵饱满。
不同于江浙福建的人工茶山或者茶园,不需要修剪养护、施肥打药,南糯山的茶树完全天然古老,就是一棵棵大树,而非低矮灌木。
*南糯山是云南最大的一个茶山,山高谷深

Vivi下决心收下这个山头,征服她的,是这里强大的原始气息,这些自然生长的茶树。她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卖了房,钱不够,Lorenzo也倾其所有。
家人们觉得她的想法疯狂冲动一度非常担心她被骗,放着体面的都市白领工作不干,跑去几千里外种树。然而茶山开工以后,妈妈还是默默的塞给她一大笔钱。
Lorenzo的爸爸询问Vivi的计划后说,“计划很好,对失败不要毫无准备。如果不能接受失败,那只能说明当时的心态有多么傲慢。去掉浮躁与骄傲,一切当以虚心对待。
Vivi后来回望总结:我们不是以一种姿态走完一生的历程,而是在一个历程中一步一步被塑造,经历山川阻挡,遭受沙石砥砺,跟着指示蜿蜒成了最终模样。
从当地人手里买下500亩茶山50年的经营权原来只是第一步,回头再看Vivi说——困难才刚刚开始。
为了保证茶叶的产量和优质品种,Vivi在当地尝试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方法,移植优质茶树到山上。
在草莽丛生,强大原始的森林里挖树坑,靠肩扛手提从山下运来树苗,小心翼翼的插入幼苗,养护茶树成活、生根,适应新家。一棵一棵,不菲的人工费用让Vivi心疼、焦虑,然而只能继续。
之后为了茶叶能运下山加工,Vivi又修了一条路,连到已有的大路上。
改变自然毫不轻松,毫不愉快,但开始之后,义无反顾。
我也曾把光阴浪费甚至莽撞到视死如归,只因有未实现的梦想才渴望长命百岁。— Vivi语
从制茶新手,到资深老茶人
南糯山茶厂早于勐海,在上世纪30年代就从英国进口了机器开始制茶,开云南风气之先。当时主要以精制红茶、绿茶为主,供不应求。而第一批懂汉语的哈尼族人,成为最早的技工师傅。Vivi学红茶的老师,就是在这个茶厂工作过的。
几十年丰富的外销茶制作经验,让这批为数不多的老师傅经验老道,手法娴熟。从萎凋开始,揉捻、发酵、干燥,大部分都是依赖手工。手感、经验,决定了茶叶的一半口感,尤其是发酵茶。
Vivi觉得传统工艺很重要,一方水土有一方特色,当地沿袭的传统,是千锤百炼沉淀的精华。一味好茶,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演化,先去理解和继承。成熟的工艺和稳定的茶青,能保证口感如一,成就一个茶叶品牌。
虽然人类文明和科技已经到了一个咋舌的地步,但对古树茶,Vivi觉得还在靠天吃饭。“去年雨水比之前少了三成,茶的产量一下就少了30%,采茶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这是人无能为力的。”因为雨水少,叶片肥厚蓄能多,做成茶叶冲泡滋味反而更足,也算一种意外收获。
*新鲜采摘的茶叶外形条索肥壮厚实
Vivi对天然的东西有执念,她的茶山不用任何农药,只是一年请人手砍三次野草,不至于争夺养分。茶树种在山头上,Vivi觉得植物就像人一样,站的高,看得远,能感受到最好的阳光雨露,如果别人的茶山用农药,水往下流,也不会影响到她这里的土壤。
她的种植理念,就是努力保护和还原古树的自然环境。
喝茶,不就是喝这一方水土的滋味吗?Vivi看到很多中国茶出口到欧洲,都无法通过农药残留的检测,这对茶的长远发展都是伤害。要想正本,就得从源头开始。不要盲目,不要污染土地。
*采茶季节里繁忙的Vivi
采茶的季节,Vivi和Lorenzo整天泡在山上,和工人一起采叶,晚上又要赶紧下到工厂里杀青、揉捻。茶叶从离开树枝的时候,就要按顺序进行加工,一环紧接另一环。
叶子不能放太久,不然影响口味。从树上摘下的茶叶其实已经死了,制茶就是要锁住叶片精华。工艺的生疏紧凑与否,决定了茶叶将来复活于水中的状态。

Vivi不敢马虎,忙完直起腰,经常是夜里两三点。

收获是欢愉的。对于古树茶来说,收获仅仅是树叶成为茶叶的开始。
阳光温和的照耀在草地上,好像周边一切都有了生命力。多年以前对于自然的热爱,变成想要实现的梦想,以热血澎湃登场,逐渐变成了每天的日常,自己成为它的一部分。— Vivi语
我的后半生,以及茶汤的滋味
Vivi和Lorenzo经常往返于东方和欧洲。让她惊讶的是,真正会喝茶的老外,都是极懂茶的。
从斯里兰卡的拼配茶、花果茶,喝到台湾的乌龙茶,福建的岩茶,如今又到了云南的古树茶。他们像国内的资深茶客一样,也知道如何辩产地、看年份、品滋味。“家里也一模一样的,也有紫砂壶,也有公道杯。好味道对于全世界都是相通的。”
*Lorenzo在景德镇
Vivi的东方大叶如今在facebook、instagram有一大票忠实粉丝,很多外国人甚至会问出相当“业内人士”的问题。购买也很顺畅,通过国际快递,直接销往欧洲。“去掉所有中间商环节,性价比很好,很多人都是回头客,买很多。”
被人欣赏是一种幸福。但经营一个品牌,又有很多现实的磨砺。
她的同事也遇到过不甚友好的买家,一上来根本不问茶,直接压价。Vivi解释,这大概也是正常的。什么事都不会一帆风顺,波折、误解、沮丧也是必然经过。
*炒茶
喜欢茶又有缜密商业学习的Lorenzo,辞了工作,欣然扛起茶叶的经营。古树茶当初只是她和Lorenzo的选择,如今装修一新的茶空间、志同道合的小伙伴,Vivi陡然觉得,做个主理人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产品包装、销售渠道、产品培训,一样一样,都要不辜负那片叶子。
Vivi把钱都花在茶山上,就没有多少富余去做推广,她能想到的是给人家泡一杯好茶,让更多人尝到对比的滋味。
南糯山的古树茶,条索长而紧结,茶汤厚,口感纯净,味淡而不薄。香气不在嗅觉里,更多是茶汤里的清甜和回甘。初饮淡薄,再饮则饱满、纯正,茶气强,山野气韵明显。
泡了30多泡之后,Vivi把茶倒进壶里继续煮。到底是高大的乔木,耐煮,久泡之后煮出来的茶反而透着蜜香和兰香,色如琥珀。
Vivi小时候生长在东北边境,姥姥家附近有大片森林,采蘑菇、捡榛子、追寻小鹿的足迹,她觉得森林就像母亲一样,看她自如奔跑、玩耍,默默守护她。16岁离开家乡之后,森林的记忆一度消失,直到在云南再次遇见南糯山,遇见古树茶,久违的亲切和活力狠狠击中她。她生怕人家把那里的纯粹和天然搞坏了,一定要自己守着才放心。
天性里的念念不忘,如今终有回响。
原来和Lorenzo说好的回意大利乡下买庄园,摘葡萄捡栗子的悠闲生活在遇到古树茶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在做茶、卖茶的同时,茶也滋养了她,让她有更多领悟和思考。
Dreamlife
泡茶的vivi
“茶一直没变,反而是我,变得更加坦然、通透。”
有些经历,看似偶然,却也必然。
凭着热爱做茶的人少,想要赚钱包装茶的人多。
忠于自己,便会坦荡。
Vivi相信她的东方大叶天养而成,气息饱满,
在人间烟火里也能激扬浊清。
REVIEW 往期回顾
推荐采访人物,请联系微信号:niwolama
   想看全部采访目录,后台回复“niwo专访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niwo成长学院最新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