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去看了《芳华》的零点场,出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羡慕冯导,人群中有很多人可以一年赚到几百万、几千万,过很优渥的生活,
但极少有人可以用一种艺术形式去讲述自己的生命感觉,并让千万人为之共鸣落泪,我觉得《芳华》做到了。
之前看了一个冯小刚的纪录片,他其中有一句话,说自己拍了20年电影,“前十年顺流而下,后十年逆流而上”。最近十年,除了少数几次车祸(比如私人订制),他都专注于用电影去复刻民族的记忆,《一九四二》里的苦难,《唐山大地震》中的浴火重生,《我不是潘金莲》里的官场。
以上三部他都算是旁观者,到了这部《芳华》,民族与个人的记忆相交汇,1958年出生的他在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巧了,编剧严歌苓也是1958年生人,这俩文工团文化的遗老遗少合作这么一部电影,真是绝配了。(顺便说一下,我也是严阿姨的轻度书粉)
一个人最刻骨铭心的,往往就是15、6岁到20岁这段时间,当时身在其中并不觉得,等到你年纪大了回头一看,很多人会惊呼那时候的美好,并加上一句:卧槽,怎么这就老了?
昨天我看完电影发了一条微博,发完就睡了,早晨起来看了看评论,有几个年轻朋友说年代太靠前,自己甚至不知道啥叫文工团,所以没什么代入感。
那《芳华》是冯小刚和严歌苓的一场自我私人记忆的狂欢么?该怎样更好的食用这部电影?我下面尽量不剧透,交流下我自己的理解。在叙事上,《芳华》有几个不算小的缺陷,但冯导自始至终都用电影的语言把握着观众的情绪,在我看来,这远不只是几个文艺男女青年悲欢离合的故事。
我那天跟朋友聊天,说到“时代”这个词,我说郭敬明的《小时代》是个烂片标杆,但他用的这个片名,还是很精当的,在这个小时代里,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或可以是独一无二的,“自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但同时,理想主义这个词,似乎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现在这个小时代里呆久了,你会想起以前那个理想主义漫溢的“大时代”。
什么是“大时代”?这个词往往与一股巨大的破坏性力量相配对,比如宗教革命、拿破仑席卷欧洲、两次世界大战、文革,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生活的人,很难不被一股群体性的力量裹挟着向前走,是为“大时代”。
这种“大”最容易催生的是什么?是集体记忆。
主席大手一挥,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锣鼓喧天,这些被巨大力量驱赶到一起的人,化身为一种集体主义。我父母那个年代,你只要想在社会上活着,就必须属于某个集体,工厂、合作社、军队、哪怕是劳改营,《芳华》里讲的文工团是个很小的切片,它所追忆的,就是一种特定年代下的集体主义。
这种大集体主义每个人紧紧的绑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很坚实的情感联系,比如电影中文工团要解放时候的那场酒,只有真正过过集体生活的人,才能体会那种豪情与惆怅并存的情绪。
同时这种集体生活也有残酷的一面,
你但凡触碰了集体的禁忌,很可能就是一撸到底
,被大多数人唾弃,就像电影中的何小萍与刘峰。

我觉得《芳华》是一部歌颂理想主义的电影,冯小刚在里面有很明白的态度:“虽然那是个现在看起来荒唐的年代,但那些我们曾经的理想,绝不是虚假的”。
这种宣言集中的体现在刘峰与何小萍身上,他们分别代表了理想主义的两个维度,在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强烈的“奉献与深情”。
刘峰是个比雷锋还要标准的“圣人”,他获得的奖状奖杯多到自己都数不清,每次得奖归来,都给战友们带东西,他是个活在你身边的,万能的雷锋。
刘峰的奉献精神是真的么?我觉得是,他真的相信书本上的五讲四美、天下为公,但他自己肯定也没有意识到,这种奉献精神也绑架了他。在外人眼中,他这种“圣人”是不能有七情六欲的,所以在他难得的表达了一次对异性的爱慕之后,迎接他的就是舆论的灾难。我靠,你刘峰这浓眉大眼的,竟然也能喜欢男女这点事儿?这不能够!于是他瞬间被从天庭拉到了地狱。
刘峰身上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他代表了理想主义碰到现实后的一种失落感,严歌苓没有让刘峰在现实面前沉沦,而是挺住了,在遭受巨大不公之后,他仍愿意坚守自己认定的东西,无论是在后来的战场,还是在市场化后的中国
再说何小萍。
我认为她是《芳华》中塑造的最精彩的一个角色,演员也选的好,以前不知道这个姑娘,稚嫩中透着一股犟犟的劲儿,冯导真是非常会调教演员。
何小萍的身上,被注入了更强的时代悲剧性。当他跟父亲写信的时候,泪点就来了。我以前读杨显惠写的《夹边沟记事》(主题是反右劳改农场),眼泪就没止住过,何小萍的那段自述包括最后父亲的那封绝笔信,感觉非常像杨显惠写的。那个年代的分合离散,根本不用什么镜头,只要用大白话说出来,就足以把你震住。这种尺度,也只有冯导这个级别的导演可以拿到了吧。
在她的身上,最打动我的是一种“真情”,她的一生没有一天得到过关爱,但他依然相信善良,里面有一句旁白:“她知道刘峰是善良的,只有不被善待的人,才能发现的那种善良”。(这句话的笔风真是太严歌苓了)
电影中数次表现女孩们曼妙的舞姿与身段,但这些视觉上的美,都放到了其他人身上(比如开篇萧穗子打头的那段舞蹈),没有一次表现何小萍在舞台上出什么风头,更多的表现她怎么出丑,但影片最重要的一笔,却是放到她身上,何小萍没有穿着华美的舞服,也没有雷鸣般的掌声,他在月光下,穿着病人的服装,深情的起舞,看到这儿我听到后排很明显的啜泣声,这就是那盛放,但也易逝的年轻芳华。
如果说刘峰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献身与殉道,那何小萍就像一碗永远温热的小米粥,消解着历史洪流对人性的摧折,她脑中没有那许多主义与理念,只知道拍一张军装照,让父亲记得她的样子,给被集体抛弃的刘峰,一个深情的拥抱。
在电影中刘峰与何小萍是看起来俩最惨的人,但他们俩的结局却最好,那些“聪明人”们,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可以抓住风口,或富或贵,但却失却了珍贵的纯真,这俩Loser却可以平静如水,相敬一生,最后二人在一个小车站上的对话,极为动人。
《芳华》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点是表现了1979年的中越战争。之前国庆时候临时撤档我推测跟这个点有很大关系(当时正要开东盟的一个什么会),这场战争别说90后的小年轻,我这个80年代初的人,也没什么印象了,我妈零星的跟我提起过,说中越本来都是抗美标兵,突然之间就变仇人了,咣咣干了一个月,互相都死了几万人,从此开始长达十几年的边境对峙。
战争戏并没有太多,最可说的就是那个长达6分钟的一镜到底,内容没什么,主要是这个形式,N个炸点,至少30+演员联动,没有剪辑点(我发现其中有个一晃而过的黑影可以剪但不确定冯导用没用),要成功拍下来很是不容易,想来至少排练了20遍吧,光这段镜头就足以看出冯导的诚意了,他电影中很少有这种很艺术的手法。
我看到有些评论说《芳华》太保守,没有敢讲的更深,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没有批判揭露体制的虚伪,就是怂。这种评论就是把人往火坑里推,且不说向体制开炮能不能拍,就算是不考虑审核的因素,我也不想看那种把悲剧全推给体制的哭诉电影。80年代,出现了一大堆“伤痕文学”,主题大多是控诉自己在政治动荡中遭受的冤屈,邓小平针对这种风潮只说了八个字:“哭哭啼啼,没有出息”。《芳华》没有变成一部哭诉的电影,而只是刻画那曾经鲜活的青春模样,这样就很好。
下面说点《芳华》不足的地方,我最不满意的是两个点:刘峰的下放与何小萍的发疯,这两个故事中最大的转折竟然没有什么铺垫,我看到这儿的时候就像一脚踩空,觉得哪里不对,看了一些资料,严歌苓的小说里是有充分铺垫的,比如林峰怎么迷恋上林丁丁,远不是电影里一句:听到你唱一条大河就迷上了。我不太清楚冯导为什么把前戏全删掉了。
如果从纯故事的角度来看,《芳华》显得不是特别抓人,前半段基本没发生什么事件,更多的是一些片段,这跟冯小刚之前的电影很不一样,他之前是非常注重情节的,但这次显得像个诗人,那段很长的舞蹈在叙事上没什么作用,而更多的是“展示美丽”,我发现舞蹈这种艺术啊,真是得与镜头相结合才更美。
但没关系,电影这种东西,归根究底传达的是一种情绪,观众其实并不关心技术性的东西,打动他们的是情绪能不能带进去,我就看进去了,全程浸泡在一种提心吊胆的悲伤情绪中,我知道这些光鲜的青春,最后都会被时间磨蚀的面目全非,但冯导没有过多的传达这种悲伤,其实你想想,消失的也只是年轻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刘峰与小萍老去后虽然无法在舞台上共舞,来一个让人炫目的大跳,但同样美丽的东西,没有消失
我想观众大多都能感受到电影中传达出的情绪。电影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半了,没有一个人起身,大家都静静地听完了这首韩红演唱的《绒花》。
过两周我就要做年终盘点了,《芳华》就是我的年度最佳,我对它的喜爱,甚至已经超过《集结号》,冯导的诚意与才华让人不能不服,快60岁的人了,还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忱,这回的冯导,真是没得黑。
同学们多买两张票吧,带上你的父母去看《芳华》,跟他们说晚上别做饭了,看完了电影我们找个饭店坐下来,给我讲讲你们年轻时候的故事。


近期新片杂谈精选:
-------发条张亲测推荐的好物-------
这周哥也是拼了,为了实验这款“去头油免洗喷雾”,我愣是憋了三天没洗头,刚才喷了一下,好用!一缕缕的头发马上干爽。我的发质一直很油,怎么没早让我发现这玩意。
我没有让这东西代替你洗头的意思哈,救急非常好,比如要去见朋友赴约什么的,喷一下肯定比你洗了再吹省时间,头该洗还是咋洗。
英国品牌,价格非常友好,2大支89块,你别每天闲没事儿喷着玩至少能用一两个月吧,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