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解释一下什么叫
“白屌丝”

几个月前看了一篇书评,就是下面这本《Hillbilly elegy》,右边这个萌萌的胖子是作者J.D.Vance
Hillbilly是乡巴佬的意思,elegy是挽歌,直译过来就是《乡巴佬的挽歌》,那位书评者信达雅了一下,把Hillbilly叫做“白屌丝”,我觉得很贴切。(在这里屌丝这个词没有任何贬的意思)
这本书里讲到了一群沉默但数量巨大的人群:美国的蓝领白人。他们大多生活在阿帕拉契山脉,主要包括肯塔基、阿拉巴马、密西西比、乔治亚等东/南部州,也包括现在所谓的“锈带”地区。当然,这个范围并不很严格,可以大致看成是美国蓝领白人群体。
戴棒球帽,穿格子衬衫、背带裤,身材粗壮,喝啤酒是他们通用的形象。这群人是传统美国价值观的铁杆守护者,工作、家庭、国家观念,是他们最鲜明的标签。
但在新时代,他们也是最失落的一群人。工作被成本更廉价的新兴国家抢走,他们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没什么储蓄,失业率一旦上升,他们是最先受到伤害的,在媒体上也没有代言人,城市里觉得他们土,政府觉得他们累赘,他们是被边缘化的白人。
川普去年是怎么逆转看起来稳操胜券的希拉里的?这群人起到了决定性的力量,川普的基本盘,就是这些失落的“白屌丝”。
为什么说起“白屌丝”这个词儿?因为昨天刚上映的《勇往直前》就是部关于这群人的电影,但不同于书里的“挽歌”,这部电影是一首白屌丝的“赞歌”。
当下的好莱坞电影已经充满了太多的“政治正确”,特别是关于种族问题,浑身都是G点,现在很少有导演会把有色人种,特别是黑人塑造成纯反派,无论啥电影,硬塞也得塞进几个黑人,最次也得是配角老公老婆什么的。
不是说导演没种,而是怕惹麻烦。美国是个有言论自由的国家,政府你随便骂,但一旦你有了、或者说疑似有了种族歧视的倾向,那你这电影就要糟糕,特别是被白左思想教育出来的青年(他们是票房的主力),更是对这个毛刺儿有史诗级的敏感度,政府没禁止你歧视任何人,但你要是在媒体上说出来演出来,那就喷死你。
之前《爱乐之城》不是就让人喷了么?但在黑人电影,比如嘻哈题材中,把白人写的多坏都没问题。
《勇往直前》反其道而行之,我印象里其中没有任何一个黑人角色,清一色的全是白人。主角们是一群纯白爷们消防队救火员,他们的生活是典型的白人蓝领模式,喜欢听重金属摇滚乐(这个种类几乎没有黑人乐队就像嘻哈很少有白人一样),酒馆中的乡村音乐Live秀,家庭露天烤肉大聚餐,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珍视家庭、亲情、友情,完全就是那本书里说的“白屌丝”。
我简要说一下剧情。
电影是真人真事改编而成,主角是一个叫“花岗山先锋”(或译成“格拉尼格高手)的消防队,领导加队员一共有20个人,他们工作的场景不是城市,而是山林,专门负责扑灭山火。
小时候我姥姥家附近有个消防队,经常看到消防车拉着警报出来,我人生的第一个理想,就是当消防员,觉得能去救人性命,人家该多感激我啊!
所以当看到这部消防员题材的电影时,就果断去看了。
大众印象中的消防队员都是坐在消防车上,到了起火地架云梯拿水管,冲进烈火中扑火救人,
但这部电影中山火消防员的工作流程完全不一样
,他们都是开着肌肉范儿十足的大皮卡车,背着一个氧气瓶样的东西,拿着个喷火器,
他们的主要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点火!
山火与城市建筑火不同,你要做的并不是扑灭它,而是“阻止它”。山火消防员需要沿着火势发展的方向,赶在火还没有烧到的时候挖一道防火沟,在沟的一侧把火点燃,让这把火去“对冲”山火,他们叫“以火制火”,最终烧无可烧,火也就灭了。
电影中有个桥段就是队员们去保护一株百年的古树,就是在树的周围把一切可燃物全部砍掉,实现保护它的目的。

但是,这部电影的重点,并不在于“救火”,导演与编剧想说的是“兄弟情、荣誉、家庭与勇气”。这就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看似平淡的叙事中却蕴含着很深的感情,是一种对古老价值观的呵护。
导演在开拍前曾去寻访过很多消防员,他们挂在嘴边的一个字眼就是“Brotherhood”——兄弟情
消防员大多生活圈子不大,每天抬头低头就是一起救火的同事,而且与火共舞是非常危险的,你需要信任别人,同时也要担得起别人的信任,久而久之就发展出不亚于亲兄弟一般的情谊。
电影中也是这样,比如迈尔斯•特勒扮演的布兰登,他是全片笔墨最重的一个人物,一开始是个吸毒嗑药无所事事的小混混,但有一天他突然当了父亲,他想要改变自己重新做人。消防队接纳了他,一开始遭到所有人嫌弃,但当他通过努力,获得了其他人的认可,就变成了兄弟,可以许以生死的兄弟。
电影的框架大致是两部分。
前半部是组队以及取得“先锋队”资格。美国的消防制度我还是没完全搞懂,大致是如果能当上“先锋队”,就可以拿到政府的财政拨款,待遇会更好,而且在扑火中有资格冲在第一线,荣誉感最强。否则只能当备用队,给别人打打偏手,干些不危险、但也没多少荣誉的事情,没法成为居民眼中的“Hero”。
后半部分是几次扑山火,其中表现“扑”的桥段并不是很多,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塑造人物,让我最满意的,是没有像很多好莱坞励志片那样乱煽情,导演非常隐忍,这样反而会给你很强烈的真实感,细腻的我都觉得不像好莱坞的电影了。
比如乔什•布洛林饰演的队长,他老练、乐观、勤奋,但同时也有自己的心结,不断的救火成为一种“执念”,成为他逃避现实生活的借口。这些微妙的情绪,都把握的非常到位。
但这首赞歌,却有一个再悲伤不过的结局。花岗山先锋队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由于风向突然转变,被山火包围,20人中的19个人被烧死。我完全没有预料到,原来山火在风的带领下,可以烧的如此之快,只要风变了被火包围,你很难有逃生的希望。
最后这一段拍的非常精彩,调度、气氛、剪切都堪称完美,让人把心提到嗓子眼。死亡的消息传来时,相信观众会与悲痛欲绝的亲属一起哭泣,具体怎么牺牲的我就不说了,给大家留点悬念。看起来好像不怎么悲壮,但细细一想,这才是真正的勇气,他们很明白这一行的危险,但保护每一个平民的安全,就是这份职业无上的荣誉。
最后说一下观影建议:
我很喜欢这部片子,但我不会把它推荐给所有人。
故事的节奏比较慢,每个人物都在细细描画,除了最后一场戏非常紧张之外,其他都显得比较温吞。我并不是说无趣,我就觉得很有趣,但很多不习惯慢节奏只喜欢咣咣咣娱乐节奏的观众,也许会觉得闷。
我总体给8分,很少见吧,我真是很喜欢这种调调啊。
这是一部很男性气质的作品,“爷们儿”这个词儿不是体现在你说话多大声以及脖子上金链子有多粗,而在与担当、责任与勇气,他们也许不像超级英雄那样会飞会喷火,但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电影的结尾出现了真正的“花岗山先锋队”的合影,其中绝大部分人已经不在人间,他们站在那颗被他们救下的古树边,看起来是那么的灿烂,那么的年轻。

近期新片杂谈精选:
-------发条张亲测推荐的好物-------
这周推荐的是一款“泰国皇家足贴”,去泰国玩的同学可能很多都听过买过。
晚上睡前贴在足底,主要用途是防疲劳、去湿气、改善睡眠,我用了三天,去不去湿气不知道,反正三天都睡的那个死啊,迟到x3。
睡眠有问题的同学可以试试,价格也算亲民。就是有个问题,早上揭下来那个药包就变得乌漆麻黑,有点恶心.....不过能睡的好我也忍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