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余华在巴黎的朗诵会
库管:外媒曾这样评价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将中国平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描绘得淋漓尽致的杰出作品。」在库管看来,这种评价恰如其分。
跟余华以往的作品类似,在这本书中,余华同样以简洁著称的「白描」手法,入骨三分地刻画中国平民的复杂人性。如果你想对国民的人性有更深刻的认知,这本书会是你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来源:新经典(ID:Thinkingdom)
作者:八不(本文已获授权
1
一场痛哭引发的“血案”
1995年,余华在《收获》杂志上开了一个短篇小说专栏,为期1年,准备写6篇。在完成了第1期和第2期的短篇《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和《他们的儿子》之后,开始写第3篇。
动笔就一发不可收拾,写到七八万字时余华意识到,这个他迫不及待要讲述的是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故事的引子要追溯到1990年余华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上见到的一个泪流满面的老人。
那种旁若无人的悲伤让余华难忘,他不止一次猜测过是什么让这个老人如此难过,以致在繁华闹市痛哭流涕。心里有了结果后,余华坐下来开始写,一写就是8个月,最后带给读者的是一个横跨40年的卖血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许三观,这个名字不是家里人给他取的。毕竟家里人并不识字,更不懂哲学或者佛法,而是因为两个伯伯的儿子比他大,他在许家排行老三,所以就叫了许三观。
他在书里一共卖了12次血,一次为结婚,10次为家人,只有最后一次是为自己,结果还因年老体衰没卖出去,于是有了最初打动余华的那个痛哭场面:
他的泪水在他脸上纵横交错地流,就像雨水打在窗玻璃上,就像裂缝爬上快要破碎的碗,就像蓬勃生长出去的树枝,就像渠水流进了田地,就像街道布满了城镇,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
许三观卖了一辈子血,靠卖血娶到人人艳羡的“油条西施”、在困难时期让家人吃上面条、救活儿子……全家都靠他卖血渡劫,这次血没有人要,他才突然崩溃、当街痛哭:
我的血没人要了,以后家里遇上灾祸怎么办……
2
童年记忆对一个人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余华被认为是一个专写暴力、死亡,揭露人性灰暗底色的残忍作家,但到《许三观卖血记》(以下简称《许三观》)出世,人们看到了他残酷中的温情。余华也认为《许三观》算是他五部长篇里最温和的一部。
说到对暴力的迷恋,余华说与他的童年记忆有关。
余华的父亲是外科医生,所以他和哥哥小时候是在医院里长大的。父亲每次从手术室出来时手术服上的血,还有医院里的哭声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自己差不多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哭声。
童年的经验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余华自己也曾说过:
「童年生活对一个人来说是根本性的选择,没有第二或第三种可能。因为一个人的童年,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是一个人和这个世界的一生的关系的基础。」
于是暴力和死亡的主题在余华的作品里延续了下来,但到《许三观》,余华一改之前那种保持距离的冷漠叙述,代之以温情。
生存中的磨难和艰辛也代替了之前的腥风血雨,然而,被迫忍受的活着本身不就是一种更为严重,更为持久的暴力吗?
除此之外,余华的个人经验还为《许三观》注入了人物的活力。除了那个在大街上失声痛哭的老人,小说里掌管人们血脉大事的李血头也来自余华的记忆。
这个人是余华父亲的同事,曾领导过一次辉煌的集体卖血。在苦心经营的卖血王国里,他建立了很多不言自明的规则,并且无师自通地借用了军队的某些编制,挑出几十人,给予他们有限的权力,让他们管住这近千人,而他只要管住这几十人就足够了。
后来,医院的血库都变得库存不足时,血头们的权威摇摇欲坠。然而他并不为此担心,他发现了血的价格在各地有所不同,他在很短的时间里组织了近千卖血者,长途跋涉五百多公里,从浙江到江苏。
跨越了十来个县,将他们的血卖到了他所能知道的价格最高之处。他的追随者获得了更多一些的收入,而他自己的钱包皮则像打足了气的皮球一样鼓了起来。
3
故事一旦写下,就不再属于作者
余华认为《许三观》的高潮会出现在许三观因为卖不了血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哭之后,因为这意味着他失去了养活自己的能力,他的悲哀是绝望以后的悲哀。但事实上,小说的发展超出了作者本人的控制:
「我曾经准备在这最后的一章里重重地去写,将吃奶的力气都写光,将这一章充分渲染。可是写完第二十八章,也就是结尾前的一章后,我才知道叙述高潮其实是在许三观一路卖血去上海的这一章,于是最后一章我很轻松地完成了。根据我写作和阅读的经验,两个很重的章节并排在一起,只会互相抵消叙述的力量。」
为了让患病的儿子住进上海的医院,许三观一路卖血去上海。本来卖一次血要歇三个月,可这次许三观隔三五天就去卖一次,差点把自己卖死在路上。
血压只有60和40还坚持要卖血的许三观被医生当成亡命之徒,可他自己却不觉得,“我是为了儿子”,为了这个甚至都不是自己儿子的儿子,他连命都可以不要。
这一章的力量不仅余华没想到,我们读时心情也是一会儿灰暗一会儿明朗,仿佛许三观血气丧失浑身发冷站在墙根下照的那点虚弱阳光。
不止普通读者觉得许三观千里迢迢卖血去上海是最经典的篇章,莫言也说这是最震撼人心的一章。
《许三观》的叙述出乎余华的意料,是因为故事一旦写下,就不再属于作者,人物和叙述都有了自己的力量。作者只是被他们选中来完成这样的工作。因此,我作为一个作者,你作为一个读者,都是偶然。”
4
许三观这个人
「有这样一个人,他知道的事情很少,认识的人也不多,他只有在自己生活的小城里行走才不会迷路。当然,和其他人一样,他也有一个家庭,有妻子和儿子;也和其他人一样,在别人面前显得有些自卑,而在自己的妻儿面前则是信心十足,所以他也就经常在家里骂骂咧咧。
这个人头脑简单,虽然他睡着的时候也会做梦,但是他没有梦想。当他醒着的时候,他也会追求平等,他是一个像生活那样实实在在的人,所以他追求的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和他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当他的生活极其糟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这个人的名字可能叫许三观。」
许三观追求的平等极其质朴直接,他最初踏上卖血道路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身子骨和别人一样结实。得知妻子许玉兰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他立刻躺在藤塌里脚架在凳子上啥也不干,把许玉兰使唤来使唤去。他后来也用自己的偷情为这段屈辱的记忆找到了平衡点。
听到情敌何小勇被卡车撞倒几近丧命,许三观乐此不疲地向邻里宣扬自己的「报应论」,手舞足蹈的背后是自己被戴绿帽的不甘与自卑。直到许玉兰警告他这么高兴小心遭天谴,许三观才乖乖闭嘴。
这样的许三观很容易让人想起通过自欺来实现自我满足与自我排解的阿Q,但不同的是许三观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英雄气。
「倒不是说他卖血怎么样,卖血养儿育女是常情,可他卖血喂养的,是他老婆和别人的儿子,这就有些出格了。像他这样一个俗世中人,纲常伦理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他却最终背离了这个常理。他又不是为利己,而是问善。这才算是英雄。」
一生追求平等的许三观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不公——他养的是别人的儿子,可他却为这个不是儿子的儿子卖了7次血,最后差点把命都搭进去。
和许三观一样,我们刚开始可能也不太喜欢许玉兰,她轻浮虚荣,婚后竟然被初恋骗上了床,直到她愿意去救这个伤害过自己的何小勇;还有何小勇的女人,她撒泼耍赖尖酸刻薄,可后来竟然愿意拿出几乎是所有积蓄救许三观儿子一命……
《许三观》人物性格之丰富、故事之一波三折,堪比我们每天在网络上搬凳吃瓜追的「反转剧」。但人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非善即恶,哪能靠一句简单的「反转」就道尽。
余华写的是小人物许三观的狡黠、坚韧、为家人不顾一切,也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人性底色。
「这本书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跃着,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作者在这里虚构的只是两个人的历史,而试图唤起的是更多人的记忆。」
余华凭借《许三观》确实唤起了更多人的记忆,他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大跃进、大饥荒、文革、上山下乡均一笔带过,把重心放在了每个实实在在的人身上,写着小人物如何艰难求生,人性的灰暗与明朗都能让我们在身边一一找到对照。
于是外国媒体誉其为将中国平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描绘得淋漓尽致的杰出作品。」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余华仍然是最能让人笑着笑着就眼眶湿润的作家。而这次重读《许三观卖血记》又会唤起你我什么样的回忆呢?
— THE END —
#今日荐书#
如果你还想看
快戳我!你的书荒由我来守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