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2915 字,阅读时长约 6 分钟        
  • 这是刘胜军微财经的第 50 篇原创首发文章
昨天看到新闻标题“林毅夫:我为什么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我忍不住咖啡喷满了电脑屏幕。
恕我直言,林毅夫恐怕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个认为林毅夫应该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
为啥这么说?
环视历届诺奖得主,至少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 该学者是某个经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例如 2017 年诺奖得主塞勒、2013 年诺奖得主希勒、2002 年诺奖得主卡尼曼,都属于“行为经济学”的翘楚。
  • 这一经济学流派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且影响到现实的公共政策、经济行为。例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等等。
林毅夫自创的所谓“新结构经济学”,不要说国际影响力,就连国内影响力也谈不上。
  • 即使在林毅夫创办的“国家发展研究院”,所谓“新结构经济学”也是曲高和寡。
  • 林毅夫近年来引发的几次争论( 20 年 8% 经济增长潜力、“有为政府”产业政策、如何拯救东北经济),都是引发学界一片指责、口水。“新结构经济学”的关键问题不是没人同意它,而是根本得不到学术界起码的尊重,沦为“自娱自乐”。
  • 严格意义上讲,“新结构经济学”经不起经济学的逻辑推敲,压根就算不上经济学,而是“讲政治的伪经济学”,是把经济学当成“政治投机”的道具。所以,田国强每次同林毅夫的“学术论战”,最终都是充满“鸡同鸭讲”的无奈,因为一个是经济逻辑、一个是政治逻辑。你喊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所以,吴敬琏、厉以宁、周其仁、钱颖一等学术大家,对“新结构经济学”基本上都是不屑于评论,觉得是浪费口水。当然,张维迎、田国强实在“忍无可忍”,所以站出来批评林毅夫的观点。
有人或许问:如果林毅夫的理论不值一提,为何还引发激烈争议?原因是:
  • 林毅夫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光环,还是具有很强的迷惑力的。
  • 现阶段民众对这些“理论”的辨别真伪能力令人担忧。宋鸿兵、郎咸平都可以长期征收“智商税”,何况林毅夫呢?
  • 由于中国脱胎于计划经济,林毅夫提倡“有为政府”的做法很容易为一些官员提供“理论依据”,这是其实是最大的危险
我们再回到林毅夫为自己喊冤的逻辑。林认为,没得诺奖不是因为自己学术水平不高,而是因为自己被“潜规则”了。让我们看看他的论调:
  • “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每年发出 1500 封推荐信,邀请 1500 个人推荐。”
  • “我了解到这 1500 人当中,有一半的人会推荐自己,基本就是 750 票了,另外 750 票当中会非常分散,相对集中的大概也就十几票,不到二十票。这相对集中的二十几个人,都是谁推荐的?大部分是那些人的学生。”
  • “中国经济学家如果你真想拿诺贝尔奖的话,还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可以进入那 1500 人名单当中的学生,也就是说,你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在国际上领先的学者。”
  • “但是我们知道,现在按照西方主流理论写文章容易发表,但是你也很难进入到前面四十位,因为你是按照人家的理论来写。如果你不按照他的理论,而是按照我的理论来写,是跟他们现有理论抵触的,所以你就不能发表。”
  • “所以我的学生如果按照我的方式来写,不太容易发表,即使能够发表,我什么时候能够培养出五十个人?”
林毅夫的逻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有事实为证:
  • 阿马蒂亚·森生于印度,一直保持着印度国籍,但依然获得了 199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而且是实至名归,森穷其一生致力于贫困问题研究,被称作“经济学界的良心”,在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理论方面做出了突破性贡献。假如林毅夫能有森这样的学术地位,诺奖不会忘记他的,没有必要在那里杞人忧天、顾影自恋。
  • 美国、英国学者获奖最多,不是因为“潜规则”,而是因为美国的学术资源“虹吸”效应。其他国家的学者,只要你的学术成果足够厉害,诺奖不会遗忘。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任何一个不在英美但学术成就惊人而被诺贝尔奖遗忘者。
不仅如此,蔡凯龙还指出了林毅夫的很多“事实性错误”:
  • 诺奖官网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能提名推荐自己”,就是为了防止浪费提名权。而且,官方网站说每年送给 3000 个合格提名人,不知为什么林毅夫变成 1500 人。
  • “提名和提名相关任何信息都必须保密 50 年,禁止在私下或者公开场合讨论”。第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在 1969 年,到 2019 年才满 50 年保密期,第一届的提名细节才能解密和公开。不知林教授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这么多投票分布情况?
林毅夫从不放弃把任何问题上升到“国家高度”的机会,这次也不例外。林毅夫说:
  • “从亚当•斯密一直到第二次大战之前,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不是英国人,就是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其他地方有,但是很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美国人就是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
  • “为什么会出现时空的相对集中呢?因为经济学的理论,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观察的一套简单逻辑,来说明这个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而且理论应该是越简单越好,既然理论是越简单越好,你怎么能够说哪个理论是伟大的贡献,哪个理论不是伟大的贡献你不能从逻辑上来比较,实际上是根据你所解释的现象的重要性,现象重要,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贡献就大。那什么叫重要现象呢?发生在重要国家的现象就是重要的现象。”
  • “ 21 世纪到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一定会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发生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一定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一定是做出最大贡献的理论,提出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就会变成经济学大师。但是到你能够进入诺奖评审委员会的那 1500 个人,可能需要一到两代人的时间。到那个时候,很可能就会有人得到诺贝尔奖,但那就是我的学生,或者是我的学生的学生的事了。”
笔者认为林毅夫的“重要性大于逻辑性”的混帐逻辑,简直是玷污学术殿堂
  • 货币主义、理性预期、行为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等理论,无一不是具有普适性的。假如某个理论只适用于美国,就不可能得到广泛尊重,谈何诺奖
  • 诺奖大师们,虽然大多集中于英国和美国,但他们研究的问题却未必是美国的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在哪个国家不存在?诺奖得主蒙代尔凭借“最优货币区理论”成了“欧元之父”而非“美元之父”。
  • 诺奖得主集中于美国,首先是因为美国的一流大学聚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智力资源,而不是因为这些人只喜欢研究美国问题如果我们要学习美国诺奖的经验,不是要特别研究中国问题,而是要改革中国的大学体制让中国的大学吸引并留住世界顶尖学者,专心研究基础性、理论性问题,而非整天沉浸于国师梦”。
林毅夫对诺奖和国师的痴迷,令我想起了《 天龙八部 》中的鸠摩智:此人痴迷于武学,狂热追求至高武功。他聪慧过人, 表面智祥和友善,其实内心阴险奸诈,工于心计,为求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且屡次施以偷袭暗算。最后鸠摩智尝尽武功尽失的苦痛后,大彻大悟,从此改邪归正。
笔者奉劝林毅夫,不要做“ 21 世纪的阿 Q”,要对得起学者的底线与本份,不要一再透支“世界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的名号,要多讲逻辑少讲政治,不要以为发明一个“新结构经济学”的概念就离诺奖很近了,那是“自娱自乐”、误国误民,更不要乱了心性,象《 天龙八部 》鸠摩智那样走火入魔。如不迷途知返,迟早身败名裂。
--

刘胜军简介: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下一个十年》,新浪微博“刘胜军改革”拥有 140 万粉丝。
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