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 
  蓝色字,轻松关注 ~~~~~

本文作者谢刚,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 Temple University学校心理学博士,从2000年起任职加州弗里蒙特市(Fremont)联合校区学校心理学家, 从事学前儿童到高中生的教育心理測評及咨詢、行为管理、教育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同时兼任Sofia大学研究生院积极心理学讲师, 《少年时》心理专栏作者。其专著《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走进真实的美国中小学生活》,入围2016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失败”的经历打好包了吗?
2014年9月24日,当许多学生还沉浸在新学年的兴奋中时,邻市17岁的华裔高中毕业生选择了结束自己风华正茂的生命。戴着SAT满分的光环,却没能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名校,只被加大分校录取,是媒体报道的自杀原因。
2015年3月9日,附近另一位华裔学生卧轨自杀了。他是那个学区当年第三位自杀的高中生。
在人们唏嘘感叹国内众多因压力或高考失利而绝望的孩子时,很少有人想到,彼岸那看似自由的校园也远不是轻松的乐园。在美国公立校区工作之前,我也曾被有些国内媒体的片面理解误导,以为美国高中课程简单,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易完成,然后大把时间可以发展课外兴趣。
工作后很快就发现美国的课程也许不如国内深,但侧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强调交流合作,想学好并不容易。再加上从9年级起就要准备SAT 或 ACT考试、课外活动、私立大学的推荐信等,压力并不比国内高中的小。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下,掩盖着鲜有人知的现实:自杀列美国15到24岁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而相对美国总人口来讲,自杀只占第十一位。
自杀并非一个原因造成,而是有不同的风险因素(比如精神疾患、家庭压力、情境危机等),然后一个诱因引发。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清楚地指出,青少年自杀的诱因常常是 “失望、失败、被拒绝等,比如和女朋友分手、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家庭纠纷”。
2013 年秋季,美国为 31889 位中国学生签发了来美国读高中的签证,2014年涨到38089, 和 2005 年相比涨了近 60 倍2。当铺天盖地的留学中介致力于如何用漂亮的成绩单和简历把孩子们送进高中或大学,当爱子心切的父母为他们打包最新款的手提电脑、充足的学费和时尚的衣着时,我们有没有问过:孩子留学的行囊里,是否装备好了过去“失败”的经历?
2012年11月,罗同学坐在好友的车里回家的路上发生车祸,他是唯一一位系牢安全带的,却阴差阳错,也是唯一一位受冲击力最大而重伤脊椎,脖子以下完全瘫痪。罗从小是运动健将,是学校棒球队和足球队主力,运动是他的生命。可在飞来横祸面前,他没有任何抱怨,一再强调“请集中在我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focus on my ability, not disability),不但积极配合治疗,而且在老师和家人的支持下继续完成课业,坐着轮椅参加了毕业晚会和典礼。当助理校长泪如雨下地为他颁发励志奖学金时,全场师生起立,掌声雷动。
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肯定和遗传有关,但这和他从小就不断面临困难和挑战,经历生活的不完美不无关系。罗因为语言和听觉处理能力障碍,从一年级起就接受不同程度的特殊教育服务。大部分学生顺手拈来的阅读、写作和记忆能力,对他象负重爬山一样艰难。9年级我为他做教育复测时,翻阅历年的教育记录,每一位老师都赞叹他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友好的个性,灾难来临时才会如此从容。看到生活的不完美,却可以用完美的态度去面对。
很遗憾的是,我接触过的高中生,特别是智力上乘的“聪明学生”,很多的成长环境走向另一个极端。小学时没经历过任何学习困难,中学时继续生活在一个假象里:“全A就是一切!” 到高中时覆盖面更广,不但成绩要全A,社团活动要做领导,参加竞赛也要拿第一。
生活中,多少父母总有错觉,以为让孩子永远成功,才会走向更高的成就。过度保护,不让孩子经历任何失败,却忘记了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错失了通过失败和挫折来锻炼孩子的良机,以至于他们将来被扑面而来的失败打个措手不及。这个现象,哪个文化都存在,不分国籍。
比如美国的校际体育比赛上经常有家长在孩子输球时出言不逊,甚至曾有家长把自己的愤怒喧泻在脸书等社交网站上,威胁对方师生安全而引起警方干预。
高中时有家长找到老师,要求改孩子的分数:“我是医学博士,这道化学题这样解明明是对的,凭什么减半分?”原因就是那半分决定了那门课的成绩是A还是B。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孩子会产生错觉,“输” 、“失败” ,是多么不可接受! 以为这就是生活,一切要这样完美,才有这么多学业出类拔萃的孩子”输”不起。而现实呢?
我们成长的过程谁没有一路坎坷?谁是出生到现在学业一帆风顺、事业家庭健康全都是一路绿灯一路凯歌?在湾区,三十岁以上没有被公司裁员过的,有几成?四十岁以上婚姻没亮过红灯的有几个?从大学读到博士,一门课程都没有低于 A 的,有多少?越是高学历高收入的父母,尤其是第一代移民,越容易对孩子教育时施加过多的期望值,并且很少或者从来不讲自己当年失败和不完美的经历。
孩子们常常听到的就是父母亲当年多么厉害,在各种竞赛中轻松地过关斩将,出国上名校、找工作进大公司,全是这些高大形象。时间长了,连父母亲自己都忘了自己的奋斗、失败和生活中的酸楚。可父母以为是励志的训导,很多都成了高压气筒。不如和孩子多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让他们更真实地了解父母,虽然不甘平凡做了点事情,但绝不是完美的超人。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世界里面一定会有不完美,而且是很正常的。
考试可能发挥不好……
自己开车再小心都可能被别人蹭撞到……
倾心追求的人不一定喜欢自己......
美国再好的棒球队,每年能赢近60%的球赛已经是不得了的成绩,完美的“全赢”是不存在的。所以职业球员一定要习惯“输赢乃兵家常事”,不然这个工作会很痛苦。
哪个行业不是如此呢?
营销人员培训,要先学如何失败,因为90%以上的推销会被拒绝。
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招宇航员,拒绝没记录失败经历的简历,因为太空中任何出乎意料的恶劣状况都极有可能出现,没经历过失败的人怎么知道如何在压力下镇定自若地处理?
各大名校都在“个人作文”或老师的推荐信上要求介绍申请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的经历和如何敢于接受挑战的勇气。因为过去的成绩再辉煌,都可能在挫折面前不堪一击,都不如恒心和韧性更能预测将来能走多远。
同样是加大分校的录取通知,为什么给大多数学生带来的是兴奋和期待,而给篇头的学生带来的却是沮丧和绝望呢?为什么同样的挑战,不同的孩子和家庭会用截然相反的情绪和态度来面对呢?
对“自杀”的研究表明,“看不到任何希望”(Hopelessness) 是最强的预测因素之一。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困境中永远都能看到希望呢?
这其中基因的因素肯定有:因为有些孩子天生较乐观,更容易充满希望;有些则遇事时更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负面而绝望。除去基因,更值得家长关注的是影响情绪的心态。
斯坦福心理系教授凯萝·杜艾克博士( Dr. Carol Dweck) 研究内驱力 (motivation) 二十多年,在《心态: 新成功心理学》3 一书中总结:如果父母有“固定的心态”(Fixed Mindset) ,把好成绩归结于“孩子聪明”等概括化的固定因素,孩子自然地会用“成功”来证明自己多聪明、多出色。可这里最大的陷阱是,按这个逻辑,失败就会证明自己不聪明或不优秀,可以轻易把建立在成功上的自尊和自信打垮。如果“失败”都是对“自信”的威胁,那肯定就要千方百计去躲避任何可能“失败”的风险。
杜艾克博士对几百名学生的经典教育心理实验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 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被表扬的是结果成功与否,他们慢慢就不敢接受任何挑战,只捡容易的去做,以求心理的安全,最终是连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题目都成绩下降;而常被表扬努力过程的孩子享受练习和钻研,形成了“成长的心态”(Growth Mindset) ,会知难而进,不但敢于接受挑战,而且不断进步,有超出能力所预测的表现。在他们眼里,困难再难,控制还是在自己手里。“做成”不是唯一的目标,失败也不是对自己价值的否定,所以才总会看到希望。
丹维尔市( Danville)一位8年级的女生,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却因一次代数不及格而自杀。她的母亲被采访时一口咬定:“It’s all that stupid F!”(都是那个F惹的祸!)
每次讲座提到这个例子时,都有在座父母一针见血地指出: 如果孩子连一次不及格的代数成绩都承受不起,她如何能面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挫折和失败呢?不是那个F,而是对 F 的心态害了她。如果把不及格当作对自己哪里需要更努力的提醒,怎么可能因此而走上绝路呢?
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比起孩子和家长如何看待这件事几乎微不足道,个人对事件的诠释才是决定应对方式的关键。如果把名校的拒绝信看成是自己“失败”的印证,那就很容易情绪低落甚至绝望。但如果把它看做自己继续学习成长的崭新平台,那去加大分校就是新里程的开始,希望也会如野火燎原。
所以,孩子在身边成长的过程中,请千万别忘记让他们常看到成绩背后的付出,有机会经历失败,增强对挫折的免疫力。学习过“输”,将来才能“输得起”。那不论孩子选择去哪里的高中、大学里学什么专业、将来做什么工作、和谁生活在一起,我们做父母的都尽可放心:生活如何风云变幻,孩子都会从容面对。
~~~~· The End ·~~~~
本文选自《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走进真实的美国中小学生活》一书,国内家长欢迎大家在当当网上购买此书。谢刚手里只有为数不多的书,北美家长预购买有谢刚博士亲笔签名的书,请留言《北美养娃那些事儿》公众号。谢谢!

阅读更多公众号文章,点击左下角“Read More”。

声明:公众号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本人,转载请联系作者。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北美养娃那些事儿》
公众号, 分享养儿育女,
申请大学,
以及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真实故事。关注《北美养娃那些事儿》,请扫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