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抄书,你来吗?
读书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章节、段落,一些好看的句子,基于我们自己认为的原因,你会希望记住它、给它做标记、在它旁边的空白处做笔记。
现在开始,凤凰读书开设一个新的版块,我们做一件古老的事:抄书。
我们现在就是要一起寻找和分享书里这样的闪光之处:一段话,几句话,击中你的。
参与方式:
直接在本文后留言,摘抄你特别喜欢的书中部分。
—— 读书笔记 ● 第15辑 ——
文学
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
——《追风筝的人》
抄书人:诸葛亮不是传说
她眼睛也不眨,看着他的脸慢慢凑过来,直到两人的额头靠在一起。他贴得很近,近到两人的呼吸交会在一起,近到她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热度。他把两人之间最后的那点距离缩到了零,松开了她的手和脖子,展开双臂搂着她的后背,而且越搂越紧。迪伦的头微微后倾,闭上了眼等待着。
崔斯坦此时反而犹豫起来。看不到她那双像大森林一样深邃的碧眼,疑惑顿时又浮上了心头。这样做不对,这样做是不被允许的。他对她的所有好感都是错误的,他不应该放纵这份感情,这是不应该发生的。然而他还是爱了,他渴望体验人类为之生、为之死的那种奇妙的爱情,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他缓缓闭上眼,在迪伦唇间留下了一吻。
——《摆渡人》/克莱儿·麦克福尔
抄书人:海水与海岸之间
用一把可变的钥匙
打开那房子
无言的雪在其中飘动。
你选择什么钥匙
往往取决于从你的眼睛
或嘴或耳朵喷出的血。
你改变钥匙,你改变词语
和雪花一起自由漂流。
什么雪球会聚拢词语
取决于回绝你的风。
——《时间的玫瑰》/ 北岛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5年7月第1版/P177/《策兰》
抄书人:郑小媚
策兰年轻时很帅。一个朋友这样描述他:“身材修长,黑发黑眸,一个不苟言笑具有诗人气质的英俊小伙儿……他比较沉默,杏仁脸……嗓音悦耳温柔……声调抑扬顿挫。他幽默犀利尖刻,又往往和蔼可亲。”
——《时间的玫瑰》,北岛著,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5年7月第1版,P143《策兰》
抄书人:郑小媚
凡是诉诸感官的东西,无论多强烈也很难持久,好的小说必须具备一种能让人的心灵或者生命沉淀下来的力量。
——《蒋勋细说红楼梦》/蒋勋
抄书人:零点
不不,你要是这么想就不明智了。我可以向你保证,这可没听起来那么开心。”他叹了一口气,“为了避免思考,人类不得不发明了工作这件事。这话说得真对啊。” 
——《尼罗河上的惨案》/ 阿加莎 克里斯蒂
抄书人:林兰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绸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目送》/龙应台/寒色/P60页
抄书人:vinny
思想・社科
洋务运动是一次留着"辫子"的改革。后世史学家常常谓叹,中华民族错过了近代工业文明的萌芽期,因而受到欧洲列强的侵辱。不过换一个角度,我们还可以有另外的一种观察,就在曾国藩等人发动洋务运动的同时,后来成为全球最强经济体的三个国家美国、德国以及日本也刚刚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相继开始它们的现代化之旅。在某种意义上,日后百年间,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与曲折,与时间迟早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具有太多摇摆、投机和过于感性的民族人文特性。
——《跌荡一百年》/吴晓波
抄书人:三三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选自梁文道主持的《开卷八分钟》
抄书人:三三
迪伦的精神仅仅裹着一层薄膜,所以他实际上是非常具有感染性的。初听鲍勃一会儿,你可能对他感觉不怎么样,但如果你听了——什么!?——五十年,他就成了你的一部分基因。很快,信徒们便聚拢起来,团团围绕着他了——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他。他的歌迷们就像是围着迪伦构筑起了一个有机体——一个蜂房,一个乌玛(穆斯林社群)。我们成了一个心灵感应的实体,就像尤金·马莱斯在《白蚁的精神》(The Soul of the White Ant)中描述过的那种现象,那些着魔的飞虫,奇异而壮观地飞行,在南非草原以及磁岛(Magnetic Island),在澳大利亚,只要是在能够接收到蚁后发出的讯息的地方,整个群体就变成了同一个生命体。我们该怎么表述它?一个“群体灵魂”!
——《他是谁?探寻真实的鲍勃·迪伦》/戴维·道尔顿/郝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P399
抄书人:xiao nuan
伟大的作者经常也是伟大的读者,但这并不是说他们阅读所有的书。只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在许多例子中,他们所阅读的书比我们在大学念的书还要少,但是他们读得很精。因为他们精通自己所阅读的书,他们的程度就可以跟作者相匹敌。他们有权被称作权威人士。在这种状况下,很自然地,一个好学生通常会变成老师,而一位好的读者也会变成作者。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郝明义 /朱衣/商务印书馆/P147
抄书人:xiao nuan
陈丹青:可是我随口讲脏话。其实你说哪位“干净”,意思是指其他人“脏”。但什么是脏?譬如打开电视、打开报纸、开会、听报告,我瞧人连篇漂亮话,就觉得脏。
如果干净是指道德没瑕疵,正好木心在文学课里讲到18世纪法国文学,提到卢梭的《忏悔录》——他小时候看过,相信卢梭,因为卢梭说,我要坦白一切,毫无保留,我要忏悔。木心给我们讲课时已经六十来岁了,他说又看了一遍,心平气和,他说:他不坦白。没有一个人,从来没有一个人,真正暴露自己,打开自己的灵魂。不可能的。
什么是真正的坦白呢?木心说:“‘我知道这是应该坦白的。我不敢说。’只能坦白到这一层。再说,好意思说的,不一定好意思听——我这样说,已经很坦白。”
总之,他不相信忏悔这件事,他讲耶稣时也说,不要相信发誓,说耶稣看出来,有发誓就有背誓,发誓已经是虚伪,不要相信任何人的发誓。
抄书人:寒火
不想推进民主建设,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什么文化传统、国情不适合,民众素质不够,搞民主不利于安定团结等等,不一而足。种种顾虑、种种托词,比当年孙中山提出“训政”落后多了。以前,我们对“训政”极尽挖苦嘲讽之能事,但不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际上看,训政的归宿都是宪政。坦率地说,我认为我们今天可能还是需要训政,只不过,第一,自从孙中山提出“军政-训政-宪政”三部曲以来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训政不应该是漫无止境的长时期,训政和宪政之间的距离应该大大缩短;第二,训政不是官训民,而是民众的自我训练。我想,与其像以前那样说中国已经有了最充分的民主,还不如老老实实承认我们正在搞训政,这种训政的意思是点滴积累、循序渐进、不断成熟,是以民众为主体。
——《与时代同行》/徐友渔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抄书人:荒野侦探
每至一定的节令,成百成千的宦官宫女,把身上的皮裘换成绸缎,又换成轻纱;又按照时间表把花卉从暖房中取出,或者是把落叶打扫,御沟疏通,这一切都不能改变精神世界中的空虚和寂寞。在按照固定节奏流逝的时光之中,既缺乏动人心魄的事件,也缺乏令人企羡的奇遇。这种冷酷的气氛笼罩一切,即使贵为天子,也很难有所改变。
——《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作者:黄仁宇(美)/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抄书人:流水不争先
在维新、革命、留学、推行新政等四股热潮交汇、撞击中,出现了报刊星罗棋布、人才辈出的崭新局面。
首先,他们大声疾呼中国已经到非变不可的关键时刻。梁启超沉痛地说:“大势所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所敢言矣。”
其次,他们要求变革不停留在经济领域,政治体制非改不可。
同指望圣君贤相施仁政以实现国泰民安的传统文化不同,他们强调要从建立民权制度中求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免受暴政之道:“国之所以常处于安,民之所以常免于暴者,亦持制而已,非持其人之仁也,持其欲为不仁而不可得也,权在我者也……此之谓民权。”为此,他们严厉驳斥认为议会制不适合中国的谬论:“今日本行之亦勃然兴起,步趋西国,陵侮中朝。而犹谓议院不可行哉?”当权者以中国人程度太低为不能实行民主的借口。他们针锋相对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只有在民主的实践中才能学会民主。
“日本当初开国会之时,其人民程度实未尝有以远过于我国之今日;国会既开,人民习于政治,程度亦即随之而升。若不畀与参政权……则虽更阅十年二十年,而程度之无从加进,又可断言也。”
——《迟到的文明》/袁伟时 著/线装书局/ 2014年
抄书人:荒野侦探

本期读者书单
《追风筝的人》/[美] 卡勒德·胡赛尼 / 李继宏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6-5 
《摆渡人》/[英]克莱儿·麦克福尔 / 付强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2015-6-1 
《时间的玫瑰》/ 北岛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5-7
《蒋勋说红楼梦》/蒋勋 / 上海三联书店 / 2010-9
《尼罗河上的惨案》/[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 宫英海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6-5 
《目送》/龙应台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9-10 
《跌荡一百年》(上、下)(全二册) : 中国企业1870—1977/吴晓波 / 中信出版社 / 2009-1-1
《他是谁?探寻真实的鲍勃·迪伦》/戴维·道尔顿/郝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郝明义 、朱衣/商务印书馆
《与时代同行》/徐友渔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8
《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黄仁宇(美)/中华书局
《迟到的文明》/袁伟时 著/线装书局/ 2014

读者书单里的部分书籍在凤凰读书官方微店有售
请长按以上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鳳 凰 讀 書
文字之美 精神之渊
主编:严彬(微信号:larfure
责编:周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