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又一期读书笔记的发布时间。一周为单位的时间,也许我们作为个体读过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但当几百人各自分享自己的阅读精华时,我们便建成了一座华美的书之殿堂。
正如身在图书馆或书店的你,仅仅因书香的氛围也会沉醉。在这里,书海无涯,但我们可以看看别人正走过的路,读过的风景。
抄书启事
我们读书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章节、段落,一些好看的句子,基于我们自己认为的原因,你会希望记住它、给它做标记、在它旁边的空白处做笔记。
现在开始,凤凰读书开设一个新的版块,我们做一件古老的事:抄书。
我们现在就是要一起寻找和分享书里这样的闪光之处:一段话,几句话,击中你的。
参与的两种方式:
❶  直接在本文后留言,摘抄你特别喜欢的书中部分;
❷  加个人微信larfure,并注明添加备注为“抄书”,拉你进“一日一书”或另外的抄书群。
——读书笔记 ● 第四辑——
 文 学 
我读着安德伍德先生的评论,不禁想道:愚蠢的杀戮?怎么可能呢?汤姆一直到死接受的都是正当的法律程序:他是开庭审理,并且被十二个正直的好人判定有罪,我父亲也一直为他抗争。渐渐地,我明白了安德伍德先生的意思:阿蒂克斯使用了所有能开释一个自由人的法律手段去拯救汤姆,可是,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个秘密法庭里,阿蒂克斯根本没有任何诉讼可言。从马耶拉张嘴喊叫的那一刻起,汤姆就死定了。
——《杀死一只知更鸟》[美] 哈珀·李 / 高红梅 / 译林出版社 / 2012 / P294
摘录:守望幸福
哈罗德想象着火车站月台上站着一个绅士,穿着时髦套装,和旁人看起来一模一样。全英格兰的绅士都是这样的,一个个买着牛奶,给自己的汽车加着油,或者正在寄一封信,但没人知道他们内心深处背着的包袱。有时他们需要简直不为人道的努力来扮演“正常”,每天都要装,还要装得稀松平常。那种不为人道的孤独感。
——《一个人的朝圣》【英】蕾秋·乔伊斯 / 黄妙瑜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3 / P094
摘录:燕小黄
古希腊有一条格言说,人通常被对事物的看法,而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假如大家都能不折不扣地把这句话当成真理,那么,人类的不幸就得以缓解。因为,如果只凭我们的判断,坏事才进入我们的世界,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嗤之以鼻,或者把它们变为好事。假如事物受我们的支配,为什么我们不能加以利用,或者使之适应我们的利益?如果我们所谓的烦恼和痛苦并不出自事物本身,而来自我们的想象给予的特性,那么我们自己就能改变这种特性。如果选择权在我们手中,没有人强迫我们,那么,为什么要傻乎乎地自寻烦恼,使疾病、贫困和蔑视带上一种苦涩而丑恶的味道?我们完全可以使它们变得富有情趣。如果说机遇仅仅提供内容的话,那么形式可由我们赋予。
——《蒙田随笔集》蒙田 / 林望道 / 2012 / P47第6章节《改变看法就是改变生活》
摘录:ほリ
“我相信人最深最深的心事,在语言里面是羞于见人的,所以它都是伪装过的,随着时间、空间、环境、角色而改变。语言本身没有绝对的意义,它必须放到一个情境里去解读,而所有对语言的倚赖,最后都会变成语言的障碍。
——《孤独六讲》 蒋勋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9
一滴眼泪垂落在仓央嘉措的手心上,这是一滴欣喜的眼泪。因为他发现,他找到了爱的真谛:那就是不执著,不放弃。仓央嘉措长吁了一口气,他感谢他的爱人,原来,一个男人的成长,圣人的悟道,都离不开一个睿智而伟大的女人,我们来到这人世间,感悟最多的就是一个爱字。爱与修行并非无关,如果没有爱,我们怎么可能体会人世间最喜悦与最悲伤的情感呢?深沉而真挚的情感让我们感谢爱,痛苦悲伤的爱情让我们彻悟爱,爱是修行最好的老师。
——《仓央嘉措诗传——我就在这里》马宁川著 /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页 7-12行  读于2016年7月21日 K1450列车上
也许上帝希望我们在遇到那个对的人之前遇到一些错误的人,因此,当我们最终遇到那个人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如何感恩。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摘录:若兰 
如果手里捏着属于自己的泥土,看见青禾在晴空下微风里缓缓生长,算计着一年的收获,那份踏实的心情,才是余生最好的答案。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摘录:Camilia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龙应台
摘录:Katrina
人事过眼,若有所思;感于际遇,拘于心气;耽于秉性,囿于智识。思则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最终跃然纸上的,一半自以为是,一半借人杯酒——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就是一些富含个人价值、体现个性认知的至死难违,似硕果仅存,如敝帚自珍。(P57)
一梦醒来年半百,道贺春风闹窗外。重负已释人未老,传说从此更精彩。每年甚至每天、每时都有人抵达五十岁,我不先不后。(P136)
——《时光漫缓聊回首》/ 莫默 / 北方文化出版社
摘录:丐丏
虽然他回顾这些时带着明显的无动于衷,但对自己生活的时代仍然有所洞察和感知。那十年里,当很多人的脸上都可以看到带着永恒的冷漠和荒凉,好像在凝视一道深渊,对斯通纳来说,那副表情就像他行走其中的空气一样熟悉,他仿佛看见了从孩提时就熟悉的那种无所不在的绝望信号。他看到,好人都落入缓慢、绝望的衰落中,当他们对体面生活的憧憬崩溃时,人随之崩溃。
《斯通纳》 [美]约翰-威廉斯 / 杨向荣 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P264
摘录:杨宏广
“喜欢我喜欢到什么程度?绿子问。”
“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溶化成黄油。”
——《挪威的森林》 [日] 村上春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摘录:茵跃歌
你第一次体会到的滋味,一定是被告知的。而最后一次,你已经记不起来了。(P171)
——《比缓慢更缓慢》孙甘露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10年8月
摘录:黑森林
这些4世纪左右最早的基督教艺术,说明了即使基督教视希腊诸神为异端,但是在艺术形式上又不得不吸收希腊的经验。政治可能改朝换代,宗教信仰可能冲突对立,艺术的形式却是承先启后,无法中断。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蒋勋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P52
摘录:雅
“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诗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
——《中国文学论丛》 /  钱穆 /  三联书店 /  2005  
摘录:依鸣
“我们对自己想要什么,犹豫不决,把握不定;什么都不知道留住,什么都不会好好享用。有人认为那都是这些东西不好,于是就醉心于不知道不了解的别的东西,将要求和希望都寄托在上面,对之大加赏识,奉为至宝。这就应了凯撒的那句话‘:人出于本性,往往更加相信和畏惧没有见过、隐秘陌生的东西。’”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 蒙田 /  潘丽珍 等译 /译林出版社/P347
摘录:J M
艺术品都是源于无穷的寂寞,没有比批评更难望其边际的了。只有爱能够理解它们,把住它们,认识它们的价值。
——《给青年诗人的信》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著 / 冯至译 / 云南出版集团 / P31
摘录:cecely
《窃窃私语》
灰睡在灰上
水关在水里
时间曾经打一个摺
把我们摺进去
那个向前标示却不断後退的箭头
原是一大群逆向飞着的蜂
已经是上个世纪
我们存的一大罐蜂蜜
我们的窃窃私语
我们的窃窃私语
——《夏宇诗集》 夏宇 /  唐山出版社   / 02页
摘录:J M
诗八章(节选)
(一)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二)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
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
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三)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它和春草一样地呼息,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
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一九四二年,二月

(原载1942年5月4日《大公报·战线》第919号,后收入《穆旦诗集(1939-1945)》、《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摘录:百年孤独

读者手抄史铁生《爱情问题》
思想・历史
金钱还有更黑暗的一面。虽然金钱能建立起陌生人之间共通的信任,但人们信任的不是人类、社群或是某些神圣的价值观,而是金钱本身以及背后那套没有人性的系统。我们不信任陌生人,但我们现在也不信任隔壁邻居,而只是信任他们手上的钱。没钱,就没有信任。等到钱渗透冲垮了社会、宗教和国家所筑成的大坝,世界就成了巨大而无情的市场。                                                       ——《人类简史》[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 林俊宏 / 中信出版社 / 2014 / P181 
摘录:罗罗
…社会主义如果能复兴,“告别强制”是不能回避的必要条件。但复兴后的这个“主义”不管叫什么,如果它不仅是古已有之的浪漫理想、如果它还想从人类文明史上马克思开创的那个传统中继承什么的话,那恐怕不是这个或那个“组成部分”,而是那种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理性法庭”与“情感法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努力——…作为“科学结构”的那些“组成部分”都有可能被证伪,但那种超越性的努力作为一种终极关怀是永存的。 
——《共同的底线》秦晖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2013
摘录:花间草
……沐浴可能是习惯也可能是奢侈。安静、热蒸汽,四肢的放松。幸福的独处时间。有人可能会做白日梦或和自己交谈;或看自己的指纹,或唱"斗牛士之歌",或任何喜欢的事情。这就是恢复。可以阅读最喜欢是书或诗歌,或去看老电影。这是熟悉的喜悦,预期的喜悦和发现是喜悦:已经存在的东西又有了新的发现。 
——《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路径(第二版)》[美]内尔·诺丁斯 / 武云斐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4
摘录:阿花  

在担忧小孩该看什么书之前,先想点办法为他们卡出一点自由有余裕的时间,我也一样为人父母,深知那并不容易,但记得那是大自然天择赋予他们的珍贵礼物,当你信心动摇的时刻找上你,建议你在心中默念弗罗斯特熠熠发亮的诗,我相信那会带给你力量,如这些年它支撑我个人前行—— 林中分歧为二路,我选择旅踪较稀之径,未来因而全然改观。 
——《阅读的故事》唐诺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0
摘录:罗思恩
买书,只有当人们在同时也买到读这些书的时间后,才是一件善事。然而,通常情形往往是:购书便被认为是占有它们的内容。
——《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集》 叔本华 / 李小兵 / 上海三联书店 / 1988 / P86
摘录:崇洁
当我们忙于创造一个个超生命的新形式时,我们的脑海中悄然出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生命在利用我们。有机的碳基生命只不过是超生命进化为物质形式的第一步而已。生命征服了碳。而如今,在池塘杂草和翠鸟的伪装下,生命骚动着想侵入水晶、电线、生化凝胶、以及神经和硅的组合物。看看生命向何处发展,我们就会同意发育生物学家刘易斯·海尔德说的话:“胚细胞只不过是经过伪装的机器人。”
——《失控》[美] 凯文·凯利 / 东西文库 / 新星出版社 / 2010
摘录:可
个人或群体的本质主义分类意味着个体缩小到其所属的群体或其自然的或本质的原共同体的某种代表的地位。……归属被认为不仅是作为风格和整个内容的思想的前提,也是标准的前提。从特性的和群体的区别产生了对人类共同归属的不同程度的否定。是对他们共同性质的否定。……这等于是将个体非个体化了。这种本质化表现为一种决定性的后果:被认识和感觉为相互不能相容的不同人类群体之间差别的绝对化。从这里提供了种族主义想像最可靠的标准……:起源的和归属的差别的存在是绝对的。
——《种族主义源流》 皮埃尔-安德烈·塔吉耶夫 / 三联书店 / P65-66
这座“爱庐”所为之陪嫁的婚姻里究竟有没有“爱”,并不是需要孜孜以求的问题。如果要探求宋美龄的心思,我倒是想起了那部电影《宋氏三姐妹》。
那里面有三句话,即使是虚构的,也足以让人窥见她们的人与她们的“爱”。
宋庆龄说:“所有的革命死的最多的是男人,而伤的最重的是女人”。
宋美龄说:“男人没有好与坏,只有强与弱”。
而宋蔼玲说:“这个世界上只有钱是最可靠的东西”。
我一直以为,这要比“爱国、爱权、爱钱”的概括更为经典,也更为贴切。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上海卷》 读图时代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05 / 蒋介石、宋美龄“爱庐”P49—P50
科学发展至今,早已不是当初的样子。科学的结果是客观的。灵感和审美判断在科学理论的发展中固然重要,但这些理论的验证最终都依赖于用公正的实验检验理论预测。尽管数学被用来建构物理理论并提供后续结果,但科学并不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科学理论也不能通过纯粹的数学推理导出。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但在其最基本的层面上,科学并不服务于任何实际原因。科学无意讨论神或来世是否存在的问题,它的目标是要找出对自然现象的纯自然主义的解释。科学是渐进性的,每一种新理论都整合了先前的成功理论,并将其变为近似理论,而在近似理论起作用时,新理论甚至还能解释其原因。
——《给世界的答案:发现现代科学》温伯格
摘录:崔琦
真实的世界——无法达到吗?总之未达到.未达到的也就是未知的.因此,也就不能是安慰性的,拯救性的,有约束力的:某种未知的东西怎么可能让我们对其尽义务呢? 
——《偶像的黄昏》尼切
摘录:krasilov A
“什么样的工作才富有意义?不论你从事多么谦卑的工作,当一天劳动结束,如果我们能够感到自己的工作从某种角度为他人带来了帮助,能够缓解痛苦或增加满足——无论多么微小,那就是意义所在。” 
——《新闻的骚动》 / 阿兰·德波顿(英) / 丁维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摘录:Eva嘉华
世间理性之人极少,大部分人都充满偏见,其认知被偏见、戒备、猜疑、恐惧、妒忌和傲慢所束缚。没有人愿意改变他们对信仰、发型或是偶像的看法。
——《人性的弱点》/ 天津人民出版社 / P125。
摘录:Nothing Sun
我对知识分子不很重视,因为对“知识分子”的定义都可以用在其他的“分子”身上,例如“独立见解”,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会有独立见解。反之,许多恶习在自称知识分子的人身上并不缺乏,例如狭隘、虚伪、自以为是、落井下石。
所以我重视的是每个人对知识的运用,而非谁是知识分子。
——威尼斯日记》阿城  
摘录:Nothing Sun
黑夜本身并不会呈现出任何形状或轮廓,只有在火光照耀的范围内,那一片黑夜才会呈现出有着轮廓的空间。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加拿大]简·雅各布斯 / 金衡山译 /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 译林出版社 / 376-377)
摘录:往事如风
问:您和鲁迅先生有没有见过面?
答:不好再见面。丁玲写信给他,却以为是我的化名。即便真是我写的,也不过请他代为找份工作,哪值得到处写信骂人。
问:您和老舍熟不熟?
答:老舍见人就熟。这样,反倒不熟了。
问:您看过李泽厚《美的历程》没有?
答:看过,涉及文物方面,他看到的东西太少。如果他有兴趣,我倒可以带他如看许多实物。
——《温故》(三十)张新颖文章
摘录:张振起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和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我想,孤独亦是如此。每个人心里都有—座孤岛,里面装满过往不为  人知的心酸和不轻易示人的苦楚。听说,一个人走过越多的城市,经历越多的人!吃尽许多无可奈何的苦头!有过—些情深缘浅,经历过—些彻夜辗转难眠的黑夜!多多少少流过—些委屈的泪,再回首往事,会生出宽容、和蔼、柔软、谅解和从容。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时,他便翻越了这座孤岛!之后不再逃。  
——《一个人 从心活》素黑 / 现代出版社 / 2016 / P29
摘录:Rain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万事令人厌烦(或译: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 《圣经》/ 传道书 1:2-9
摘录:于宁
关于居住环境和个人尊严问题,王小波苦口婆心地论述过多次:中国人别之处,人只在“家里”负责任,出了门就没有责任感。大家所至之处,既无权俐也无义务。他还引前辈学者的话,比如罗素的解释:中国文化里只重视家族内的私德不重社会的公德公益。费孝通则说,中国社会里有所谓的“差序格局”,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优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就从来没人关心。对合租的人来说,“家”就是他租下来的那个房间,外面的卫生间厨房客厅有着“公用”的属性所以就不算是“家”。出于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谁都不愿意让别人搭自己努力的使车,同时又想搭别人的便车,“公共卫生那是大家的事,凭什么别人都不管我要管?我管了,岂不是我吃了亏?其实要说完全没有责任感,也不是的。责任感还在,只是当一群人共处,责任感立即有了推卸的可能和空间,被最大速度地“分摊"和“稀释”了。这种心理,在合租屋里体现为1倒垃圾,在某―条大街上则体现为不救助被汽车碾轧的女童。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摘录:Xiaojing
丑陋的结局往往源于美好的开始,或许因为开始太过美好,人们陶醉其中、沉溺其中,一厢情愿地被心理预期催眠,从而容易忽视它可能隐藏的恶果。
——《历史不糊涂》p211
摘录:崔琦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重感情就难免会软弱,求完美就难免有遗憾。也许,宽容自己这一点软弱,我们就能坚持接受人生这一点遗憾,我们就能平静。
——《周国平散文精选》p81
摘录:云裳衣
大凡思考者都是孤独的,非常非常非常孤独。例如庄子,他孤独地与天地精神往来,不与人来往。他从人群裡面出走,再回看人间的现象,所以他会思考:爬在烂泥裡的乌龟比较快乐,还是被宰杀后供奉在黄金盒子裡的乌龟快乐?(是走出人群的人快乐,还是努力追求名利做官的人快乐?)他在思考,也在悲悯着这些汲汲管营的人。
庄子其实讲得很清楚,他愿意做在烂泥巴裡爬来爬去活活泼泼的乌龟,因為那是他真正的自己,而不是用黄金装起来供奉在皇宫。别人觉得那意谓高贵,却与他无关,被供奉表示已经没有生命,已经不是活着的了。庄子寧愿活着,以他自己的状态活着,即使别人觉得活着很穷困、很卑微,在烂泥巴裡爬来爬去,却是他真实活着的状态。
——《孤独六讲》 蒋勋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9
摘录:依鸣
十月在寒雨不止中沉闷地过去,曾国藩的心情郁闷至极。他在住所里不断来回踱步,思索皇上的命运,不知该如何是好。他下了一场又一场的围棋,烦忧于年华的老去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道:目光日昏,精神日见日老,深惧无以符此大任。
——《天国之秋》[美] 裴士锋 / 黄中宪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4
摘录:Jim 郑
在苍莽雪地里,要保持对那个被遮蔽世界的知觉,你得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睡着不要睡着不要睡着。
——《观念的水位》/ 刘瑜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3-1
摘录:轻舞
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几年前发生过矿难,评论家费煞苦心地分析它的成因,推介善后的处置,指出杜绝它再度发生的方法。结果它不只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频密地发生。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了。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除非他那作者的自我要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志趣:江山不幸诗家幸。
——《常识》梁文道
摘录:Nothing Sun
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真正让科学革命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
《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 中信出版社 / P243
摘录:雅
现在我忽然想起来,上帝只能用自己的语言跟自己讲话,因为没有谁能在上帝之上,如果真有,那么那个人将会成为上帝,或许直到现在,这件事都是如此滑稽。
所以说,上帝的语言是自恋的语言(这是一种沉默的语言,嘘,切莫声张)。这样挺好,否则我们会遇到很大麻烦,假如上帝不爱自己的话
他必定会想出招数,让我们也丧失相互同情的理由。我们,作为上帝的孩子,我们将会继续相互报复;不然的话,一切都将在眨眼之间,在优雅而悚然的短暂一瞬间化为灰烟。在我看来,上帝(“就像海洋一样”)有着史诗般的禀性。
《赫拉巴尔之书》 〔匈牙利〕艾斯特哈兹·彼得/ 余泽民 译 /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P20
摘录:天地玄黄
把这个实验一步步说出来,真是无聊至极。不过,它也让我体会到,即使你一生中一定会邂逅黄连,比如生活强有力的非要赐予你极困窘的境遇,比如你遭逢危及生命的重患必得要用黄连解救,比如……你都可以毫无惧色地吞咽黄连。毕竟,黄连是一味良药啊!只是,千万不要人为地将黄连碾碎 再细细品尝,蔽帚自珍地长久回味。太多的人习惯珍藏苦难,甚至以此自傲和自虐,这种对苦难的持久迷恋和品尝,会毒化你的感官,会损伤你对生活的精细体察还会让你歧视没有经受过苦难的人。这些就是苦难的副作用。苦的力量比甜的力量要强大的多,不要把黄连碾碎,不要让它嵌入我们的生活。
——《恰到好处的幸福》/ 毕淑敏 / 湖南文艺出版社 
摘录:淡墨清香
读书笔记·第二辑: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
注:加微信larfure,注明“一日一书”,受邀后可加入“一日一书”微信群,和“一日一书”的读者们一起聊聊读书的事,做做读书笔记,分享自己喜欢的书。
本期读者书单
《杀死一只知更鸟》[美] 哈珀·李 / 高红梅 / 译林出版社 / 2012
《一个人的朝圣》【英】蕾秋·乔伊斯 / 黄妙瑜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3 
《蒙田随笔集》蒙田 / 林望道 / 2012 
《仓央嘉措诗传——我就在这里》马宁川著 / 长江文艺出版社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目送》龙应台
《时光漫缓聊回首》/ 莫默 / 北方文化出版社
《斯通纳》 [美]约翰-威廉斯  / 杨向荣 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挪威的森林》 [日] 村上春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蒋勋 /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文学论丛》 /  钱穆  /  三联书店  /  2005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 蒙田 /  潘丽珍 等译 /译林出版社
《给青年诗人的信》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著  / 冯至译 / 云南出版集团
《夏宇诗集》 夏宇  /  唐山出版社 
《穆旦诗集(1939-1945)》/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类简史》[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 林俊宏 / 中信出版社
《共同的底线》秦晖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2013
《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路径》[美]内尔·诺丁斯 / 武云斐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4
《阅读的故事》唐诺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0
《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 叔本华 / 李小兵 / 上海三联书店 / 1988  
《失控》[美] 凯文·凯利 / 东西文库 / 新星出版社 / 2010
《种族主义源流》 皮埃尔-安德烈·塔吉耶夫 / 三联书店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上海卷》 读图时代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05 /
《给世界的答案:发现现代科学》温伯格
《新闻的骚动》 / 阿兰·德波顿(英) / 丁维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性的弱点》/ 天津人民出版社
《威尼斯日记》阿城
《温故》(三十)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加拿大]简·雅各布斯 / 金衡山译 / 译林出版社
《一个人 从心活》素黑 / 现代出版社 / 2016 
《圣经》
《孤独六讲》 蒋勋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9
《天国之秋》[美] 裴士锋 / 黄中宪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4
《观念的水位》/ 刘瑜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3-1
《赫拉巴尔之书》 〔匈牙利〕艾斯特哈兹·彼得/ 余泽民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常识》梁文道
《恰到好处的幸福》/ 毕淑敏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好书荐购 
凤凰读书为读者选出的两种好书

点击图片,可进入书籍订购页面
阿城文集(独家定制本 附赠品)
刘瑜作品系列(三本)签名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直接进入刘瑜签名本购买页面
鳳 凰 讀 書
文字之美 精神之渊
主编:严彬(微信号:larfure
责编:Choq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