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映画台湾
今天(4月3日)上午,台湾花莲海域发生7.3级地震,不仅全台有震感,大陆的浙江、上海、福建等地也有明显震感。之后余震不断,伤亡数字也在不断增加中。
著名的苏花公路中断。
多处房屋倾斜。
在大家惊魂未定的时候,又传来了一个在台湾艺文圈“大地震”级的消息——摄影大师张照堂于4月2日晚间11时去世,享年81岁。
这个消息传来,很多人都非常震惊,因为今年的第14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TIDF)的“杰出贡献奖”得主就是张照堂,以表彰他对台湾纪录片深远而又全面的影响。今年TIDF5月10日的开幕影片,将是张照堂的《王船祭典》和《纪念·陈达》。
《王船祭典》记录了1979年3月19日台南安定乡苏厝村烧王船的过程,被认为是台湾实验和诗意纪录片的滥觞。全片未收录任何现场音,将烧王船的祭典画面配以西方前卫摇滚民谣,迸发出祭仪的神圣与神秘。
《纪念·陈达》拍摄于1970年代,2000年重新剪辑,一样也舍弃旁白叙事,聚焦屏东恒春走唱“思想起”的月琴歌者陈达的表演,让乐音与影像成为主角,自然呈现艺术家的生命状态。
张照堂于1943年11月17日出生于板桥。
1950年他七岁时和全家的合影,他在下图最右。
15岁的时候,就读于成功高中的张照堂爱上了摄影,参加了学校的摄影社。
张照堂拍下的1959、1960年板桥的淳朴风貌。
他19岁在家里阳台拍的《无头》,启发了之后的无头系列,是他的重要代表作。
1961年张照堂考入台大土木工程系,但却喜欢扎进艺文圈。他和成功高中的同学黄永松一起,到当时赫赫有名的《剧场》季刊跟一群“大咖”当小跟班,这些人包括邱刚健、黄华成、刘大任、陈映真、庄灵、李至善、陈耀圻等,从而并创作了很多实验性很强的摄影作品。之后半个多世纪,他都多多少少和这些大咖有过合作与交集。

1985年,他拍的老友陈映真。
今年3月4日,《汉声》创办人、文化大家黄永松去世,不到一个月后张照堂去世,老哥俩在天上相会了。
张照堂22岁就和老师郑桑溪一起举行了双人摄影展,并引发了摄影界的关注。
拍摄于1962年的《新竹 五指山》,又是无头的概念,人体与自然风貌的结合,极具实验性。
1966年他以著名诗人洛夫的诗《石室之死亡》第一章为主体的摄影装置作品,参加了《幼狮文艺》举行的现代诗展,这是台湾最早的观念艺术作品(之一)。同期他还参加了多个展览,崭露头角。
大学毕业后的张照堂去当兵, 1967年他退伍后进入广告行业,但很快就进入了当时刚刚创办的中国电视公司的《中视新闻》担任摄影师,参与带状节目《新闻集锦》的拍摄,将在民间拍摄影像,与交响乐相结合,制作成特别的电视新闻影像。
1971年,张照堂与九位摄影家,包括胡永、张国雄、周栋国、郭英声、谢震基、叶政良、龙思良、凌明声、庄灵,一起共组“V-10视觉艺术群”,追求现代前卫的摄影表现形式。
1974年,张照堂举办“摄影告别展”,其实是向年轻时偏灰色忧郁的作品风格告别。
1972年作品。
1974年,作家黄春明策划导演了27分钟的纪录短片《大甲妈祖回娘家》,被认为是台湾纪录片史早期经典之一。张照堂担任了摄影。
他们还一起合作了《淡水暮色》和《咚咚响的龙船鼓》。
1976年开始,张照堂拍摄中视的电视纪录片节目《六十分钟》到台湾各地,利用这个机会,他重新开始了静照摄影。
1978年,张照堂拍摄了纪录片《杨祖珺与青草地慈善演唱会》,并为杨祖珺拍摄了她唯一一张个人专辑的封面。
2017年9月10日,民歌先驱者李双泽因救人溺水去世40周年,他的好友杨祖珺主导拍摄了纪录片《寻觅李双泽》并举行播放活动。
在《寻觅李双泽》的映后,作为李双泽的朋友,张照堂用照片回忆自己当年和民歌手们交集的往事。
1980年他拍了谢佳雄的《传统小镇—美浓》,以及余秉中的《美浓的油纸伞》。
1980年,他以《古厝-中国传统的建筑》(余秉中导演)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摄影奖,该片也获得了当年的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同年《王船祭典》获得金钟奖最佳摄影与剪接奖。
也是1980年,澳洲到台湾工作的摄影师杜可风,成为张照堂在《六十分钟》的同事,杜可风当导演拍了一部《克丽丝汀》的短片,张照堂帮杜可风当了摄影师。
1980年代初,张照堂成为自由摄影师。当时台湾的老三台(中视、台视、华视)联播了纪录片系列节目《美不胜收》与《映象之旅》,张照堂成为编导和摄影。
张照堂以笔名高尚土与雷骧、杜可风与阮义忠等人合作的《映象之旅》,并以其中的《矿之旅》一集于1981年获得金钟奖最佳文化节目奖。
拍摄《矿之旅》时的张照堂。
张照堂还是一位风格独特的电影摄影师。

1967年黄华成执导,后来成为编剧的金炳兴主演的前卫电影短片《实验002》,非常具有实验性。据说当年的放映更是“出奇制胜”,放映机架在安全帽上摇晃,投影到六块银幕,现场还加入了喘息声,来表现金炳兴狂奔的声音,那是张照堂追着金炳兴拍的。该片曾经参加1967年《剧场》杂志的电影发表会。1994年,黄华成还拍了一部《实验002(座谈会侧拍)》,黄华成带着《实验002》的8MM胶片模仿1967年的放映方式放映,并拍摄了侧拍录像。黄华成于1996年去世,2020年,张照堂还拍了一部关于黄华成的纪录片《未完成  黄华成》,这也是张照堂最后的一部纪录片作品。
1974年,香港女导演唐书璇很喜欢张照堂的黑白照片风格,于是邀请张照堂担任电影《再见中国》的摄影师。
1984年,曾壮祥导演电影《杀夫》,改编自李昂的小说,香港女星夏文汐与资深演员白鹰、陈淑芳等主演,张照堂担任摄影师。
拍《杀夫》的间隙,他偶然拍到一个孤单的小女孩。
1985年,和张照堂认识二十年的老友邱刚健回台湾拍摄古装片《唐朝绮丽男》,也邀来张照堂掌镜,这部电影的主演还是夏文汐。这部电影的画面被张照堂处理得略微饱和,鲜艳夺目,很符合电影需要的有点邪魅的意境。
1986年,柯一正执导的《我们的天空》(又叫《淡水最后的列车》),以台铁淡水线停开为背景,也邀来张照堂担任摄影师。
张照堂喜欢拍摄普通人,在《我们的天空》的火车上,他拍摄的临时演员。
1986年,人类学者胡台丽与李道明联合导演了赛夏人祭典的《矮人祭之歌》,张照堂当人摄影。今年的TIDF不仅授予张照堂杰出贡献奖并用他作品作为开幕片,同时为纪念2022年去世的胡台丽,将放映这部《矮人祭之歌》的16MM胶片版。
张照堂也参与了1980年代初中期的台湾“新电影“热潮。1987年,新电影即将退潮,艺文界人士联合签署了《台湾新电影宣言》 ,签署者之一就有张照堂。这份宣言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拍摄“另一种电影”。张照堂的纪录片《王船祭典》与《逆旅与幻象》,就参加了【另一种电影观摩研讨会】。

张照堂镜头中的侯孝贤,摄于1992年。
张照堂的儿子张世伦出生不久,张照堂为儿子拍摄了一组叫《张世伦四十九天》的照片,这是手持相机的父亲,给予儿子无声而温柔的爱。
2013年,张照堂在台北美术馆举行了【岁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
在这个个展上,张照堂本尊背后就是《张世伦四十九天》系列照。张照堂从不拒绝新生事物,本世纪初儿子张世伦送他用数码相机,他就开始尝试数码照片的创作,并将社交平台的照片玩到了很高的境界。但张照堂永远认为,摄影家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器材,而是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1990年代开始,张照堂开始担任多个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制片人,策划拍摄了多部大型纪录片。1997年起他任教台湾三大公立综合艺术大学之一的台南艺术大学,培养了大量的纪录片专门人才。他去世前仍是南艺大荣誉教授。
1998年,张照堂参与创办了著名的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
2018年5月,第11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TIDF)在台北开幕。
这届TIDF的开幕片为韩湘宁的《今日开幕》、张照堂的《现代诗展╱1966》与陈耀圻的《上山》三部作品联放。三部影片都拍摄于1960年代的台湾,时隔半个世纪重现。韩湘宁、张照堂两位导演也偕同《上山》女主角黄贵蓉及男主角、《汉声》创办人黄永松,以及《剧场》杂志创办人庄灵、《上山》摄影师赖成英、美术家梁小良同台出现,当几位老人上台时,全场雷动,这是半个世纪前台湾艺文届最前卫的文艺青年大聚会。
因为张照堂对纪录片领域的卓越贡献,2022年的金马59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他成为首个获得此奖项的纪录片幕后工作者。

张照堂培养和影响了钟孟宏、杜可风、杨力州、蔡崇隆、黄信尧、吴耀东等后辈影像创作者。金马59颁奖典礼上,为他颁奖的就是他的学生黄信尧。阿尧在致辞中几度哽咽,非常激动。
只是张照堂先生很低调,他没有上台领奖,而是由学生代领。
不过他在获得金马终身成就奖的前一年,还为获得杨士琪纪念奖的钟孟宏颁奖。钟孟宏无论是摄影还是最早以纪录片出道,都深受张照堂的影响。
张照堂对台湾艺术的影响是多元且全面的。他不只是声誉卓著的静照摄影大师,也是台湾实验电影先锋,除了担任过剧情片摄影,更常年投身纪录片制作与影像教育,是多个影像领域的大家。
地震或许可以摧毁表象的外在,但影像却可以让记忆永恒!
愿花莲平安,台湾平安!
张照堂1982年拍摄的花莲宁静的海边。
张照堂大师千古!
本文图片鸣谢中子、一衣。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画台湾】联络邮箱:
(END)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文艺连萌成员
本期编辑:黄豆豆、落山风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