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线下活动中,听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和女儿之间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爸爸带着女儿去参加早教,等她随后赶到的时候,发现平时很喜欢早教的女儿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愿意进去。爸爸各种劝,但是一直磨到课程都结束了,女儿也没有进去。
这位妈妈当时因为某些原因,情绪突然爆发,她当众就大吼并推搡了女儿,并强制孩子又去上了下一节课。
自此以后,妈妈发现:女孩开始在各种集体活动中退缩,以前在集体活动中流利表达的女儿开始结巴,说不出流畅的句子。
这位妈妈非常后悔,觉得自己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
大家虽然遇到的情况不一样,但是相信很多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使用过错误的方法,也情绪失控过,也曾经在后来深深后悔,也非常害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甚至有些妈妈长时间因此带着焦虑生活。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的父母,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绝大多数情况下(极端情况除外),我们犯的错误并没有那么可怕。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提出:
一个“不完美”的成年人,会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犯了错误,可以在改正的过程中去提高自己。
在孩子面对永远不会犯错误的父母,给孩子的心理压力会是巨大的。
孩子很难用成长的思维去看待错误,而是对自己的错误非常抗拒,觉得很羞愧甚至自卑。
既然我们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那之后应该怎么办呢?
1.我们需要先原谅自己。
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需要承认自己这次搞砸了,我们不想有这样的结果,但是结果确实出现了。那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可以从这个错误里学到什么,怎么样从这个错误里重新出发?
当你在心里和自己和解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如何和孩子重建关系和解决分歧问题。
2.我们需要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和道歉。
“对不起,妈妈刚才不应该吼你,妈妈很认真地向你道歉。”
“妈妈刚才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妈妈总是告诉你打人不对,可以妈妈却动手打了你,妈妈错了,妈妈向你道歉:对不起,宝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向孩子道歉?如果试过,通常会发现孩子真的是非常善于原谅的小天使。哪怕刚被骂过打过,他们眼睛里还闪着泪花,他们都会选择原谅。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你是一个频繁失控的妈妈,经常打骂孩子,千万不要放任自己把情绪总是发泄在孩子身上,积极求助,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我在咨询中见过一些妈妈,虽然每次打完孩子都哭着道歉,但是仍然每天都打。这些妈妈需要专业的帮助,否则对于孩子是一种长期慢性的心理伤害。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特意问了我家大宝和小宝几个问题,对话如下:
我:
如果妈妈哪一天很生气,打了你们,妈妈向你们道歉的时候,你们会原谅妈妈吗?
大宝立刻说会,小宝问:
妈妈会打得很痛吗?
我回答:
妈妈不知道,如果很痛呢?
小宝说:
我还是会原谅妈妈的,但是,妈妈要是打我不要打那么重好吗?
我接着问:
如果妈妈天天都打你们,打的时候妈妈没忍住,但是打完以后妈妈都很后悔,都和你们道歉,你们还会原谅妈妈吗?
两个孩子都沉默了一会,好像在想象,然后大宝说:
妈妈,打人是不对的,可是我还是会原谅你的。
我接着问:
为什么呢?妈妈每天都打的哦?
大宝说:
因为你是我们的妈妈,我和妹妹都爱你……
……
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更勇敢地做出改变和成长。因为我们是孩子的养育人,应当和孩子一同用彼此的爱滋养对方。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令人动容的。即使被父母频繁打骂,也总能在父母道歉后就选择原谅。但这种对父母的爱的表达方式,却是建立在孩子自身的痛苦之上。
3.除了承认错误和道歉,我们还需要避免的是:一边道歉,一边辩解和指责孩子。
常见的句式是:“妈妈打你是不对,但是你……(此处省略两千字)”
这种方式并不是在道歉,而是裹着道歉糖衣的指责,并不能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链接被重建,只会让孩子关闭和我们沟通的心门,激起更多的对抗。
更建议的打开方式是:道歉以后,听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试着去理解孩子,哪怕不能,也打开自己去倾听。
倾听以后,再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上,商量怎么去一起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孩子的视角和方法会让你眼前一亮,柳暗花明。
最后,我们看看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这位妈妈可以考虑这样做:
  • 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找一个舒适的两人空间,真诚向孩子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
  • 倾听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画画或者游戏的方式表达,也可以让孩子和自己角色对调,进行情景扮演。这样能让妈妈最大程度理解孩子的感受。
  • 和孩子描述自己当时生气时的感受,不提孩子做了什么,不指责,只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
比如:“妈妈觉得自己身体一下子就很热,想要喷火的大火龙要从身体里出来……”并告诉孩子:“妈妈以后会努力让大火龙不要喷火,在火龙喷火之前就先自己找个地方冷静一下,做深呼吸……”
还可以请孩子以后给妈妈提供帮助。
和孩子讨论早教班的问题,问问孩子的真实感受,再做决定是否需要继续,如果继续,谁送?怎么送?(本文2018年首发于「怡禾心理」公众号)
相关阅读
为什么说家庭规则可以让宝宝拥有安全感
当婚姻不再,我的孩子能保全吗?
我也不想吼孩子,但好好说话总没用,不吼还能怎么办?
责任编辑:郑清湄

随着孩子长大,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孩子的相处变得越来越有挑战,处理好了这个问题,不但可以让家庭关系更和谐,还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有安全感。
怡禾和徐桂凤医生、马信诚心理师、黄贝尔心理师联合制作了一门《儿童心理发育必修课》,适合家有0-12岁孩子的父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全方位帮大家掌握儿童心理,结合成人心理更好育儿育己:
1、0~12岁儿童心理发展发育特点
系统讲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充分了解即将产生的新变化、和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前准备,心里有底,应对不慌。
2、儿童心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全面覆盖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见心理行为问题,逐一拆解。从原因到应对、从理论到技巧,配合真实场景讲解,易懂易用,告别“学了不会用,用了没效果”的尴尬。
3、父母里程碑:从自我到育儿的心理成长
既育儿、也育己,从自身入手、以家庭为整体,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应对的原理,帮助针对性制定解决养育问题的办法,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点击图片可购买听课卡,按提示兑换即可
👇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