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了,神兽归来,怎么带娃才能轻松点?
不少家庭会选择带娃出游,旅途虽然辛苦,但远不如在家绞尽脑汁陪娃带来的“心里苦”
不过,这个方案要求家长既要有资金,又要有时间(足够长的年假),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满足条件。
于是,有的家庭会选择Plan-B——联系娃的同学或好友,孩子有了玩伴玩得开心,家长也能得到片刻喘息。
前两天和同事聊天聊到这儿,她说,她们小区就有两家邻居是这样相处的。刚好,最近两家之间发生了一件“小事”,她很想听听我的看法。
(为了方便,以下用A和B称呼两个家庭)
AB两家都是“父母+独生子”的三口之家配置,小A和小B在同一所小学读二年级(不同班),因为都是男孩+同龄+“臭味相投”,俩娃特别有共同语言,平时就总是在小区楼下约着玩。
每到周末,如果没有特别的安排,两个家庭还会相约一起出行,逛逛公园、博物馆。
寒假了,父母上班,俩娃一起玩的时间就更长了,有时候还会留在对方家里吃饭。
而这样的相处,双方都喜闻乐见——有个可以消耗娃无限精力的好朋友,家里老人只需要做好三餐保障就行,特别轻松。
上周六,两家再次相约,晚餐时间统一在A家聚会。
孩子们早早吃完,迫不及待下桌去玩,AB的父母就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中途,B妈突然有工作要处理,看孩子还没有玩尽兴(爸爸也没有喝尽兴),就先自己回了家。
她工作起来就忘了注意时间,等反应过来都快12点了,老公和娃竟然还没有回家。
B妈正要打电话询问,家里门响了。
她刚松口气,结果仔细一看,只有娃他爸一个人回来了
B爸表示:“俩孩子玩得实在太好,小A一直挽留,咱儿子也很想和朋友一起睡,我就让他留那了!明天一早接他去……”
B妈听完,斩钉截铁地说:“玩得再好也不行。”
然后直接换衣服、出门、给A妈发消息打招呼一气呵成,去A家把小B接了回来。
事后,B妈说,她去接娃的时候,小B已经很明显没有了刚刚玩耍的兴奋劲,很痛快地跟妈妈回了家。
A家两口子也连声说理解B妈的行为,两家后来的相处似乎也没有受到这件“小事”的影响。

只是,A家老人免不了会和其他邻居说起这件事:“嗨,我们也是好心,不知道人家这么介意……”
同事详细地跟我分享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问:“大宝现在也五年级了,你会让他去朋友家住吗?”
我毫不犹豫地说:“和B妈妈想法一样,我不同意。”
同事很惊讶(言辞间,我感觉她偏向同意),又追问:“为啥?我觉得没必要把孩子管得太严啊。”
当时我没有思考得太深,只是简单回答“会有安全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算是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后来和团队小伙伴聊天,我问她同样的问题,她说:“我是同意的,我家闺女都在朋友家留宿好几次了!”
看来,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家长真的会有不同的判断。
那么,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留宿在朋友家中呢?到底该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呢?
我不同意的原因
为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不赞同大宝出去住
我从“不安全”这个下意识出现的念头开始思考,想到了四个原因。
原因一:安全问题防不胜防
这里的“安全”,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可能存在“意外伤害”。
小到摔跤、磕碰、朋友之间发生矛盾等,问题不大,但一旦发生,就是讲不清的麻烦。
大到煤气泄漏、火灾、地震等,发生概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就是不可挽回的后果。
尤其是留宿在朋友家时,孩子是处于睡眠状态的。如果意外到来,孩子本身没有自保能力,身边又没有监护人的照顾,后果会比在自己家中遇险更加严重。
另一方面,是我们难以预料“人祸”的出现。
这一点很好理解,尤其是家有女孩的父母都会有同样的顾虑:
很多时候,知人知面不知心。
两个妈妈交好,认为对方可信,但不代表那个不经常出面的爸爸也可信;夫妻的人品都过关,但不代表对方的家中不会有其他亲戚朋友出现。
这些人里,只要有一个人包藏祸心,给孩子造成的就是永久的伤害。
而且会受到伤害的,不仅有女孩,也不局限于年龄小、不懂事的幼儿,十几岁的男孩同样会面临风险。
数据显示,我国15-24岁的青少年中,有35.1%遭受过不同程度性骚扰和侵犯,其中不少人在童年时期就遭遇过这样的经历。
数据来源:《2015大学生性与生殖调查报告》
原因二:给孩子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同事讲的故事里,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妈妈去接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像爸爸说的那样,很想留在朋友家,而是很痛快就回家了。
是爸爸为了不带娃而编了瞎话?还是他头昏脑涨误解了儿子的意愿?
我认为,这两者都不是真的原因。
更可能的原因,是孩子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我们都知道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会有分离焦虑,也知道三五岁的幼儿园儿童会有分离焦虑,却忽略了大一些的孩子,也会存在分离焦虑的问题。
内容来源: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尤其是从未在朋友家留宿过的孩子,新鲜感过去之后,随之而来的一定是他们对新环境的不适感
虽然平时会一起玩,但每个家庭的习惯不同,尤其是在睡眠这样“私密”的事情上,朋友的家庭会有很多孩子并不知道的潜规则,需要他们完全依靠自己去面对挑战。
比如,有些孩子在家里还没和父母分床睡,还习惯于闻着父母独特的味道,伴着有一搭没一搭闲聊,迷迷糊糊进入梦乡。
在朋友家,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孩子可能前一秒还兴奋得睡不着,后一秒就会因为意识到父母不在而陷入emo。
此外,就算顺利过了入睡这一关,孩子终于睡着了,此时如果他或者小伙伴睡姿不好又该怎么办?
不少家长都有被孩子“飞来横脚”踹醒的经历,如果两个娃都会这招“绝学”,那可就热闹了……
原因三:不利于建立边界感
还有一点原因,是我自己的价值观。
我希望孩子做一个有“边界感”的人,最好不要随意给别人添麻烦。
小伙伴的强烈挽留,不完全等于小伙伴的父母也希望别人的孩子住在自己家里。
只是,成年人的世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面子”问题
作为主人不能轻易逐客,所以要挽留;作为客人更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给主人压力。
要知道,一旦父母离开、孩子留下,主人一家就相当于变成了“临时监护人”,但作为客人来说,这样大的责任不应该轻易让他人背负。
这就回到了最开始我提到的安全问题:
两个家庭再熟悉,我们也不完全知道对方家庭的生活习惯,有很多伤害是难以预料的。
说一个我曾经看到过的具体事例吧。
C家有跑步机,D家没有,小D在C家玩,为了捡东西把手伸到了跑步机履带附近。结果,小D的三根手指被磨光了皮肤,需要植皮。
我们怎么能要求从未用过跑步机的小D知道这个机器有风险?
我们又怎么要求C的家长提前预判到风险,阻止小D的行为?
这样的悲剧,对于两家来说都是无妄之灾……
外出留宿并非一无是处
当然,支持孩子在朋友家留宿的父母也不是毫无道理。
据我所知,美澳等西方国家都有相关的“传统”。
我们描述这种现象,只能比较啰嗦地说“让孩子在朋友家留宿(或过夜)”,西方却有个专用的词,叫“Sleepover”
在很多华人家庭眼里,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即使已经移民,他们依然不会同意孩子留宿在朋友家。
因为西方的“Sleepover”也并不安全。
新闻截图,来源网络
然而,很多ABC还是会遗憾地表示,小时候没被父母允许去参加好朋友的“Sleepover”活动,错过了很多社交机会。
顺着这条思路想,“赞成孩子住在朋友家”的好处很明显:
孩子可以更早独立,能适应不同的环境,社交能力增强。
比如,我反对这件事的原因之一是“孩子心里会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规则有不适感”
但如果孩子能靠自己的能力克服这点,弊端马上就会变成好处:
孩子可以更早地认识到世界上规则的多样性,学会遵守其他人的规则,尊重他人的习惯。
同时,在没有父母帮忙“兜底”的情况下,孩子发现没有“保护者”的情况下也能睡得好,就会更加独立,说不定还会直接提出和父母分床的想法。
最后,留宿在朋友家确实利于友谊的升温:那些参加“Sleepover”的孩子,必然有更多的相处时间,总是不到场的孩子,也一定会显得不太合群。
家长应该怎么做?
看到这里,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像我一样,即使知道了“Sleepover”的好处,也依然不赞同孩子到朋友家过夜
邀请大家投个票,看看这件事到底是支持多,还是反对者多。
不过,无论现在“不赞同”的态度多么强烈,我也还是会思考,如果有一天,大宝真的正式和我提出他想去某个小伙伴家住,我该怎么办。
做法一:提前与孩子沟通家长的担忧
菲利帕·佩里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里提出过一个观点,如果我们想让亲子关系更好,孩子的养育过程更和谐、顺畅,就要记住一句话:
亲子关系不是争输赢的竞赛场,我们没有必要事事下对错好坏的定论。
“在朋友家留宿”这件事就是一个典型,我们和孩子沟通时,不应该说“住在别人家是不好的行为”,更应该适当表达我们的担忧
因为,孩子天生爱玩,为了玩尽兴,难免会想要和朋友一起住,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定义为“坏事”,就会直接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关闭沟通的大门。
所以,想要与孩子沟通好,一定要先肯定孩子的感受,然后再去说下面几个方面:
妈妈/爸爸担心你的人身安全,因为……
妈妈/爸爸觉得你可能会害怕,因为……
对方的父母可能只是客气一下,因为……
尤其是第一点,如果能在沟通中将孩子的安全意识培养起来,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难能可贵的成长机会。
做法二:寻找目标一致的家庭
孩子找玩伴很容易,家庭之间想要一直保持“友谊”却不容易。
想要让“孩子到朋友家留宿”成为可能,家长一定要找到和自己教育理念一致、同样对孩子负责、边界感相似的家庭。
不过话说回来,很多时候即使已经多次“考察”,也还是有可能会出现意外。
所以,家长如果没有识人之明,也最好和孩子说明:爸爸/妈妈能力有限,不能确定他们家是不是安全/方便,最好还是不要留宿。
还是那句话,父母没有必要永远维持完美的形象,假装我们永远不会犯错。
可能会有人担心:“如果孩子发现你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会不会没有安全感?”但实际上,孩子需要的是真实可信的父母,而不是十全十美的父母。
我会和孩子承认,目前为止妈妈还没有找到值得信赖的家庭。
如果能够找到那样的家庭,我可能、也许、大概……有50%的概率会同意大宝住下吧……
做法三:“曲线救国”
如果娃实在太想和好朋友睡在一起(小朋友之间的沟通,有时候会让他们向往某个“概念”,家长无法阻止),我们却一直没有找到值得信任的家庭,可以选择“曲线救国”。
比如,可以两家一起约个无法当天往返的“郊区游”。让俩娃睡帐篷、住房车营地,虽然还是各自找各自的父母,但孩子可以玩到很晚,四舍五入就是“一起过夜”了。
再比如,和娃、和对方父母沟通好,找一天时间承诺他们玩到多晚都可以(12点以后也可以),如果困了,家长第一时间上门接回家。
还有,可以做好承担责任+劳累一天一宿的准备,让孩子邀请朋友到你家来住,把皮球踢给对方父母
……
最后,我想说,“让孩子住在朋友家”最大的好处,其实不是那些独立啊、自主啊之类的“功效”,而是他们克服了“住在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之后,可以和朋友自由玩耍那一刻,真的会很快乐。
我们作为家长,明明心里不同意还要在这里纠结,根本原因也是,既希望孩子快乐,又害怕他遇到意外。
可是,世间安得双全法?
我们必须告诉孩子,想要感受到玩耍的自由和快乐,就要先懂得“界限”——
安全的界限,身体接触的界限,与朋友相处的界限……什么时候他们成长得足够强大,父母的“管制和要求”,自然会退场。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菲利帕·佩里《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川妈说说
我还和大宝聊过另一个相关话题——”怎么看待家人之外的人,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其实是个挺难跟孩子说清楚的问题,不想跟他们讲太多社会的阴暗面,但我更不想他们善良得很傻。大家是怎么处理的?面对年龄比较小的二宝,我是尽量避开潜在的可怕结果,直接强调正确做法。比如,在妈妈同意之前,不许吃别人的东西;身体的某些部分是隐私,保护好不能给别人看到;放学了,只能跟我列出的安全名单之内的走等等。
而和11岁的大宝,在他能接受的范围内,讨论安全措施的前因后果。比如,通过给他讲一部真实故事改变的韩国电影,提醒对”主动请孩子的帮忙的陌生人“提高警惕。但其中还是有一些分寸很难拿捏,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欢迎留言分享~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