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哈佛校长Gay和宾大校长Magill在国会听证会上
平息巴以冲突的英雄人物何时出现?
文/宫殿楼台
这几天,一段视频引发许多争议。在视频中,一位美国共和党的女议员在有关反犹主义的听证会上质问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三位女校长:“呼吁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是否违反了贵校的行为准则或有关欺凌或骚扰的规定?”但三位女校长都没有简单的回答是或者不是。而是口径基本一致,认为要根据具体情况(context)来确定,只有语言付诸行动才算违反校规。
视频引发巨大的争议,基本上来说,支持以色列的谴责校长们态度闪烁其词,而支持巴勒斯坦的盛赞她们是不畏强权的女战士。但是很快,其中两位女校长迫于压力,公开道歉。当然也有人认为她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歉。其中哈佛校长Gay在接受校报采访时说她很后悔(regret)她在听证会上说的话,说“我本应该有足够的冷静去重申我的信念,即对犹太社区发起的暴力呼声,对我们的犹太学生的威胁在哈佛没有立足之地,绝不会被置之不理。” 宾大校长则发出了一个正式视频,她说:“我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呼吁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是对人类可能实施的最可怕的暴力行为之一,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这是非常明显的邪恶。”
有人将这段视频称为愤怒的美国保守主义女政客PK自信的美国自由派女知识分子的好戏。咄咄逼人的女议员代表着保守势力及美国传统价值观,气定神闲、略带微笑的三位女校长则代表着校园自由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巴以战事愈演愈烈之时,西方社会的两难境地:一边是antisemitism(反犹主义),另一边是Islamophobia(伊斯兰恐惧症)。
两位校长“找补‘的声明是否有用, 宾大校长是否会因为此事辞职,现在都还不明朗。(最新消息:宾大校长已递交辞职书),但是这个事情也足以说明巴以冲突带来的分歧之大。 不过,虽然民间意见争执不下,但美国政府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以色列。
12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未能通过阿联酋提交的要求在加沙地带立即实施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安理会15名成员中,13票赞成,英国1票弃权,美国1票反对。由于美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具有一票否决权,决议未能通过。在当天上午的安理会巴以局势公开会上,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伍德已经表示,美国“不支持”当前实施停火。
这次巴以冲突何时能平息?看起来前途难卜。
图源央视新闻
目前,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已超过两个月。60多天来,仅有短短7天的临时停火,以色列军队与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之间的冲突还在激烈进行。持续的冲突让加沙地带面临着灾难性的人道主义状况,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称巴以双方死亡人数已超1.8万人,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自10月7日以来,加沙地带已有超过190万人流离失所,占其总人口的85%以上。
巴以冲突何时停火?在信息劈头盖脑、新闻绯闻满天飞、吃瓜群众被轮番轰炸的眼下,这个问题似乎没太多人关心。拿着小职员工资、却操着联合国心的我一直盼望能有一个类似救世主一般的英雄人物来拯救巴以,拯救那些无辜的平民,拯救我们这个充满不确定性、让人忧心忡忡的世界,就象二湘在《巴以冲突,争执焦点是什么,出路在哪里,答案在风中飘》中提到的“出现一个印度的甘地,美国的马丁·路德金或者是南非的曼德拉这样的人物”。
图源新华社
二湘写道:“这个人,用非暴力运动,引发全球对巴勒斯坦人的关注和同情,包括以色列人的同情,最后帮助巴勒斯坦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和国家,实现中东和平。这个人,应该是熟读历史,受过多年教育,有大视野,大格局,同时,有勇气,有担当,有悲悯,也有牺牲精神。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出现。”
二湘把这样的人中性地称为“历史人物”,照我理解,更应该称他们为“英雄人物”,如果他们能够平息巴以冲突、换来和平的话。历史人物,包括那些位高权重的领袖人物,其水平、能力自然也是分高低上下的,有英雄与恶徒之分、圣贤与罪人之别,象甘地、马丁·路德金、曼德拉,还有美国国父华盛顿、南非前总统德克勒克,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英雄、圣贤,而象袁世凯、希特勒、墨索里尼、本·拉登,就是被名副其实的恶徒、罪人。
我们习惯上总爱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话挑不出大毛病,毕竟人民的群体无限庞大,离开了这个群体,历史就会很空洞。但具体到每一名作为个体的人民,对于历史就显得微乎其微、无足轻重,成了古斯塔夫·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而同样是作为个体的英雄人物,对于历史就至关重要、举足轻重。有句话叫做:时势造英雄,虽然是说时势造就、催生了英雄,英雄是在时代潮流中应运而生,但英雄反过来又对时势、对时代潮流有着推波助澜、开天辟地的作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就是比较形象的例子。
当然也有历史人物阻碍历史发展的反面例子,象上面提到的袁世凯、希特勒、墨索里尼、本·拉登之流,因为倒行逆施,罔顾历史潮流和泱泱民意,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回到巴以冲突,历史上双方就曾出现过缔造和平的英雄人物——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1994年,他俩一起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那时,阿拉法特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几十年来一直带领巴解组织打游击、搞恐怖活动,对抗以色列,最后能回到谈判桌,签署和平协议,足以称得上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图源网络
“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阿拉法特留下的名句如此充满诗意,但橄榄枝还是滑落了,在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分子暗杀之后,巴以重新陷入了长期对立,冲突不断,关系恶化。今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射数千枚导弹,突然袭击以色列,导致双方的战火持续至今,而安理会实施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最近又被美国否决,熄灭了双方停火的几丝希望。
既然巴以双方曾经出现过阿拉法特和拉宾这样共同缔造和平的英雄人物,我们就不该绝望,谁又能说这样的人物不会继续出现呢?期待这样的英雄人物早日出现,和平早日到来。
有舆论认为,以色列近年来一直是和平推动者、建设者,而巴勒斯坦及伊斯兰世界激进势力导致了“和平死结”的形成。但双方的激进主义或多或少都阻碍了和平局面的到来,巴方有哈马斯这样的恐怖组织,而以方主张与巴方势不两立的右翼势力也越来越极端。
冤冤相报何时了?以恶制恶、以暴制暴、以牙还牙,只能换来无穷期的战争和灾难,非暴力沟通谈判才是换取和平的最佳方式。我们期待象曼德拉、德克勒克这样的英雄人物尽快出现,象解决南非当年的种族隔离一样,引导巴以双方消除仇恨、敌视与报复,达成共识,平息冲突。
南非能够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我们往往把目光更多投向曼德拉,实际上当时的总统德克勒克也同样居功至伟。德克勒克曾把自己描述成“被改变了信仰的人”,担任总统后,他看到不可能拒绝黑人参政,1990年宣布无条件释放了反种族隔离的黑人领袖曼德拉,让反种族隔离团体合法化,并通过谈判方式解决南非的种族不平等问题。1993年,德克勒克与曼德拉一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在获奖演讲中,德克勒克说,他与曼德拉仍是政治对手,有着强烈的分歧,但他们将继续前进。曼德拉出任总统后,德克勒克出任副总统,尽管政见上并不投合,德克勒克还是选择了合作。
在平息巴以冲突、换取和平的道路上,我们不仅期待有曼德拉这样为争取权力而不懈奋争的英雄人物出现,更期待有德克勒克这样能够顾全大局、做出让步和历史担当的英雄人物走进历史,以非暴力方式和平解决冲突与争端,远离战火与伤亡。但愿他们早日出现,为巴以双方,为整个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宁。
相关文章:

二湘:巴以冲突,争执焦点是什么,出路在哪里,答案在风中飘
刚刚去世的基辛格、芒格、卡特夫人,长期主义的光芒在他们身上闪耀
刘德华父亲去世,人生道是无常其实有常
作者简介
宫殿楼台:修心养性读闲书,胡思乱想写小文。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虫虫是空间的老作者了,她老家在有“千年柿乡“美誉的富平,我们过去两年都和她合作卖过她家的柿子,深受大家欢迎,今年再度合作,推出虫虫家瓮藏甄选特级柿饼,这种顶级柿饼外面很多卖100元一斤,我们的优惠价3斤装65元/斤,6斤装60元/斤,今年是柿饼小年,产量低于去年,喜欢吃柿饼的朋友不要错过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