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恙
来源:洞见父母(ID:fmczs100)
鲁稚的阳台  编辑
前段时间读了一本书,名叫《妈!这是我的人生》。
书里讲述了一个女孩,从幼儿园被妈妈安排进高级园,再到进北京四中、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第一名、伦敦G5留学,一路名校毕业的故事。
在妈妈眼里,女儿是令父母骄傲的金子。
然而,在孩子眼里,自己很讨厌妈妈安排的路,甚至得了躁郁症,3次自杀未遂……
你看,有些孩子看起来是学霸,但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热爱学习,即使你步步紧逼,他依然力不从心。
一个北大学霸的妈妈,总结育儿经验时说:
真正的学霸,即便刚上小学,也不是靠爸妈鸡出来的。
想让孩子发自内心爱上学习,成为“真”学霸,要观察并培养这几种特质。
01
特征一:学习敏感度强
为什么说学习敏感度很重要呢?
说白了,学习敏感度关系到孩子的兴趣,而兴趣本身和基因有一定关系。
清华大学教授王晶做过一个深度调查,结论证明:
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和大脑基因有很大关系。
有些孩子的大脑,就是偏好知识性学习;
有的孩子天生对图像敏感,擅长处理图像。
这些孩子,因为基因偏好问题,天生对知识有很强的思辨力和吸收力。
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学习,不需要靠外力催促,就能如鱼得水。
既然这样,基因天生排斥知识性学习的孩子,是不是没救了?
上世纪30年代,几位英国心理学家做了一场研究,最终证明:
学习能力的40%~50%取决于遗传因素,其余部分取决于后天环境。
因此,基因虽然有所差别,大脑对学习的敏感度却是可以培养的。
这种培养,并不是说靠吼骂、催促、死盯就能实现。
相反,学习的敏感必须顺应孩子的兴趣,让他按照自己的特质成长。
家长从孩子喜欢的东西入手,多多观察孩子的视听和反应能力。
比如从孩子喜欢的运动、偏好的游戏,发掘孩子的热爱,从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与孩子互动学习。
只有学习的敏感度上去,孩子才有可能全身心投入,无需催促,就能一步步进阶成学霸。
02
特征二:学习内驱力强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可以控制孩子的身体,但是控制不了他们的心智和大脑。
把学习当成打怪升级的挑战,一定是靠内驱的力量推动前进,而不是靠外部力强迫驱使。
孩子不爱学习,多数家长的做法是——
把孩子按在书桌前,一边唠叨一边催促,陪着孩子耗到深夜。
对于这种赌气的做法,亚当·普莱斯博士在《男孩的自驱型成长》中写道:
养育孩子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让他自己解决问题。
把“我能为孩子做什么”变成“他自己可以做什么”。
不要否定他的感觉,不要嘲笑他的行为,不要驳斥他的观点,不要贬低他的主张。
要想让孩子真的提升学习内驱力,就必须让他自己做主,让掌控感回归孩子自身。
美国心理学德西和瑞恩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
人只有满足“自主”“胜任”“联结”三种心理需求,才能增强内在动机,促进外部动机内化。
代入到学习上:
自主,就是把作业的规划权交给孩子,即便出差错也要自己承担;
胜任,就是让孩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感受到胜利带来的满足感;
联结,就是通过满足感加强孩子对学习的好感,不再对学习抵触
作为家长,你没办法逼着孩子的大脑,去认真理解、消化吸收那些既抽象又复杂的概念。
没有学习内驱力,碰到复杂的知识和问题,花多少时间和力气都没有意义。
03
特征三:学习意志力强
每个人身上都有懒惰因子,学习这件事,本身是反人性的。
所以,真正把学习当成生命目标,几十年如一日去践行,还需要很强的意志力。
关于意志力,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的故事。
而是明朝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作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学习意志力,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时候家里贫穷,只能借书来看,计算着日子归还;
冬天寒冷,手指都伸不开,还是坚持用手一句句抄写。
没有意志力的支撑,再热爱学习的人,也会有退却、懈怠的时候。
性格中的意志力部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通过一件件事来得到强化。
常见的锻炼意志力的方法,如运动、游戏,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能量。
让孩子不断在新的挑战中,感受到体力超越极限的畅快。
这不仅是一种意志力不断锻炼的快感,也能让孩子收获自我控制的喜悦。
当然,意志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真正的蜕变,往往发生在日积月累的淬炼当中。
04
每个家长,都渴望自己家孩子成为学霸。
俞敏洪曾说:
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道理。
而是有没有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性格特质,比如好奇心、意志力、自律性等,这些将影响孩子一生。
当然,成为学霸并不是孩子的人生目标。
养育孩子过程中培养的品质,同样让孩子受益一生。
作者:无恙。来源:洞见父母(ID:fmczs100),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可有案例、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建议。我们一起,做智慧父母。
今日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博物》杂志
中科院专家护航  有趣 靠谱!
▍往期回顾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