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自律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赋,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你是否曾为孩子的这些行为头疼:写作业要大人在一旁守着;起床、吃饭、睡觉都得家人催;大事小事都得看着,否则别指望孩子自己能做好;打游戏时又精神抖擞······
以上这些行为,我们可以把它归类型为缺乏自律的表现,但要知道:从来没有天生自律的孩子,孩子不自律是本能,但有可以教会孩子自律的父母。
针对如何培养自律的孩子的话题,肖乐群老师于本月10号开展了一场公益讲座。讲座上,肖老师从“自律的重要性、如何培养自律孩子 ”等几个方面,结合自身多年培养孩子的经验,用大量形象生动的实例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身心特点、有效的沟通技巧、如何唤起孩子的自律意识以及培养自律孩子的方法等。
好的交流、好的分享和好的教育让人春风拂面,迷雾渐散。参与本次讲座的家长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家长A感言
有幸在现场聆听肖老师的讲座。这一年我把跟着肖老师所学运用到我和孩子身上,效果还不错,但总觉得孩子身上还缺乏一种坚持的力量。这次听了课程之后才恍然大悟,孩子缺的就是自律的习惯。其实在说孩子缺乏不如说我自己缺乏自律。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问题,很多时候对于一些事情只是三分钟热度,没有坚持的勇气。孩子在身边也学的如此。体育运动坚持不了几天,写作业要一直提醒才能完成······
   这次课程后,我重新规划了自己的时间和事情。特别是对手机的使用,在孩子面前手机只有打电话的一个功能,绝对不用做其他事。我每天都坚持看纸质书,孩子在家时,如果她写作业我会看一本纸质书。一起安静的完成作业时光。晚上的运动时间,我们调好闹钟到点一起做,结束闹钟一响一起停止。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不受其他事情的打扰。我们的坚持虽然刚开始,但我看到了孩子的改变。
家长B感言:
那天的课程肖老师说到孩子有青春期,成年人也有更年期,这点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今年以来全职在家带孩子,变的有点唠叨,想要把控孩子的所有事情。孩子虽然还没到青春期但已经有反抗的意识。这次肖老师的提醒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我觉得不要让这两个问题变成摧毁家庭和谐的因素,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学习,多沟通,多理解对方。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举止是会慢慢地影响着孩子。少一点说教,多一些示范,帮助孩子把自律根植于内心,把自律变成习惯,这才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大爱和送给孩子的最宝贵财富。

往期回顾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