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从古到今,当从小生长在“森林植物区”的农耕民族来到属于“非季风区”的中国西北干旱区时,稀疏的植被,辽阔无垠的荒漠,似乎总是会勾起旅人无限凄凉萧瑟的心境。似乎这里永远是一片不适宜人类生存的不毛之地。
武威民勤的连古城保护区,一望无际的沙海 ©心悦
我这个在西北干旱区长大的人,从小就看腻了这单调的风景,便在高中毕业后毫不思索地去了当时还觉得是南方的南京读大学,后来觉得南京也不够南,便干脆去了云南最南的西双版纳。
有趣的是,当我在这绿树成荫的南方学习植物学时,一些西北干旱区独特的植物却反反复复在老先生们的著作里“刷存在感”,强调其重要的科学价值,让我在书中遇到了老乡。我竟生出了些地域自豪感,使我开始重新认识原本以为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故乡生境。
心心念念的沙冬青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豆科沙冬青属常绿灌木。除了晚春时节绽开满枝金黄的花朵,平时颇为低调,但它可以成为西北干旱区荒漠地带诸多珍稀物种的代言人。在冬季西伯利亚吹来的零下三十多度的寒风中,仍然顽强地伸展着鲜活灰绿色的枝叶,仿佛要告诉世人,这片土地并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般荒凉和了无生机。
这种我在西北熟悉的“老乡”植物,在植物地理学教材里经常被拿来举例子:“第三纪孑遗”、“古地中海沿岸的残遗”、“亚洲中部荒漠特有种”……没想到小时候早已看得厌烦的荒漠却生长着如此神奇的植物。
早第三纪时期的海陆位置,Tethys Sea即古地中海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在调查中找到了珊瑚化石,这里原本是海 ©大猫
晚春时节,腾格里沙漠里的沙冬青开出了金黄色的花,将荒漠染成一片金黄。©杜军成
2013年夏,我深入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腾格里沙漠腹地。在地势低洼,能够存储一些水分的沙地里,我看到了成片的近两米高的沙冬青。这让我仿佛穿越回了第三纪的古地中海东岸:那时,喜马拉雅山还未如此高耸,腾格里腹地也许是如此冬夏常绿的亚热带森林。
后来,青藏高原隆起,中国西北地区开始变得寒冷而干旱,森林变成了灌丛、草原甚至荒漠。而沙冬青在这个过程中适应了新的气候,倔强地保留了祖先终年常绿的特征。
腾格里沙漠腹地,一丛丛高近2米终年常绿的沙冬青仿佛让人回到了第三纪古地中海岸边的沙滩©顾伯健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东南部荒漠深处的沙冬青群落。©顾伯健
但如其它一些古老的孑遗植物一样,沙冬青的分布区非常狭窄,仅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甘肃北部和蒙古国南部个别区域的荒漠地带。同时由于它在研究植物地理学,植物抗寒、抗旱的生理学机制和分子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沙冬青也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当听说猫盟开始在张掖开展工作时,我第一反应就是:那里会不会也有沙冬青?此次有幸同行,便每天都在寻觅,期望能再次一睹这大名鼎鼎的古老植物。
长得像沙冬青的大白刺
我们在民勤连古城附近的旅程并没有遇到沙冬青。倒是看见了不少白刺属植物和同样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此时正值这些植物的果期,紫红色的白刺果和黑紫色的黑果枸杞果非常醒目,成为了这个季节这里荒漠里难得耀眼的色彩。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孟珊珊
这两种野果非常娇嫩,几乎是一碰皮就破,跟它们那用来抵御干旱,有着厚厚角质层的枝叶形成了巨大反差。两种野果都酸甜爽口,没有涩味,但黑果枸杞的果皮比白刺的厚一点,这也许是它们可以被大量采摘并被炒作成“名贵干果”的原因。
黑果枸杞 ©孟珊珊
出张掖城北,过北大山西北,便进入一片丘陵地带。干旱的气候使这里只能生长荒漠植被,以稀疏的半灌木为主。比起降水量相对更多的鄂尔多斯与腾格里沙漠东部,这里的植物种类显得更少。只有在下雨时淌水的沟谷两侧,能看到一些灰绿色的灌木。其中一株最大的,乍一看像极了我曾经见到的沙冬青。
嗯,你看像不像?©心悦
但其实这是一株没结果的大白刺(Nitraria roborowskii)。它的叶片与沙冬青非常像,区别在于,大白刺是2~3小叶簇生,叶片形状大多为倒卵形,沙冬青多为三小叶的复叶,形状大多为菱形。这些术语有点难懂,但如果大白刺上结着紫红色的果实,我就一定不会认错。但问题又来了,怎么这里的大白刺没有果实呢?
第二天看到的几峰散养骆驼让我恍然大悟:它们正在大快朵颐大白刺的果实。在这生产力低下的贫瘠土地,白刺属植物的果实是动物们难得的美味口粮。如果时光倒流200年,在此地分享这可口果实的,则是野骆驼、普氏野马、蒙古野驴、普氏原羚……而如今,只有小群的家骆驼和零零星星的鹅喉羚了。
猫盟夜巡遇到的鹅喉羚 ©心悦
微缩版的古树丛林
回到银川的家,我去了趟家门口的贺兰山。在苏峪口沟口附近的洪积扇上,重新找到了我这辈子见到的第一株沙冬青。十二年过去了,它看起来还是老样子。没有长高多少,枝叶也没有增加。今年夏天西北地区六十年不遇的极端干旱,好像也没有令它枯梢。它依旧静静地扎在乱石堆里,静静地望着眼前日日变换的风云,却不知已历经了多少寒暑。
这就是西北干旱区的旱生灌木,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与它们实际的年龄极不相称。由于它们生长在极端缺水的环境,生长季非常短。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一株高不足半米,基径只有8厘米左右的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也已经生长了超过150年。而在热带,同样的时间,足够一株龙脑香从小苗长成参天巨树。
霸王的枝叶。©顾伯健
霸王群落,拍摄于蒙古 ©urgamal / inaturalist
一直热衷于寻觅原始森林的我,忽然意识到,也许自己此时就身处一个古老的微缩版的原始丛林。只不过,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这里的“古树”树冠和主干急剧压缩,变成了低矮的灌木。但这不妨碍它们见证几百年的世事更迭。
比起经历过数次毁灭-重生演替的华北森林,这些低矮的灌木形成的群落和景观,也许从更新世开始就延续到现在。它们看似荒凉,却保持着自身的原真性,默默用年轮记录着这里的古气候。
蒺藜科的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孟珊珊
荒漠木本植物主要的生物量(碳汇)都隐藏在地下粗大的根系,骆驼蓬虽是草本植物也是如此。图片来源:Chen et al., 2022,
发菜不能发财
“职业敏感”使得在兔狲栖息地放相机的我习惯低着头走路,总觉得这裸露的地表会有什么神奇的东西,在不经意间被捕捉到。果然,一小团一小团贴地生长的丝状物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就像乌黑的毛发紧紧附着在土壤之上,竟然是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时隔二十多年,我又看见了它!就像是遇到了儿时的故人。
我向四周又搜寻了一下,又找到了几小坨。它长得实在是太过于低调,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更让人难以想象这貌不惊人的小东西,是这里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发菜使这里干旱的表土不至于过于裸露。©顾伯健
作为宁夏人,我从小就熟知发菜是宁夏的“五宝”之一。大约6岁时,我就在贺兰山下的荒滩见过三三两两的人,俯身捡拾这种与环境不太协调的东西。也记得小时候在家乡的餐馆里偶尔能吃到发菜,人们告诉我它有多么名贵,但其实什么味道也没有。再后来,大概还没进入2000年,我再也没有在家乡的土地上见过一根发菜。
发菜实际上是一种蓝藻。由于只生长在荒漠中,它生长极为缓慢,但对于保持水土,防止表层土壤被大风裹挟而起形成沙尘有重要的作用。发菜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
但由于“发财”这个谐音梗,尤其是在东南沿海的市场,发菜一度被炒到离谱的价格。随之而来的则是当年对甘肃、宁夏、内蒙等干旱区荒漠和草原植被的大规模破坏。由于分布稀疏,数量稀少,挖发菜的大军经常拿铁耙将灌木、草本植物连同表土一齐扒拉掉,将其中少量的发菜分拣出来,这对本就脆弱的干旱区植被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破坏
百度上输入“发菜”,出现最多的依然是“功效”,“吃法”
为了保护极其脆弱的干旱区生态环境,国务院于2000年发布了《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将发菜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任何挖掘、销售和加工发菜都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许张掖北部这片兔狲栖息地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才躲过了那些年挖掘发菜大军的浩劫。
珍稀濒危植物的聚集之地
翻开新版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能看到不少在国内只分布于西北干旱区的物种:蒺藜科的四合木、半日花科的半日花、锁阳科的锁阳、列当科的肉苁蓉、麻黄科的斑子麻黄、菊科的革苞菊、蔷薇科的蒙古扁桃……
这些植物大多和沙冬青类似,为第三纪古地中海的孑遗,分布区也非常狭窄,同时也为这片区域的特有种。例如四合木在全球仅分布于贺兰山北段的几条沟谷和山前的洪积扇。半日花分布较广,但它同属的亲戚们也主要分布在现今的地中海地区。
四月初,腾格里沙漠里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开花了,将沙漠染成了一片粉红色。©云朵 
不同于身姿奇特的苏铁、高大伟岸的龙脑香、木材名贵的楠、以及“花友”们趋之若鹜的兰科植物,西北干旱区生活的这些珍稀濒危植物既不怎么好看,也不怎么出名。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价值除了专业人士也鲜有人知。
它们就一直默默地生存着,与其它诸多小灌木、半灌木、小草本一起,组成了“灌木荒漠”、“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小半灌木荒漠草原”等各种西北干旱区独特的植被类型,在水热条件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构成了中国西部坚韧但脆弱的生态屏障
贴地生长的荒漠植物 ©心悦
夕阳下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波斑鸨,在“不起眼”的半灌木荒漠里漫步 ©猫盟
挥之不去的隐忧
这年头,发现神奇动植物的兴奋感,往往很快被残酷现实的忧虑替代。我刚刚认识这些植物的独特性、稀有性和重要科学价值还没几年,就发现如今在“双碳”的大旗下,地广人稀的西北干旱区已成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开发的主战场。
矮小不起眼的荒漠植被,却有着巨大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也许正因为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太过于低调,一直未得到公众重视。这一片片微缩版的“古地中海丛林”,也许躲过了更新世以来数次冰期的浩劫,也因为生长环境对人类太过恶劣而躲过了农耕与城镇的开垦。而如今,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风机和光伏板,我们不知道这些可能已经存在了上百万年的植被,是否可以继续留存?
巨大的风机矗立在矮小的植被之上 ©猫盟
我忽然有了一种奢望:如果来此规划光伏电站的大佬们也对植物学有一点兴趣,如果他们能够认得这些沙冬青、革苞菊、蒙古扁桃、半日花……哪怕是曾经被炒上天的发菜,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是知道这里矮小的霸王已有百岁高龄,是否会手下留情,修改方案,留这些其貌不扬、低调而珍贵的植物一条生路
荒漠并不是光秃秃一片的,这里生长着极其重要的植被 ©心悦
大片的光伏发电厂正在西北干旱区借着政策的红利迅速扩张。如果将主要深藏于地下,不容易被发觉的荒漠植被的碳汇,和植被因光伏而死去造成的碳释放也考虑在内,不知如此大规模的新能源是否还能称得上清洁?
地面上铺满了光伏,荒漠植被因此消失 ©顾伯健
直到今天,我们对西北干旱区的生物多样性了解得还非常有限。这些在极端环境下顽强生存着的脆弱的动植物,它们具体分布在哪里,居群或种群数量如何,面临着什么样的威胁,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厘清。
2013年初春,一只在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被牧民捉住的雪豹被原地放归。但愿西北干旱区这些珍稀的植物与脆弱的植被不是这“将去之影”。©王志芳
了解这些基本信息,是制定一切保护措施的关键。我们不希望再次看到珍贵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是珍稀濒危植物和古树集中分布的区域因为“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白白被破坏掉。希望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生活着的独特的、既顽强也脆弱的生灵们,得到世人更多的关注。
荒漠其实也可如此美丽!©何立国
-End-
成为猫盟月捐人,共守中国荒野
.........关于植被保护,你还可以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记得给我们标🌟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