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易见的趋势是,年轻人越来越不愿生孩子了。
不愿意的理由可以列出一大堆——工作太累太忙,养育成本高昂,觉得自己都还没有长大……
对女性而言,生育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又更大——身体上的、事业上的、情绪上的……
恰巧,声动活泼的联合创始人徐涛和丁教都是女性,也都是母亲。如果你在犹豫要不要成为父母,她们的分享,也许会给你一点启发。
关于婚育话题,文末还有更多节目推荐,不要错过。
徐涛
我生孩子还挺早的,研究生毕业第二年跟我大学时的男朋友结婚,婚后一年后就怀孕了,怀孕就生了。
当时我不觉得自己那么喜欢小孩,但也不排斥,一直觉得既来之则安之。我和老公都不抽烟不喝酒,结婚之后我也在补充叶酸,所以怀孕时我们的身体状况都没有问题。但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我完全没有准备。不过我觉得也没有关系,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那么早准备。
关于会不会爱自己的孩子,不用太担心,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怀孕过程中,体内的激素会发生变化。我还记得当时听了一个演讲,说女性生孩子时,会大量分泌催产素,催产素是把你和孩子强绑定的一种爱的激素,会参与到生产的方方面面,在孩子出生后也会持续分泌。最神奇的是,男性在结婚以及自己的孩子出生后,也会分泌催产素,会变得更容易共情。
而且怀孕有 9 个月时间,你会观察到自己对胎儿不一样的情感——可能 3 个月的时候开始孕吐,你会觉得好烦;之后慢慢的你会开始觉得很神奇,好像你做什么事,肚子里的这个小人都在陪着你;等到八九个月的时候,就会开始「筑巢」,就是特别想要打扮自己的家,这也是雌性哺乳动物普遍的倾向。
丁教
我之前有过一段婚姻,在那段婚姻里没有想过要生孩子。但在这段婚姻里,我就觉得和这个人建立一个家庭,有一个很像我们的小人,会很幸福很美妙。
我和我的家人没有特别亲密的感觉,我在怀孕的时候,也会想未来和孩子会不会有距离感。我和老公讨论过这样的话题,他说,你想多了。孩子出生后,我就发现自己多虑了。
当然这个爱也不是马上就出现了。它是日积月累的,每天多爱一点点,慢慢构建起来的。
徐涛
肯定是有停滞的。我当时有早产的风险,在家里待了很长时间。那个时候的确感觉人生被裹挟了,有点慌张。不过我当时所在的杂志社事业蒸蒸日上,我回来工作的时候一周要写一篇封面报道,一连写了 4 篇,还是让大家看到了我的工作能力。
我还记得其中一篇稿子和苹果发售第一部 iPad 有关。我家在北京西边,要跑到三里屯等地采访,再回家写稿。那天我儿子发烧了,虽然理智上,我知道小宝宝没有烧到一定程度,或者没有其他症状,不用太担心,但情感上还是会担心。所以我写一写,就要去测测他的体温,就这样写稿写到半夜,看小宝宝也看到半夜。
现在有一个说法,就是女性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就会跟男性一样,就没有问题了。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只有 24 个小时,当男性花 8 小时把工作做得很好,也不用担心老婆孩子怎么样的时候,女性要用 8 小时把工作做得完美,甚至更好,与此同时还要花更多时间照顾孩子,凭什么女性一定要多线性、多任务操作,还都要做得好?这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戈尔丁其实研究的也是这个问题。
我还可以举一个我放弃了机会的例子。孩子两岁的时候,我有机会可以到硅谷做驻站记者。当时老板问我的时候,我立刻就拒绝了,说孩子太小,老板就派了另一个男生去。后来我才发现,我其实是想去的,而且想法非常强烈。所以他再问我要不要去纽约驻站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答应了。我后来想,男生有这样的机会时,第一反应可能不是要放弃这个机会,而是说可不可以把太太孩子带过去。这是非常常见的男性和女性在这件事上的思维定式。
丁教
我觉得在怀孕之前,要建立好一个支持体系。
首先是原生家庭。如果长辈要帮你带孩子,那和原生家庭的关系要提前处理好,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途径,后面会产生很多问题。
再就是你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状态,有没有准备好要做牺牲。我是在 2021 年怀孕生产的,当时也是声动活泼发展的关键时期。那时我在美国,白天主要时间带娃,傍晚五六点开始工作,一直到半夜 12 点 1 点。如果晚上我再和娃一起睡,整个人是会崩溃的。我就需要老公帮我在夜里到早上七八点的时间段照顾孩子。
还有就是工作上,团队是不是能保持稳定,不太紧急重要的东西,有没有人能帮你接手。
如果这三个体系都没有准备好,不妨再拖一拖。
丁教
我怀孕 3 个月的时候,每天吐,在床上躺了大约一个月,什么也不想干。但后来医生给我开了一种帮助睡眠的药,在美国的药店就能买。我只吃了半粒,马上就活蹦乱跳了。
大家对孕妇吃药肯定还是有顾虑的,特别是在国内,通常觉得孕妇最好什么药都别吃,万一对孩子有什么影响,那可是一辈子的事。但当时我想,这个药美国人已经吃那么久了,有足够验证了,我就吃了,到现在我也没感觉有任何问题。
关于要不要无痛分娩,我也有一个考虑的过程。怀孕的时候晚上经常会被娃踢醒,就会刷网上各种可怕的生不出来的帖子,越刷越睡不着。当时我去看书,也问了一些有经验的助产师,他们给了我一些资料,其中一个是在自然水域里面分娩的纪录片,感觉真是天人合一;还有在家里水中分娩的,家人在旁边看着她,整个过程也非常和谐。我就突然感觉分娩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没有那么可怕了。
最后我决定要顺产,起码要到最后实在痛得不行的时候再镇痛。因为用无痛会让你从主动参与,变成一个下半身动不了的病人。最后我也是在开到五指,几乎胜利在望的阶段,选择了打无痛。
所以你要去看不同观点,而不是被一边拉走,然后自己做决定,我觉得做任何决定都是这样。
徐涛
之前工作苦闷的时候,我看了大量的书,其中一本是《追寻生命的意义》,我觉得这本书说得太对了。后来凡是犹豫不决,我就想等我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样的选择会让我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比如,我觉得我生了这个孩子,我爱他,我跟他的互动是有意义的,我做声动活泼是有意义的,我现在做的很多选题是有意义的。
人生中有各种未知的东西。就像一扇又一扇门,你找工作也好,找另外一半也好,生孩子也好,全都是需要你用勇气推开的门。所以如果你有勇气去找一份新工作,去一个新的地方探索,去读博,跟一个人开展一段新生活,那某种程度上生小孩也是类似的。没有人能和你保证,未来的生活就是很好,但也没有人能说你做了这个选择,人生就完全失败了。所有的主动权还是在你手里,你可以选择你怎么去思考,怎么应对困难。
以上内容整理自
声动活泼旗下播客「声东击西」
欢迎点击
收听徐涛和丁教更多分享
本期节目由「声东击西」与博朗耳温枪联合推出。
当下年轻人越来越注重自我感受,对于婚育和家庭关系也有更多思考。
此次博朗耳温枪共联合 7 档播客节目,共同探讨新时代婚育需求的变化与趋势。
以下为完整播单,欢迎收听。
@声东击西
家庭责任,尤其是生育,对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决策有着很大影响。是否能自主做出生育决定,以及选择育儿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心的议题。通过讨论「成为父母」,我们希望更好了解自己的心智、身体、自己的社会关系和原生家庭,以及一种未知但全新的生命体验。
@离心力比多
从同龄人父母那里,我们明白了很多生育的辛苦,了解到现在科学养育一个孩子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心理素质;这也让我们联想到自身,经常幻想自己成为父母的样子,同时不禁想问:「如果成为父母,会如何养育孩子?」

@末日狂花
有些孩子是自己把自己带大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很多因父母「无知」造成的磕碰。这样的孩子,得学会把自己重新打碎,重新学习这个社会的规则,重新把自己养一遍。也许,你也是这样的孩子。
@噢!妈妈
这是一个关于养育两个男孩的全职妈妈的故事。产房中的艰辛让人热泪盈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也令人倾佩不已。不过,每一天陪伴孩子成长,会收获很多快乐,也有困惑、焦虑、和迷茫。我们试图在在这次对话里,找到答案。
@大凝聊聊
现实似乎很割裂,一边是「人口下降元年」,另一边大部分朋友还是选择顺应「社会时钟」,在所谓适婚适育年龄进入婚姻、成为母亲。是什么让她们在「不婚不育保平安」的舆论大环境下,下决心当妈妈的?
@快乐亚军
明星的孩子格外受大众关注,女明星的肚子和育儿生活,总是被审视。即便都是明星,生育对男女明星事业上的影响也完全不同。那些让普通人望而却步的婚育难题,是否也在平等地「搓磨」着光鲜富有的明星?
@声动早咖啡
金·卡戴珊的品牌服饰 Skims 最近和 NBA 达成协议,将成为 NBA、WNBA 以及美国篮球国家队的官方内衣合作品牌。这家成立 4 年、靠塑身内衣起家的公司,估值已达约 40 亿美元。除了名人效应,Skims 还有哪些吸金秘诀?
编审/东君

商业内容策划/Nene
视觉/Mori
排版、运营/六工
更多有趣问题
欢迎来声动活泼找答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