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逃妈。
前几天看到国内的一条热搜:
“今年双节放假8天,西安部分学校针对初三或高三的学生进行节日内补课,个别学校还进行了月度测试。10月4日晚上,一学校突然紧急通知家长和学生,10月5日、6日仍然放假。这个突然通知,令一些学生和家长措手不及。据知情家长介绍,原因来源于一些学生向上级部门举报上课导致。”
后来还有家长发现,自家孩子加入了一个“陕西补课举报群”,这个群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十几岁的初高中生,群目标就是举报校内补课、校外违规补课。
双减,以及由双减带来的影响这两年讨论得很多了:
该不该减?
减,孩子跟不上怎么办?
不减,孩子负担过重怎么办?
中高考后墙不倒,减补课减课外班有用吗?
这几天,大家也都在等着10月15日的另一只靴子落地。
不过,之前看到的讨论,多半来自家长、老师、教育工作者,当然,还有打着“伸张正义”旗号的网某红~
但这次是孩子直接出马了,不得不引人深思。
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Most Likely To Succeed)。

它在2018年拍摄,讲的是发生在2000年出头,一所美国高中的事,参与录制者不乏教育界的头号人物。
比如大家很熟悉的,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
还有罗宾森,估计有不少家长看过他的著名演讲“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学校是否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那是TED史上点击量排名第一的演讲:
纪录片有些年头了,它所呈现的,“崭新”的教育模式在全球不少地区也开始落地开花。
不过即便放到现在,我觉得依然有很好的引导意义。
当我们觉得现行的教育不够好,怎么办?
有两个方向:
  • 一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加码,加时间加难度,校内不够加校外;
  • 另一个,是改变教育模式,寻求孩子更感兴趣、更自驱的学习方式。
目前看来,第一个方向,快走到极限了。
上有重拳连连的双减政策,下有不堪重负的莘莘学子。还有,夹在中间,既担心孩子未来,又心疼孩子现在的天下父母。
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第二个,也是《极有可能成功》里所描述的情形。
1
纪录片一开始,讲述了我们熟悉的,传统教育的历史。
简单说,现在这种按照学科划分,以熟练掌握知识为目的,通过标准化考试分高低的教育模式,是在一百多年前,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那时候工业蓬勃发展,工厂需要大量的操作工人。
如果A地区和B地区的孩子学习的知识不一样,那么他们就很难在一起合作生产。
但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尤其是,1997年IBM的“深蓝”打败了世界国象冠军,随后AI又赢得了全美智力知识竞赛后,教育界开始意识到,未来,知识体系的获取唾手可得,不该是教育的重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所位于美国加州的“新型”高中,High Tech High应运而生。
这所学校的教学开展,既不按语数外、物化生这样的学科来编排,也不以每节课有多长来划分。
取而代之的是,把这些学科知识都融入在一个一个的“项目作业”里,让孩子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己去学习、探索、总结、创造。
有些读者肯定想到了,对,就是我以前给大家分享过的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
2
传统学习中,孩子是一个一个知识点地学,通过练习来巩固,通过考试来检查掌握程度,至于这个知识点怎么用,用在哪里,是后话;
PBL项目式学习里,孩子是为了寻找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去学习某个知识点,然后马上把这个知识点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纪录片里有一个很生动的PBL案例:
老师要求孩子们去研究历史上的不同文明,比如希腊、罗马、玛雅等等,它们为何起又为何落,分析和总结其中的共性。
然后,用机械物理的方式把这种共性具象地表现出来。
最后,给全校同学和家长做个展示。
这是一个囊括了人文和科学知识的项目。孩子们既要研读大量的历史书籍,也要学习很多物理知识,比如什么是齿轮?他们是如何合作的?什么是扭矩?什么是角速度?…等等。
为了最后的展示效果,学生们都非常卖力,学习兴趣浓厚,中途遇到了问题,还利用假期时间加班加点。虽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最终收获也特别大。
单看这个例子,觉得很美好。
但细想,这里面是不是bug?
如果孩子就这样一个一个项目地做,不干别的,那势必会存在知识点覆盖不全面,考试会出问题的情况。毕竟,项目不能保证所有该掌握的知识都用得到啊。
所以,High Tech High创建初期,也遭到不少质疑。
有来自家长的质疑:“你们这么搞,我娃以后怎么考SAT/ACT(美国大学入学标准考试)?”
还有来自学霸们的质疑:“别整那么多有的没的,我就是需要好成绩,考什么就教什么好了,我可不怕“硬碰硬”啊。”
纪录片里有两处讨论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关于什么是“你可以带走的知识”:
认知学里有个名词叫“Inert Knowledge” 惰性知识,意思是没有用过的知识,90%都会被遗忘,消失。
仔细想想,的确,咱们从小到大学过的知识,如果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从未使用过,若干年后肯定都统统还给老师了。
PBL学习,的确存在知识点覆盖不完整的可能,但因为用过,体验过,亲手做过,会很扎实很牢固,能真正成为那些“你可以带走的知识”。
咱们古人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也是这个道理么。
另一个,放在当下,我觉得算是“当头一棒”:
传统教育模式已经运行了一百多年。在这期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逐渐出现不太适合的地方,大家也不是意识不到,但依然接受它,是因为这个游戏本身还是很直接,很公平的,而且多年来运行良好:
好好学习 -> 取得好成绩 -> 考个好大学 – >找份好工作 -> 拿着不错的薪水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可是,这个因果逻辑,往后不一定成立了。
大学文凭,甚至一张很不错的大学文凭,也未必能保证后来的事。
看看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就知道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会减少,高学历人数增加,必然出现学历贬值。
另外,人工智能的发展,让知识获取的门槛大大降低,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学历的价值。
试问将来的工作中,有哪种情形跟学校考试是一模一样的呢?
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是完全可以借助最好的AI工具,去搜索所有想了解的知识,是可以和别人交流的,而且,最好和别人合作交流,不是么?
3
掰了那么多,那对于咱们普通家长来讲,能做点儿什么?
我是这么看的,在升学选拔制度还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其实正在变,北京的“小四门”由考试科目变成考查科目,我觉得就是一个好的趋势),完全PBL的学习行不通。
传统教育里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学习有它的优势,虽然很多知识将来未必用得上,可能也会逐渐忘掉,但深度学习所培养的专注力、逻辑思维,这些能力是孩子可以带走,终生受用的。
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个“选拔游戏”,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存在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卷。
这部分,我觉得至少在家庭教育里,可以尽量避免。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做些自己感兴趣的PBL项目,培养真正的自驱力。
关于PBL的实操方法和案例,我以前有写过一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翻看:
孩子的成长需要合适的土壤,家庭提供一个花盆,学校提供一个花园,社会提供一片土地。现在国家教育政策已经正在着手改变这片土地(双减、小四门的变化、对数理科学的重视……)咱们家的小花盆,也得跟上。
最后,用教育家杜威的一句话作结:
我们拿着过去的认知,来教育现在的孩子,无法培养出面向未来的人才。
全文完,看到这的朋友,如果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和“在看”鼓励一下吧,谢谢😊
纪录片的片源帮大家准备好了,在咱们“东西儿童教育”公号推送文章的地方,底下的对话框里输入“极有可能成功”,就能收到自动回复啦!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EASTWEST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