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入学申请季,面对孩子即将升小学这件事,不少父母会开始担忧:
  • 自己的孩子出生月份临近9月1号,在1年级新生中相对年龄较小,担心孩子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能力不如相对年龄大的孩子,害怕孩子落后他人而影响之后的学习状态,便考虑是不是要延迟上学。
  • 而有部分家长因为孩子出生月份在9月份之后,又担心孩子会因为幼儿园同学都去上一年级了,而自己还要继续上幼儿园而自卑。
  • 还有些家长会担心男孩的身心发育晚于女孩,是不是也需要延迟入学呢?
延迟或提早上学的社会现象
因此,家长们提前了解延迟或提早上学对于孩子带来的影响,对于孩子适应小学的生活有一定帮助。
其实,对此话题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教育届、社会学等相关领域人士,但耐心细致、为用户着想的怡禾编辑们看到怡禾用户有相关困惑于是找我约稿,于是我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总结了与此有关的相关结果,希望能对由此困惑的朋友有所帮助。
图源丨图虫创意
全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有相关法律规定了儿童入学年龄,入学年龄的设定综合考虑了儿童身体健康条件、思维能力、专注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身体和心理发展能力,来判断是否达到小学入学所需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进一步规定“适龄儿童的入学年龄以新学年始业前达到的实足年龄为准”。
通常,每年的9月1日为全国新学年的开始日,也就是说,8月31日为每年适龄儿童进入义务教育的入学截止日期,即前一年9月1日至当年8月31日满六周岁的儿童可以开始九年义务教育。
由于这一入学年龄截止日期的设定,就会出现同一年入学的儿童年龄存在差异,距离截止日期最近的当年8月31日出生的儿童,与距离截止日期最远的前一年9月1日出生的儿童,其二者实际入学年龄相差近1周岁。
比如,同为2023年9月1日入学儿童的出生日期为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之间,前后年龄差别将近1岁。
参考国外文献,在美国约有10%的家庭自愿选择推迟孩子的入学年龄[1]
与国外特意推迟孩子入学时间,以缓解孩子身心准备不足的做法所不同的是,国内一些出生在此日期之后的儿童的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想提早一年入学,因此可能会采取提前剖腹产、修改出生证明等手段对出生日期进行人为干预,或通过利用自身社会关系资源优势为孩子寻求提前入学的机会。
不少家长还认为,从短期来看,即使提前上学的小孩无法跟上学习进度,那么留级一年也刚好是适龄读书。
而从更长远的生命历程角度来看,提前上学使得孩子更早进入劳动力市场,拥有更多的选择和试错机会,更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获得更高的终生收入;早入学可以节约家庭支出,鉴于一定的退休年龄,可以延长生命周期中用于工作的时间。
好的经历越早接触,收益时间越长;坏的经历越早接触,有更多时间弥补,甚至扭转不利影响。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家长不敢对孩子的教育有稍许放松,使得这种争相提前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行为不难理解,提前入学现象的形成是全社会普遍焦虑的表现形式之一
图源丨图虫创意
提前或推迟一年上学到底对孩子的近期或未来有何影响?
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国外已有相关研究对不同入学年龄儿童的学业表现、社会性发展及健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反思“入学年龄限制”这一制度性设计的合理性与适切性。
什么是相对年龄效益?
这些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现[2]
第一,年龄越小的儿童,他们在学业、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受“入学年龄”、“出生月”或“出生日期”的影响会越大,呈现出明显的“相对年龄效应”。
即那些出生日期离入学截止日期越近的,或同年入学的儿童中相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会在幼儿园、小学中表现出更多的学习、情绪、社交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问题
相反,那些入学年龄较大的儿童,学业成绩更好,更少被诊断为学习困难生,也更可能成为班级领袖。
第二,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入学年龄对学习成绩、社会性发展及健康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但对于“相对年龄效应”何时消失的研究结果则不一。
有些研究结果显示,相对年龄效应仅出现在儿童初入学的头几个月里,随后入学年龄对于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很快就消失了。
有的研究发现这一效应会在小学三年级消失,而有的则发现“消失点”在四年级、初二或高二年级。
而有的研究则指出这一效应将持续影响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甚至还会一直延续到高中,乃至进入高等教育和就业领域。比如,英国学者发现,夏季生儿童(入学年龄相对小)进入高等学府求学的比例比秋季生儿童(入学年龄较大者)低。
图源丨图虫创意
第三,入学年龄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性别等方面存在关联性。
由剑桥大学进行的近40年来英国最大型的小学教育独立研究指出,未满6岁就开始接受正规学习的儿童,长大后学习表现反而不及较迟读书的同龄儿童。
未满6岁的幼童应该接受以游戏为基础的非正式教育,通过自然吸收进行学习,若把学前基本教育时间延长,将有助儿童建立对学习的正面态度,并培养良好语言及学习能力,有助日后长远发展[3]
这些研究结果都显示推迟入学对于学习成绩及未来发展更有利。
相对年龄效益的发展特点
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不一,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与其他国家不一样,那么“相对年龄效应”又会有什么差异呢?
● “相对年龄效应”存在且有随学段升高而减弱的发展特点[4]
不同出生月的儿童,因实际入学年龄不同,其学习成绩、同伴交往和师生关系等学校表现之间确实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存在明显的“相对年龄效应”。
入学年龄较小的儿童,他们有更多的学习困难、更少的同伴朋友、更容易感到不被老师喜欢等。
● 另一方面,随着儿童从小学升入初中后,“相对年龄效应”总体不再明显,意思就是随着年龄或年级的升高,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受出生月或入学年龄的限制逐步减少、甚至消失。
也就是说“相对年龄效应”对于入学年龄较小儿童的影响更持久[5]
与提前入学的儿童相反,推迟入学的儿童具有相对较大的年龄,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准备就绪,在认知、社交、语言和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学校表现上可能会优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也更能得到老师的认可、表扬和鼓励。
而这样相对优秀的表现将成为良性循环,并且会一直保持下去,直至对成年后的表现产生影响。
图源丨图虫创意
有研究表明男孩、女孩之间的学校表现存在差异,相同月份的女孩较男孩的语文学习更轻松、更少被同学取笑、更感到被老师喜欢,但男孩的数学学习则较女孩更轻松。
但是“相对年龄效应”在男孩和女孩之间,并未发现这一效应在男孩群体中更为明显[5]
●“相对年龄效应”受学段(小学/初中)、学科因素影响[6]
就学段而言,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课外补习、儿童健康状况等条件一定时,随着学段升高,相对年龄效应会减弱。
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初中阶段的儿童在课业学习和同伴交往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更多,因学段升高而普遍存在的发展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
就学科而言,入学年龄主要对数学学习具有影响,入学年龄越大则数学学习困难相对越小;入学年龄小的夏季生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学业不利主要表现在语文学习上,而到了初中则主要在数学学习上。
推迟入学对于孩子未来的影响[7]
推迟入学可以使孩子受教育的年限增加,使得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概率提高,未来收入平均提高。推迟入学对收入和教育的影响随着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而增加,也就是说在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中,推迟入学的比率会更高。
因此,如果说孩子该什么时候入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成本收益核算后理性选择的结果,那么家庭在考虑早入学带来的好处时也应该考虑推迟入学的优势。
家庭资源对“相对年龄效应”有调节作用[8]
虽然入学年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在校表现,但这些差异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弥补吗?答案是否定的。
不少研究结果表明入学年龄虽然会影响儿童的在校表现,但同时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投入及教养方式等资源以及儿童的健康状况等个体性因素会影响儿童在校的表现,即儿童的学校表现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父母用更温和的方式对待孩儿童,则会更有利于儿童的社会交往,同时也有利于儿童面对羞辱经历。
图源丨图虫创意
是否应该推迟入学呢?
以上国内外的这些研究结果都一致认为推迟入学对于孩子短期或未来长期发展的益处,那是否就是意味着所有家长都需要为孩子做出延迟入学的决定呢?正常入学的学生表现就一定会不如推迟入学的学生吗?
当然不是
首先,在我国,随着《教育法》的落实和推进,家长对入学年龄的弹性选择越来越少,近年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超过90%,上海市94.2%的儿童为“正常入学”,即当年达到6周岁即入学;仅有1.5%“提前入学”和 4.3%“推迟入学”。
其次,这些研究结果能够让家长了解不同年龄入学的特点,了解男孩、女孩在学校表现的不同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后,家长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在擅长的方面积累优势而获得更好的发展,避免家长在发现孩子在校表现出现相关问题时过度担心、指责孩子,或者盲目要求孩子在各个学科上表现都优异,造成孩子面临更多学业困难。
再次,学校是孩子社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虽然在校表现对孩子影响重大,但家庭是孩子重要的避风港湾,如果这个避风港湾足够温馨、安全、包容,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孩子面对困难的动力和信心。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初始状态固然重要,但也要用更积极的视角看待未来成长。
相信我们做的任何选择都是基于现有条件下综合考虑的最优决策,最优决策不代表不会面临任何问题,而是相信我们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这样,不管是提早还是延迟入学,我们都能轻松应对。
如果你有心理方面的疑问,可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周婷医生主页进行预约,专业的心理医生会为你解答~
参考资料
[1]Stipek, D. At What Age Should Children Enter Kindergarten? A Question for Policy Makers and Parents[J]. Social Policy Report, 2002,16(2):3-17.
[2]Attar, I., & Cohen-Zada, D. (2018). The effect of school entrance age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Evidence using multiple cutoff dates and exact date of birth.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53, 38—57.
[3]宋 倩(摘编),(2010.01).《剑桥初等教育研究调查》( The CambridgePrimary Review Research Surveys )
[4]张春泥、谢宇. (2017). 入学年龄限制真的造成了“七八月陷阱”吗? — 兼评刘德寰、李雪莲《“七八月”的孩子们》.  社会学研究 ,(1),54—76.
[5]刘德寰、李雪莲. (2015). “ 七八月” 的孩子们 — 小学入学年龄限制与青少年教育获得及发展.  社会学研究 ,(6),169—192.
[6]马红梅、曾奇奇.(2015) 《出生时段、相对年龄与学校生活质量:来自 PISA- 上海的经验证据》,《教育与经济》第3期。
[7]李春玲.(2010).“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 《社会学研究》第 3 期,第 82 — 113 页。
[8]范静波. (2019). 家庭学业支持对青少年学习成就的影响研究.  学海 ,(2),66—71.
相关阅读
入小学之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
幼小衔接,只是学认字和计算吗?
让小朋友走好升学第一步
专业校对:马信诚心理师

责任编辑:郑清湄
排版编辑:蒋润慈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