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自设立以来,总计颁发了化学、物理、生物或医学、文学等奖项881个。其中,犹太人就领走了196个奖,占据总奖数的22%!这么高的获奖比例,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个民族是不是外来物种。有研究者认为,犹太人天生聪明,具有一般人不可比拟的天赋。真是这样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单项调查,似乎向人们揭示了其中一些奥秘。
由此可见,以色列的发达,与她的学习和教育环境分不开。单就教育后代而言,从她们一些很小的细节中,似乎能窥见一些端倪。

以色列的义务教育被称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以色列教育的原则:鼓励创新,包容失败。

感觉到以色列的教育不仅大胆创新而且踏实靠谱,对咱们中国家长很有启发。
比如,它很明确地指出,想要培养出未来需要的人才,我们在幼儿期应该培养什么核心素质,到了青少年时期,又该特别重视哪些方面。思路非常清晰简洁,可都在节骨眼上。
从幼儿抓起
为什么要下这么大力气,一是因为犹太民族重教育的传统,另一个原因就是基于未来的考虑。
如果我们不知道将来会出现哪些职业,那么从幼儿园起最关键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学习,热爱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尊重知识,爱智慧,是犹太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分男女老少,无论贫穷富有,全民骨子里都是追求精英教育的。
教育不是为了将来的人生做准备,教育就是整个人生。
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知识永远不够用,没有人能完全准备好。只有那些最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并把学习当成人生一部分的人,才能更好适应未来的发展。
从学校到实践
老师上课不喂知识,主要是组织学习活动,对知识进行整合。他们有一套非常好用的教学系统,它把学生每一天、每一节课的学习都管理的很好。知识层面的学习,学生在课外就可以通过系统完成,有问题老师个别指点。
课内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进行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协作能力。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使得学习从理解掌握知识向应用和创造的水平拓展。
实际上就是尽量利用信息技术把基础的低层的知识交给学生去自学,然后更多的是开展活动,进行探究和应用。培养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这就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以色列的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幼儿园阶段的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出发,到青少年时期培养自主学习,再通过团队项目学会运用知识,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最终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未来教育的眼光是放在完整性上的,仅仅掌握科技知识不足够,还必须成为优秀的社会成员,有协作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事儿。然后,人在这么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中,身心智力也都得到了全面地成长。
教育的目的是塑造让自己幸福,同时也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最终还会产生了一个更加幸福的社会。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不仅仅是改变某一个人,某一类人,而是改变整个社会,给世界带来希望。
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办?
引领世界潮流的各种创新教育,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手段背后是教育观念的回归,剥离了教育的工具性,不再只是单纯的,一种获得社会资源的工具。

把教育还给了教育本身,塑造一个健康独立正直卓越的新人类。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回归教育最初的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幸福的个人和幸福的社会。
以色列的义务教育被称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之一。以色列教育的原则:鼓励创新,包容失败。
活到老,学到老
犹太民族从小就培养海量阅读和引导孩子的自学能力,所以很多犹太人在一生当中都能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生事物。
知识是无价之宝
知识对于犹太民族来说是谁也抢不走的财富。犹太人认为土地会被敌人夺走,财富也可能会被敌人夺走,但知识谁也拿不走。犹太人把知识看得比金钱更重要。在这个民族认为知识越多越会走向成功而不是反动。
让信仰约束自己
信仰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他们相信自己是上帝之子,不管千难万险,这个民族将来会更美好。因为信仰上帝,所以心中有爱,才能约束自己,成就自己。
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犹太民族的智慧在于鼓励提问,鼓励争辩,犹太人认为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以色列推崇个人思维,当一个人面临问题的时候,重视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上级指示。
保持个性,学会自我管理
以色列之所以能成为创业国度,依靠的一个重要的品质就是保持个性。个人主义是以色列社会最尊重的品质,它意味着有很多创造力、很多独特性,找到很多新途径。
失败意味着“接近成功”
以色列文化对待失败的态度是:我失败了,好吧,我要再试一次。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真正的知识永远不是花架子,它要能够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到一道题,一个机械故障,大到我们人生里的bug,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它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是世界万物;不仅仅是象牙塔里的皓首穷经,也是见过的世面,走过的路,这个时候你才会真正懂得书本里的道理
中国的教育值得父母深思也值得教育界引领者们深思!我们的教育从根上已经偏离轨道,教育和学习的功利性越来越大。
往期回顾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