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网络

说说八股文
文/海北尬生
上一篇文章中,我评析了一篇高考高分作文,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文学观点。很多人都用“八股文”一词来形容现在的这种文体,今天就和大家稍微聊一聊八股这种文体。
八股具体由何人创制已经泯不可考,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任何一种文体的形成都是一个缓慢而循序渐进的过程。至于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出现了这种文体,史学家有不同的说法,从宋朝到明朝都有人支持。我个人比较支持的是宋朝起源这种说法。
宋朝的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改革家,他基本上要把唐朝以来的所有政治制度都改革一遍,其中自然也包括科举制度。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经过唐朝的发展,在制度上已经相当完备,也的确被证明是一套高效而公平的选拔体系,但在王安石眼里,它仍然不是完美的。当时的科举考试考的是诗文,比如那首著名的“离离原上草”,题目叫《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赋得这两个字就表明这是一篇考场命题作文。诗词歌赋显然是文人必备的技能,但与治国并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否则,南唐后主李煜也不至于成为亡国之君。因此,用诗文来选拔人才,实际上并不契合国家对人才的需要。这就是王安石推动改革的着眼点。
王安石最初想考“策论”,也就是关于国家治理政策的议论文。但问题很快就出来了:这种文章评阅时难免受到人主观情绪的影响。阅卷人如果恰好对考题有非常强烈的看法,那就会给那些和他看法相同的卷子高分,反之亦然。但是再退回去考诗词歌赋,显然也不是办法,于是在王安石去世后不久,科举考试开始考二者的混合体:仍然是考议论文,但是考的是儒家经典的经史子集。儒家思想作为当时的正统思想,政治绝对正确,相较诗词歌赋,也有较强的实用性,相对于直白露骨的策论,又更含蓄,即使牵扯到什么问题或主义,也都是先哲们解决过的。于是这一模式就被人沿用到科举考试在中国被废止为止。
古代虽然不像现在有网络和大型印刷机,但也像我们今天一样有人卖教辅、作文集、参考书之类的东西。不仅如此,古代科举考试的考生还喜欢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传抄送人,他们也经常组织所谓的“文会”,聚在一起研究如何答题。于是一套标准的、公认的、既好写又保证能拿分的文体和答卷思路很快就形成了。宋朝还没灭亡,考生的考卷就已经开始向八股文靠拢。
等到到了明朝初年,考场作文已经大致是这种形式,到了明朝的成化年间,也就是距离明朝建国差不多100年左右,国家正式公布规定,确定下了八股文的文体,之后虽然稍有变动,但大体仍然是明朝的体制。
八股文的选题往往是四书五经当中的词语或者句子,一篇标准的八股文应该分九个部分写成,从前至后分别是,破题、承题、起讲、入手、前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破题,指的是要用一句话两句话说破题意,点明自己的中心;承题要在破题的基础上起一个前后衔接的作用,稍微承接一下;起讲开始议论;入手正式说道文章的主题上;之后的四个带“股”字的部分,每一部分都应该有一套两段相互对仗的句子构成,四个部分一共八股,因此称作八股文。最后还有大结,要求总结全文。
清代八股文  图源网络
这样的要求已经不可不为死板,实际考试过程中,还有更多的要求。就总的字数来说,八股文不能超过700字,破题不超过两句,成题不超过三句,大结也不超过三四句。用典时可以用古代的例子,但往往不能使用本朝的例子乃至时事,也不能使用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典故,这样有“亵渎圣人”之嫌。每一股的两组对偶句子,最好要深浅、虚实、古今、正反搭配……
形式上的要求尚且如此,内容上的限制就更为严苛。八股文写作不能阐述自己的想法,而是要“代圣人立言”。也就是说,答卷人需要把自己想象成孔子、朱熹等人,用他们的口吻阐述题目中的意思,无论是措辞还是立意,都要尽可能贴近这些先贤,把先贤模仿的惟妙惟肖的,就是佳作上品。
有人可能问:八股文好写吗?我的答案是,好写,但又不好写。
如果说要是按照当时的标准,严格按照考试的要求来写的话,对于当年的学生而言并不难。八股文考试的范围很窄,绝对不会超过四书五经和朱熹等理学家对它们的注解,因此,只要把四书五经和《四书章句集注》这样的标准书目死记硬背下来,稍微理解其中的意思,并学会这些人说话的口气,再结合上从小就进行的诸如学习《笠翁对韵》之类书籍的音律启蒙,写出来的文字一定在立意上贴近古人,那四组对偶的文字也能写的很漂亮。
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范进50岁才中举呢?我个人给出的答案是,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太少,因此很难考中。想取得考试的资格,需要先取得“童生”这一头衔,而清朝的最后几年,四亿人口中每年大约有25000名童生,中国今天有14亿人口,985大学每年招生人数都超过15万。仔细一算,我们不难发现,即使今天的985大学生回到清朝,也未必能考中童生,更何况是秀才。在此基础上,秀才的录取率只有2%,秀才考举人的概率也只有4%。和今天对比的话,想在清朝考个举人至少要对应现在地级市状元的程度,考中进士则要对应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状元的程度。范进50岁才中举,其实一点都不丢人。
范进中举  图源网络
因此,八股文虽然不难写,但考中还是很难的。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关键。我们既然是站在文学的角度看八股文,那就要考虑:写出有深度、有文采的八股文究竟有多容易。
我的答案是,非常难,以至于不可能。八股文虽然不长,但是硬要把圣贤说的一句话扩写到六七百字,在不注水的情况下,终究也不是容易事——而且还是文言文的六七百字。不但如此,用典受到限制、文体格律要求严苛、不得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一条都在扩大着写作的难度。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想要写够字数,就只能注水。因此,八股文注定是华丽有余而深度不足的。
因此,八股文在后来遭到了全国上下一致的声讨。今天的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背到各个朝代最正统、最具代表性的文体的名篇。先秦的诗歌散文、汉朝的赋、魏晋南北朝的古体诗、唐朝的绝句和律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戏曲和散曲,都是这样的代表。但是在明清时代,士大夫之间流行的八股文,竟然要让位给普通民众间流传的白话文小说,这实在是一个特例。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八股文通篇都是废话,我们有心想让它流传,奈何没有半点值得我们流传它的价值。
八股文的影响也绝对不是单纯的科举考试范围以内。我们在历史课本上读到什么陆王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为代表的明清思想家,就以为明朝清朝的社会思想仍然活跃;读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乃至清末新政和革命党的一次次革命,也会以为晚清的社会还是有生气的。但是这都是错觉。这些人的学说和努力或许与历史学上值得强调,但是都是在当时的社会上非常不起眼的声音和举动。中国绝大多数的读书人,也基本上是中国全部的知识分子阶层,都在忙着研究四书五经,学习写八股文这样一种与文学上极其失败的文体,希望能够从中捞到一官半职。什么思潮也好,革新也好,对于他们而言都是窗外事,是绝对不会影响他们读圣贤书的。当西方国家开始研究科学、民主和人权,把一门门大炮和一艘艘巨舰送下生产线时,我们的知识分子却在研究如何写废话、当官,成为柏杨所谓的“穷嚼蛆“,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有未来?
想要看一个国家的未来怎么样,我们不妨去看看他们现在的青年人,在学校里都在学什么,做什么,然后把时钟向后拨个二三十年,拨到他们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时候。大体上讲,除非这个国家经历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否则这些人仍然会和当年学校里的状态一样。如果一个朝代沉溺于八股文,并且二三百年皆是如此,这个朝代的未来自然可想而知。我记得12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就听到有人提什么“新八股文”,虽然我们当年写的东西和真正的八股文笔还是要温和太多,但终究仍然需要警惕。“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话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阅读作者其它文章:
作者简介
海北尬生:因其尝求学于北海之北,每不顾环境而放尬言,故起此名也。喜航天,爱读书,本学理工,爱好文学。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