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仑(微信公众号:风马牛地产研究院)
全文共 3059 字,预计阅读时间 6 分钟
提起凯德,大家并不陌生,在过去的 20 多年,这家来自新加坡的商业地产商,在中国跑马圈地,商业阵营逐渐强大,来福士、凯德广场、雅诗阁皆出他们之手。实际上,凯德集团自 1994 年进入中国,不断深化业务发展和扩张步伐,足足 29 年入华史,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据其官网介绍,凯德在中国 40 多座城市管理约 300 个项目,包括购物中心、产业园区和工业及物流地产、办公楼、灵活办公项目、酒店及长租公寓和住宅项目等。
图| 凯德中国信托2022财年数据
关键这些资产的收入还特别高,风马牛地产研究院查到几个数据,凯德中国信托 2022 财年总收入为 18.52 亿元,同比增加 1.4%;物业净收入 12.28 亿元,同比增长 1.5%。这个信托拥有 11 个零售商业、5 个产业园和 4 个物流园。
近几年,凯德不仅通过一系列稳准狠的资产腾挪动作,杀入物流、产业园区等领域,在疫情席卷全国的背景下,更开启大规模物业收购,实现逆境中较好的业绩增长。这家来自新加坡的传奇企业,是怎么在中国赚到钱的?它的商业模式又有何特殊之处?带着这些问题,来扒一扒咱们熟悉的凯德集团。
另外,在今年 8 月份的第三期新加坡房地产特训营中,冯叔还将带领同学们参访该企业,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哦~
01凯德在中国:持续丰富,踩准节奏
凯德集团总部在新加坡,1994 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凯德集团也顺势进入中国内地,业务主要集中在写字楼和购物中心项目,上海百腾大厦正式建成,之后,中国首个来福士破土动工、上海盛捷服务公寓开业。由此,凯德开启了在中国市场的掘金之旅。
凯德将新加坡花园洋房概念引入市场,以住宅项目在市场立足;随后将服务公寓、商业综合体带进中国,这些概念和产品形态也在大陆兴起。
好景不长,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新加坡经济及房地产进入萧条期,于 2000 年,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凯德集团的前身——百腾置地和发展置地合并组建为凯德集团。原本从事传统房地产开发和投资业务、负债沉重的凯德,提出轻资产转型战略。
正值新加坡政府推进和建立 REITs 制度,2002 年,凯德集团成功发行新加坡第一只房地产信托基金——凯德商用信托(CMT),成为新加坡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之后 7 年间,公司又成功发行凯德商务产业信托、雅诗阁公寓信托、凯德置地中国信托、凯德商用马来西亚信托,形成了「地产开发+资本运作」模式,公司角色变为物业管理人+基金管理人,一要负责商业地产的租户管理、市场营销、物业服务等环节,收取物业管理费;二要负责决定 REITs 资产收购和处置计划、融资决策话,收取基金管理费。
在国内开发商都忙着跑马圈地,在住宅领域躺赚的年代,凯德大量自持商业项目,靠着运营商业综合体赚辛苦钱,在城市大量布局凯德广场、来福士系列购物中心,亦有住宅、酒店等项目,先后在中国 42 座城市拥有或管理 200 多个项目,但毕竟赚得没住宅房企多,业内也为它盖上了「保守低调」的帽子。
△图| 重庆来福士
然而凯德的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018 年后,公司主动收缩三四线城市投资,并加大了一二线核心城市的投资,根据其公司战略,凯德未来将在中国聚焦北京-天津、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五大核心城市群。
基于这种前瞻性思维和忧患意识,凯德持续推动战略变化和业务创新。如今,在中国新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凯德再次调整发展战略,优化投资组合,将重点转向新经济领域,比如物流、工业地产、数据中心等。
据凯德官网介绍,集团在中国涉及的地产项目包括 45 家购物中心、16 家产业园区和工业及物流地产项目、26 座办公楼、1 个灵活办公项目、约 147 家服务公寓、酒店及长租公寓,12 宗住宅项目。
29 年中国路,这家外资地产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而中国城镇化进程放缓,粗放型开发增长时代很快结束,城市更新、存量改造的市场空间日益显现,既懂中国又有实力的凯德似乎迎来了「更好的时代」。
02深耕29载,凯德做对了什么?
2021 年,凯德将开发板块与投资板块拆分重组,重组后的凯德集团形成两个实体,即凯德投资(上市房地产投资管理业务)和凯德地产(私有化的开发业务)。
图| 凯德投资在新交所首次亮相
如果说之前的凯德模式,是从集团内部孵化到私募基金的开发培育,开发、收购、培育项目后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再通过信托或第三方实现退出,形成投融管退的完整价值闭环。那么,转型之后的凯德,既是一家能够募集第三方资源去做投资管理的公司,又是一家借助股东资源拿长周期项目的载体。
回头看,深耕中国 29 载,凯德成功穿越了周期,它做对了什么?
全业务线开发运营,战略性资产腾挪
凯德自 1994 年进入中国以来,在住宅、商业、酒店服务公寓、产业园等不同领域均有涉猎。与其他商管公司不同,其多个板块共同发展「一个凯德」的经营理念,整合投资、开发、购物中心运营、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等多方资源。
| 「一个凯德」的经营理念
除了用心经营多元化物业,凯德还一边对资产组合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买与卖皆是对长期战略布局的审慎考虑。比如,2018 年以 83.65 亿元出售 20 家购物中心,2019 年收购星桥腾飞两家全资子公司等。
挪腾转换之间,凯德持续加大在新经济领域投资的份额。
2022 年,凯德投资在中国投资了上海凯德卢湾广场、宁波产业园,上海尚浦中心、北京凯德广场、上海的数据园、上海的办公楼项目、佛山物流园等 个项目。撤资包括上海的腾飞科技楼、北京和佛山的物流仓库项目。一方面,对部分非核心城市群的运营成熟物业进行套现;另一方面布局新经济资产,有利于提升整体资产增值空间和收益率。
丰富的投资工具,独特的融资渠道
在「地主家也无余粮」的市场下,凯德之所以「不差钱」,可以有相对充足的资金抄底不动产,其丰富的投资工具是个中关键。
| 凯德投资私募投资
凯德投资在中国市场拥有丰富的投资工具,上市基金与私募基金共同覆盖位于中国的多元化物业。其中,凯德中国信托(CLCT)作为新加坡 REITs 市场第一支、也是最大的一支聚焦中国市场的 REITs 产品,对中国市场的零售物业、产业园区、物流园区进行投资;2022 年凯德在中国成功募集了三支境内人民币私募基金,收购了位于上海、北京及环京、佛山等地的多个商办、产业园区、物流及数据中心项目,包括位于北京慈云寺的苏宁生活广场,现更名为凯德·汇新大厦;北京东三环的博瑞大厦 A 座,现更名为北京凯德·星贸。
目前,凯德投资在中国共有 12 支基金,总额达 213 亿新元。
凯德投资2022年年报
「PE 基金+ REITs」双轮驱动模式是凯德模式的核心。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如开发物业和培育期的商业物业,凯德主要用房地产私募基金进行投资;对于现金流稳定的成熟商业物业,凯德主要用 REITs 进行投资。而 REITs 通常对私募基金培育的项目具有优先购买权,所以凯德形成了「私募基金培育,再打包出售给 REITs 」的双基金配对运作模式。
如上,凯德的公募 REITs 就成为前期私募投资的一个退出通道,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投资和退出闭环链条。
商管经验丰富,深谙资产管理运营
凯德在新加坡及自 1994 年进入中国以来,积攒了大量商业地产运营管理经验,运营管理经验的积攒不是一蹴而就的,租赁、物业、推广、营运等多个部门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及默契配合。同时有中国区总部、新加坡总部等作为支持,可谓集结了多个专业的商业管理团队。
| 凯德Mall·望京店
而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为促进资产保值与增值,资产管理和基金管理贯穿各个环节,不仅要通过完善预算管理指标制定财务预算,随项目进行调整及挖掘改造升值;还要站在基金管理者角度对运营和持续稳定提出要求。
正如凯德投资(中国)首席执行官潘子翔表示,中国是凯德投资的核心市场之一,凯德拥有近 30 年的本地投资和运营经验。「我们看好中国强劲的经济基本面,将继续寻求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做足准备的凯德集团,迎来了大展拳脚的新时代。
资料来源:
1.凯德商业地产轻资产运营模式研究,罗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03-10
2.周期低谷里,这家外资房企迎来“最好的时代”,夏虹,商业人物,2019-06-03
3.凯德,懂中国|PMBA企业案例,闫文娟,易沃高管教育,2022-12-08
4.凯德接连抄底北京核心资产,加码中国区投资,财经新地产,2023-03-01
5.凯德投资中国“智与谋”:长期看好市场、持续加码投资,郭阳琛、张家振,中国经营网,2023-03-14
6.房地产行业之新加坡凯德集团专题研究:开发投管有机联动,资管卓著,竺劲,中信建投证券,2023-02-23
7.凯德集团官网,https://www.capitaland.com.cn/
8 月 1 日-8 月 6 日,风马牛地产研究院举办的第三期「新加坡房地产特训营」即将启程。这一次,冯叔还将作为全程导师带队学习,吸收新加坡房地产发展的先进模式。
本次课程将围绕产业园区、房地产金融、城市更新等方面展开,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教授及业内专家授课,同时我们还会走进凯德集团、纬壹科技城、吉宝企业等公司和项目观摩,深度学习经典案例和创新模式。
第三期新加坡房地产特训营开启招募
仅招募 30 席
点击下方图片 ▼ 立即报名
课程咨询 
陈老师 188-0383-8067
微信咨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