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正义,从来就不是正义。
大家好,我是难得君。
两年前的2020年8月,我曾写过一个人,屈打成招被关了26年,一共9778天之后,终于被宣告无罪并当庭释放,他的名字叫张玉环他创下了当时蒙冤羁押时间最长的记录。
但是这个记录,很快就被打破了。
他,蒙冤29年,被错误关押长达10683天,刷新了公开报道中羁押时间最长的蒙冤者纪录。
他也是目前所知,被错误羁押超过10000天的第一人。
请记住他的名字:谭修义
01
1954年出生的谭修义,是河南周口商水县的农民。
“谭修义原是生产队会计,初中文化,为人老实,工作勤奋,与人为善,在村里口碑很好。他很孝顺,与妻子关系也很融洽,共同养育了两女一儿,操持着一家的农活和大小事务,生活得平静而又幸福”。
然后这种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在他39岁的某天,突然消失了。
1993年7月16日晚,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某村发生一起惨案,16岁女孩谭某一家三口遇害。时年39岁的谭修义被认定为犯罪嫌疑人,于当年7月21日被刑事拘留。
出狱后的谭修义(图片来源:代理律师)
法院认定:1993年7月16日晚22时左右,被告人谭修义回家到厕所解溲时,见到当晚在其家住宿的被告人谭红,顿起歹意,将其强奸。因怕事情败露,谭修义产生杀害谭红父母之念。7月17日凌晨1时,谭修义携带作案工具,潜入谭红家将其父母杀死。后谭修义害怕谭红得知父母遇害后怀疑自己,又在谭红起床返家后将其杀死,并将尸体吊于房梁之上。
1999年12月,河南周口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谭修义犯罪事实成立,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谭修义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谭修义不服,从此走上了漫长的申诉之路。
2000年5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为由,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2002年1月,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再次判处谭修义死缓。谭修义仍不服,再次上诉。
2003年7月,河南省高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据媒体报道,谭修义的母亲在谭修义被拘留后整日以泪洗面,最终未等到谭修义接受审判就含冤而终,再也没能与儿子相见。案发时,谭修义的三个儿女分别为17岁、14岁和11岁。谭修义的女儿们因本案的发生而辍学,早早嫁人。
谭修义的小儿子原本品学语兼优,谭修义出事后就开始在学校被人指指点点,遭受各种言语及肢体暴力,因为长期的压力及迫害逐渐精神失常,屡次治疗,屡次因再受刺激而恶化,发病时会离开家四处乱跑,在街边捡拾垃圾,放火烧毁房屋等,最终早早悲惨离世,与蒙冤的父亲天人永隔。
谭修义的妻子本就体弱多病,案发后独自拉扯三个孩子,一边支撑着破碎的家庭,一边四处奔走、支持申诉,等待着谭修义洗冤归来。谭修义在监狱中面对着这些因他而起的变故,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痛苦,每每与家人见面,他都会痛哭不止,细数冤屈,恳求家人能够求助社会上的好心人帮他申诉,还他清白。
“就这样一年、五年、十五年、二十五年......母亲不在了,儿子不在了,谭修义也从壮年走到了老年,浪费了这仅有一次的宝贵生命中本应最精彩、最和美的时光。”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
2016年12月,谭修义委托家属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2017年5月,又向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申诉。同年12月,河南省高院驳回谭修义申诉。
2020年6月,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经立案复查后认为,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判决确有错误,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
2022年3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作出抗诉通知书,通知书中称,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准确惩治犯罪,维护司法公正,提出抗诉,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判处。 
2022年7月18日,最高法作出再审决定,指令河南省高院再审此案。
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
在最高法、最高检的联合干预下,河南省高院不得不再审。
最终形成了一个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结论。
再审认为,本案除谭修义的有罪供述外,无其他直接证据证明谭修义犯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客观证据不具有唯一性,间接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在案证据尚没有达到确实、充分的法定证明标准,谭修义犯故意杀人罪、强奸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应予改判。
2022年10月20日,谭修义刑满释放。
2022年12月16日,河南省高院终审判决:撤销该院和周口市中院之前作出的判决;原审被告人谭修义无罪。
这起惊天动地的冤案,为何最终能平凡呢?
2023年1月10日,谭修义的辩护律师李逊说,谭修义能平反,完全是河南省检察院王念峰等检察官以及最高检第二检察厅的努力。
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全国“两会”上,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在回顾五年来纠正和防止冤错案件情况时,专门点名河南谭修义案。
报告写道:“谭修义因一起灭门惨案被判处死缓,羁押29年。最高检察院抗诉后改判无罪,同时督促公安机关继续追查真凶。”
谭修义一案目前已入选最高检十大法律监督案件的评选之中。
接下来,谭修义在国家赔偿申请书中,申请赔偿侵犯人身自由赔偿金4372979.22元,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3118937.66元,以上两项共计1749万元余元(17491916.88元)
对谭修义的国家赔偿是肯定的,但究竟能赔多少不得而知。

但是,再多的钱能弥补冤案给他和家人造成的伤害吗?能让时光倒流29年,拿回被糟蹋的青春吗?
不管赔偿多少,都是我们全体纳税人的钱,赔偿给谭修义我个人没有任何意见,但是我想问问,当年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警察,错误判决的法官,难道不应该承担经济赔偿吗?难道不应该追究法律责任吗?

难得君推荐
02
这起冤案,不得不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做:程序正义
先讲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
神父很苦恼,起因是有个男人在他面前做过一次忏悔。
那个男人向神父坦白,说他是一起杀人案的真正凶手,而该案的嫌疑犯已被逮捕并判处死刑。他知道后觉得良心难受,于是想神父忏悔,希望得到上帝的宽恕。
这个男人忏悔后,心里舒畅了许多,但知道真相后的神父却受不了了,如果他保持沉默,那个无辜的人即将冤死,这将使他的良心不安。
但是要打破教规,这对于发誓将一生献给上帝的他来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他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
最后,他决定保持沉默。于是,他来到另一个神父的面前忏悔,以缓解自己承受的压力。
这位神父朋友也为难了。想来想去,他也决定保持沉默。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他又向另外一个神父忏悔……
最后,全国的神父都知道了这个秘密。当然,每个神父都严守忏悔者的秘密,所以法官并不知道真相。
在刑场上,那个被冤枉的人哭着对神父说:我没有罪,我冤枉!
神父说:这我知道,你是无辜的。
这是一个令人泪奔的故事。
第二个:
当年著名的周立波因涉毒持枪案在美国受审,曾经被炒到家喻户晓。
事实上,案发当时,周立波的汽车上确实被搜出枪支和毒品,按照美国法律,这是违法行为。
但是周立波所请的律师在开庭中对警察拦车提出质疑:
因为根据美国法律规定,没有明显违法犯罪行为的话,警察没有经过当事人允许或者拿到法院搜查令是不能搜查汽车的。
因为警察不能提供周立波同意搜车的证据,即便从车里搜出的枪支以及毒品也不能作为呈堂证供。因为警察搜车取证这一行为本身就不具合法性。即使取得了证据,也被认为是非法取得而不被法院采纳。
法院最终认可了律师的理由,周立波被无罪释放。
难得君推荐
03
第一个故事,是在讲一种极致的逻辑,作为一个神父,听人忏悔并保守秘密,这是忏悔制度得以长存的根本,这就是忏悔的程序正义。
如果神父为了拯救一个无辜的人,而向法官告密,那么就破坏了忏悔制度,将来就不会有人再相信神父,就算是有人犯错或者犯罪,都不再会向神父忏悔,而假如还有蒙冤者,也许一样会冤死。
第二个故事,也是在真实的展示一种极致的逻辑,因为警察在取证的时候不具有合法性,就算是证据确凿,但违背了取证的程序正义。
如果法院采纳了程序不正义所取得的证据,那么警察在以后的执法过程中就会越来越粗暴,势必会导致更多的不正义行为。
所有个体在面对公权力时,都是弱势的一方。在尊重个体权利的国度,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犯是法律的根本,因此唯有严格限制强势的公权力。
就算是个别案子有不正义的地方,但相比警察粗暴执法对全社会的危害,宁愿选择个案的不正义。
一般来说,大家更关注个体的命运正义与否,也就是结果是否正义,但却总是忽略程序的正义。
在这一点上,美国人更相信: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
程序正义,就是一种看得见的方式。
因为程序正义,在法治国家,你很难找到刑讯逼供的案例。程序正义是所有法治国家的基础。
大家还记得这个案子吗?1996年呼格吉勒图在被捕后两个月后,冠以故意杀人罪,执行死刑。真凶赵志红却在2005年落网,2014年呼格吉勒图案被平反,宣判无罪。
如果没有没有程序正义,29年、10683天的冤狱,绝对不会是最高记录。
如果没有程序正义,刑讯逼供,变相刑讯逼供,非法拘留、逮捕和监视居住,超期羁押或者变相羁押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写字发声风险很大,继续卖酒维生,推荐我喝了十年的好酒,点击 好酒难得了解详情。
速度加我
大家好,我是难得君,一个三观比五官正的大叔,985硕士,曾任企业高管,大学教师。为防走散,关注微博@我是难得君。我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开播了视频,搜索“难得君”就能找到我。
 难得君原创文章:

杨振宁月薪有多高?

孔乙己突然火了

路边推销去污剂的女大学生

南航教师被学生骂“乏走狗”,停职调查

一则视频令全球网友愤怒

这位委员,我建议你不要提建议

泽连斯基最大的敌人是谁?

细思极恐,九成老人将成空巢

饶毅称苏联崇拜科学,无知还是无耻?

乌克兰胜利对我们的意义

中国援助乌克兰释放重大信号

可以不信宗教,但不能没有信仰

不一样的必读书单

央视常客俄问题“专家”,原来是骗子!

畜生再次突破人类良知底线

未来已至,转变思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