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难得君。
很多读者都好奇,杨振宁的月薪究竟有多高?
在上世纪60年代,普林斯顿给杨振宁开出的是50万美元的年薪,而当时美国高校教师的平均年薪不到4000美元,一辆家用轿车仅仅1000美金,一栋房子仅仅2-3万美金,那么杨振宁为何能拿到如此高的薪酬呢?
01
杨振宁有多伟大?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2003年底,杨振宁回中国定居,从此往返于北京和香港之间。2017年2月,他放弃了美国国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科学领域最著名且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性期刊Nature(《自然》)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只有20多人上榜,杨振宁名列第18位是这个榜单里唯一的华人,也是目前唯一还在世的物理学家。
而榜单里的其他伟大科学家,是爱因斯坦,牛顿,麦克斯韦,薛定谔,波尔,海森堡……

“世界版知乎”美国网站Quora,对杨振宁的评价:
“他是有史以来排名前15的物理学家,与费曼、朗道奠定20世纪物理学的白银时代,是继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最卓越的设计师(弗里曼·戴森语)。”
假如不是因为他的“黄”皮肤,那么杨振宁就相当于当代的牛顿和爱因斯坦。
学术界习惯上把杨振宁排在人类历史排名前十甚至前五的科学家之一。
物理学家按照贡献排名,第一梯队是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和杨振宁,其他科学家只能排到第二、三梯队。
要说荣誉的话,杨振宁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
他是美、中、俄三个超级大国科学院院士,韩国科学院名誉院长,是世界多个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他几乎囊括了科学界所有重要奖项。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自炎黄开始到现在,杨振宁是科学界最杰出的炎黄子孙。
杨振宁的存在,也证明了,华人在科学天赋上,丝毫不亚于其他民族和种族。
诺奖获得者物理学家丁肇中在杨振宁70岁生日宴会上曾这样说:“提到20世纪的物理学的里程碑,我们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对论(爱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学(狄拉克),三是规范场(杨振宁)。”
可以这样说:杨振宁是“在世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没有之一。
02
诺贝尔奖以他为荣
寻常人提到杨振宁,以为他最大的荣誉就是获得诺贝尔奖。
1957年,35岁的杨振宁与31岁的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俩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但这个理论在他所有的成就中,只算得上“二流成就”
他在统计力学、场论、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4个物理学领域均有世界级贡献,其成就丝毫不亚于诺贝儿奖。
他的“一流成就”是“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
五十多年来所有的粒子物理学家的诺奖,大半功劳来自杨振宁。在他的理论指引下,有7个诺奖得主是因为找到他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预测的粒子而获奖,比如丁肇中(华人)、希格斯。算上杨振宁的徒子徒孙,获得诺奖的有几十个人。
杨振宁的13项不低于诺贝儿奖的成就:

(A)统计力学
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变理论)。论文序号: 52a,52b, 52c。
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体问题)。论文序号:  57h, 57i,57q。
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杨-Baxter方程)。论文序号: 67e。
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论文序号: 69a。
(B)凝聚态物理
 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论文序号: 61c。
B2. 1962 ODLRO(非对角长程序)。论文序号: 62j。
(C)粒子物理
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受恒)。论文序号: 56h。
C2. 1957 T,C andP (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论文序号:57e。
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论文序号: 60d。
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论文序号: 64f。
(D)场论
D1. 1954 Gauge Theory(杨-Mills规范场论)。论文序号: 54b, 54c。
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论文序号: 74c。
D3. 1975 Fiber Bundle(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论文序号:75c。
以上引用自:Beauty and Physics: 13 importantcontributions of Chen Ning Yang, Int. J. Mod. Phys. A 29, No. 17, 1475001(2014)
换句话说,只要人类文明还存在,他的名字就会被印在课本上
03
他为何早年不回国?
杨振宁的父亲叫杨武之,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师从著名数学家L.E.Dickson,是中国第一个因研究数论而获得博士的数学家。他学成归国后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教授,而知名的数学家陈省身、华罗庚都是他的弟子。
杨振宁读的是大名鼎鼎的西南联大,45年拿的是庚子赔款公费赴美留学。等他获得诺奖名满天下时,国内已换天了。
他的岳父是杜聿明,当时形势,他回国会是什么下场,可想而知。
当年他确实有过回国的念头,但是大家研究之后没有同意。最关键的是,他和钱学森、邓稼先不一样,他主要从事的是理论物理研究。就算是回国了,对制造核弹帮助也十分有限。因此当时大家的统一意见就是他继续留在国外。杨振宁接受了这一建议,继续留在国外做研究。
而当得知邓稼先被整的时候,杨振宁还通过有关渠道,积极发声坚决支持邓。
无论国内如何,杨振宁充分利用自己在国际物理学界的影响力,积极说服各类国际学术组织,帮助国内科学家参与国际交流。
04
他对国内的贡献
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
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向邓小平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4—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县数学奖”相继成立。
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决定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给予重新回国的杨振宁100万元年薪,他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清华大学盖了三幢“大师邸”,一幢给杨振宁,一幢给姚期志,一幢给林家翘,姚和林都是杨振宁劝回来的。
他义务参与建设了中国60多个一流的物理实验室,推荐了上千名优秀学生赴国外深造。
中国49后的科学水平如何,有目共睹。而杨振宁以全球科学巨匠的身份,为国内请来了无数的科学家,不断拉近中国与世界科技的差距。
清华大学,以常年全球排名几十名之外的实力,因为杨振宁的存在,物理学科是离世界顶尖差距最小的学科
而未来可能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儿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可能就来自清华,比如张守晟等。
清华请回来的杨振宁先生,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理论、思想和智慧,他的荣誉和地位,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定然使清华多多受益。这就如同请来了一位当代爱因斯坦。试想一下,如果爱因斯坦是中国人,且是一位清华校友,他早年出国,发现了广义相对论,成就斐然,名满天下,在他晚年之时,他的愿望是叶落归根,定居清华园,那么清华大学有什么理由不欢迎?
当然,杨振宁在学术上的成就毋庸置疑,但我始终说,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
杨振宁也在公开场合,发表过一些奇怪的言论,比如:“把中学生送去美国教育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我后来到外国去,看到了中国人被外国人欺负、蔑视的情景...”(而恰恰他出国留学是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中国人在国外相当有地位)。
瑕不掩瑜,一句话概括:
你能认识到的杨振宁的伟大程度就是你的认知程度。
杨振宁已经101岁了,他不仅是华人里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在世的最伟大物理学家,没有之一。
当国外的人都在赞美和歌颂他的时候,我们却在八卦他诅咒他,这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耻辱。
千万不要等到斯人已逝,才去缅怀他,纪念他。
写字发声风险极大,继续卖酒维生,推荐我喝了十年的好酒,点击 好酒难得了解详情。
速度加我
大家好,我是难得君,一个三观比五官正的大叔,985硕士,曾任企业高管,大学教师。为防走散,关注微博@我是难得君。我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开播了视频,搜索“难得君”就能找到我。
 难得君原创文章:

南航教师被学生骂“乏走狗”,停职调查

一则视频令全球网友愤怒

这位委员,我建议你不要提建议

饶毅称苏联崇拜科学,无知还是无耻?

可以不信宗教,但不能没有信仰

不一样的必读书单

央视常客俄问题“专家”,原来是骗子!

畜生再次突破人类良知底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