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知识资产》,其中第 1.5 节《工具控》阐述「建立流程之前,工具都是无用的」时, 简要提到了我的笔记系统——内功心法、招式套路、实战经验。
读者普遍反馈:听不懂你在说啥,但好像很有意思,能不能展开讲讲?
展开,那就 2400 字了啊……

为何写笔记

世界上最可怕的句式,莫过于「为了 XX 而 XX」。

无论什么,被套上这个句式都会变得浅薄,比如「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创业而创业」、「为了结婚而结婚」。

原来,纯粹地做事情是不行的,做任何事都必然有一个额外的意义。任何意义,往往也有另外一个更高的意义。

就如一条因果链——为何要打白骨精,因为要救师父;为何要救师父,因为要取经书;为何要取经书,因为….

自然,也不能够「为了写笔记而写笔记」。

如果没有想明白写笔记是为了什么,却执着于挑选最好的笔记工具、醉心于构建完善的结构体系、满足于每日记录数千字、热衷于修缮数字花园,那便是陷入「为了写笔记而写笔记」的误区,把过程当做了目的。

写笔记只是一个过程,目的一定另有其它,比如记录知识是为了自我提升,比如记录情绪是为了平稳情绪,比如记录幸福是为了更好地感受幸福。

至于我,作为一个创业者和投资者,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更好地做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

从这个目的倒推,以终为始,我将笔记分为三大类:内功心法、招式套路和实战经验。每一类笔记,应用场景都不同,因而记录重点、回顾方式、保存周期等策略也都有所不同。

内功心法

内功心法,指需要高频使用的知识。

主要有两类:

  • 长周期、经久不衰的普世智慧,我公开发表的大多数文字都属于此类,如《实事求是》、《诚实》、《钱,生而不平等》、《概念考察》等,我一般也将其称之为「常识」;
  • 并非普世智慧,但因工作缘故需要高频用到的专业知识,这部分因人而异,对我而言主要是商业模式的分析和构建,下图是一个例子。
内功心法,顾名思义,必须经过长时间修炼,彻底内化。重要的不是在笔记软件中记录了多少内功心法;重要的是,我能够真正练成多少内功、可以在实战中自然而然地运用。
因而,这部分笔记会借助 flomo 的每日回顾功能高频重温,也会在每一次重温时结合新的经历用力思考。
如下图,便是 flomo 的桌面回顾小组件,又一次教导我:不要追求彻底的秩序,适度混乱亦有好处。
当我确认内化、修炼完成后,我通常会写一篇成体系的文字以作梳理,并删除 flomo 里的相关笔记。
  • 梳理体系文字,是为了进一步梳理内在逻辑、加深理解。我写的每一篇文章,虽也能对读者有些启发,但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我自己。
  • 删除 flomo 里的笔记,是为了能专注于修炼其他内功。九阳神功既已大成,那就不必对秘籍恋恋不舍,咱继续练乾坤大挪移呗。如此反复,持续修行。
对于内功心法,笔记纯粹是一个过程,目的是将其内化于身。以六经注我。

招式套路

招式套路,指低频使用的知识。

因为低频,所以没必要像内功心法一样用力内化,不划算;我将其看做一种外挂,需要时能够装备上即可。因而,对于招式套路,重要的是索引:

  • 一是应用场景和知识点的索引,在有需要时能回忆起这个可解决问题的知识点;

  • 二是知识点和详细内容的索引,能在回忆起后迅速找到详细内容,以便实操。
故而,记录的重点也是索引:应用场景,要点概括,有必要也会再附上完整内容的链接。下图是一个例子。
这部分笔记也会偶尔回顾,但只是为加强对索引的记忆,并不试图内化;因而一般也不会删除。
招式套路和内功心法的核心区别,只在于使用频率的高低。
  • 内功心法,就是高频使用的知识;
  • 招式套路,就是低频使用的知识。
这只是一种纯主观的分类,并非知识的固有属性。
  • 当我的工作范畴发生变化,原来的招式套路可能就会变作内功心法。
  • 我的招式套路,可能会是另一个人的内功心法。
知识就该主观分类。因为知识没有任何价值,只有为我所用才有价值。
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亦是所有知识的尺度。

实战经验

我们运用知识进行决策的过程,抽象而言是三步:Input → Process → Output。即,输入信息、进行处理、输出决策。俗称 IPO。

内功心法和招式套路是 Process 过程的根基,虽然非常重要,但要产生好的 Output 依然不够。

  • 内功心法和招式套路,都是理论。但凡理论,都有适用的场景,也有不适用的场景。理论上,理论和现实是一样的;但实际上,理论和现实总是不一样。空有好的理论还不够,还需要在实战中不断地打磨、验证、调整,也需要在实战中持续地理解其适用范围。
  • 如果没有好的 Input,Process 过程再厉害也是无用。正如计算机领域的黑话「Garbage In, Garbage Out」,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只能是垃圾。
如果只关注内功心法和招式套路,那最好的出路也就是一个不通世事的学究。学究虽穷经皓首,却缺乏实战,因而也就只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恰若长平之赵括、街亭之马谡。
实战经验,正是我记录最多的一类笔记。
实战经验,亦有两类。第一类实战经验,也叫情报。比如:
  • 做 flomo 的过程,我会记录典型用户的场景;
  • 做小报童的过程,我会记录出版行业的特性。
这些情报,都是未来决策过程中重要的 Input。如无这些 Input,那决策就是无根之木,甚至都不能叫决策,只能叫瞎猜。
第二类实战经验,叫做决策记录。即,如实客观记录每一次重大决策和结果。
一来,可作为决策思考的演练,即对此刻 IPO 过程的描绘。比如,flomo 是否要写一本书《知识资产》,就是一个重大决策,必须考虑非常多的因素,如:
  • 我们能否驾驭好这个话题?能否真的帮助到读者?
  • 写一本书的复杂度,和写一篇文章的复杂度,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 对应的时间成本会是多少?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空余时间?
  • 其它还有哪些工作在推进?值得为写这本书推迟其它工作吗?
  • etc…
人脑的思考是混沌的、跳跃的、非结构化的,并不适合处理这种复杂决策;将决策过程写下来,会更结构、更清晰、更全景,也就更能够反复推演,以做出更严谨的决策。
二来,可作为未来决策复盘的依据,即作为未来的 Input。白纸黑字的记录,不会遗忘,也不容篡改。我能够清晰看到过去的决策思考过程,比如:
  • 不同阶段对 flomo 产品定位的思考;
  • 对小报童的破局路线的不断尝试;
  • 对投资股票(公司)的持续认知。
这些决策记录,都是最珍贵的一手资料,帮助我持续优化自己的决策过程。这是一个贝叶斯学习的过程,在实战中不断校正认知。
  • 如果结果是差的,能够知道是错在哪里,往后如何改进;
  • 如果结果是好的,
    • 也能够知道是真的做对了决策、往后如何继续保持;
    • 还是决策其实不对但瞎猫碰上死耗子、莫要得意(这种情况其实挺多)。
实战经验,务必要客观记录、尽量详实,但只在必要时主动检索,几乎不被动回顾,且永不删除。
一个例子:

Fin

没有一套知识管理流程能够适宜所有人,切忌削足适履。

本文的最佳使用方式,也绝不是照抄这套笔记系统,而应该是:理解我是如何以终为始设计这套适宜我的笔记系统,再从你自己的需求、场景和目标出发,设计自己的知识管理流程。

我们正在连载的《知识资产》,或许也能对你设计自己的知识管理流程,有一些帮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