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希炜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以下观点整理自邓希炜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51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2528字
阅读时间:7分钟
我们需要对“印太经济框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并从中归纳出中国政府、中国经济应该需要怎么去应对。
一、美国现状:短期内不利于IPEF推动
第一,美国现在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比如,今年六个月相对一年前的六月,通货膨胀率是8.5%;而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基本会持续半年到一年左右;到了年底,人们普遍认为,通货膨胀率应该会在6%以上。这也是拜登政府以及财政官员认为“可能需要再检讨对中国的关税”的原因。相信在未来的几星期,我们会听到“关税将迅速减少”的消息。当然,关税不会完全减掉,因为中美贸易战并非纯粹经济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第二,市场预测美国经济将会出现衰退。市场预测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美国经济会出现衰退的情况,并很有可能持续1-2个季度。我们相信,所谓“滞胀”已经在美国和某一些欧洲国家初步显现。一般来说,滞胀不能在1-2年内解决。所以,现在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正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控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加息影响经济发展。所以,很多经济分析认为,明年3-4月左右,美联储利率会达到3.5%-4%左右,有机会停留在高位,有机会美联储利率慢慢地减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拜登总统和他的团队基本没有空间和时间,也没有太多的政治筹码去推动“印太经济框架”。美国现在的经济情况,其实对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和中国经济的角力,短期内是一个好消息。当然,我们预计中美经济紧张关系应该很难有转机。不过就短期来说,过去两年,美国因疫情的关系而不停地放水、印钞票,这些都导致今天美国所面临的非常痛苦的状况。所以,这对中美贸易战,对IPEF的推动,对中国来说是个短期内的好消息。
二、IPEF的实质:形式大于内容
首先,IPEF其实是个很空洞的框架。拜登5月份在东京公布IPEF时,提出了很多所谓的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考量,包括绿色环保、绿色经济等,其实就是所谓的公平贸易。但如今全世界面对的是去全球化的格局,在这个时候,很多国家需要的应该是更具包容性的贸易框架、更低的贸易壁垒,而不是在这个时候提出所谓的公平贸易。国内前几年的一些问题,包括反贪、数字经济,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已经提出了推动的方案。此时,从美国牵头推动亚洲地区的IPEF是有些牵强的,有一种距离感。
其次,IPEF在不久的将来不会起到明显的作用。“印太经济框架”基本上是个门槛很低的框架,即基本上所有的14个国家愿意选4个支柱里的1个就可以成为成员国。这代表了不同的国家可以通过自己的状况,自己的背景,以及自己的所需,选择四个支柱里的一部分,来参加基本没有系统性的协议。我认为未来两三年,这个框架也未必会为亚洲经济体带来很正面或者明显的作用。
最后,IPEF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完全作废。拜登总统和他的团队属于美国的民主党。美国的民主党属于左派,他们关注的是一些全球化或者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发展话题,包括公平贸易、公平竞争、贫富悬殊等问题。今年11月,将会有美国中期选举,特朗普非常有可能再次受共和党垄断,它的上议院也有可能会受到共和党领导。这相当于拜登总统以及他现在推动的IPEF未必会得到共和党一些党员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是2022年年中,2024年共和党领导人非常有可能又一次当选美国总统。有人说这有可能是特朗普2.0,而特朗普本身也可能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这代表美国会再次推动反全球化而非全球化,就等于现在所谓的IPEF也有可能在2024年1月份完全作废。实际上,特朗普总统在2016年上任第一天,已经把TPP完全消灭。
所以,我们不要太担心IPEF对亚洲经济体的影响,也不需要它为中国在亚洲经济带来的影响力。中国政府、中国经济或是中国的企业应该做出一个什么回应,我认为我们需要做好自己,把疫情控制好,快速地恢复国内经济。当然,继续拥抱全球化,使得区域内一些框架协议具备低关税、低壁垒的特点,并希望中央政府通过和不同国家的合作,尽快地推倒所有阻碍全球化的政策。因为我们相信,美国长期将处于去全球化的阶段。因为在特朗普年代已经可以看出,在美国和中国角力方面,美国政府基本不希望太鼓励全球化的一些协议或机构,这其中包括特朗普提出退出WTO和不支持WTO。
三、中国经济的应对措施:积极推动全球化
(一)拥抱全球化,搞好“双循环”
可以肯定的是,2024年,当一个共和党总统再上场的时候也会再次推动去全球化的举措。中国应该趁着这个时候拥抱全球化,搞好“双循环”。我希望可以为香港政府或香港人做出一些在政策上研究的贡献。香港作为中国最全球化、最国际化的城市,可以为中国的“双循环”做出一份贡献,一方面帮助RCEP做好背后的法律、体制的建设;另一方面希望在疫情过后,再次作为人才中心,把很多外国的人才吸引到香港或者大湾区或者国内不同的城市。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有没有IPEF我们都需要做的。更因为我们看到美国是去全球化很大的动力,我们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再次地拥抱全球化,希望可以建设一个全球化的框架。
(二)RCEP带动贸易,打造亚洲经济共同体
RCEP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全球国际贸易协定,包含迄今为止全球1/3的人口和1/3的GDP。很多预测都认为十年以后,包含的人口大概将保持在1/3,而RCEP不同的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将会增长到大概一半左右。因为人口增长速度没有GDP增长那么快,当然,中国经济也是未来国际经济一个很大的推动力。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认为,RCEP是个在亚洲也是为亚洲顾客服务的框架协议,是零关税的一个国际贸易协议。所以,我相信,那些在RCEP以外的一些国家,可能会在五至十年以后与RCEP、FTA有更多的来往,因为这是全球国际贸易、经济增长最大的一个动力。
现在,国内中产收入的人口大概在4.5亿左右,东盟也是中产收入市场增长最快的地方之一,现在为止的市场规模是3.3亿人口左右。十年以后,两个地方的中产人口都会翻一番,即在国内到差不多10亿,在东盟可能会超过7亿。所以,十几亿中产人口在亚洲地区,基本上就等于亚洲地区以RCEP带动会有更多的国际贸易来往,亚洲经济共同体将会更加互相依赖。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相信欧洲、北美的经济体,相信他们要在亚洲有更多的经济来往,有更多的国际贸易,更多的投资。简单来说,10-15年以后,我相信美国单方面可能会觉得跟中国的经济角力或中美贸易战,最后伤害的是他们经济的发展。亚洲的经济发展是不可以阻止的,肯定是一个往上的趋势。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