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设计不能后置,你必须从一开始就对它进行组织。
客户可能不会提出这些需求,但我们作为建筑师,应该让客户知道,我们或许比他更关心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
我想,我们对待建筑传统,大约就像我改造拿破仑蛋糕一样吧:尊重传统原味,但根据我们的需求和场景改进了食用它的方式。
本文为全球知识雷锋第189篇讲座。
本文整理自2022年1月28日,张永和教授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建造”展览开幕式的主题报告“传承与重构”(An Inheritance Redux),讲座于宾夕法尼亚大学Kleinman讲堂进行,由宾大设计连线PennConnections组织,林中杰教授主持。由刘今、邓巧、董思成、君君翻译,由谢恬怡、官晓晴校对编排。感谢非常建筑王冕老师的图片整理。
讲座视频地址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XXeRqSCqk
主讲人
张永和
非常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主持人
林中杰
魏茨曼设计学院城市设计副教授
Frederick Steiner
宾夕法尼亚大学魏茨曼设计学院院长
译制团队
翻译:
校对:
刘今
清华大学建筑系
邓巧
康奈尔大学交换生
董思成
太平洋国立大学
陈竹君
普通译员
现居上海
官晓晴
雷锋春季轮值主编
谢恬怡
清华本科RISD硕士

特别感谢宾大设计连线的组织与视频拍摄
正文共约14600字120图,阅读完需要20分钟
开 场 介 绍
林中杰(魏茨曼设计学院城市设计副教授):
欢迎并感谢大家来参加这次的现场活动。虽然大家都戴着口罩,但能看到你们还是很开心。
我是林中杰,魏茨曼设计学院(Weitzman School of Design)城市设计的副教授,也是“中国建造”展的策划人之一。
这个讲座是今晚两部分活动的第一部分,随后将举行展览开幕式。策展人、建筑师,包括今晚的演讲者,将分享他们关于展览的经历与体会。希望这场展览能成为一场文化交流的盛会。
展览地点: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档案馆+美术图书馆
展览时间:2022年1月28日-5月16日
策展人:林中杰,童明,李翔宁
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们一起欢迎院长 Steiner 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今晚的发言人。
Frederick Steiner(宾夕法尼亚大学魏茨曼设计学院院长):
中国建造的历史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话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极政治和部落主义(tribalism)的时代。在世界的各个国家,人们之间的距离都在变得越来越远,人类越来越分裂,这让我感到很担忧。
而我们需要尽我们所能跨越政治、文化和宗教的鸿沟,建立和培养我们的联系。我们可能被国界线隔开,
国界线
在全球经济中当然有其作用,但我们不能让
国界线
来定义我们和那些与我们感受不同的人。

山海之隔当然没有阻挡宾夕法尼亚大学第一代中国现代建筑学生,梁思成、林徽因、杨廷宝、童寯,以及其他许多追随他们脚步的人。
我指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还有政治上的,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才来到这里。就像现在,许多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的人也不得不跨越大洋。我来自俄亥俄州,所以我来这里只需要穿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总而言之,现在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跨越距离,不管是坐车还是坐飞机。
但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没有那么幸运,他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远渡重洋才能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不得不把家庭和在国内的事业机会抛诸脑后。
因此,我们在“中国建造”展中会发现,跨越边界是他们擅长的事情,他们将在其一生中成为“跨越边界”的人,并在成功跨越边界中发挥了作用。
我们需要继续在现如今的学生中培养这种能力。正是这些技能成就了伟大的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和规划师。艺术家和设计师向来是有这些方面的天赋的,我们需要支持和鼓励好奇和冒险。
“中国建造”展也提醒我们另一个对艺术和创造性职业(如建筑、设计、保护和规划)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价值,那就是合作。
边界并没有阻碍当代中国人,特别是设计师。像今晚的演讲者张永和或王澍,我们在“中国建造”展的当代部分得以了解他们的事务所。
张永和在中国和美国都接受过教育,1985年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建筑硕士学位,从1992年开始在中国执业,并在1993年与鲁力佳一起成立了非常建筑事务所。
他获得了许多奖项,如1986年《新建筑》杂志的住宅设计竞赛第一名,1996年的进步建筑奖,2000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促进奖等等。他对建筑的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张永和先生的作品发表在许多书籍和专著中,包括《展览实验建造》英文版(图像出版集团,2019年)、《世界建筑》特刊《造的现代性:张永和》中英版,《张永和/非常建筑:中国的实践》英文和法文版(地图出版社,2003),以及《Yung Ho Chang:Luce chiara,camera oscura》的意大利文版(Postmedia,2015)。
他参加了许多国际艺术和建筑展览,包括自2000年以来6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他曾在美国和中国的多个建筑学院任教,1999年至2005年,他是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的教授和创始院长;2002年,他在哈佛大学GSD 任丹下健三教席教授,2004年在密歇根大学任埃利尔·沙里宁教席教授,2005年至2010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建筑系主任。与此同时,他还是2000年至2012年的普利兹克奖评委会成员。
我热烈地欢迎张永和先生来到宾夕法尼亚州、来到费城,有请张先生!
 讲 座 正 文
谢谢院长 Steiner 的慷慨介绍。
当我为这次演讲制作 PPT 时,我想过要加入一些我父亲的作品的图片,他也是一位建筑师。
然而我有一点犹豫,因为19年前我曾在这里参加一个关于布扎体系和中国建筑的研讨会,那时我就展示了我父亲的一些作品。我在想,在1/5个世纪之后,想象一下有人回来参加这个活动,她或他会看到同一个建筑师,仍然在炒冷饭讲父辈,这听起来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
然而,要完全理解老一辈建筑师传承下来的学术遗产,然后以某种方式将其与我们今天的实践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甚至可能是一种终身的追求。所以我还是决定向你们展示我父亲的两幅作品。
 01  
形式: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
Form: Classicism Marries Modernism
我把“传承”分成了几个小的主题来讲。第一个是形式。在了解建筑形式的发展历程时,不知为何我总是能见到将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对立起来的观点。
我不认为这种对建筑历史的简化理解是正确的。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过程,更多地是一个革命和进化的过程。
在这里,伟大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我们见证了路易·康(Louis Kahn)将这两个主义无缝结合并创造了一种永恒的建筑。
这是我父亲在东南大学三年级的设计,那时候东南大学叫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三年级建筑设计习作 - 名人纪念馆 ©张开济 非常建筑 提供
这是一个名人纪念堂,虽然在今天来看好像有点政治不正确你看到的是鲜明的古典语言的充分展示:和谐,平衡,中轴线,对称性等等。
同样有趣的是这座建筑的灵感来源,它不一定是古希腊,而是相当现代的东西。这个设计应该是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而我父亲很可能看到过20世纪20年代的林肯纪念堂。这个设计就像是一个迷你的林肯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1922)来源网络
他读书的第二年,老师不仅会向学生介绍一座建筑,而且还会向他们介绍这座建筑的城市背景。或许那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建立对抽象的几何图形的敏感度了。
国立中央大学二年级建筑设计习作 ©张开济 非常建筑 提供
这个设计或多或少采用了一点装饰艺术的风格。但重要的是,城市问题,尤其是城市密度问题,在那时已经出现。这张图纸里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左侧的那栋建筑。我们可以从图纸上读出两条信息:一个大都市正在形成,还有一栋似乎正在建设的钢结构建筑。
因此,作为20世纪30年代南京的一个建筑学生,他的设计反映了中国从宾大引入古典主义的过程——或许是因为宾大留学归来的杨廷宝和童寯都在中央大学任教。同时,这个设计也反映出一种愿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融入他们正在经历的这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时代。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那个小纪念馆可能不只对古典风格的模仿,而更可能参考的是当时建筑界出名的案例、一种更简洁的风格。
接下来我想展示我自己早期的作品。这是1980年代的设计。当时,一个朋友来问我是否可以为他的阿姨设计一个房子。
01
水边宅 
水边宅 - 轴测 - 1987年 ©张永和
它在佛罗里达州,我没有去过那里,但从他的描述中听起来像是一个田园诗般的环境。所以我用古典美术的表现方法作为媒介,一方面把设计放置在一个理想田园的环境中,另一方面以这种表现形式本身作为连接传统和现代的桥梁。这仅仅是一个实验,今天我不打算展开来讲。
水边宅 - 纵剖面 - 1987年 ©张永和
但是我也意识到这种表现方式并不只能用于某种特定的建筑风格,而是一种可以用于不同类型建筑的工具。因为表现方式的重点是你如何去描绘光线,比如用一种非常写实的方式。

02
垂直玻璃宅
下一个项目看起来可能没有任何传统的痕迹,但由于这个项目与光有关,我又采取了水彩渲染的表现方式。
垂直玻璃宅 - 左:日剖面,中:左日右夜立面,右:夜剖面 - 1991年 ©张永和
从这张剖面上可以看到,屋顶和所有的地板都是由玻璃制成的。左图是白天太阳光照进建筑的场景,右图是晚上室内灯光从窗口散发的场景。然后中间的立面一半是白天,一半是晚上。

垂直玻璃宅四层平面:(从右至左)地窖,有热水器;首层,有大门、衣橱、便器和浴缸;中层,有灶台、冰箱、桌椅;顶层,起居1991年 ©张永和
这是平面图。我意识到自己不仅受到康的影响,还受到了约翰·海杜克的影响——海杜克有个著名的九宫格实验,而我在这里给自己出的是一道四宫格的习题。
当然,它叫什么并不重要。本质上它是我在设计早期引入空间结构以组织建筑的方法。我直到今天都奉行这样的原则:空间设计不能后置(afterthought),你必须从一开始就对它进行组织。
上面展示的各层平面图,最左边的是地下室。这里有一个热水器,我一开始完全不知道怎么画它。当时我在伯克利教书,最终是在五金店买到了一本小书,弄明白了管道等设备该怎么画。
然后是一层,你可以从图上看到一层有厕所和浴缸,二楼布置了一些家具,顶楼则是一个精神空间。
垂直玻璃宅 - 左:一点透视:内部空间从下往上看,中:仰视平面,右:俯视平面 - 1991年 ©张永和
这种空间组织,无论是九宫格还是四宫格,都是非常谐调的,因为它有完全对称的中轴。
这到底是现代的还是古典的?这个问题可能已经不重要了。它以某种方式将所有这些不同的空间、结构、设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

垂直玻璃宅 ©吕恒中摄
大约23年后,这个作品在上海建成了。当你走进去时可以看到顶层的场景(下图左),人们可以在那里打坐冥想。
这个设计的图纸可能看起来很抽象。但这些图纸、这些设计,都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非常真实的体验。
中间的图是第三层,右图是底层。你可以体会到这个建筑的垂直透明性。
垂直玻璃宅 - 内景 ©吕恒中 摄
这是一个你在房地产市场上看不到的房子。不过我对此还是抱有某种期待。
03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之一
我想进一步探索这种同时参照了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建筑先例并将之整合在一起的设计策略。所以后来,我又画了另一栋房子。

十字院宅 - 左:屋顶平面与院墙外侧,右:平面与院墙内测 - 约1990-1995年 ©张永和
当时我非常迷恋玻璃房子,比如范斯沃斯宅与菲利普·约翰逊的自宅等等。
玻璃房子的一个特点是,它只能是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如果房间有区隔,你的视线就无法穿过房子,这就与采用玻璃想要表达的透明性相矛盾了。
接下来我遇到两个问题,第一,这个房子要像范斯沃斯住宅一样透明,但同时它也要有房间与分区,这听起来很矛盾;第二个问题是老生常谈了,就是保护隐私的考量。
在城市里,如果你有一个普通的玻璃房子,你就不能有邻居,因为你的邻居可以看到房子里的一切。然而在这里,我想创造一个有隐私的玻璃房子,并且与上一个设计不同,它的透明性不是在垂直方向,而是水平方向。
我在中间设计了一面玻璃墙,这样视线依然通透,而房间拥有了隔断。在房子周围环绕了一圈围合的庭院,使得玻璃房子更加内向,这样就能保证房间内的隐私。
然后我又画了这张图,没有使用特别抽象的表现形式,更多是古典的写实的表现方法。但同时这是一张轴测图——轴测是很现代的东西。所以你可以看到,在不同项目中,我会用不同的方式将现代与古典结合起来。
十字院宅 - 剖面,轴测 - 约1990-1995年 ©张永和
这是最终的平面图。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 十字宅 平面 ©FCJZ
那时候我已经注意到玻璃盒子与结构系统之间的关系。密斯将钢结构设计在玻璃盒子以外,而约翰逊把钢结构与玻璃幕墙在同一平面上。
所以我想,也许我可以试试,将结构往后缩,这样房子的外围就看不到任何结构了。你可以从平面图上看到,中间有四堵承重墙。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 十字宅 外景 ©李柯良 摄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 十字宅 室内 ©李柯良 摄
这是它建成的版本,在一层有四个工作室。玻璃墙体在中间正上方生成了一个庭院。
我必须声明一下,今天谈到的设计里有很多十字元素,但它们没有任何宗教含义,这更多是马列维奇那种几何形式的操作。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 十字宅 天井 ©李柯良 摄
上层的四个空间大小完全相同——我很在意这一点。我开始有考虑过要不要把十字元素偏心设计,最后还是把它挪回到正中间了,形成四个完美对称的空间。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 十字宅 二层 ©李柯良 摄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 十字宅 平面 ©FCJZ
回到平面图,四个空间按照顺时针顺序,从左上角开始分别是餐厨空间,起居室,浴室和卧室。
现在室内装修还没有完成,目前我在床、浴缸和厕所周围都挂上了窗帘来解决隐私问题。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 十字宅 内院 ©李柯良 摄
照片里水面的高度还没有达到它的设计高度,但你们大致可以看到它对建筑的围合。当你环顾四周,这个水景提供了360度的全景体验。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 巴塞罗那德国馆
显然,这里有密斯的影子。但其实,帕拉迪奥(Palladio)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个建筑的想法其实更多地来自于圆厅别墅(Villa Rotonda)。

圆厅别墅
当你参观圆厅别墅时,你会有一种电影般的体验。它在一个小山包上,当你漫步其中,会穿过一系列取景框似的房间,遍览周遭美景。环绕一周后,你便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
圆厅别墅
这是我想要表达的建筑概念,也许还融入了一些更东方的概念。比如因为邻居的存在,建筑并不能完全地开放,只能做一些小缺口。每当你路过这个缺口,都能看到一眼外面的风景。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 十字宅 室内 ©李柯良摄
在这张室内照片上,你会看到那四堵承重墙中的一堵,它们是这个建筑仅有的结构。还有远处转角处的缺口,这个开放的角落在我的设计概念中非常重要。这是我设计的另外一个既古典又现代的房子。
04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之二
院宅研究 ©张永和
下一个设计,又出现了十字形。不过这其实是房子的两个剖面。下图是它建成状态的照片。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李柯良 摄
居住在这里的人每天会从左半边的居住空间去往右半边的工作空间,中间必然要穿过这个庭院,我在这里设计了一片水体。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李柯良 摄
后来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在附近设计了一个漂亮的美术馆,成为我们房子的远景。
总之,当你穿过院子的时候,可以看到美丽的树木、天空,还有建筑景观。

这是房子的生活区的另一张照片。这个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做的,和垂直玻璃宅差不多同时期。后来我们又基于这个原型做了“二分宅”项目。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李柯良 摄
这个建筑其实是宁波的“东钱湖专家工作室”的一部分。因为它也在一个小山坡上,我们把它想象成一个小型的雅典卫城。
05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之三
这个组群一共包括四栋房子,刚刚你们已经看过了两个,在下图中你们看到的是第三栋。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李柯良 摄
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在房子的墙上伸出来一截横梁(上图的中心位置)。这条梁其实是轴线的实体化表达。如此,坐标轴不再是一条抽象的、隐形的线。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李柯良 摄
在梁顶上,我们安装了扶手形成一个廊道。艺术家可以在这个两层高的空间中行走并观看他的绘画或雕塑。总之,这条梁既是对称轴的实体化,同时也具有可使用的功能。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李柯良 摄
我希望这里工作的艺术家们会喜欢与这道横梁一起生活,虽然这听起来并不是很激动人心,但它能促进人们探索与思考空间的可能性。
下图是一张早期的照片,你可以在左侧的梁上一直行走到尽头,上楼梯便是书房。而与之垂直的梁则穿过整个工作室空间。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06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之四
下图是这组建筑中的第四个房子,它的概念是与屋顶共居。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有方
这是四个建筑之中唯一一个不对称的空间。屋顶看起来像是直接挤出(extrude)剖面的操作形成的,它将工作和生活空间区分开,又使二者产生某种联系。
照片拍摄的时候这个空间暂时还没有安装家具和其它设施。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李柯良 摄
这张鸟瞰图大概能说明“卫城”的意思。它们是一个社区中的建筑组群,在比较中心的位置。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李柯良 摄
宁波东钱湖专家工作室 - 鸟瞰 ©卷宗
今天,我们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同时也处在我们自己的时代。对我来说,理解东西方建筑的历史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然而,理解历史的方式不应该是把它们看作一个个割裂的时代,而应当把它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也是我们看待老一辈建筑师所留下的建筑遗产的方式,我们要从中吸收一些东西为我们所用,或许可以走得更远。
 02  
 空间:室内外的衔接
Space:Negotiate Indoor and Outdoor
下一个问题是空间,我们都知道这是建筑学中很重要的议题。
我们需要意识到,中国是亚洲亚热带地区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气候条件会为建筑提供一些创造空间的线索,特别是在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衔接的空间。
北京四合院 - 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北京的一个四合院,我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长大的。有趣的是,照片里的这个人几乎住在庭院里。院子里有一张桌子,上面有茶杯,香烟,还有鸟笼,他还在院子里加上了雨棚,这是一种典型的亚洲亚热带地区的生活方式。
四合院平面图 ©FCJZ
中间这个特殊的空间被称为院子,在传统的住宅里这个空间有多种用途,但它本身就是一个生活空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总是在院子里玩耍。家人也会在那里吃饭或者招待客人。
07
北京雍和宫京兆尹餐厅
下面这张图里的建筑不是一个真正的、传统的老北京民居,但仍然有基本的四合院格局。我们接到的委托是把它变成一个素食餐厅。
北京雍和宫京兆尹餐厅 - 外院 ©舒赫 摄
场地有两个现存的院子,我们保留了其中一个(如上图),然后给另一个院子加了玻璃屋顶,因为我们喜欢阳光。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餐厅的客人仍然感觉身处在院子之中。
北京雍和宫京兆尹餐厅 - 内院  ©舒赫 摄
所以从这个房间你可以看到,它是完全向院子开放的。
北京雍和宫京兆尹餐厅 - 半包间 ©舒赫 摄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也探索了一下传统的材料和工艺。在此,你看到的是成为“砖”的木头和成为影壁的瓦片*。

注:著名美国建筑师路易·康在讲座和著作中多次提到一个虚构的小故事——他问砖块:“你想成为什么?”砖块答:“我想成为拱。”康的本意大概可以理解为每种材料都有其最适合的结构形式。在这里,这里讲者是借用了一下这段经典“对话”的句子形式,表达他在应用传统材料上的探索。
北京雍和宫京兆尹餐厅 - 半包间之二 ©舒赫 摄
今天可能没有很多时间来深入讨论结构、材料和工艺,但我可能会偶尔提及。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很乐意再和大家一起探讨。
北京雍和宫京兆尹餐厅 - 瓦屏风 ©舒赫 摄
我们将传统中国式屋顶的形态延续到了室内,所以你可以在图片上看到室内的曲面顶棚。
北京雍和宫京兆尹餐厅 - 包间 ©舒赫 摄
我们并没有参与到施工建造的环节,但我个人在墙上绘制一些小小的漫画。文学爱好者可能会认出这个老人的脸是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自画像,另一个女孩是我的侄女。

北京雍和宫京兆尹餐厅 - 墙上的漫画 ©舒赫 摄
08
北京缎库胡同环宅
我一直在反思,传统的四合院是否充分发挥了它自身的潜力?如果有一个家庭,他们根据太阳的方位来安排他们一整天在四合院里的生活,那么他们或许可以充分利用好院子与建筑空间:在早上,他们可以呆在西边,下午呆在东边,中午时在北边,晚上在南边。
北京缎库胡同环宅 - 一日生活轨迹 ©FCJZ
在这个概念里,庭院空间可以尽可能地大,所以你看,在这个设计图上,庭院四周的建筑进深则非常浅。
北京缎库胡同环宅 - 内庭院 ©王玉山 摄
它与传统的四合院有所不同:所有生活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环状,而不是独立的四个房间。
北京缎库胡同环宅 - 沿街入口 ©王玉山 摄
从外面看不到什么特别之处。而当你站在庭院里,可以看到周围环绕着相同的玻璃立面。
北京缎库胡同环宅 - 内庭院 ©王玉山 摄
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些立面细节,像是落地玻璃门窗框处钢和木两种材料的结合。
北京缎库胡同环宅 - 透过落地窗看内庭院 ©王玉山 摄
这是在房子的东翼和北,北是放置家具的地方。
北京缎库胡同环宅 - 回廊 ©王玉山 摄
上图是从建筑西北角看向庭院的视角。西侧是开敞的厨房。
北京缎库胡同环宅 - 厨房 ©王玉山 摄
从细部上可以看到,传统瓦片可以和现代的工字钢梁很好地共存——这类探索几乎成为了我们工作的一个主要课题。
北京缎库胡同环宅 - 房檐细部 ©王玉山 摄
09
嘉兴雅莹时尚艺术中心
之后,我们再一次用了庭院的概念,去做比住宅体量大得多的建筑。
嘉兴雅莹时尚艺术中心 - 鸟瞰 ©田方方 摄
这是浙江嘉兴市的一个时尚企业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他们旗下有许多流行的女装品牌。有趣的是,这项目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个改造项目,因为在其中南西北三翼下面已经建好了地下室和基础。这是很少见的情况。
客户希望我们可以好好利用场地上现有的东西。在充分的调研之后,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新的建筑设计,并增加了东翼,围合出庭院空间,而中央庭院则成为建筑空间的秩序核心,同时也是你进入这个建筑的方式。
在入口处是接待处和茶空间,另一边是美术馆。
嘉兴雅莹时尚艺术中心 - 主入口望向内庭院 ©田方方 摄
下图中,正中间的是美术管的画廊,右侧是茶馆,左侧是一个秀场。

嘉兴雅莹时尚艺术中心 - 初春的内庭院 ©田方方 摄
这是办公楼。
嘉兴雅莹时尚艺术中心 - 非常建筑 提供
在院子下面是订货大厅。下沉庭院给订货大厅带来了景观,形成层次丰富的立体空间。
嘉兴雅莹时尚艺术中心 - 下沉庭院 ©田方方 摄
这张图上你可以看到交易大厅和它顶上的花园。
嘉兴雅莹时尚艺术中心 - 秀厅及地下订货厅 ©田方方 摄
我们大量使用了混凝土,但我们并不是不想使用其他材料。说起来,我一直想请教一下安藤忠雄,因为他也会使用木材和一些其他材料,可惜没有机会。
嘉兴雅莹时尚艺术中心 - 建筑外围的剪力墙柱 ©田方方 摄
每当我们有一个新的项目时,我们都会“苦苦挣扎”,克制自己使用混凝土的想法,但是至今我们依然频繁地用混凝土。这真的带给了我们强烈的焦虑,但这种焦虑或许是有益的。

之后你能看到一些我们在混凝土之外的材料探索,虽然现在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模板做出有质量的混凝土表面。
这是画廊的月亮形窗户。
嘉兴雅莹时尚艺术中心 - 非常建筑 提供
10
巴黎国际大学城中国之家
我们一直在尝试使用庭院给建筑增加开放性,同时组织建筑空间。我们不仅仅在中国的项目中尝试,在巴黎也有类似的探索。
在做巴黎国际大学城中国之家的竞赛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了解到了一些之前不知道的事情:在所有的西欧城市中,巴黎的天气是最温和的,冬天的最低温度是零上5°C,非常舒适。我们把这个作为一个线索并深化下去。

中国之家在巴黎国际大学城的位置 ©Coldefy 
上图右上角标了中国国旗的就是中国之家的位置,而在图的左下角你还能找到著名的柯布西耶设计的瑞士学生公寓。柯布在其中做了45个房间,而我们要做300个房间。

我们以勒·柯布西耶式的空间组织为参考。他从通风、视野出发,设计一个条形平面的板楼,房间由单侧走廊串联在一起。
而中国之家要容纳这么多房间,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长的板楼。于是,我们考虑把它弯折成下面这样的形态放进基地之中,中间便围合出了一个院落。这样一来,我们需要做到八层楼的高度,而柯布只需要做四层。

巴黎国际大学城中国之家 - 模型 ©FCJZ
学生们可以从庭院中间的楼梯漫步到屋顶,享受花园的美景。
外立面我们采用了砖。屋顶花园则是2010年“大巴黎计划”提出的要求。

巴黎国际大学城中国之家 - 模型 ©FCJZ
这个建筑已经封顶了。我这里有一些之前的照片。你可以看到庭院和围绕庭院的流线,所有的房间都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巴黎国际大学城中国之家 - 施工现场 非常建筑 提供
巴黎国际大学城中国之家 - 施工现场  非常建筑 提供
11
安仁桥馆
庭院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亚热带空间课题之一,另一个课题则是檐下空间。
这是一个较早的小型博物馆项目,你可以看到环绕它有一圈巨大的挑檐。
安仁桥馆 ©曹扬 摄
这种悬挑屋面的建筑原型是为了防止雨水侵蚀墙体——通常墙壁是用灰泥或者其它比较脆弱的材料。所以我们认为,挑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特殊的手法,创造了一个介于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场所,并使得人们与二者都可以亲密接触。
安仁桥馆 - 桥下广场与河道 ©曹扬 摄
这个博物馆同时也是一座桥,它的腹部下面还有一个半室外的空间。
在刚才的嘉兴的时尚艺术中心项目中,挑檐也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环绕庭院的活动场所,使室内空间与庭院更具有整体性。
嘉兴雅莹时尚艺术中心 - 织物般轻盈弯曲的双层挑檐 ©田方方 摄
在我之后要讲的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中,我们对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建筑进行了改造,扩展了檐下空间的深度,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它,比如坐在这里喝咖啡,或做些其他的事情。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檐下空间 ©白羽 摄
我觉得,檐下空间没有得到当代中国建筑师足够的关注。
12
四川沱牌镇舍得文化中心
下面这个项目是四川沱牌镇舍得文化中心,舍得是中国老字号酒厂的名字。
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些新的尝试,让挑檐成为贯穿整个建筑的楼板结构。这个结构从檐口到中心,厚度逐渐增加,最厚的中心处则用来放置管道和设备。
舍得文化中心 - 剖透视 ©FCJZ
在下图中你可以看到建筑中心处楼板的厚度。
舍得文化中心 - 三层俯瞰内庭院 ©存在建筑 摄
整个建筑只有下图中间的这四根柱子作为支撑,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结构。
舍得文化中心 - 伞式结构体系 ©存在建筑 摄
从外面看。你只能看到屋檐的薄边。
舍得文化中心 - 宴会厅立面 ©存在建筑 摄
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参观者不仅需要了解白酒的制作过程,最好还要了解整个地区的地理状况,这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把所有的客房放在了屋顶上(上图建筑屋顶的凸出部分),让客人看到周围的环境。而展览空间、剧院、餐厅,还有研发中心等等,都在客房下面。这是客房入口处的照片。
舍得文化中心 - 大堂立面 ©存在建筑 摄
下图是研发中心,你可以看到挑檐成为了一种表达特定地域气候的结构,同时也是一种乡土的(vernacular)建筑语言。
舍得文化中心 - 办公楼南侧山墙 ©存在建筑 摄
这是屋顶层,人们进入房间前会经过的空间。
舍得文化中心 - 顶层客房区休闲空间 ©存在建筑 摄
从这个项目早期的构思中,我们总结了一个想法,就是要真正理解这些不同层次的空间(室外、半室外、半室内、室内)是如何共同发挥作用的。
温州医科大学留学生教学生活楼 - 空间概念 ©FCJZ
在上面的图示中,正中间是一个庭院,它是室外空间。庭院外面涂黑的部分,是开空调的室内空间——中国许多地方都必须要有空调。再向外的一层空间被极深的挑檐所保护,可以用来举行各种活动。最后是这个大挑檐,它就像一把雨伞。
这个建筑就像是一个空心的伞状空间,空心部分指的是庭院。你可以看到它的剖面。
13
温州医科大学的国际交流中心
下面这个项目是温州医科大学的国际交流中心。温州,顾名思义,它的气候温和,十分宜居,建筑因而可以非常开放。
温州医科大学留学生教学生活楼 - 总图 ©FCJZ
从总平面上你可以看到,建筑屋檐挨得很近,可能中间只有50厘米。在低点手绘透视图上看起来是这样的。
温州医科大学留学生教学生活楼 - 枫栖室 ©FCJZ
阳光和雨都会从这个缝隙中倾泻下来,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师生们得以亲近自然。

温州医科大学留学生教学生活楼 - 清水混凝土大屋顶 非常建筑 提供
这就是建筑屋檐之间的缝隙。不过在施工期间,缝隙暂时被木板盖住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校园里的八栋建筑都是这样连接在一起的,空间既连通又互相独立。它就像一片小森林,创造出宜人的微气候环境——这是我们设计的终极目标。

温州医科大学留学生教学生活楼 非常建筑 提供
这个项目还在建设中。
温州医科大学留学生教学生活楼 非常建筑 提供
气候和空间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生活的方式。我们喜欢空调和暖气,甚至依赖它们,但我们始终应该有别的选择,应该总是有机会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客户可能不会提出这些需求,但我们作为建筑师,应该让客户知道,我们或许比他更关心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
 03  
建造:土木在民间
Technoics: Tu Mu Goes Vernacularism
接下来要谈的是“建造”。标题中的“ Tu Mu”在中文里的意思是泥土和木头,我们用这两种材料来象征“建造”。但是,长久以来,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宗教建筑主要以木材为主,连土都比较少见。
老百姓生活的建筑是怎样的呢?我们并不常关心这个问题。
然而,有一群建筑师——很多都来自南方——开始对中国的民居做非常系统性的调查。我的一位老师傅熹年参与了很多这样的调查,画了很多相关的图纸。我很推荐他的《浙江民居》。封面上没有署他的名字,但他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吴兴南浔河西百间楼某宅 ©《浙江民居》
这是一张表现当地建筑风格的速写,你可以看到建筑立面上有不同的肌理。木质部分很轻盈,而且构造精巧,与大型纪念性建筑中对木材的使用方法完全不同,它具有某种令人愉悦的品质。
14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DID STUDIO 摄
我们非常幸运,有机会去探索和重构这种木结构民居。上图这组这些乡村建筑坐落在山城重庆,它们并不是典型中式建筑,当然也并不是所谓西式的。
这组建筑从1891年开始陆续建成。在那个年代,这可能是最基础的建筑形制之一。有的建筑年代久远,差不多可以成为古迹了。
我们接到的任务包括三类:修复有文物价值的建筑,改造优更新其它历史建筑,新建具有传统风貌的建筑。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场地紧邻长江 ©DID-STUDIO 摄
这张图就是项目的所在地,我们的建筑就在长江边上。
我们尽最大努力保留了场地原有的石阶、地基,还留下了状况尚好的砖。当然我们在其中加入了一些植物。下图右边是新建筑,左边是老建筑。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保留青石大台阶,新老建筑分布左右 ©DID STUDIO 摄
当你拾阶而上,可以看到左边修复过的夯土墙面,对面是改造更新的建筑。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青石台阶尽端 ©DID STUDIO 摄
当你回过头,你可以在建筑的夹缝中看见对面的城市。这样狭窄的空间在中国的新城里是很难看到的。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青石台阶 ©方子语 摄
双坡屋顶成为了一个重要元素,帮助我们为整个设计建立一个系统性的概念。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屋面层叠 ©DID STUDIO 摄
我们发现在这过去的120年间,虽然木头都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但已有了不同的使用方法。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分解轴测图 ©FCJZ
比如上图中左下的建筑的三角木桁架结构,这并非传统中国古建的举架,而是接近现代的做法。

我们觉得这里大有可为。于是我们对历史建筑的木结构进行了修复,并为周围活化更新的建筑设计了新的胶合木桁架,有些地方还引入了钢架。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结构类型 ©FCJZ
我们一共做了10种剖面形式。有的结构很传统,有的采用了新型胶合木桁架,也有钢架。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新老结构并存-损毁重建部分采用新结构©DID-STUDIO 摄
照片里,旧的三角桁架结构后面是新的胶合木桁架(laminated-timber truss)。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5#损毁重建部分-木桁架结构 ©DID-STUDIO 摄
我想提一下,以前的人们做桁架结构的动机是想节省大截面的木料。有了桁架,即使用细一点的木材也可以实现较大的空间跨度。
因此,新的桁架虽然形式不同,但延续了这种传统的理念,而不是单纯重复传统的形式。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1-改造建筑-木桁架 ©DID-STUDIO 摄
上图展示了是另一处新桁架,下图是钢结构在室内外看的效果。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新建建筑室内 ©DID-STUDIO 摄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屋面出檐 ©DID-STUDIO 摄
里面展出的是故宫的文物。二战时候,许多故宫文物从北京南迁至此。
下图你可以看出新结构覆盖的空间是如何被使用的。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5#损毁重建部分-木桁架结构 ©DID-STUDIO 摄
15
中央党校景观
今天,木材已重新在世界范围内作为结构材料广泛使用,其生产方式以及使用方法都被重新审视。
中央党校景观 非常建筑 提供
我们还做了另一个木结构的凉棚。它的结构是一个杠杆系统,悬臂由两个相互垂直的部分组成。这个项目从传统中吸取了一些东西,虽然从外观上看起来好像和传统没什么关系。
中央党校景观 非常建筑 提供
那么,我们一直研究的建构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当然也会使用其他的材料,但是我们正在积极地推广木材。
16
山东潍坊正大鸡蛋科普馆
下面这个项目是一个小博物馆,业主是新加坡的一个农业组织。我们使用胶合木(glulam)并将它弯折成下图这样的拱。这对于美国建筑师来说是一项相对熟悉的技术。

山东潍坊正大鸡蛋科普馆 ©FCJZ
这是工地照片。
山东潍坊正大鸡蛋科普馆 - 施工现场  非常建筑 提供
我们正在研究正交层压木材(CLT),但暂时没有机会在项目中使用。
17
二分宅
二分宅 ©舒赫 摄
聊完了木,接下来该聊聊土了。
二分宅  后院 ©FCJZ
在“二分宅”项目中,我们做过夯土外墙。下图是建筑入口处,你可以看到室内的结构,我们用的是胶合木框架。
二分宅 门厅 ©FCJZ
18
深圳南头古城砖亭与社区中心
当然了,土作为材料的一种表现形式是
这是一个小亭子,这里的砖块同时也是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让我们得以做出比较大的悬挑结构。

砖亭 ©田方方 摄
砖亭 ©田方方 摄
而看灰缝,有些很宽,有些很窄,取决于我们放入的钢筋数量。这并不神奇,而是出于理性考虑的。
砖亭 - 细部 ©田方方 摄
那个小亭子位于深圳著名城中村——南头古城的外面。后来我们又得到了一个机会去设计这个城中村的社区中心。它也是一个砖建筑。
南头古城邻里中心  ©FCJZ
作为一个公共建筑,我们把主要的交通空间都放在建筑外面来表达公共性,同时创造几条通往一些服务设施的捷径。

另一个砖材料的应用是在嘉定微型街区,下面我会详细谈谈。我认为砖这种材料总有一天会被淘汰——当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远存在。我们想要停止使用砖材,但是做到这一点太难了,所以我们开始使用混凝土砌块。
嘉定微型街区 - 20号街区楼立面局部 ©田方方 摄
以上,我向大家展示了我们所做的项目,同时也和大家分享了我们的一些问题与思考。很多问题我们也没有答案,但我们喜欢保持开放的心态。
 04  
城市:对肌理的再思考
Urbanism:Reconsider Fabric
下一个议题,城市。
我不明白为什么城市肌理这个概念已经不受关注了,尤其是周边式街区(Periphery Blocks)的肌理。我认为周边式街区在提供了社交场所和城市空间品质文化方面至关重要。
19
嘉定微型街区
嘉定微型街区 ©FCJZ
这是一个上海工业园的项目,我们当时希望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小城市,具有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及人性化的空间尺度。
最后做出来的是比中国城市常见的街区小得多的空间。典型的中国城市街区边长大约有500米。在广泛研究了很多欧洲街区和美国街区后,我们决定采用其中最小的街区尺寸——40米乘40米,这个数据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
我们把这个项目戏称为“迷你街区”。但是建成之后来看,街区并不迷你。对于人的身体来说,这个尺度是很合适的。
嘉定微型街区 - 总平面 ©FCJZ
然后我们做了这个街区的建筑设计。你可以看到中间有一个广场。所有的建筑都是四层楼高。
嘉定微型街区 - 22个微型街区组成的城市肌理 ©田方方 摄
嘉定微型街区 - 全景鸟瞰,可看到限高为4层 ©田方方 摄
典型街道为10米宽。有些街道是车行的,有些街道是步行的。
嘉定微型街区 - 傍晚街灯亮起的街道 ©田方方 摄
所有的建筑二层都悬挑出来一点,为人行道提供遮蔽。
嘉定微型街区 - 街道 ©田方方 摄
嘉定微型街区 - 沿着步行道的骑楼 ©田方方 摄
下图里你可以看到远处有小停车场,旁边也有给市民停留休息的城市家具。
嘉定微型街区 - 街道生活出现了 ©田方方 摄
每个建筑至少一个庭院,创造出一种从外到内,再到外的体验。
嘉定微型街区 - 11号街区楼内庭院 ©田方方 摄
所以这个设计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规模上。之后,我们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探索更多不同的街区模数——当然,不能只有那种巨大的超级街区。

20
吉首美术馆
下面这个项目在湖南吉首,你可以从航拍图上看到周围环境原来的肌理。我们的设计是在这个肌理中间插入了一个建筑。
吉首美术馆 - 嵌入现有城市肌理 ©田方方 摄
我们要设计的是美术馆。基地最初是在城市新区中的一片开阔平坦的土地,阳光灿烂。但当时我意识到,那是一个孤立的区域,远离人间烟火。建立在这里的美术馆,真的可以把艺术和文化带给人们吗?
所以我向吉首规划局提议,可不可以在老城区中心的河上建一个美术馆呢?这样它既是一座可行走的桥,又靠近人们居住的地方。他们同意了。上图就是它建成后的航拍影像。
这条河在老城的中心位置,上面原来就有好几座桥。当地有建造廊桥的悠久传统。
在这张图里你可以看到周围不同时期的建筑肌理被这个新的美术馆将连接了起来。
吉首美术馆 ©田方方 摄
下面是一座当地的廊桥。有趣的是,它不仅仅是一个供人穿行的空间,更是一个线性的广场,某种乡村沙龙空间。
人们会来这里消磨时光,老人来这里见朋友,孩子来这里玩。这是一个公共空间,是承载人们丰富生活的场所。
风雨桥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非常认同这座廊桥所体现出的公共性,然后设计了两座桥来实现“小镇广场”的概念。
我们在最底下使用了钢结构,因为它能允许最大量的洪水通过,减少对建筑的冲击。钢结构还可以切断洪水中的浮木,不致堵住河道。人们可以走这座钢桥过河。
吉首美术馆 - 双层桥设计分析图-钢桥上的混凝土桥 ©FCJZ
钢桥上面的是混凝土桥,里面有一个画廊。将这两座桥叠摞在一起,就在钢桥的顶部形成一个拥抱上面混凝土桥的大展厅。
这是在船上看到的视角。

吉首美术馆 - 万溶江上的吉首美术馆 ©田方方 摄
这是桥上的步行层。
吉首美术馆 - 透过步行桥天窗仰望大展厅 ©田方方 摄
做建筑的人可能多少都遇到过怀抱美好愿景,但现实处处掣肘的情况。在这个项目上,我们真的很幸运,可以把概念贯彻落地。
我们在想,有的人或许对艺术完全不感兴趣,建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于是我们在美术馆腹部开了两个玻璃天窗。即便过桥的人没时间去美术馆,也可以瞥见美术馆里的场景,说不定会逐渐培养起对艺术的兴趣呢。虽然这可能太过理想,但至少我们尝试过了。
吉首美术馆 - 步行桥上歇脚的居民 ©田方方 摄
人们开始使用这座桥,有人甚至会在桥上打盹。下图是两座桥之间的大展厅。

吉首美术馆 - 大展厅内混凝土拱桥下方 ©田方方 摄
这是开幕展览的景象,展出了许多年轻的当地艺术家的作品。
吉首美术馆 - 大展厅 ©田方方 摄
这是画廊,展出了许多当地的民间大师的画作。
吉首美术馆 - 三层画廊 ©田方方 摄
这是两边桥头的入口。

吉首美术馆 - 东侧入口 ©田方方 摄
吉首美术馆 - 西侧入口 ©田方方 摄
因为河两岸的高差,你可能需要坐电梯或是走楼梯上去。然后从画廊向下走,就可以来到刚刚那个大展厅。
吉首美术馆 - 东侧入口大厅 ©田方方 摄
吉首美术馆 - 大展厅 ©田方方 摄
 05  
教育建筑:学习即生活
Education:Learning is Life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教育体系 ©FCJZ
教育在过去一百年里或许变化很大,但我们仍可以向过去的人学习。在这方面,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约翰·杜威(John Dewey)对我影响很大。还有陶行知,他是约翰的学生。
我的理念是:学习即生活。对于建筑师来说,重要的是如何设计一个空间去支持这样的想法。学习并不能发生在任何空间里。我们就想要用建筑对艺术院校的教育方式产生影响。
21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这是中国美院的校园设计,王澍设计了象山校区,我们则设计了良渚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总平面图 ©FCJZ
学艺术,都是要用手设计、画画的,所以所有的学习空间应该更像是工作坊。
团队合作也很重要,于是我们为整个学校设计了一个连续的工作坊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剖面图 ©FCJZ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已经建成的部分。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航拍 ©吴清山 摄
这是还没有放家具的样子。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工坊室内空间 非常建筑 提供
你可以从图上看到,工作坊空间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一榀一榀的框架形成富有层次的效果。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工坊室内 非常建筑 提供
从外面可以看到工作坊的山墙和大挑檐,邀请人们进出这些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郎水龙 摄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工坊出挑的拱顶 ©吴清山 摄
地毯式的工作坊空间,带有学生宿舍楼。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工坊宿舍 ©吴清山 摄
我们考虑的第三件事是,学生在这里的生活日常是怎样的?在我的想象中,晚上如果学生突然有了想法,就可以随时下楼去工作坊工作;白天如果困了,也可以随时上楼休息一下——只要老师允许。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作为展览空间使用时的工坊 ©李诗琪 摄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模型 ©李诗琪
我们当时还发动学生参与到校园的设计中来。他们做了一些模型来展示他们理想的校园生活场景,包括展览、上课、食堂吃饭、体育馆锻炼、廊子里休息、庭院中漫步。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工坊二层专业教室内教学场景 ©李诗琪 摄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食堂室内 ©李诗琪 摄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檐下空间 ©李诗琪 摄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体育馆的混凝土拱壳 ©吴清山 摄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工坊与院子 ©吴清山 摄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 校区景观绿化 ©田方方 摄
我们甚至还设计了一套工作服,甚至还画了一张画描绘他们穿着校服的各种活动。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FCJZ
22
大牛坊幼儿园
教育不仅仅与大学里有关,也与幼儿园有关。这是我今天要讲的最后一个项目。这个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来自附近的搬迁家庭。这个设计的想法是鼓励学前孩子学会交流、协作。
大牛坊幼儿园 ©FCJZ
每一层有四个教室,它们可以全部开放,连成一片,让整层楼变成一个巨大的游乐场。
大牛坊幼儿园 ©田方方 摄
我刚刚讲的最后两个项目,中国美院和幼儿园,都是预算很低的工程。
这很好分辨,当你看到非常建筑的项目立面上用了涂料,那它一定是个低预算的项目。因为我真的不太喜欢涂料。
大牛坊幼儿园 - 室内 ©田方方 摄
大牛坊幼儿园 - 室内 ©田方方 摄
这是教室室内,当所有门打开的时候,就和外面的大空间连成一体了。
大牛坊幼儿园 - 公共空间 ©田方方 摄
 06  
总结
Summary
重组拿破仑蛋糕设计 非常建筑 提供
我们如何对待从前辈那里继承的建筑传统呢?
我觉得,首先我们必须真的对它们感兴趣。拿我特别喜欢的拿破仑蛋糕来说吧,要改良一块蛋糕,你总得发自内心地喜欢它的味道,否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传统的建筑多少会有自己的不足,这一点也不必讳言。类比拿破仑蛋糕,它也有两个问题:第一,奶油中的水分会进入酥饼部分,所以拿破仑得趁新鲜吃,不然很快就不脆了;第二,拿破仑蛋糕不能切,一切就散架了,只能一人吃一块,所以不太适合作为派对蛋糕,毕竟派对的意义在于分享。
我们是建筑师,并不懂精通糕点制作,但是我们懂建筑。那么,如何用建筑的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
重组蛋糕设计图 ©FCJZ
我用巧克力做了一个盛奶油的池子,将奶油的水分与
酥饼
隔绝,这样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然后我们把酥饼在周围排成一圈,大家从旁边取一片,然后在中间的奶油上蘸一下,这样就可以实现一群人分享一个大的拿破仑蛋糕了。
上图是我们画的蛋糕食用指南。
重组拿破仑蛋糕设计 非常建筑 提供
我想,我们对待建筑传统,大约就像我改造拿破仑蛋糕一样吧:尊重传统原味,但根据我们的需求和场景改进了食用它的方式。
谢谢大家!
END
展览信息
中国建造:现代建筑百年对话
展览地点: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档案馆+美术图书馆
展览时间:2022年1月28日-5月16日
一个世纪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见证了中国建筑走向国际化的转折点。二十三位年轻人在1918-1941年间先后远渡重洋到这里攻读建筑学。作为中国第一代现代建筑师,他们学成归国之后建立了中国的建筑教育体系,致力于建筑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并完成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建筑作品。他们的设计一方面受到当年宾大所教授的布扎体系的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寻求与中国传统建筑语言的创新融合,进而通过更具实验性的创作探索属于中国的现代主义风格。他们的建筑作品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与进步。
这些建筑先驱们发起的国际对话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延续,其中重要话题之一是全球性建筑技术的探索和设计创作中本土身份的呈现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高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经济语境下,新一代独立建筑师继续在设计和教育双线实验,从不同角度探索具有中国特点的现代建筑表达,以批判性建造为推动文化进步的力量。
立足于中国建筑与宾大首次交集的世纪之后,本次展览审视在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中关键性的跨文化对话,以及中国建筑实践中的跨世代连贯性。展览分为历史和当代实践两个板块。历史板块回顾在宾大接受建筑设计训练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作品,突出他们对现代主义运动的回应,以及在设计中体现本土特征的尝试。当代版块聚焦于两位中国建筑师兼教育家张永和与王澍的作品。通过从艺术家工作室到乡村整体改造等六个不同规模项目的呈现,该版块展示了新一代中国建筑师平衡全球化和本土化关系的不同方式。 
策展人
林中杰,宾夕法尼亚大学
童明,东南大学
李翔宁,同济大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