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视觉·保险小课堂」第3期
导读:陆续登场的长期百万医疗险,对整个医疗险市场的影响几何?
大家好,我是Alex。
最近,市场上陆续有“保证续保期间突破6年”的长期医疗险问世的消息传出,新华、太平洋、平安健康分别将上线保证续保期间为10年、15年和20年的长期百万医疗险。
今天,我们将以保证续保期间为20年的「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险」为例,聊一聊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市场主流的长期医疗险的产品形态、调费规则,以及未来医疗险市场格局可能会出现的变化。
2019年11月12日,银保监会下发了新版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对长期医疗险的“保证续保条款”定义进行了调整,允许长期医疗险可以调费,使保险公司开发保证续保期间更长的长期医疗险成为了可能。
什么是“保证续保”呢?
有关于这一点,并不是很多朋友理解的“可以一直续、一直买”。
有关于“保证续保”,银保监会是有严格定义的。
2019年新版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对于“保证续保条款”的描述是这样的:
  • 第四条 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前,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原条款和约定费率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
  • 第二十条 保险公司可以在保险产品中
    约定
    对长期医疗保险产品
    进行费率调整
    ,并
    明确注明费率调整的触发条件

    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原则,触发条件应当客观且能普遍适用,并符合有关监管规定
  • 第二十一条 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产品不得约定在续保时保险公司有减少保险责任增加责任免除范围的权利。
不过,在《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当中,银保监会对于如何调费才是“符合有关监管规定”的,并没有做详细的解释。
于是,2020年4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长期医疗险的调费规则做了更加详细的规范。
简单来看,长期医疗险的“调费规定”最主要有以下几点:
  • 长期医疗保险产品应当以单个产品为单位进行费率调整。首次费率调整时间应当不早于产品上市销售之日起满3年,每次费率调整的时间间隔不得短于1年
  • 保险公司可以对不同组别的被保险人确定不同的费率调整幅度,但分组方式应当与产品定价政策保持一致,且不得超过产品条款约定的费率调整上限
  • 保险公司不得因为单个被保险人身体状况的差异实行差别化费率调整政策。
与「平安e生保·2020」相比,可以保证续保20年的「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险」的一大变化就是多了一个800万的总赔偿限额,也就是说在20年中,累计的理赔上限不得超过800万。
其次就是,投保年龄为0-55岁,犹豫期为15天,等候期为90天。
(注意:该产品尚未上市销售,大家也不要问我哪里可以买。)
在合同的保证续保条款中这么写着:
本主险合同是费率可调的保证续保型医疗保险合同,保险期间为1年,保证续保期间为20年……在保证续保期间内,无论本产品是否已经统一停止销售,我们均不会因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的变化而拒绝您的续保申请……本主险合同属于费率可调型长期医疗保险,您保证续保期间内续保时应缴纳的保险费是不确定的。”
该产品的调费规则与监管规定大致相同,比如首三年不得调费、后续调费间隔不得短于一年、调费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每次的调费上限不得超过30%等。
拥有更长保证续保期间的长期医疗险陆续推出,会给整个医疗险的格局变化带去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可以保证续保的长期医疗险的崛起,一定会对不能保证续保的短期医疗险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加上年初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对短期医疗险关于“续保”的宣传增加了诸多限制,以及各种互联网流量平台和各地政府主推的普惠型医疗险的登场,相信未来财产险公司经营的百万医疗险市场份额将会大幅缩水。
其次,长期医疗险将会成为市场百万医疗险的主流,并且市场份额会向几家传统“巨头”聚拢。虽然最近一年监管部门开始频繁地向长期医疗险释放政策利好,会极大地促进长期医疗险的发展,但是长期医疗险的经营和管理都相当有难度,无法维持较大客户规模的中小公司将难以在这个市场上竞争、生存。
再次,由于长期医疗险的竞争将会持续加剧且出现市场“群聚效应”,站在更高维度上的中高端医疗险将有更广阔的市场。随着中国居民人均收入的提升与生活品质的提高,中高端医疗险未来的增长空间仍很大,非常值得人们期待。
本课程的PDF课件将会发布于我的知识星球
欢迎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加入
(已有超过2,100人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历史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