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传统公募基金与投资顾问行业广受冲击,近三年来,美国由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规模呈指数型增长。同样步入大潮的国内智能投顾市场,一直以来暗流汹涌,却总让人似懂非懂。三个月前,这个市场终于发出了一声掷地有声的呐喊。
9月20日,海鲸金融宣布获3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智能投顾行业最大一笔融资。
海鲸金融由北美知名基金投资公司鼎新资本(Goldenwise Capital)投资创建,掌舵人丁华昆,年仅33岁,过去几年却早已在美国投资市场以一匹黑马的姿态闯荡出令人惊叹的成就:
九年时间,历经美国市场2008年金融风暴和过去几年的量化宽松大牛市,创下了管理资产增长2万倍、连续九年每年盈利、年化收益率超过40%的传奇业绩。
20142016年间鼎新资本多次被美国著名对冲基金公司排名机构Barclay Hedge评选为全球多策略量化基金十佳”;被英国知名金融杂志Acquisition International评选为加拿大最佳多策略资产管理公司”;华尔街著名金融杂志Futures Magazine主编、世界知名金融专家 Daniel Collins2016年初亦亲自执笔撰写其取得惊人成就的成功之道中国CCTV证券频道、美国彭博财经等财经媒体也曾多次采访并报道鼎新资本的投资策略。
这一次,创办海鲸金融、回归国内市场,是丁华昆在对全球经济局势和未来投资格局进行缜密判断后下的一步棋,也是他的投资王国从海外高净值人群走向国内大众市场的第一步。
作者|甲小姐
编辑|甲小姐
网址|www.xtecher.com 
微信公众号ID|Xtecher
第一桶金:危机之中神话初现
在那场至今令人唏嘘的风暴来临之前,人们原本不应无知无觉的。
电影《大空头》中,瑞恩·高斯林所饰演的德意志银行交易员这样跟他的潜在客户解释为什么这是千载难逢买空房地产市场的机会:
“Ain’t no one’s paying attention. No one, is paying, attention.(可没人注意到这事儿呢。完全,没人,注意到,这事儿。)”
圆桌的另一端是他的潜在客户,史蒂夫·卡瑞尔饰演的对冲基金经理好像略有所思。十分钟前,他这么跟挚爱的妻子说:
“It is a shit storm out here. You have no idea the kind of crap people are pulling… You know what they all care about? They care about the ball game, or they care about what actress went into rehab.(外面乱得跟坨屎一样。你根本不知道人们的情况有多糟糕……你知道他们都在乎什么吗?他们在乎棒球比赛,他们在乎哪个女演员又要去戒毒了。)”
风暴来临的比这些少数清醒者想象的更猛烈:
2008年,全球金融界黑暗无光,一片动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了全世界,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香港、上海等全球标志性股指惨遭滑铁卢,无一幸免。
这场金融危机百年不遇,市场情绪极度恐慌、遍地狼藉,资本资产定价剧烈波动,投资银行金融巨塔瞬间崩塌,无数投资人血本无归。
对大部分人而言,市场无疑张开了血淋淋的巨口将他们无情吞噬;然而在极少数洞若观火的“天才”眼中,危机四伏之处潜藏着莫大的机会。
丁华昆便是其中一员。
不同于《大空头》里久经沙场的职业经理人,丁华昆生于1983年,第一眼望见时,只觉得青春还未从他的身上褪去,难以和脑海中基金经理固有形象联结起来:五官清秀,文质彬彬,谈吐谦和又不失风趣,颇有一副书生气,乍看上去更像一名埋首于书本的学子。
“在人群中容易将他忽略,但当你注意到他,定会被他的气质所吸引。”友人如此评价。
2008这一年,25岁的丁华昆,正在温哥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他的第二个硕士学位。
他一边读书,一边拿着5000美金走入了这云谲波诡、动荡不安的市场。
他凭借着一流的数学功底,搭建起统计模型,给金融产品定价,在市场上寻找规律:“比如欧洲、亚洲市场都跌了,第二天美国市场跌的可能性有多少——都用统计模型算出来。”
市场混乱,很多基金或因触及强制止损线、或面临大规模赎回需求等困境,不得不在资本资产价格远低于理性价格时强制平仓出场,加上空头为了平仓而迅速买入等行为,造成资产价格短期大幅跌落——一旦发现离谱价格,丁华昆就迅速在股指、股票、期权之间买卖对冲,做无风险套利。现如今,“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在市场上已很少见,但2008年的极端市场,错误定价太多,有时竟会出现毫无风险的套利机会,“有时就像捡钱一样。”
丁华昆凭借抓取错误定价的操作机会,短短一年内,用仅仅5000美元的初始资金,成功在资本市场赚到了100万美元,并创造了一年内连续十一个月每个月盈利的传奇记录。
乱世出英雄,“罕见的回报,是市场提供的机遇。”
要知道,彼时还是学生的他,半数时间都专注于学业。在课余时间里以一己之力,究竟如何做到这一切?
一切都是自学而成。
在旁人眼中,丁华昆自小就是典型的“学霸”。他生于湖北,中考以全市第二名成绩进入市重点高中;大学三年就从南开大学数学系提前毕业;随后,拿到加拿大纽芬兰大学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以华丽的成绩获数学硕士及金融数学硕士学位。
2007年,他曾在对股市一窍不通的情况下独自进场,“把能交易的市场全部交易过了,把能犯的错也全部都犯了”之后,他逐渐认识到,将市场机制研究透彻,对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不足的短板有清楚的认知,扬长避短,是市场交易的基础与核心。
“像巴菲特说的,如果打一圈桥牌,你没发现谁是桌子上最笨的人,那很可能你就是那个最笨的。如果你想赚钱,你要了解清楚这个市场里的参与者是哪类人,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特征。”
彼时,周围同学似乎对投资兴趣不大,他就一个人开始了推敲:保险公司无论什么样的情况都要对冲自己的仓位,可能会不计成本地对冲;公募基金每月月底会收到工薪阶层的养老金,月初不管市场高低,都会把钱投出去……那时的他,没什么赚钱压力,干脆把市场当作实验场,“这个实验不成功,就去找原因,调节参数,改善它,不停地试,直到找出成功的方法。”
他快速找准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美国波动率市场。
在美国,“波动率”是一种可交易产品,市场波动越大,收益越高。美、欧、港、日都有此类产品,中国大陆尚未出现。但即便在美国,波动率市场也是在2005年左右才出现,直到2010年,才被高盛、摩根斯坦利、JP摩根等机构关注。如今,波动率市场增长迅猛,成交量高时,波动率指数ETF产品每日的成交规模就占整个纽交所股票交易量的5%到10%——而丁华昆早在2008年,就把这个市场研究透了。
入场时的5000美金,两周之内变成了1万,三月之内变成了10万,当时他作为初学者还很是激动——而一年过去,当这笔钱变成100万时,他早已胸有成竹,反而觉得平静。
在他看来,量化交易的核心,第一是“大数定律”,客观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交易成功率、每次交易的盈亏数额;第二是“控制风险”,靠自知的成功率来生存下去;第三,就是对既有操作策略的实践、总结、归纳、改进,以及心理性格的磨练。
“你做VC、PE,就要乐观,如果没有梦想,你很难相信马云最终能把阿里巴巴做起来;你像巴菲特做长线投资,要有平淡的心态,不给自己施加很多压力;你做量化,更需要理科的严谨,解方程一样地去研究市场,不带有太多心理波动,追求完美主义的性格会更好一点……”
他没测过智商。他说智商并非投资世界最重要的筹码——VC、PE更需要洞察力、情商、经验;巴菲特需要大智慧,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而量化投资者,更需要入木三分的严谨思维方式。
“入木三分地执着思考”,让丁华昆成就了自己。
业界黑马:鼎新资本北美崛起
2013年,凭借着在资本市场的惊人业绩,丁华昆接到了加拿大本地著名基金公司Spartan Fund Management Inc.的盛情邀约——恳请丁华昆为其管理一支量化基金,这支多赛特基金入选了美国CBOE交易所全球相对价值波动套利基金指数(彭博代码EHFI452)的成分基金。
由此,鼎新资本管理公司(Goldenwise Capital Management Inc.)正式在北美成立,并开创了加拿大华人创办的基金公司为本地西人管理资本的先河。
管别人的钱显然比管自己的钱压力大得多——风控有时比收益更重要,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比如,中间必须保持平稳,若中途回撤10%,很可能投资者就会撤资,后续再有多少盈利也和其无关,而让任何一个投资者亏钱了,其心中有关公司的形象和品牌就坏掉了。
既然制约如此之多,又早已实现财务自由,何苦一定要开公司呢?
丁华昆笑了。他说,当你在华尔街接触到的人和事逐渐增多,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华尔街的梦想——“华尔街的一个知名基金经理”,那种成就感,是单纯金钱无法给予的东西。
身处加拿大,很多投资移民原来在国内都事业有成,移民之后处在一种退休状态,过了两三年,往往都会觉得“生活里面缺点什么”,而且老得很快。
“所以很多人还是想有一份事业,这辈子能留一些更加浓墨重彩的东西。”
因此,自2013年开始,丁华昆开启了新的人生阶段,那时起,创办了绿光资本、有“华尔街男神”之称的Einhorn便成了他的偶像和目标。
在加拿大这个金融创新发展相对保守和滞后的地区,历史上的金融投资行业都是清一色的本地西人占主导,过去几十年,还从没出现过一家大型华人投资基金公司。成立于加拿大金融中心多伦多的鼎新资本,很快打破了这一局面。
丁华昆维系着他的神话:从2008年至今,连续9年,中途历经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和各类牛市熊市,每年都能保持盈利,且年化收益率达到了40%以上。
启动时管理着1500万美金,现在已达数亿美金;客户最初不到十个,现在已有180名左右——鼎新资本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成为加拿大量化对冲基金领域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
作为加拿大仅有的三家华人注册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鼎新不仅是加拿大唯一一家同时向加拿大和美国金融管理机构注册的华人基金公司,也是加拿大掌管资本规模最大的华人基金公司。这些“唯一”与“第一”,令“鼎新资本”在北美金融业名声大振。
鼎新资本以量化策略为核心,通过寻找全球金融市场上中短期存在的无效性和错误定价,以及市场上的重大宏观趋势,来实现较高的绝对回报——这种策略,在市场波动大的时候,尤其是大熊市的时候,往往机会更多一点,也正是这种策略,让丁华昆早年在股灾之时创造了奇迹。
创造鼎新资本华丽战绩的,是一支同样华丽的战队。
每个团队都有着自己的基因。数学背景的丁华昆,吸引了一众类似的人,有时大家不需要太多沟通就心心相通——公司就像一个奥林匹克集训队似的,一直是个“学院派团队”。
基金经理于明,高中时就获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因对金融行业的喜爱,毅然放弃保送北大物理系的机会,报考了复旦财务金融系,毕业后进入中金,之后在美国获MBA学位,毕业后进入由索罗斯门徒创立的一家美国著名对冲基金工作,之后随家人移民加拿大,加入鼎新资本;高级策略师王荣光,14岁进入中科大数学系,哈佛大学数学博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并曾在华尔街顶尖投行美林银行、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银行担任高级职位……
如今核心投资团队共8人,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均为世界名校数理科班出身,且在全球顶尖投资公司美林银行、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平安信托、美国对冲基金Dalton Investments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等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投资领域确实只能找最精英的人才,所以我招人的时候,就一个原则:人要比我聪明。”
不仅要顶级聪明,还要同甘共苦。丁华昆采用优厚待遇和激励机制,朝着“全员持股”努力,以留住最精英的人才。
他说,自己的管理风格在两个极点中切换:有时“无为而治”,职责划分清晰之后,就让员工自由发挥,不加更多限制;有时又强调“军事化管理”,日常运营、财务会计、风险控制、合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让团队像军人一样严格遵守。
过去几年,鼎新资本一直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从不接受采访,也不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只是在北美基金行业会议或某些华人亿万富翁的小圈子里偶尔听到它的名字。鼎新资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全球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如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Fund),及个人净资产达500万美元以上、社会财富TOP 1%的高资产和超高资产净值客户。
回顾过去三年,丁华昆说,美国市场的认可度远超自己的想象,反倒是中国投资者对美国金融行业的了解程度远低于预期。
创建之初,鼎新资本原打算服务中资背景的机构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可如今的客户中,有近70%是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西人个人投资者和西人机构;华人群体仅占总客户数量的30%。究其原因,海外基金行业上下游发达,即便鼎新资本从未做过市场,只要业绩好,欧美的机构通过一些基金数据库就会闻风而至——而整个华人的海外投资市场,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生态链,由于语言和专业知识的障碍,华人群体对海外金融投资还处在信息不对称的摸索和尝试阶段。
这么一回顾,丁华昆突然明白了接下来路在何方。
回望中国:海外投资大势所趋
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体一直没有恢复元气。
虽然各国政府不断采取各种货币、财政政策以提振经济,但本质来讲,是将以后的社会经济提前透支,把负担交由下一代人来承担。西方民主社会的弊端之一,是大部分政策会有温和的左倾偏向,例如通过如通货膨胀、量化宽松的方式来刺激经济,而非通过较短周期的强硬举措来解决问题,以致社会陷入左右为难的泥沼。
中国虽面临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但自有优势,整体经济尚处于稳定的上升态势,未来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将有更广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人民是最勤奋的,短期内可以找到很多解决办法,而且中国的宏观政策也有很多空间,日本已经完全没有空间,欧洲已经快接近日本了。”
对于中国人而言,下一个历史性投资机遇在哪里?
房地产已经退出了投资机遇的舞台,中国人口的拐点已经到来。在丁华昆看来,接下来中国有两大历史性投资机遇:一是伴随着崛起的创业市场的股权投资,二是日渐成熟的金融市场。
十年前,中国人普遍没有“理财”概念,储蓄完了就买房子,直到过去五六年金融行业才逐渐风靡。欧美人三分之一的财产放在金融市场,但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可能仅有百分之十几,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虽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海外投资者的投资占比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2014年,中国居民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人数已经跃升至全球第二位。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总量在4.4万亿美元左右,但仅有5%投向海外,可见市场潜力之巨大。
虽然我国政策对海外投资仍有管控(人民币目前还不能自由兑换,每人每年仅有5万美金限额),人民币国际化却是必然趋势。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证券化是大势所趋。如今,投资美股、港股的大陆居民已超过100万, 线下海外资产配置年增速超过100%,未来增速还将进一步加快。
此外,海外投资并非高净值人群的独有需求,随着经济向好,国内会产生越来越多拥有海外资产配置诉求的民间资本,普通投资人需求亦日渐强烈。
海外投资具有三大核心价值:首先,对冲单一经济体的宏观风险;其次,分散本币的汇率风险(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最后,通过参与全球投资市场,捕获跨区域、不同周期背景下的投资良机。
纵观历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货币证券化的过程中海外投资需求皆出现爆发式增长,“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启动,它的速度会非常快,市场需求总量将非常庞大。”
需求巨大,可产业链才刚刚开始。
做海外金融市场的华人基金经理在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如果想找有证监会注册、有几年业绩的,全球范围也只能找到十来家,再把业绩筛一筛,能够吸引投资者的就更加少了。随着中国的金融市场走向专业化,产品复杂度逐渐上升,未来,更需要一些专业金融机构给投资者打理资产,而不是亲历亲为。
从业两三年后,丁华昆深刻地意识到:中国市场有断层,海外投资供需严重不平衡,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
“中国的潜在投资需求应该远远大于北美。它目前就像一只沉睡的狮子,潜力很大,只是还没有苏醒过来。”
对于丁华昆而言,这也意味着,华人海外投资这一未开发的处女地,将成为一条巨大的赛道。
再度创业:海鲸金融智能投顾
服务北美“千分之一”的高净值人群,圈子小而精,但要想开拓更大的中国市场,做法自然不同。
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亿万富翁,面对海外投资,往往处在同一起跑线——他们需要一种比资产管理更加“到位”的服务,帮助对海外市场一片迷茫的他们打开海外投资的窗口,迈出第一步。
可人力终有穷尽时,一个传统的基金经理能够服务的人群数量极为有限。怎么服务更多的人?
“智能投顾”,丁华昆有了答案。
于是,鼎新资本投资创建了“海鲸金融”,主要业务即为针对中国用户海外投资而量身打造的智能投顾产品。
“智能投顾”,又称机器人投资经理(英文称为Robo-advisor),顾名思义,以前端智能化的流程配以后端的投资产品,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资产管理。通过机器复制优秀基金经理的模式,将极大地解放人的精力,一个基金经理就有可能服务成千个甚至上万个投资者。
那么,海鲸金融的智能投顾和其他智能投顾产品差异何在?
这要从智能投顾的两大派系说起。
“智能投顾”,最早兴起于硅谷希望改善金融行业的IT人士,可后来逐渐发现,非金融背景的人来做,最大问题是无法提供很好的金融产品——前端的IT服务做得天花乱坠,后端的金融产品却交付不好,导致最终变成一种“销售平台”。
所以,近几年北美智能投顾的大趋势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开始入场,他们和IT结合,潜力反而更大。预计未来经过几年发展,最终金融背景的场内人士将会占据主导。
大部分智能投顾公司专注于ETF被动投资,他们的逻辑是大部分人战胜不了市场,只需要保持中庸、跟踪市场就行,但海鲸金融不拘泥于被动追踪市场,而是采取主动积极的方式进行量化投资。
同时,海鲸金融清楚地认识到,主动量化投资目前并不能完全以机器人智能的方式解决,它需要拥有强劲金融背景的专业投资经理根据复杂的市场进行判断,随时调整,这不是纯IT团队开发的智能投顾产品可以做到的。
“在金融投资端,我们还是华尔街血统出身的基金管理公司,我们只是把前端智能化了。”
简言之,海鲸金融不做“销售平台”,仍坚守“基金管理公司”的内核,沿袭几年以来积累的一流量化投资策略,目的在于不仅好用,同时也能真正交付更好的投资业绩。
重视后端,意味着要着重打磨量化交易模型和交易策略,而丁华昆团队也在努力把这一部分工作逐渐自动化。在保证回报率优良的同时,海鲸金融还将提供针对海外金融市场的咨询建议,“扶上马,送一程”,是其所承担的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海鲸金融并非典型的创业公司,作为从鼎新资本内部独立出去运营的项目,海鲸金融已根深叶茂,团队早已在北美市场久经考验。投资人出身的丁华昆对风险管控自然严格,看待创业这件风险巨大的事,他说,“海鲸金融的风险相对来讲是比较小的。”
除了积淀深厚,“商业模式清晰、不烧钱”也是丁华昆定下的原则。“当初跟投资者交流,他们一眼就能看到我们的这个基因,给我们很多钱,但我们也不会去烧。”

如今,海鲸金融、鼎新资本在海内外双线同步运营,海鲸金融的IT运营核心在北京,团队目前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香港、北京等地。海鲸金融中国区CEO张小磊先生表示,海鲸金融将成为一个独立品牌在全球运营,致力于成为智能科技金融投资领域的领军者。
未来,海鲸金融将和鼎新资本共享投资策略,丁华昆仍将专注于投资部分,而前端IT部分会让更加专业的IT团队去打理。
目前,海鲸金融的目标群体为全球华人,以美元投资海外金融市场。在张小磊看来,受人民币持续贬值与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人们更希望通过抓住人民币与美元在未来几年的波动趋势来进行投资,海鲸的美元投资策略正是对应这部分用户的实际需求。未来,鼎新资本在北美地区也将进军智能投顾领域,服务范围将从高净值人群逐渐扩张,更加全面。
与国内目前的基金管理公司相比,海鲸金融开设了“专户理财”,即投资者把钱放在自己的海外券商证券账户里,而不是公共的资金池,这样,客户的资金安全既能得到保证,同时也能增加控制能力——每时每刻都能看到自己账户里的投资标的是什么、资金流向是哪里,而这正是海鲸金融的绝对优势。
海鲸金融的核心产品——“海鲸专户投资”即将全球上线,“将专注于海外金融市场投资,以便捷的方式、亲民的价格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华尔街私人银行般的服务和顶级的基金投资产品。”
根据美国市场预测,未来五年美国智能投顾市场资金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8%,到2020年,资产管理规模有望突破2.2万亿美元,智能投顾将大幅取代传统银行、券商的投资顾问业务。
放眼前方,海鲸金融将迎来大山大水。
原力觉醒:此时此地不枉此生
丁华昆自孩提时代起便不同于其他同龄人。他从经商的父母身上学到了自律性风险控制和对市场的敏感性,童年时起就做事专注,静心自律。他高中曾梦想做建筑师,偶像是贝聿铭,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计算机数学领域。大学时,也曾经历人生迷茫,渴望早点接触社会找到目标,干脆三年就毕了业。
如今,依然年轻的丁华昆心态却颇为淡然。
他服务的投资者,很多是亿万富翁,人生经历辉煌,“和各类精英群体经常交流,能学到很多人生哲理,对某些东西会看得比较淡一点。”
财富对他早已不是人生的核心。他说,最重要的是平静的心态和平淡的生活。“你可以把自己弄得很忙,也可以把自己弄得简单,我们现在尽量让自己简单,让我们的投资策略简单,让整个公司运营简单,让我们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也尽量简单。”
“简单”,如今成为丁华昆最重要的信条。“人每天只有24小时,现在信息比较泛滥,如果弄得很复杂,就容易埋没于烦琐之中。简单很重要。”
如今,丁华昆的投资生活平静,少有特别兴奋或激动的时候。但他说,有一个时刻,他的确感到“原力觉醒”
过去一年多,当他在策划海鲸金融的时候,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召唤——中国投资者走向海外金融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历史大机遇摆在面前,自己刚好有能力和基础去实现它。
于是,向来平静而内敛的丁华昆,对他的精英团队说了一段朴实而澎湃的话:
“如果我们这一辈子真的想要在这个领域里有所成就,就立即行动,脚踏实地的去干。等几十年后老了,回忆这辈子,就能发现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没有虚度青春。”
此时此地,不枉此生,丁华昆的前路坚定而清晰。

我是Xtecher甲小姐,如果您有国内外科技行业新鲜资讯或独到见解,欢迎与我联系。
微信:JJJessica0114
(添加好友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
点击 | 关键词 | 查看对应内容
Xtecher 精品文章
 人 物  
人工智能
车和家 李想丨51猎头 刘维
虚拟现实
鑫易维 彭凡|影创科技 孙立
大数据

Datatist 宋碧莲 | 职品汇 龚才春
星环科技 孙元浩 | 人才易 葛昊
航空航天
大健康
Fintech
 特 写   
人工智能
大数据
航空航天
Fintech
如果你拥有高精尖科技创业项目,Xtecher将为你提供:
1.专业的科技人物特稿和视频拍摄
2.在Xtecher官网、APP、微信的全方位展示
3.最专业的科技圈投资人、政府资源、产业资源
4.创业企业品牌管家与PR服务
即刻扫码,联系我们。
微信号:Xtecher

关注未来的人
都关注了Xtecher
   活动推荐   
创业者与投资人就像是一段婚姻,
靠谱的投资人不单与创业者结契,
更会妥善经营,相互扶持。
《2016年度我最喜爱的投资人》提名正式开始!!!
此时此刻,
提名你心目中最能帮助创业者的投资人,
是最好的年末回馈,也是更长情的陪伴。

扫描、长按二维码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参与提名
Xtecher将为最终入榜的30位投资人,
赠送Xtecher官网(www.xtecher.com)项目详情全年免费浏览权,
期待您参与提名。
▼  ▼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