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昊又创业了。这很符合这位从小到大就不按常理出牌的90后的一贯作风。
中考时他以年级第一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却因无人可以回答他“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而变成“问题少年”,整日沉迷于研究电商和计算机;大学暑假,他在美国的宿舍里开发了一个电商平台,盈利数百万人民币,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研究生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这一回,他又放弃了硅谷优越舒适的甲骨文工作回国创业,在他眼里,甲骨文是“硅谷养老院”,这可不符合他。
采访、作者|欧拉拉
编辑|甲小姐
网址|www.xtecher.com 
微信公众号ID|Xtecher
逃离养老院
一位人工智能公司CTO曾经给Xtecher讲过一个笑话:如果你是个特别喜欢打网球的工程师,你想天天打网球,怎么办?去甲骨文工作吧!
成立于1977年的甲骨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系统公司,如今却被冠上了“硅谷养老院”的称号。“每天过了下午两点钟就不知道干什么”,“如果每天工作超过四个小时,你就是神经病”,此类评价不绝于耳。
葛昊属于这个“养老院”里过得最为百无聊赖的一员。完成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方向硕士学业后,他进入甲骨文,从事物联网云计算领域方向的工作。

“硅谷养老院”甲骨文公司
“一眼望到三十年后的生活。”拿着近十二万美金的年薪,葛昊依旧过得非常郁闷。其实,以他的物质条件其实能过得非常舒服,眼看着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在工作之余探险、旅游,朋友圈里晒一晒——他完全有能力过上这样的日子,却偏偏觉得难受得如坐针毡。
就在他焦躁不已的时候,在社区活动中遇到了研究生同学张焕晨。学习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张焕晨在毕业后进入Google,任职Google Shopping软件工程师,两人工作不同,但对硅谷一成不变的生活,都感到无聊乏味。
两人一拍即合,“走,回国创业去。”
去年四月,葛昊和张焕晨双双辞职回到国内,着手准备创业。
赛道选择
结合自身背景知识和技术,他们决定干软件开发。
纵观国内软件行业,他们看到了两条可行的路:一是CRM软件方向,另一个是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方向。
相比于CRM软件,人力资源管理是纵深更深的细分领域,且有较高的行业复杂度,在技术层面上更容易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如果在一开始就去解决一个很大的问题,很难形成小范围的垄断,品牌优势也很弱。而我们解决一个非常细分问题,让客户的选择空间只锁定在我们一家。”
目标确定了。
经过了三、四个月的市场调研和战略构想,葛昊和张焕晨在去年八月成立了“人才易”,公司定位于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非常顺利地拿到由真格基金和天使投资人王刚领投的100万美元天使轮投资。

一起“逃离养老院”的葛昊与张焕晨
为什么融资能够如此顺利?
葛昊告诉Xtecher,一方面是因为由张焕晨带领的技术团队对于公司产品的构想有能力很快落地实现,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具有极大市场容量、痛点明显的行业。
市场之痛
在中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绩效管理系统都源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通用管理系统所提出的那套体系——以年度作为考核周期,在目标制定和系统迭代上都更新得十分缓慢。
二十年后的今天,无论是面对外部市场的剧烈变化,还是面对企业内部快速增加的业务复杂度,上一代系统都难以真正发挥价值了。
一方面,对于类似华为、美的这样的中国制造龙头企业,当他们还不是第一名时,通常的目标是成为第一,超过第二名百分之多少,更多的考核只停留在业绩方面。而当他们成为行业第一并领跑于市场后,企业管理体系的目标设定和战略方向就都成了难题,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优化的改革需求格外迫切。
另一方面,那些人数在一两百人左右的成长期公司同样需求强烈。他们通常已经有了不错的起步业务,自上而下都在拼命赶速度,对于内部人事的管理和绩效考核未花费足够的精力,可粗放发展到一两百人后,必须开始转型为精耕细作的模式——这类公司此前在这方面的建设和思考几乎处于空白阶段,他们急切地需要搭建一个能够适应公司快速成长步伐的人才管理系统,以优化管理效率。
目前国内以上两类企业中,有人才及绩效方面需求的公司多达二、三十万家。
产品特点
市场痛点如此明显,此前难道就没有公司想去解决它?
葛昊告诉Xtecher,例如北森这样的老牌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也在提供相关产品,但目前中国市场还没有一家公司像人才易一样如此专注于这个垂直领域。
今年三月,人才易第一代绩效管理云平台开始内测,六月公开发布。经过一轮宣传推广后,一些公司主动找到他们,有急切需要搭建人才管理系统的,也有曾经购买过别的类似系统但反映用得很难受的。
“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我们看做是这个产业的一次消费升级。”葛昊认为这是他选择这个领域后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一定要把一个问题解决透彻,让用户用起来足够舒服。
人才易的目标客户群体普遍处于三大趋势之中:正在从传统制造业转入知识型经济产业;正面对由移动互联网发展引发的人力管理变革需求;正迎来90后逐渐成为职场主力的现状。
结合这三大趋势,人才易选择以互联网知识型产业为切入点开发第一代产品,打造了第一代绩效管理云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以解决知识型企业绩效管理难题。

不同于传统绩效管理解决方案,人才易的解决方案逻辑上参考了Google的OKR(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管理方式。
OKR即目标与关键结果法,它通过设置企业不同层次的目标和关键结果,帮助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团队同事之间保持量的沟通和协作。这个方法在上世纪末创建于Intel,成功于Google,并帮助Google从创立发展到如今的几万人企业。
在操作系统上,人才易第一代绩效管理云平台也并不止步于SaaS系统,而是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包含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实时反馈、数据概况、四个模块。
在价格方面,这套解决方案常规价格在每年三至五万元之间。今年七月推出整体解决方案后,人才易很快获得了不少大型科技企业的关注,目前已经有三十余家公司签订合同成为其客户。
华为主动找到人才易表示对其产品非常感兴趣,目前双方正在针对于具体需求进行沟通;美的已经和人才达成第一期合作,第二期合作方案也正在按照计划进行。而未来,他们相信这样的通用功能足以覆盖数万家企业。
目前,人才易正在进行A轮融资,目标是1500万到2000万人民币,他们计划这笔资金将会用于产品复杂度的深入、叠加,以及扩充商务销售和售后维护团队。
问题少年
生于1990年的葛昊算得上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仅克服了很多从技术岗位转型的创业者普遍头疼的管理和商业落地难题,他对于市场规律的把握也有着很多深入思考。
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他曾以年级第一成绩升入重点高中,却变成了父母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原因很奇怪——他想不通,为什么要学习?在他看来,高中生想要学习成绩好这件事非常简单,而弄懂为什么要学习这件事就很难了。

他拿着这个问题去问同学、老师、父母,但没有人给他一个满意的解释。“他们告诉我这样能上一个好大学,可然后呢?”没有得到满意答案的他不愿再闷头学习,他的注意力逐渐被一些别的事情吸引。
2006年,高二的葛昊开通了他人生的第一张银行卡,在淘宝注册了账户,跑去告诉他当时的老师:“您知道有个非常牛逼的网站叫淘宝吗?我想去做电商,这个东西很有未来。”
当然,这个提议被否决了。辍学干电商“未遂”,但葛昊没有死心。他自己在淘宝上开了一个小店卖mp3,从阿里巴巴进货,再从淘宝卖出,一个mp3利润高达近百元,这让他早早尝到了甜头。
除此之外,他还和同学一起尝试开发校园BBS,“搞几本技术方面的书,自己学。”
“父母和老师对我非常失望,班主任甚至觉得这孩子怎么这样,一天不知道想些什么这么想不开。”
就这样,抱着“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他失望地度过了整个高中,却没耽误自己磨刀,并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的各种考试。
第一桶金
来到美国的葛昊继续失望了,他发现,其实美国教育和整个大环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大一暑假,他没有回国,整天窝在宿舍感到无聊,就开始琢磨着自己弄一个电商网站来玩玩。
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网站生意开始就已经变得红火。暑假结束,他一边上学一边运营网站,一度忙到不可开交。多亏有时差,白天上完课后再回到宿舍当客服去回答问题,“美国晚上八点是中国的九点,我准时上班,干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继续上学。”
但由于网站发展过快,最终他无法学业、网站两头兼顾,权衡之后,他选择休学一年专心运营网站。“当时觉得这个机遇挺好,那就接着做做看。”
直到2012年,国内电商投资开始火热,海量资本倾泻而入,获客成本飙升。这时,葛昊理智地选择收手并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我们撤离的时候好多人刚刚才进来,如果继续跟着第二波做海淘可能就死掉了。”而这时,葛昊已经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数百万人民币,他不仅有能力承担后来自己在美国的所有开销,还进行了一些投资。
“可怜”的创业者
也许正是由于之前的丰富经历,让原本在硅谷过着令人羡慕的安逸生活的葛昊觉得如坐针毡。
“反正就是忍不了。”葛昊决心回国创业,经历过创业的他对于创业已经有一套自己的解读,“我觉得选择创业的人,其实是挺可怜的一批人。”
人才易的投资人王刚曾经对他说,创业的过程就像是从零开始,以垂直的角度往8848米的最高峰往上爬——是没有一点坡度的。
葛昊对此很认可,他认为,像他一样热衷于创业的这个群体是同一类人——每上升到一个阶段进入平台期就会感到难受,一定会待不住想继续往上走。而这个过程实际是很痛苦的,从组建团队,到A轮B轮,甚至到IPO,一轮一轮下来面临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根本停不下来。
葛昊告诉Xtecher,他曾在一个会上听过滴滴的程维这样说:一个公司的价值有多大,取决于对行业的变革有多大。对行业的变革越大,所受的阻力就越大——当一个人身价上百亿时,他承受的痛苦会非常之大。
那为什么还要义无反顾地选择创业这条路呢?
葛昊说,他无法拒绝“可能改变一个行业”所承载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志存高远,路在脚下
人才易团队目前有十五人,其中十人是产品技术团队。“目前我们工程端偏重了一些,下一步我们会加强商务的环节。”
葛昊认为,对于人才易这样尚在起步阶段的公司来讲,很难建立所谓绝对的技术壁垒,但只要公司的战略发展定制方向正确、思路清晰,技术壁垒在两、三年后自然会逐渐显现。
当下,落实到产品中,他们必须把每一个客户服务到位。在匹配需求的过程中,团队会对不同场景中问题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这是对于团队成长最关键的部分。

葛昊告诉Xtecher, 一般来说企业有两方面的数据,一类是来自外部的业务数据,另一类是来自内部的人力资源数据。目前市面上很多公司都围绕着企业外部数据在做分析和优化,而人才易是反其道而行之。
一旦积累了一定量的用户和数据后,他们的下一步将从内部人力资源数据出发,结合企业外部数据,开发更为先进的数据分析优化服务。如此一来,相比于那些只做外部业务数据优化的公司和产品来讲,人才易将具有更独特的竞争优势。
“志存高远,路在脚下。”这是葛昊目前的心境。虽然放弃了硅谷优越舒适的生活,加入了创业者这群“可怜人”的队伍中来,他却倍感幸福。
他深刻地感受到,当他在和很多中大型企业的管理层聊天时,他发现这些管理者面对快速滚动的时代步伐,都怀着一种深深的不安和恐惧。
而他亦深知,企业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
这构成了他前进的坚定信念。作为国内人力管理软件的早期探索者,他希望人才易的产品能够帮助这些企业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助他们持续增长,消除他们的不安。

我是Xtecher高级记者欧拉拉,如果您有国内外科技行业新鲜资讯或独到见解,欢迎与我联系。
微信:Oulalala
(添加好友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
Xtecher官网平台现开通认证作者,
有发稿意向的个人或媒体,可联系微信:jueshao121
(添加好友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
点击 | 关键词 | 查看对应内容
Xtecher 精品文章
 人 物  
人工智能
车和家 李想丨51猎头 刘维
虚拟现实
鑫易维 彭凡|影创科技 孙立
大数据

Datatist 宋碧莲|职品汇 龚才春
星环科技 孙元浩
航空航天
大健康
Fintech
 特 写   
人工智能
大数据
航空航天
Fintech
如果你拥有高精尖科技创业项目,Xtecher将为你提供:
1.专业的科技人物特稿和视频拍摄
2.在Xtecher官网、APP、微信的全方位展示
3.最专业的科技圈投资人、政府资源、产业资源
4.创业企业品牌管家与PR服务
即刻扫码,联系我们。
微信号:Xtecher

关注未来的人
都关注了Xtecher
   栏目推荐   

Xtecher联合喜马拉雅,推出科技音频脱口秀《甲小姐说》。在本专辑中,甲小姐将不断给你们讲讲科技创业圈里面,有趣、有料、有干货的内容,满足你的小好奇。
甲小姐说最新一期火热出炉:《创业:不动如山,细水长流》
▼  ▼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