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斯纯
现为Vinci智能头机首席产品经理,纯家味创始人。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产品设计学士学位。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 ,Transdisciplinary Design硕士学位。科隆国际设计学院 Integrated Design。
年轻不惧岁月长,尝遍异乡赠的糖。
她向陌生人解说,陌生的风光。
不复勇往,走完这一场。
                                          -陈粒《历历万乡》

《历历万乡》曲儿一开,像江湖,像过场。我喜欢去听那些细微碰撞的声音,常常往往。这样我才安心,安心地去写这位姑娘。

1.
这位姑娘,像水漾,柔情长,俏皮相。
大学期间,独自背包走遍欧洲。爱吃美食,尝遍各地大街小巷。且听她讲述着这一场陌生的风光。


斯纯是一位地道的北京人,有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跟朋友在一块的时候,还特贫,各种逗。一听斯纯是老北京人,我就忍不住提起那个问题。
你生长的北京长什么样?

我来北京不长,却道听途说了太多北京的记忆,没有一个陌生城市比北京还让我熟悉。宋胖子的安和桥,醉情醉意,给北漂孩子喝了一碗冬日里的热汤。百花深处的陈升,像老生,京腔一开,便动了有情人,伤心魂。
所以我想知道,北京孩子眼里的北京长什么样。
“读大学之前,我就一直呆在北京。从幼儿园、初中、高中都在家附近,十多年来都在这一条街上,每天早上自己骑车,10分钟就到了。北京人都是生活在一块地,住海淀的孩子就在海淀,我住东城,也基本就在东城这一块。”
有人唱,“教室从一楼到四楼的距离,原来只有三年。”而斯纯是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距离,原来只有10分钟。
在高考之后,斯纯决定了离开北京,去下一场,香港。

2.
从小就学国画、水墨画的斯纯,选择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读的是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她说,很幸运自己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兴趣点,设计对她而言,就是那个不复勇往的地方。
我问她的第二个问题是,设计对你来说是什么?
这是一个不用写解字的问题,每一位设计人心中的设计都早就沉浸在了作品里。
对川久保玲,设计是让别人追随的潮流;对原研哉,设计是纯意义上的留白;对陆智昌,设计是给书籍穿上最合身的衣服;对黑川雅之,设计是在无限的黑洞中长出的璀璨星河。

对于这个姑娘来说,她的回答却没有让我感到寻常。
她说,设计并不感性,相反,设计是理性的,是一种综合的解决方法。
“很多人说设计需要创意和灵感,但其实它并不依赖于创意。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在研究设计,从工业设计到更广义的设计,我和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起,研究各种社会问题,从设计的角度实践,去解决复杂问题。比如,去研究并设计解决印度贫困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设想未来人类情绪和感觉可被移植后的商业模式。”

斯纯在为自己的智能头机产品拍宣传片
在斯纯的描述中,我才发现原来设计还能解决这么多东西。刚还一脸认真劲儿的斯纯,笑了笑说,“当然,我还是喜欢简单的东西。”
“但是这些简单的东西背后必然是很复杂的过程,把复杂系统抽丝剥茧变成极致简单,最后呈现出来一个简单的东西。这也是我乐于扎进设计领域的原因。”
设计里的她有一种成熟的天真。


3.
在香港,有一片海滩,有名浅水湾。
晴空万里,暴雨雷云,这里留下过一个名。
斯纯在香港做了一个地标设计,是一个城市雕塑。这个雕塑是纪念在浅水湾逝世的中国女作家--萧红。
有人说,萧红的文字满是泥水、荒野,总是在无止尽地沉沦、下坠,让人又喜又疼,这样纤细敏感的女子偏偏却少了足够的爱。

在那个“怎么爱怎么活”的黄金年代,除了才华,她几乎一无所有。
为了了解萧红,斯纯读完了她所有的作品,以及别人笔下的她,也采访了很多香港人对她的看法。
“当时研究她的生平,为了逃婚,离家出走,从北到南,辗转各地,经过了各种战乱,收到过封建压迫,也遇到了不同的人,直至生命终结。”
斯纯提取了萧红传记里的一句话,作为整个设计的中心。
“女性的羽翼是稀薄的,天空是低的,我想飞,但又怕掉下来。”

萧红绽放了三十一年,斯纯便把这个地标取名为“飞鸟三十一。”
“她说她想飞,所以我设计了三十一只飞鸟,从北到南,从家乡呼兰开始,每一年都有一只鸟落到了她漂泊过的地方,每一只鸟的高低形态跟她当年的状态有关,是得意或失意。在三十一年的生命里,她活得很精彩。在完成这个设计后,我也受了一些影响,不断地提醒自己尽量在年轻的时候,活得更精彩,包括现在在做的智能头机,也是我每天用自己所有的精力、时间去刻画这个产品。”斯纯说。


“飞鸟三十一”设计图,红色的就是萧红雕塑
最后这个地标设计,也获得了当时由蔡元培、许地山、萧红、胡适、张爱玲命名的香港政府文学径地标设计大赛最佳设计大奖。
现在这个建筑也已经在进行正式落成前的筹备工作。

4.
在十八岁离开北京后,斯纯开始了在外长达七八年的漂泊经历。期间在德国,她一人背包,走遍了欧洲,住青年旅社、坐火车、坐廉价航空。
我说,这就像是她的故事独白。


在东京海边,也不忘给头机软件升级拍教学视频
她自曝,除了设计外,最大的爱好,是食物。
“我喜欢去研究食物,包括各个地方的原材料都很感兴趣。”
她喜欢去吃地道的意大利食物,去找最古老的冰激凌店,还有深藏在居民小区里的披萨店。这是一个爱吃的女孩,而且,还是个爱做吃的女孩。
去年,她从纽约起步做了一个实验性的煮与食的项目叫做纯家味,纯家味是她作为在纽约读研究生的毕业项目,是跨界毕业设计。
相传一个夜里,在曼哈顿的公寓里面,斯纯身在灶台,心系八方,和几位朋友联手给80位陌生人煮了100碗面…


斯纯在她组织的Pop-up面铺上,认真准备着几十碗老北京炸酱面
斯纯有一个自己的食物理论:
“我对食物有强迫症,比如,在吃饭的时候我妈妈吃法不对,我会对妈妈说,要对食物尊重。吃饭的时候要很专心,要去体会吃饭的过程。


吃饭时为了摆盘的完美,她较真地擦掉盘边的奶酪碎…
“食物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有些东西可以食用,有些则不可以。人类找到这些食物,再用自己的智慧,用各种调料去烹饪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既有自然的馈赠,也有人类的发挥,在加上环境、餐桌、餐具等因素,美味佳肴就出来了,这整个体验也是被设计出来的。”
我转念一想,觉得很有道理。比如一碗面的配色十分重要,在料理过后,面放在清澈的汤里,视觉呈现出来简单、清爽且让人开胃的景观。所以当这样一碗面端上桌时,就要趁着口感还佳的时候尽快吃完,如同日本人吃新鲜的荞麦面。
吃,也是一种设计。
斯纯说,它和做产品、做设计也是相通的,在一个环境里去解决各种问题,最后呈现出来的一道菜,一个产品,都是通过了很复杂的过程。
我对斯纯说,你可以去做一档节目。
就叫深夜食堂。


5.
斯纯的故事一场又一场,听的我心里咯吱荒唐,因为太好玩了。
比如,她在公司里被当作吉祥物、颜值担当、声优,Vinci产品里的系统声音也是她录的。
这里就不得不说,她声音的故事:
从小就学朗诵、主持、播音,甚至小时候就在人民大会堂、国际会议中心主持活动。
后来在大学的时候,还作为CCTV电影频道在香港的记者去采访金像奖红毯明星。她说,那次经历很神奇,因为和她所学所做的事没有关系,甚至在现场都不怎么认识明星,只能随机应变。
再后来,她还录过香港政府的答录系统,现在拨打香港政府的普通话声音就是斯纯的。


身兼Vinci声优,在音棚为头机里的Me语音助理献声
现在,她除了作为Vinci的首席产品经理,帮助产品的研发和定义外,也是首席体验官,带着头机,去体验用户的感觉。
我最后一个问题,你喜欢怎样的生活。
“说不定未来我会做一个食物相关的副业(笑)”,斯纯说。
她最喜欢的城市是美国的奥斯汀,在那里,她之前做过实习生,是由青蛙设计(全球知名的设计公司)首席创意官出来创业的公司,当时她是第一个实习生。
“奥斯汀是一个特别欢乐的城市,它是现场音乐之城,有一整条的酒吧街,有草地音乐节,有特古老的火炉,有BBQ,有山和水。这里的人开着皮卡,溜着狗,很轻松。每周三下午下了班就可以来草地上,晒着太阳,听现场的乐队。所以,我还是想好好经营生活,一份精致柔软的生活。”


听着听着,我脑海浮出了片片的写意,寸寸的留白。那是一份脚踩沙滩的浪漫,一份风吹麦浪的柔软。
对这个女孩儿来说,那些走过的场,就像慷慨的光,无止尽地拉着自己成长。在北京的生活很苦,很沉,但这里也只是斯纯走入的又一个场罢了。
在这个有趣的世界里,还有那么多事要去做,还有那么多场要去闯。
就如歌词里说:
城市慷慨亮整夜光
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
她想要的不多只是和别人的不一样
END.


本文作者:草草二
年末,祝好。

| 文末福利 |
进群,声优斯纯与大家语音互动辣!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
  1. 请你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或者100人以上的微信群
  2. 长按二维码进入“Xtecher 宋斯纯福利群”,发送转发截图,方可视为成功入群
  3. 成功入群后,可与斯纯直接对话

读者专区


恭喜这位还是不愿透露姓名和照片的读者
收到后易科技的NOPASS!


一时春生,种草十年

如果你拥有高精尖科技创业项目,Xtecher将为你提供:
1.专业的科技人物特稿和视频拍摄
2.在Xtecher官网、APP、微信的全方位展示
3.最专业的科技圈投资人、政府资源、产业资源
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Xtecher,即可联系我们。
微信号:Xtecher
关注未来的人
都关注了Xtecher
动动小手指,可以看到更多酷炫的科技项目哦!
▼  ▼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